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网课交流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学内容>
1.环境保护(高中化学第六章第四节)
2.陆地水(高中地理第四单元第三节)
<教学课时>
1.化学、地理课堂教学各2课。
2.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进行调查活动,安排8课。
网络教学允许一部分同学先行一步,使得学生因材施学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必将得到大幅度提高。上好一堂网络课最重要的是教师对各层面学生应有更深的了解,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个层面的学生学习网络课教案。切忌将所有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的、一古脑儿地堆在网上,然后说同学们你们去学吧。
利用一切工具进行教学活动皆以提高效率为前提。利用网络先进的技术改变师生的交流方式上课,要注意适度使用:一方面现阶段使用这种交流的技术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较之教师完全通过现代化媒体教学,学生通过媒体学习这种间接的交流方式,在许多方面仍然有其优越性。
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陈至立
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学习为投入型学习(engagedlearning),让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教育中应用技术的根本目标是促进教学形态由被动型向投入型转移。——《用教育技术支持教育改革》——1993年美国教育部
一、什么是网络?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政治课程已经转变为开放性的课程,它所面对的不止是系统化的学科知识体系,还包括学生鲜活的生活经验、丰富的生活背景和多样化的生活情景。因而,联系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发展方向。高中政治新教材在内容上增设了一个“亮点”——单元综合探究。“单元综合探究”作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一个内容,其设置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它与本单元既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又存在着紧密、必然的联系性,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升华与深化,能够为学生提供范围更广的讨论话题,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学习。教材上的这种变化,对我们一线的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如何上好综合探究课?综合探究课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本文以宣化一中高一高二年级为调查研究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以高一年级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问卷150份,其中146份为有效问卷。有效问卷率为91%。在综合探究课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以学生为主,增强学生对政治的真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该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却大相径庭。例如:当被问及“是否喜欢‘综合探究课’”时,146份调查问卷中,有48%的人选择了“不喜欢”,25%的人选择了“不了解”,选择了“喜欢”的人为25%,例如:当被问及“您认为‘综合探究课’的实施对您的工作有没有造成负担”时,70%的老师选择了“一般”,选择“很大”和“没有”的分别为14%和16%。例如当被问及“您认为‘综合探究课’对本学科教学的影响如何”时,56%的老师认为“影响不大”,44%的老师认为能“促进本学科教学”。当被问及“通过指导‘综合探究课’对您的专业成长是否有帮助”时,69%的老师选择了“有所帮助”,6%的老师选择了“帮助很大”,25%的老师选择了“没什么帮助”。可见,多数教师对“综合探究课”的功能价值是认同的,但也有相当比例的老师对“综合探究课”的实施保留自己的看法。从调查情况来看,每个模块4个“综合探究课”全部落实的教师占调查总数的8%,落实3个、2个、1个的分别为15%、38%、19%,还有20%的教师完全未排入教学计划中。可见,近一半的老师对“综合探究课”还没有充分地重视起来。在具体实施的空间上,我们的问卷有一问:您开展综合探究活动的地点一般在哪儿?统计结果显示,多数老师的选择比较单一,95%的老师会选择“在教室里”,5%的老师选择了“在校园里或校外”。由此可见,我校政治综合探究课确实存在一些列的问题急需解决。
1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常态化对策
(1)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认知程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的很多教师在新课改6年的时间中都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的核心是什么,按照自己的一贯风格、思想、一成不变、信心十足。传统思想政治课堂强调知识本位,强调“灌输”教学和“接受”学习,教师照本宣科一灌倒底,学生昏昏欲睡神游四方,课堂忽视学生主体,缺少欢乐,缺少思想交锋,课堂乏味、沉闷、枯燥。很多教师认为我把知识给学生了,我的任务完成了。新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活起来”,这种理念是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和创新,符合国家高中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们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可以发现端倪,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区都出现了综合探究题,我们的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上好每一节综合探究课,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有效整合资源,采用灵活多变的课堂模式。一节好的综合探究课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通过研究与实践,大致归纳了四种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校外和校内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每位课题组成员都对高中政治综合探究课有了新的认识,教师都精心设计了活动方案,形成了优秀的活动案例。其中,刘妍老师作为班主任还进行了一个创新,就是把政治综合探究课与主题班会课结合起来,在高二20班开展了“模拟联合国”主题班会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学生通过上政治综合探究课,首先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渐渐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学生通过政治综合研究课,拓展了自己的课外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综合探究课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它可以与主题班会课、综合实践课相结合,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下面,以一节课为例进行分析: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是依据课程标准——思想政治3第二部分“提示与建议”中的“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感悟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了解学习型社会的特点,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懂得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认识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教材内容及分析]①本综合探究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和作用(2)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3)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文化具有多样性(5)文化具有继承性(6)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②探究重点(1)从众多的职业、获得知识的方式等角度,感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理解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2)从人们接受教育方式、场所等方面的变化中,感悟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从课堂的延伸、学习者范围的扩大、学习方式的变化中,感受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4)在“课外活动设计”中,学生围绕我与学习型社会收集整理材料,为课堂交流或主题班会作好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较多践行、体验的机会。