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特殊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005年到200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特殊教育总经费来源中所占比例依次为89.7%、91.3%、92.5%、93.3%、94.2%,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学杂费以及其他教育经费是特殊教育经费其他渠道的集中来源,而来自于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部分的经费特别少。特殊教育是一种福利性质的教育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特殊教育所需投入较大、见效慢,而且不及普通教育的效益明显,有悖于社会及公民追求经济效益的目的。特殊教育经费来源中社会捐集资部分,多数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举办各种慈善活动来募捐,以及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而得到的。与其他教育经费如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共同构成了特殊教育经费的来源。
从特殊教育经费的使用来看,我国特殊教育经费的使用主要集中于事业性经费和基本建设支出两部分事业性经费分为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个人部分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以及家庭补助支出三部分。2008年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支出合计为2954438千元,其中事业性经费支出为2895566千元,基本建设经费支出为58872千元。2009年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支出总额为3909723千元,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分别为3791546千元和118177千元。由此可看出,事业性经费支出在特殊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例较大,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98%、97%,而基本建设支出所占比例仅为2%~3%。在事业性经费支出中,个人部分的支出2008年为2109577千元、2009年为2409845千元,占特殊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分别是68.3%和61.6%。这些变化说明了特殊教育教职工的待遇与过去比较有所提高,通过提供奖贷助学金的方式也使得学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在公用部分和基本建设部分的支出说明的是特殊教育经费在公共事务和建筑设施这两个部分上的投入情况,如改造危房、新建校舍、购置设备等。虽然基本建设支出在特殊教育经费支出中的比例很小,但是我国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还是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见表2)。特殊教育学校的占地面积由2006年的10754895平方米增加到了2008年的1107252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08年比2006年增加了310628平方米,教学用录像录音带增加了20530盘,教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我国特殊教育经费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情况的描述,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特殊教育经费存在着一些问题。
1.经费投入总量少由于政府投入是我国特殊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随着经济、财政体制的变革及教育的大规模扩展,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导致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的特殊教育经费短缺问题也愈演愈烈。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经费在投入总量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占全国教育经费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见表3),2005~2007年依次为0.28%、0.27%、0.25%。与普通教育相比,国家在普通教育经费方面的投入是特殊教育的10倍之多。由于国家在特殊教育方面投入的经费太少,再加上特殊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窄,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2.经费投入地方差距大对比国家对各地区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不难发现,对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经费投入明显高于对青海、新疆等西部内陆地区的经费投入,这反映出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还存在着极大的地域差异。由于教育经费的极度短缺,对于西部省份来说每年购置桌椅、粉笔、图书等基本教学用具都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一年都没有添置任何新的教学用具。我国的特殊教育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拨款,但是由于政府财政存在一定困难,在经济落后或欠发达的地区,特殊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就表现得日益严重。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政府拨款只能基本维持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并且与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发放25%的特殊教育经费相比,在这些地区只能发放到15%,除了这些之外,政府再没有提供其他任何的拨款。因为特殊教育的投入与特殊教育发展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殊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学校的校舍严重不足或危险校舍得不到及时改造,图书以及基本需要的教学仪器设备短缺,此外还会有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出现。
扫盲工作总结我们召开全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会议,目的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总结“九五”以来我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落实全国幼儿教育工作会议、特殊教育工作会议和扫盲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深刻认识基础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对幼教、特教、扫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明确“十五”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我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江苏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下面就我省的幼教、特教、扫盲工作谈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九五”期间我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简要回顾
“九五”期间,我省从事幼教、特教、扫盲工作的同志们深入学习,解放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扎实工作,不断进取,使我省幼教、特教、扫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为全省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我分三块对“九五”期间幼教、特教、扫盲工作情况进行简要回顾。
(一)幼儿教育方面
1997年,原省教委在昆山召开了全省幼教工作会议。五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在妇联、卫生等有关部门支持下,围绕“九五”发展目标,积极推进幼儿教育现代化,苏南、苏中、苏北涌现了一大批既有现代教育理念、又有现代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幼儿园。全省一类园从1997年的500所增加到1400所,在一类以上幼儿园接受优质教育的幼儿从1997年的15.1万上升到47.9万,占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总数的33%,优质教育资源正在不断扩大。多元化办园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办园从1997年的542所增加到目前的2183所。幼儿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学历达标率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92.72%,大专以上学历教师占21.1%。
一、重点目标
根据国家和甘肃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我市确定2014—2016年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年度重点目标为:2014年,有条件的城区幼儿园能够接纳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学前康复班,并开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全市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人学率达到92%以上;市特殊教育中心按3—5人要求配备专兼职指导教师,健全完善随班就读指导机制,认真落实特殊教育指导工作;县区随班就读学生集中的中心校建立15个标准化资源教室;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师资培训,全市培训随班就读学校校长、管理干部120人。2015年,有条件的普通高中、职业中学接纳残疾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全市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3%以上;培训随班就读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160人。2016年,在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建立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全市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人学率达到95%以上;设立县区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随班就读人数5人以上的普通中小学校设立资源教室;培训随班就读任课教师180人。
二、主要措施
(一)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少年筛査安置网络,对实名登记的未人学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一人一案”,采取多种形式逐一安排其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全覆盖、零拒绝。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
(二)积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短缺原因分析
相关法规过严
Nichols等指出,相关法规是造成特殊教育教师短缺的原因之一。1997年及2004年的《残疾人教育案》(IDEA)修正案以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实施加剧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短缺。一方面,这些法律法规将更多的孩子定性为特殊儿童,从而增加了特殊儿童的数量;另一方面,这些法案对于教师的任教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大量没有获得任教资格的特殊教育教师被清退,从而加剧了特殊教育教师的短缺。
教师工作负担重
有些学区只有寥寥几名特殊教育教师,一名特殊教育教师要负责一个学校甚至是数个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教学跨越多个年级,需要掌握广泛的课程知识。如山的文件工作以及与家长的频繁沟通等使人们不愿意进入特殊教育行业。正如有特殊教育教师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州内“个别化教育项目”缺乏标准化,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并且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他们的相关信息,花费至少4个小时了解一个学生的情况,花费5个小时去检验原来教师的评语,最后用40分钟时问完成报告。这些工作需要在课下时间和周末来做,总是让教师精疲力竭。
缺乏足够支持
一、发展环境、战略重点和战略主题
(一)发展环境。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各条战线更加支持教育,教育系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发展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篇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全面实现了规划目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义务教育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双高普九”和“教育强县”创建走在全省前列。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取得初步成效。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义务教育寄宿学生“蛋奶工程”,率先建立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的历史征程。
(二)战略重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兴市、教育立市战略,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更好的为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崛起服务,是“十二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迫切要求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重要着力点,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大胆冲破一切不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积极引领教育的变革和转型。
教育要发展,人才是根本。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到年,初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