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土地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势在必行 自1990年以来,我省土地市场从无到有,从乱到治,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规范。伴随着市场的发展,治理整顿工作始终在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1997年的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和2001年的土地市场秩序专项治理整顿。这两次治理,遏制了违法占地、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规范了用地行为。建立了土地市场规范运行的六项制度,完善了土地市场管理机制。但是,由于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较短,土地市场的发展和规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进一步做好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一)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是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是近年来国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工作。2001年4月,继《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后,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对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确保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加强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地价管理,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提供了纲领性文件。2001年6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目标和任务。今年1月,同志针对土地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重要批示:“一些地方土地市场秩序混乱、非法占地、非法入市的问题相当严重。利用土地牟取暴利已经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寻租’的手段。不少国土部门管理松弛,有的甚至执法犯法,给不法分子大开方便之门。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国土资源部的高度重视。对各地以各种名目非法占用、转让土地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对违规建立的各类园区要进行清理,对土地执法中的错误做法要坚决纠正。”今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土资源部又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必须认真学习温总理的批示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努力做好治理整顿工作。 (二)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要“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市场。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市场秩序如何,能否做到市场主体平等使用土地要素,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秩序的优劣,关系到人们对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信念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整顿土地市场既是一项紧迫的经济工作,又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当前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管理松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产流失,损害了国家利益。可以说,土地市场秩序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是依法行政和与世界接轨的需要。只有以法律为准绳,才能实现各市场主体的平等入市,公平竟争。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创造公正环境,保证各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不受损害。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就是要求政府有法必依,坚持工作的严肃性,杜绝执法的随意性,树立政府的权威性。同时,创造有法必依、违法必纠的公平土地市场环境,也是加入WTO后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 (三)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是强化我省土地资产管理和规范土地市场建设的客观需要。近年来,特别是省国土资源厅成立后,我省土地资产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土地市场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市场规则逐步建立,市场管理更趋科学。为了推进全省土地市场建设和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省政府于2001年9月下发了《建立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实行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的意见》。各市、县普遍建立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积极推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土地收益逐年增加。去年,全省土地有偿收益突破20亿元,其中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价款近8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是,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用地秩序混乱现象尚未彻底根治。破坏耕地、未批先占、违法批地现象屡禁不止;违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立园区、违反规划供地、擅自协议圈占集体土地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挂靠划拨供地政策,骗取批地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以经济适用住房为名开发商品房,从中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土地市场的公平秩序。第二,政府垄断一级市场有待加强。多头供地现象仍然存在,削弱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各类园区自主供地,企业以划拨土地自行招商,肢解了政府的土地统一供应权,造成一市多场,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失灵,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第三,土地供应政策不统一,严重影响了平等竞争原则的有效落实。开发区与原有城区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行业、域内投资与域外投资所享受的土地政策不一致,人为造成区域、行业、企业间的市场成本差异,形成市场的不平等竞争,极大地挫伤了一些行业、企业的积极性。从长远看,不利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第四,行政干预土地市场,对完善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隐患。一些地方各自为政、管理松弛、擅自制定出让金减免政策,随意减免地价款,该招标拍卖的用地实行协议出让,甚至零地价出让土地用以招商,妨碍了市场在土地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这些问题,对我省继续强化土地资产管理,规范土地市场建设十分不利,必须结合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治理整顿土地市场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十六大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出重点,深入自查,严肃整改,健全制度,实现土地市场政策公平、管理科学,竞争合理,发展有序,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 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吉林省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精心组织、按时完成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强化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进一步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继续培育和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全省经济可持续发展。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精神,按照省政府关于建立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意见的要求,加强土地市场宏观调控,实现国有土地资产效益最大化。