③阅读材料解析“学习成就事业,知识创造未来”这一部分提供了“职业新变化”、“知识是什么”两则资料及两幅图片。第一则材料和图片介绍了职业的拓展和新变化,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对社会进步、个人发展以及丰富人们的生活有重要作用。第二则材料和图片告诉我们,知识不只是贮藏在头脑中的死知识,而是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一部分提供了三则资料及多幅图片。第一组资料及一组图片告诉我们,人们接受教育的途径已远远超出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范围,逐步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第二组资料“活到老,学到老”和图片强调人需要终身学习。第三组材料和图片主要说明网络拓展了人们学习的空间,扩大了学习的交互性。④思考题提示问题1:古训“学海无涯”和“学无止境”在今天有什么新的意义?要点提示:第一,新知识不断出现,需要人们不断学习,第二,知识创新在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也是没有止境的,第三,知识在不断扩展,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学习和运用能力。问题2:对于文化的传承来说,相对于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学习型社会教育的功能有什么拓展吗?要点提示:第一,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已成为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目标。第二,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人类知识总量激增,必须改变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文化传承方式,促进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教育资源有机整合。第三,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总之,建立学习型社会,就是要使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才智得到充分展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我们能否归纳出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要点提示:从三则材料可以归纳出教材上的三个特点。问题4:综合上述思考,让我们共同着眼于文化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要点提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要求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等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意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的全部内容进行一次重新整理和综合概括。[探究过程和探究策略]本单元综合探究可分三个阶段完成。
1第一阶段。课前收集与整理
1.1全部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分成若干小组,组员多少自定,组长自定。
1.2提出探究主题(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怎样的作用?(2)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3)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4)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条件有哪些?(5)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的何在?(6)怎样做到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7)学习型社会有哪些特点?
1临床检验基础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
临床检验基础是医学检验学生的专业课,是其他检验专业课的基础。该课程与临床检验实际工作联系密切,实践性强,课堂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所必需的H。创建临床检验基础在线网络课程,目的不是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网络课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加强师生互动,提升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效率。对临床检验基础在线网络课程的正确定位,有利于我们建设该课程。
2临床检验基础在线网络课程的依托平台
我们采用毕博教学平台建设临床检验基础在线网络课程。BlackboardLearningSystem(Blackboard系统)是美国Blackboard公司和国内教育服务提供商赛尔网络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专业教学平台产品,是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51。教师登录该平台后可以进行上传教学文档、组织在线考试、答疑、发放设计问卷等操作;学生登录该平台后可以进行下载教学资料、参加在线考试、自主安排学习、实时与教师交流等活动。通过Blackboard系统,可以实现网络教学的现实控管和提升,使教与学更富乐趣、更有效果,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收集、整理足够的材料及熟悉Blackboard软件,教师即能较容易地完成在线网络课程的创建。教师登录后可控制面板管理模块。Blackboard系统中教师控制面板的模块主要有内容区、课程工具、课程选项、用户管理、测验、帮助6项[51。
3临床检验基础在线网络课程的建设
3.1创建前的知识准备
1、活化交际法教学开展课堂
生源高考分数较低、基础较薄弱是独立学院不容回避的现实,但是这不表明独立学院的学生不具备进步和发展的能力,因材施教、依据其性格特征开展特色教学往往可以使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为市场提供具备现代能力、思路活跃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交际英语课程可以此为出发点和目标,开展教学改革,立项钻研,打造品牌。交际英语课程首先需要在教学环节中更为有效地吸收利用交际教学法,实现课堂教学学生主导、教师从旁的交互性。交际交际教学法由英国语言教育专家JeremyHarmer提出,该理论源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习得语言的规律同样适合课堂语言教学的论断,JeremyHarmer认为语言学习者的成功大多取决于高频度的接触目标语言,尽管有时不能完全听懂语或使用该语言,在接触的过程中为了交流而产生兴趣学习该语言,并且在合适的机会使用语言,语言学习的动机和契机可以成为一种流畅的自发行为,JeremyHarmer基于此提出了适合语言教学的ESA理论,即Engage(输入及参与),Study(学习及钻研),Acti-vate(激发与运用)。在交际英语课程课堂组织中,教师可依据ESA理论有效组织教学,巧妙构思课堂活动。在新生入学的初始阶段即在课堂教学中加大英语投入的强度,为了保证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投入方法上尽心尽力,如课堂上输入学生较容易理解的日常生活、校园生活话题,通过游戏、音频视频展示、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语言材料的兴趣。将情景教学作为交际英语课程课堂教学的常态,活化教材内容为现实生活境遇,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情景,将抽象的语言概念与现实生活切实结合,尽量实现教学和语言知识的直观性和真实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体验感知,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主动地探寻求索语言知识领域。当然,教师要切实做好情景教学的统筹规划,力求课堂活动可行性、目标性、趣味性的统一,只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能动,积极参与活动,真正成为课堂主导,越来越多的应用语言,从而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有效的情景教学是ESA理论中学习与运用的桥梁,课堂上的情景预设取材于生活,其强大的感染力能够形成巨大的张力,触发学生在课堂外生活中使用英语,语言习得用作日常交际,学生的语言应变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以开发,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2、整合教材内容,创新评估体系
