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思想品德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思想品德论文

思想品德作业布置探讨论文

摘要: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布置与批改存在着弊端。教师应该尝试更新观念,大胆运用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本文提出了教师在思想品德作业布置与批改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操作方法。

关键词:思想品德作业;布置;批改;创新;兴趣

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布置与批改是以教师、以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地通过机械重复习题来实现的。作业让学生心生厌倦,以至于出现学生缺交作业、抄袭作业等现象,更使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严重脱离,不能学以致用。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尝试更新观念,大胆运用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相联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作业布置与批改创新的必要性

1.传统的思想品德作业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

教育应该考虑、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以自己的认知方式与学习风格学习,保持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并使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遵循学生主体的差异性,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能力进行教学。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经过认真选择,只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缺乏对作业内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承受能力的研究,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和趣味性,从而导致出现应付、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

点击阅读全文

思想品德学科中德育论文

一、在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呈多元化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培养人才,渗透德育教育成了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2011年我国教育部出版修订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每一个思想品德学科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

3.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点击阅读全文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思想教育的基本性内容,由于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初期阶段,个人的可塑性非常的强。因此,在小学教育的教材《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当中“健康的人快乐多”“游戏机能玩吗”“远离危险”“暑假怎么过”等课题,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具有安全常识,并培养出远离危险等良好行为习惯。从“游戏机能玩吗”这个课题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迷恋游戏机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不利于自我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自己精神萎靡,破坏自己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家庭幸福。

(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性内容,主要是对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能积极的面对人生和社会,面对挫折的时候也能积极向上的去解决。比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的上册中“我能行”的主题课程设置,主要是教导小学生要自己主观的去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并发掘自身的优势,充分地了解自我。还有其他的课题,如“全家福”“邻里之间”和“你们辛苦了”,都是为了增强小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与邻里能和睦地相处,树立健康、乐观、友爱、自信的价值观。

(三)道德教育

点击阅读全文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一、创新导课方式,活跃初中学生的思维

导入新课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当前一些初中政治老师在教学时,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千篇一律地采用传统的开门见山的导课方式,久而久之,难免让很多学生都失去了新鲜感,甚至产生了厌烦的情绪,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造成了初中政治课堂如死水一般,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无法积极地思考和配合,也有一些学生因此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为了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需要老师在导课方面进行改进,课前认真地准备,创新导课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导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课前精心的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于好奇心的理解。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重,一下子就被魔术吸引了,在事后的讨论发言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很快进入了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投入到了新课程的学习当中。这种新颖的导课方式,可以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对于老师的创新能力也提出更高的挑战。

二、摒弃传统方法,运用崭新的学习方式

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生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还有一些老师习惯了唱独角戏,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仍然较多地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口头说教的方式,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思考,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不愿意再听老师讲课。在学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非常低,必然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也达到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产生反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积极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地尝试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些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达到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师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上的许衡和沈强的故事,思考课后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老师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交流看法,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通过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科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革新评价方式,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科学的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对于课程的教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最终会反映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原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很明显存在着不足,无法真正客观地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革新,除了考试这种评价方法之外,老师还需要注重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以及对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采用诊断性的评价方式,多用鼓励的语言,对于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在这种反复的良好行为中形成了优秀的习惯和思想观念,真正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要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广大一线老师不断创新,及时反思,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深刻思考,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自我的全面提升。

点击阅读全文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一、当前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查表明,当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环境、课程、实施主体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1.实施环境的问题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于其中,在个体的交往活动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影响思想品德教育实施的环境主要有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1)社会环境

从小学开始,学校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道理讲了很多,实效却总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社会有时未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引导少年儿童的品德发展。现今,一些网络不健康信息层出不穷,学生甄别能力弱,极易受不良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暴力恐怖游戏,潜移默化地侵蚀了学生的心灵,模糊了他们的道德认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