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控实训报告

数控实训报告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数控实训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数控实训报告

数控技术双证融通

一、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质量标准构建

构建质量标准是实施“双证融通”的基础。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高职教育应把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核心内容,并贯穿始终;要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由职业特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构成。而按照我国现行的职业标准体系,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仅仅是某一职业特定技能标准。从适用范围看,工种标准和职业标准相对较窄,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大都是一个职业或工种特有的。取得其资格证书,只反映能力的一个方面。为了体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融合,我们在制定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时,努力体现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体系的四种能力,围绕四种能力来设置课程,使毕业生既具有特定的数控机床操作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重组与数控技术专业“双证课程”开发

重组课程体系是实施“双证融通”的关键。高职教育必须在教学中能体现两个证书的水平,真正把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形成高职课程对国家职业标准在教学内涵上的涵盖关系或专业核心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之间的对应关系,形成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使专业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我院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开发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专业教学内容,努力使课程设置体现职业化和实践化的特点。我院对“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根据职业岗位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并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培训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设置教学内容。例如,在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和高级的要求,讲解孔加工、面铣、外周铣、内槽铣、攻丝加工指令和加工方法,宏程序加工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完全衔接。这样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满足了技能鉴定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需求。为保证“双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我们通过“产学合作”,吸收现场专家参与课程开发与培养方案的制订,按职业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将职业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及行业科技发展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整合为课程内容,从而保证了课程分析的准确性与课程结构组建的科学性,保证了课程开发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和较高的技术含量,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三、建立以专业为主线、项目为结点、工作任务驱动的“双证”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是实施“双证融通”的突破口。我们在机床维护模块中,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内容分成机床低压电气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数控系统原理与接口、伺服驱动技术和位置检测装置等项目,整个教学过程均安排在数控综合实验室的现场进行,讲、练、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于一体。又如,在加工中心职业资格认证环节,我们通过一系列项目式的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岗位技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专门安排了加工中心基本操作、换刀、对刀、工件坐标系设定、设置刀具补偿、平面铣削、外轮廓铣削、内轮廓铣削、孔加工、攻丝和三维加工等项目。在整个综合实训环节中,我们将学生的职业训导贯穿于全部过程,培养学生对职业的热爱、敬业、执著、投入以及坚定的职业信念,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创新的职业精神。

点击阅读全文

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一、毕业设计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我院机械类专业含机电、机械、数控、模具、汽车等相关专业。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关注点不一样,学校和学生意见分歧由于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抽检评优,所以学校很紧张,万一结果不好,影响学校的声誉。但现状是,机械类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从第5学期中后期开始进行顶岗实习,而且大部分从事的是机床操作和产品检验、包装等工种,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与“设计”无缘。少部分学生在产品销售岗位实习,还有部分在售后服务岗位实习,与“设计”关系都不大,学生看不到毕业设计对他们将来的工作有多大作用,他们更关注的是就业。因此,没有太大的动力去认真地搞毕业设计。由于学校对老师有要求,老师本意当然想认真地指导学生,可是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不能与老师经常见面,有的根本见不了面,只能通过电话、网络沟通,学生上网不便,邮件也说不清楚,老师只能过一段时间督促一下,指导效果大打折扣。

2.毕业设计所需信息和资料难以搜集,影响进度毕业设计阶段,学生都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没有专门的提供给学生的图书馆、机房、网络、实验室等毕业设计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学生对相关专业资料的搜集、分析、利用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资源的缺乏令学生在选题、开题和具体实施阶段显得无从下手,只能胡乱参照往年或网上资料相关题目。例如,机械类专业学生中期检查交上来的题目大多是轴类、箱体类、圆盘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数控编程、各种零件的模具设计、各种普通机床经济型数控化改造、电梯和机械手、水位、各种生产线等的PLC控制、机床夹具设计、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等,题目有的大而空,有的是课程设计内容,有的是教材上的实例。学生撰写论文时参考教材或网络公开资料过多,没有什么数据支撑,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观点和实际作品,谈不上论文的质量及学生水平的提高。