进一步完善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真正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经营性项目用地全部实行有偿使用,商业、旅游、娱乐、商品房开发等经营性用地,严格实行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加强土地使用权特别是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管理。 (二)规范土地市场主体行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大力培育土地市场,完善土地市场秩序为宗旨,加大治理整顿力度,在培育中治理,在治理中完善。重点整治违法批地、越权批地,违法出让,超出法定范围划拨供地,违法减免土地税费等问题。对应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却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的行为要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对违法圈占土地,违反规划设立各类园区,集体土地非法入市,私下交易土地使用权等行为,要切实整改,加强管理,切实解决土地交易秩序混乱的问题。 (三)建立健全土地市场运行制度。各地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的要求,深入开展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土地市场规范运行的各项制度。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严格执行土地集中统一供地制度、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制度、集体决策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 (四)突出重点抓好整改。要将各类园区用地问题、非法圈占集体土地问题、违法违规交易问题、管理松弛问题作为治理整顿的重点,一抓到底,不留死角。整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建立统一、高效、公平、有序的土地市场秩序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各地在治理整顿中,要边整顿、边总结,边治理、边完善,致力于早日实现我省土地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 三、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 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是我省今年的一件大事。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领导,严肃对待,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抓出实效。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纳入政府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成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认真研究,周密部署。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国土、计划、经贸、规划、建设、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任小组成员。在国土资源部门设立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督查办公室,设立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告,接受群众的监督和配合。 前不久,国土资源部督查办派员来我省进行了检查督导。省国土资源厅督查办也到各市(州)进行了检查和督导。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各地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特别是长春市,成立了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督察组,市长祝业精同志任组长、主管副市长、分管秘书长和国土资源局长任副组长、15个委办局作为成员,召开了全市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动员大会。松原市政府成立了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领导小组,张兆才副市长任组长,抽调十多名业务骨干作为下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四平、通化等地也很积极,落实了各项治理整顿措施、动作很快,工作主动。全国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我曾经和大家说,不要等,要积极主动开展这项工作。但从全省看,各地的工作进展还不够平衡,一些地方存在着“等”、“靠”思想,动作还不够快,希望动作较慢的地方积极行动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来。 (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搞好配合。当前土地市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经济转型、扩大开放、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过程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现在,工作原则和整改目的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搞好自查自纠。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合力抓好治理整顿。要刮骨疗伤,忍一时之痛换长远健康。否则,敷衍了事,蒙混过关,会给未来工作造成更大的损失和隐患。因此,各地必须认真自查,有关部门要搞好配合,通力协作,特别是国土、规划、建设、财政等部门要结合实际,搞好自查自纠,在自查基础上搞好整改。要切实发挥监察、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职能,为整顿优化土地市场秩序保驾护航。 (三)加强督导,狠抓落实。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在主流上是民心所向,但由于涉及各行各业尤其是企业、政府的各方面利益,也一定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市、县政府务必引起注意。要切实加强督导、狠抓落实。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部署会议,协调好有关部门,听取汇报,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省里的督导人员要经常深入实际进行检查、指导,高标准严要求,督导到位。会后各地要尽快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如果自查自纠不认真、不落实,在国家和省里统一检查时发现问题,将会很被动。对此,各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四)务求实效,标本兼治。在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中,一定分析性质,区别对待。由于法制、体制、机制原因出现的问题要尊重历史实际,抓紧处理。属工作中的问题,不是主观故意,没有违法行为的要在自查自纠后妥善做出结论,不再追究。属于违法的问题,凡能主动自查自纠的,应从轻处理。而对于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内外勾结,以权谋私,共同违法犯罪的要严厉查处。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警示他人,震慑犯罪。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机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充分发挥稳定市场的调控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土地市场秩序的全面好转。
今年以来,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国土资源,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严格执法,扎实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我县是安徽省第二人口大县,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1.20亩,土地后备资源相对薄弱,国家重点工程谢桥煤矿、刘庄煤矿、淮北大堤、沙颍河治理等项目及颍城建设必将占用耕地,这就使我县耕地保护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作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既要保护耕地,又要服务于经济建设,任务相当艰巨,严禁乱占耕地,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我县189万亩耕地总量不减少,特别是166.8万亩的基本农田不减少,守住耕地红线。目前保护工作已落实到具体地块和图斑,外业保护标牌已全部落实到位,内业资料齐全。
二、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整理项目进展顺利。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县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动手早、进展快,我们认真组织、合理安排,做到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严明纪律,督促到位,截止6月底,经省国土厅验收确认的项目49个,面积206.16公顷(合3092.42亩),市国土局复验待省厅确认的项目124个,面积574.38公顷(合8615.71亩),我局初验的项目61个,面积175.27公顷(合2629.03亩)。
三、土地利用报批工作稳步推进。
