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农业经济

特色农业经济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特色农业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特色农业经济

县特色农业经济实践思索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规模生产初显成效

全县特色农业经济经历了由农户为主到政府引导的阶段,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从以往小打小闹、小户经营过渡到规模化生产,且效益有明显提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投入到特色农业生产。南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是上海客商投资2000万元,养殖规模逾53.33hm2。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带动周边农户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东海食品加工企业带动露地蔬菜266.67hm2。调动大户的积极性,以合作社等模式,带动乡邻形成规模化生产,如高沟左磊以左磊禽业社为依托发展年产200羽家禽的生产基地。全县规模化成片生产的有逾666.67hm2浅水藕生产基地,逾4000.00hm2优质稻米生产基地,5万头以上的生猪生产基地6个,200万羽家禽生产基地3个。而在黄河故道一线,有7个66.67hm2生态林基地,6个6.67hm2果品基地,4个6.67hm2以上花卉园和2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区域特色化逐步拓展

全县根据交通、水利和传统,分区域划分不同的农业特色经济区域。省道和一级路较多的乡镇依托交通优势建设多个花卉园,五港率先建立了2个6.67hm2花木园,保滩也建立了66.67hm2花卉园。部分交通便利水系丰富的区域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黄河故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带已初具规模。地理中心位置积极发展设施化农业,以提子园为中心的岔庙设施化种植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不少农民因地制宜,依托规模效应发展经济作物,以牌坊为中心的浅水藕种植区已拓展到周边的徐集、小李集。养殖大户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在民众有生猪养殖传统的朱码、岔庙、高沟一带,依托大户形成了生猪生产基地。

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点击阅读全文

特色农业经济推进策略

一、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加快农业发展。近几年来,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马铃薯、杂交油菜、精细蔬菜、优质瓜果、亚麻、制种等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优质小麦、脱毒马铃薯、优质油料各占1/3的规模性生产格局;奶牛、肉牛羊、瘦肉型猪三大养殖基地初具规模。全县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达48.9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4%。全县建立各类特色产业村27个,总面积15790.5亩,其中良种培育村6个1690.5亩。

(二)特色农业取得显著效益。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促进增收为目标,以优势区域、生产基地为重点,积极推广良种良法,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向特色农业渗透。围绕提质增效、重点引进亚麻、黑美人、阿尔法等优质专用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设施农业等种植技术和胚胎移植、冻精授配等养殖技术;围绕抗旱节水,积极推广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全县种植各类农作物优新品种52.46万亩,引进各类新品种39个,测土施肥40万亩,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基地20万亩,全县良种覆盖率达到80%,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41%,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3万亩。

(三)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全县成立农民专业协会组织87个,经纪人580名,年销售各类农产品12.49万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近10家,其中威斯顿马铃薯精淀粉加工、湟乳乳制品加工企业已具备生产精淀粉2万吨、奶粉0.14万吨,加工马铃薯12万吨,牛奶1.33万吨的能力。全县规范运行的各类农贸市场达11处,年交易额达1.8亿元以上。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以来,民和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项,扩大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83万亩,实施人畜饮水工程52项,解决了25万人、16.29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小流域7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3平方公里。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程,完成造林面积72.67万亩,封山育林面积33.49万亩。特别是完成退耕还林56.4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2万亩,荒山造林34.45万亩),惠及22个乡镇、3.73万户、16.3万人,为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劳务经济、促使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农业经济发展优势条件

点击阅读全文

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摘要: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桦甸市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在阐述桦甸市农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及发展效益农业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桦甸市;优势特色农业;调研

12015年桦甸市农业发展情况

粮食生产。桦甸市农作物种植面积为17431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68200公顷,总产量达到150.00万吨,实现产值33.14亿元;畜牧业。全市生猪、肉牛、禽类出栏量分别达到59.65万头、13.23万头和395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9.54万吨、2.14万吨、720吨。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23.30亿元;园艺特产业。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包括甜糯玉米)15.36亿元;林业产业。实现总产值1.54亿元;水产(渔)业。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4715公顷,渔产量达到3820吨,实现产值0.27亿元,其中:养殖产量为3069吨,实现产值0.1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15户,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97户,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休闲农业。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共有34户,年总收入0.22亿元,从业人数442人。

2存在问题

2.1粮食生产方面

点击阅读全文

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策略探究

摘要:我国是著名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需要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科学性,从而带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主张大力发展地方农业经济,夯实农业基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地方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农产品种植分散以及缺乏科技支撑等,这部分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地方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转变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观念,积极推动农业经济市场化进程,寻求农业经济发展新方向,实现地方农业经济高速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新时期;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策略

大力发展地方农业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激发地方农业生产活力,提高区域生产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发展地方农业经济,衍生出完整农业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城乡贫富差距。在发展地方农业经济时,应当遵循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原则,制定完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合理规划工作,从根本上推动地方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新时期背景下,地方农业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结合农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并带动我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进步。

一、新时期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原则

在新时期背景下,为推动我国地方农业经济高速发展,应当积极制定完善发展目标,同时还需要遵循经济发展原则,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战略的完善性。地方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可操作行原则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原则。首先分析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地方特色体现出来,在整体发展目标引导下,对发展战略进行适当修改与调整,使其能够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从而推动农业经济高速发展,也能够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其次分析可操作性原则,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应当具备可操作性,只有具备了可操作性,才能够保证发展措施被充分贯彻与落实。最后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在大力发展地方农业经济的同时,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地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功能分析

点击阅读全文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使命

1.进一步加快完成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在建国初期,经济发展采取以农业拉动工业发展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高速发展,但农业相对落后,在当今形势下,我国把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作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我国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农业经济的发展都一直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发展状态,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和速度,另一方面还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农业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因素,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造成目前我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高速发展,但农业相对落后,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在于,建国初期以工业强国建设为主有关。造成城市剪刀差,即城镇和农村的收入差距加大,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比较迟缓,多数地方仍处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伴随着越来越明显的城市优势,农村要求城市一体化欲望越来越强烈。如果想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完成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良好结合。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消除城乡差异,并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3.农业经济管理科学发展能够为整体经济转型提供可靠的基础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