3.学生方面的原因江苏省这几年的高职招生,有提前单招,有注册入学,还有中职对口单招,最后,通过真正参加高考录取的考生,所占比例已经较少了。即使是这些学生,录取的分数也很低。而且,江苏省录取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生总数,基本上只要想上学,都能上。所以招进来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水平和能力又参差不齐。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时间重叠,绝大部分学生是自己通过人才市场选择的实习企业,岗位要求学生和正式用工一样的工作时间和强度,学生每天上8小时甚至12小时的班,有的企业两班倒,有的三班倒,没有精力再去搞毕业设计。另一方面,在学校的前两年,也没有好好学习专业知识,造成很多学生不知道毕业设计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师给学生的课题,学生做不了,学生自己定的题目,又很不恰当。勉强写出的论文不规范,文字欠通顺,表述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逻辑性不强,质量很低,有的直接抄袭论文或干脆购买,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4.指导老师方面的原因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一般平均每位专业教师要承担十多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学生远在四处各地,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系统和及时的指导和检查。而且本身又有繁重的教学工作,老师的精力跟不上。另外,各个学校重点关注的是招生就业,使得老师可能不太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不愿多花时间与精力。从教师本身来看,高职院校的年轻教师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没有实践环节,只能照本宣科;年长教师,没有知识更新的再教育环节,对新技术不太了解。老师自己实践水平不高,给学生的选题,为回避实践环节,很多选择了与工程实际相脱离的综述类题目或计算机仿真题目。这些都使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难度增大,难以保证质量。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金工实习车工实训教学研究

金工实习是高校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教学课程,是高校大学生认识和了解制造技术的接口、通道和桥梁。车床是机械制造中重要设备之一,约占金属切削机床总量的20%~35%,所以车削加工在机械加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但近年来,国内大多数高校在车工实训教学方面还停留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教学方式上,按照指导教师绘制好的实训图样和工艺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教师在按要求对作品进行检测与评定后,最终给定分数,即可算完成了实训。而这样的教学比较机械,学生得不到系统学习,得不到创新锻炼,更得不到高素质的发展。所以,在此情况下,特对车工实训教学进行研究。作者认为车工实训教学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修订培养计划,增加实训学时

许多高校的金工实习车工实训的学时较少,对于基础制造来说,最多的只有一周,对于数控加工来讲,一般只有一到两周,学生只能了解和认识一些浅薄的车削加工工艺知识,体验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技能,而还有许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无时间传授,学生也没有时间学习,教师只能按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机械简要教学,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设计制造,所以希望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把人才培养方案按其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方向进行修改,增大学生实训时间,为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实用型人才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方案改革。

二、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校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组在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中指出:要不断更新实习内容,尽可能创造条件,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习的比例,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逐步代替“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落后方法。构建合适社会发展需求的车工实训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能力,因此,本文以贵阳学院金工实习为个案,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原则以及社会资源,将车工实训内容分为五大模块进行实训,即:安全操作技术、基础制造技术、检验测量技术、数控制造技术和创新制造技术。

1.安全操作技术。

点击阅读全文

职业教育工作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县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10月18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红英带领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对我县的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在听取县教育局专题汇报的基础上,召开了由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管委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及用工企业等单位部门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交流了意见,并深入县职业中专实地察看,了解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一所职业学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40.2亩,校舍面积35100㎡,教职工163人,在校学生数1339人。目前,学校开设了数控技术应用、学前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中餐烹饪、农业机械应用与维护等专业。县职业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近几年来,县政府认真贯彻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注重基础能力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向上争取资金、社会捐资等形式,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学校竞争力。一是大力改造校舍。2008年以来,投资近千万兴建了科技楼、图书馆及学生公寓,其中,2009年争取资金44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的实训楼;二是完善专业设施。年,投入15万元用于各专业设备的添置、维修。年投入100万元并争取省级专业建设项目资金170多万元购置了一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设备,使我县职校在该专业的硬件设备条件上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三是修建教辅设施。目前学校修建了400米跑道的运动场,兴建了8个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地等基础设施。年,政府又投入资金80余万元,新建校门及围墙;四是美化校园环境。政府多年的大力投入促成了职校校园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创建工作的全面进步。

(二)师资建设明显加强

点击阅读全文

推进职业教育意见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逐步加快,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已成为各地职业院校的共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京津为中心的奥运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带、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带的迅速崛起,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技能型人才。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同样需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但与社会的需要相比,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仍然把职业教育等同于一般的学历教育,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紧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特征,很多职业院校由于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目前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被社会认可的主要原因。为此,教育部与财政部决定采用中央财政资金引导的方式,推动各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为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切实做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规划

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做好实训基地布局规划。实训基地建设的类型和布局,要符合本地区相关经济领域对技能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应重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前几年中央财政支持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相结合,与近几年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使前期投入发挥更大效益。实训基地建设规模要因地制宜,国家鼓励建设资源共享的规模较大的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紧迫状况的分析,中央财政将对数控技术、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建筑技术5个专业领域实训基地建设给予扶持。*年重点向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倾斜,以加快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满足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解决当地急需专业领域的实训基地建设。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整体建设规划,同时制定上述5个专业领域及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领域实训基地的分专业领域建设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