交际英语课程依托交际英语课程核心课程1-4册,共32个主题单元,话题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程度循序渐进,内容取材于国内外新闻稿、百科全书、专著等多处来源,其汇编理念非常先进,内容真实可靠,语言形式丰富且规范,适合贯彻交际教学法,十分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然而由于各高校课时安排不同,加上独立学院学生的较薄弱基础,该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内容容量过多,在有限的周课时内无法完成全部内容的授课和操练,教师因此需要内化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始终贯彻以培养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为终极目标,不过分依赖教材,敢于创新,对单元内容删减以突出重点,分配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操练语言、应用语言,与此同时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师在对教材的处理上需具备首创精神,对教材内容甄别选择,重新整合,使教材资料与课堂活动相得益彰。总的来说,教师要把握重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讲解和示范重点内容。一般重点和重点内容的辅助练习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内化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语言从根本上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因此,教师需要在语言教学中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升级教材资料,删除过时材料,增补贴近生活的、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新语言材料,从而达到吸引学生参与思考、讨论进而活用语言的教学目标。创新完善评估体系应该作为交际英语课程品牌建设的又一特色环节。从时间段上划分,评估可以分为前测、阶段性测试、终测。前测可在新生入学之初完成,测试内容可采纳传统的英语测试方式,即英语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听力、翻译的综合测试,测试难度应根据本年度生源的英语入学平均分为基准有意识的选择略低于、高于、或者等同于当年高考英语难度。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新生的英语语音记载,选择难度较低的英文短文作为朗读材料,记载学生的英语语音原貌。前测的目的在于摸清新生的英语基础,前测成绩同时可以作为基准以观测学生的进步程度,不同年级学生的前测成绩的纵向比较也可将成为测量本课程效果的重要依据;阶段性测试并非传统的学年期末考试,而是教师根据课程安排随时随地进行的测试,测试目标更多的在于观测和记录,并非考查和监督。测试的形式可以是试卷,也可以口头,可以是个别测试,也可以是配对甚至是群组。测试的内容可以是以单元话题,也可以是单元话题的延伸。阶段性测试的意义在于教师不断的刺激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将语言输入不间断的活化,专业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终测是本课程历时两年学习的最终评价,是针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程度的评判。终测内容应该囊括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各个方面,此外需突出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解释社会现象,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将学生语言使用的准确程度、流畅程度、理解深度作为考查观测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出立体的、描述性的评价。终测应采取系列考试,将传统的试卷考查、听力考查、口语考查、情景对话、小组展示有机的结合起来,除试卷考查外,所有的考试话题设定都应该是开放性而非规定性的,教师提供宏观话题后应该巧妙的撤回到配角、观察员和记录员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在与教师、搭档、以及其他组员的互动中展示其利用语言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总之,交际课程评估体系要在考试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该课程的交际性,教师在测试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提供让学生参与的空间,实现测试、测试者、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建设多媒体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教育部提出精品课需要具备示范性和引导性的作用。因此,利用现代化技术铺设多媒体网络成为精品课建设的必要环节。多媒体网络总体上包括课堂多媒体应用和精品课网站建设两部分。课堂多媒体应用主要依赖计算机设备,教师的教案设计从传统的教学目的、手段、环节、活动、作业等的安排上拓展为电子课件设计,课件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一般和特殊心理,包括动机、愿望与需求。课件设计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导向,综合交叉使用音频、视频、图片辅助材料,依据学习——刺激——反映的思维图式调动学生的多维感官,结合情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语言习惯的形成。根据交际英语课程核心课程教材的线索,教师在该课程建设过程中应搜集有关中西方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各方面的材料,以完成内容丰富、与时俱进的课件设计作为教材和课堂活动的有效补充。材料的搜集和课件同时可作为网站资源,教学团队商讨决议材料的实用度、适用度、幅度、长度,筛选精品设立为衔接内容模块,供学生观看和下载,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该模块可建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库和语料库。在精品课网站上开设学生空间,邀请学生上传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关的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模块建设必将对学生思学好问习惯养成大有裨益,也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拓宽方向。网站建设的另一重头戏是课堂录像,创新教学环节的以保障知识有效传播是精品课建设的首要出发点,交际英语课程贯彻交际法教学理念,课堂以学生主导、教师从旁的交互性原则以及课堂活动的可行性、目的性和趣味性的三性统一都体现出该课程有别于且优于传统的英语教学实践,课堂录像模块课作为教学成果展示的平台,使其卓越性得以分享,同时也为同行评价和教学反思提供资源。除此之外,精品课网站设立展示模块,教师科研成果和学生活动成果,形成教师教学启发科研、科研推进教学的传统以及学生学以致用的传统。该传统的形成从实践上重视外语学习的情感、个性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使个人潜能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本质上切合交际法教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从而提升该课程的总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