摘要:通信企业属于重资产企业,固定资产占总体资产比重较高。随着5G时代的来临和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通信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逐年增长,固定资产管理将面临新的挑战。通信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及现代化的管理,将显著提升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文章根据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需求和存在问题,对信息化时代下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通信企业作为固定资产密集的大型国有企业,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并且由于通信行业自身特点,固定资产分布地点十分分散。随着通信技术从2G、3G、4G发展到目前的5G,产业向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固定资产更新迭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上述因素给通信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对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趋势下,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已无法满足当今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需求,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功能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才能切实提高通信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本文旨在根据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设计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一、固定资产管理流程
固定资产管理根据固定资产自身状态可大致分为形成、使用、报废、处置四个阶段。整个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横向涉及采购、库存、工程、财务、运维等多个领域及部门,纵向贯穿固定资产从诞生到终结的各个阶段,是一个全面、立体、动态的管理过程。
二、通信固定资产管理各阶段的需求及存在问题
固定资产是学校办学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在中共中央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继续探索与实践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摘要]固定资产是学校办学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文章在对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高校管理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现状
1.各校基本上成立了专门机构,实行了专职管理。1990年12月11日,原国家教委了《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自此,固定资产管理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各个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基本上都设置了专职机构,如国有资产管理处、设备处、技术装备处等,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人员专职从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虽然名称和职能有所不同,但基本都包括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
2.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近年来,各校都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如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岗位责任制、物资设备采购供应规程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
3.采取了措施,加强了固定资产的常规管理。各校基本上都发挥了固定资产专职管理部门的作用,在固定资产的论证、购置、验收、管理、使用、维修、报废和清产核资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使浪费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证。当前,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的经济实力。而在造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的诸多因素中,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不善,不能有效地发挥农村集体资产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甚至使有限的集体资产大量流失、损毁和灭失,可以说是关键性的因素。它的后果,是导致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困难,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农民“减负”的成果难以巩固,加剧了干群关系紧张,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管理,确保其保值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从而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是当前农村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归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的资产,它主要包括: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以及集体所有的各种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家底不清,产权纠纷较多。虽然国务院在*年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文件,我市于*年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清产核资。从统计数据看,全市农村集体资产(不包括土地、山林等资源性资产)总额为13.6亿元,其中,村级资产10.4亿元,村平35.9万元;乡级资产3.2亿元,乡平176万元。但调查中发现,乡村普遍存在集体资产家底不清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集体资产账实不符,有的有账无物,有的有物无账,账面资产与实有资产存在较大偏差,账面数据有的失真失实;有不少村级账目,基本是“糊涂账”、“应付账”。还有的基层干部对哪些属集体资产搞不明,弄不清,不少地方将国有资产列入集体资产范围,而不少集体资产又被瞒报漏登。由于家底不清,有的资产权属不明,加之时间久远和历史因素等,导致有的乡与乡、乡与村、村与村民之间的产权纠纷不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待界定产权的资产总额有2100多万元,其中乡级1300余万元,村级800余万元。
(二)管理混乱,资产流失严重。据调查和初步统计,有83.2%的认为本地集体资产是流失的,流失总额达三千多万元。当前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主要形式有:一是低价承包、变卖。集体所有的水面、山林等承包给个人经营,有的承包期过长,个别的长达16年之久;承包费基本是村干部个人说了算,随意性大,即使如此,有的承包费还被承包户长期拖欠,有的“暗箱操作”,低价或无偿发包给村干部的亲戚、朋友。二是被拖欠损坏。有的对集体债务任意拖欠,有借无还,集体债权“有名无实”;有的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无人管理,导致有的损坏严重,有的化公为私。如*区某乡原投资100多万元办了一个企业,因产品无市场等原因而停产关闭,由于无人管理,机器设备不翼而飞。三是宗族房股势力“蚕食”集体资产。有的村“两委”关系僵化,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宗族房股势力趁机“蚕食”集体资产,有的随意改变资产权属,有的强占集体山林、水面等资源,有的拒不支付承包费用等,基层组织对此也无能为力,任凭资产流失。四是有的村组干部利用职权贪污挪用、挥霍浪费,想方设法揩集体的“油”,侵吞集体资产;有的在集体企业改制中,少数乡村干部利用职权擅自出卖和处理集体资产,从中牟取私利,中饱私囊。
(三)资产沉淀,运营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两多一少”:不良资产多,负债多,收入少。乡村两级的不良资产超过1.3亿元,主要是三年以上的不良债权和不良投资。不良债权主要表现为集体应收款特别是村提留等“旧欠”难以收回。不良投资主要是九十年代初期,不少乡村兴办了企业,由于体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因素,绝大部分企业停产、关闭、破产,形成大量的闲置资产。就乡村债务而言,不堪重负,全市村级负债总额超过3.9亿元,村平负债13.45万元,高的超过100多万元;乡级负债总额2.1亿元,乡平负债75.24万元,有的接近300万元。而从乡村集体收入来讲,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例,实力相当薄弱。全市村年均收入仅有1.89万元,“空壳村”和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占57.4%,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仅有8.29%。二、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表面看,是一个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政治问题。造成农村集体资产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和体制转轨的因素,又有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从党的建设角度来考察和分析,根本的是农村基层组织在思想和工作作风上存在严重偏差,没有把集体资产管理同打牢基层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增强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密切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