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网络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篇
1我国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的建设概况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大学体育网络教育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通过“中国大学网”提供的全国各省市普通本科院校的网址进行了除精品课程之外的网络教育内容(网络课程、网络教学、精品视频、体育健身指导、体育网络答疑与辅导、体育理论考试等)的查询,同时通过全国精品课程资源网对大学体育精品课程进行了调查,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一整理和分析。在调查的数据中,31个省市共879(截至2013年)所院校,其中211学校为116所,开展网络教育的学校(所)(除精品课程)为124所,占总院校数的14.1%;精品课程317门(截至2010年),占总院校数比例的36.1%。在分析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的各省市区在精品课程的建设方面除了西藏、青海、新疆3个地区无建设外,其他省市均有所建设,天津、河南、四川、甘肃4个省区精品课程建设的门数均超过其学校数的50%。精品课程的建设总数共有317门。从体育学精品课程分布的全国各院校的情况看,涉及到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仅有73所,占我国2013年具有招生资格的879所本科院校的8.3%,还不到10%,普及率还很低,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精品课程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从体育学精品课程学科建设的影响和力度方面来看,单就国家级精品课程来说,47门和全国的3693门比较,仅占1.3%,体育学在全国各大高校中均有课程,是分布范围最广的一门学科之一,但是建设的比率却很小,说明我国的体育学精品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按精品课程的发展年限统计分析,2006、2007、2008年这三年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高峰期,总计建设门数2006年63门,2007年63门,2008年80门,之后两年下降的幅度较大,超过60%,从中可以看出体育精品课程的发展放缓,这一点不利于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除了精品课程之外,部分院系还自行建立了网络课程、网络教学等其他教育形式,从调查数据可知,开展的学校数为124所,不同地区的发展程度也不同,北京、天津、江苏、辽宁经济发达的地区开展的较多,分别占所在省学校数的比例是22%、36.8%、23%、20%。宁夏、青海、西藏、江西、内蒙古省市无建设,其他省市的部分院系已有所建设,但是建设的比例较小。体育网络教育已经引起部分地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但也仅仅出于探索阶段,从全国体育网络教育的整体开展情况来看,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2我国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的特点
2.1大学体育网络教育的内容
在调查中,将涉及到的和体育教育有关的内容全部,以及和现在网络发展最新的,可能成为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方向的,并且能够和教育相关联的内容全部调查统计出来。从表2可以看出,按建设的内容分类,共有11种之多,其中体育网络视频、网络教学和体育健身知识方面的内容建设最多,分别占总数的15.2%和23.2%,有的学校甚至开通了体育在线、微博和博客环节。(见表1略)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内外电气信息类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比较电气信息类网络课程内容、网络资源、媒体类型,提出关于网络教育的几个观点,期望促进网络教育,实现全球网络教育资源共享。
【关键词】国内外电气信息类网络教育资源比较研究
前言
互联网具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人们却普遍认为优质资源匮乏,内容集成度低,针对性不强,希望建立更多优质、高效的专业资源库,一次性获得更多资源。笔者通过分析70多个国内外电气信息类专业网站,收集了国内外网络教育的论文120多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网络内容分析法研究网络教育资源,对国内外电气信息类网络资源进行了分析。
一、国内外网络教育资源发展态势
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实施开放课程资源项目,迄今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巨大的成功,截止到2016年把2000多门课程的教学材料呈现在网络上,超过几十亿用户从中受益。在MIT的号召下,哈佛、卡耐基•梅隆、耶鲁、UC伯克利、英国开放大学等世界各国高校也竞相开放了其课程。近年来,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形成覆盖各个教育层次的资源体系,促进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几乎所有高校建立了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图书馆。据统计我国建成4000多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近1000多门大学视频公开课、2800多门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内三大MOOC联盟组织:2012年5月组建,30所上海高校加入上海课程共享中心。2013年10月9日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理事会在北京大学成立,该联盟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实现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广泛共享而自愿结成的高校联盟。2014年5月全国地方高校UOOC(UniversityOpenOnlineCourses)联盟在深圳大学成立,56所高校加盟,分布于全国40个城市,广东省18所高校。2014年5月8日,“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开通,全国高校通过此平台进行MOOC课程建设和应用,首批10门“985工程”高校课程在2014年5月下旬陆续开课。
一、主要做法
(一)网络平台支撑自主研发的“江苏学习在线”定位于三个方向
一是江苏社会教育的门户网站,作为全省社会教育政策宣传、理论引领、信息的主流平台;二是省内社会化终身学习网的导航基站,全省社区教育在线学习网站的展示窗口,并构建省域在线学习联盟;三是打造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集社会教育课程学习、资源管理、成果认证等为一体的支持服务体系。主要功能包括:信息与管理、学习者资格注册与自我管理、课程与管理、信息统计与分析、管理员分级管理、全省社会教育网站及资源导航、分类查询、区域专项服务等八大核心功能。“江苏学习在线”运行以来,得到了省政府的高度关注,2010年8月“,建好江苏学习在线网站”被正式写入《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1年江苏开放大学被教育部批准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基地”。开展老年远程教育的重要支撑之一是信息化网络平台。为老年远程网络教育专项建立了“夕阳红•江苏老年学习网”依托“江苏学习在线”面向老年朋友宣传关于老年教育的政策,报道全省各地基层开展老年教育的讯息,展示丰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活动专题,为老年群体的不同学习需求组织学习资源,并承担学习的支持与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为老年朋友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有效载体。“夕阳红•江苏老年学习网”网站共分为“新闻资讯”、“空中课堂”、“七彩夕阳红”、“证书广场”、“课程中心”五大板块。其中“新闻资讯”板块包含“新闻速递”、“扶老上网”、“通知公告”、“政策文件”四个栏目,致力于宣传关于老年教育的政策,报道全省各地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讯息;“空中课堂”板块分为“空中老年大学”及“开放大学栏目”两部分,致力于学习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个性化资源推送服务;“七彩夕阳红”板块包括“银龄风采”、“专题展播”、“科普知识”、“老年大学简报”四个栏目,主要展现了老年朋友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和多姿多彩的晚年生活;“证书广场”提供了21个公共证书,老年人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学,完成学习积分后,获得相应的学习证书;“课程中心”板块提供了13个类别2187单元的特色课程及九大类48个方向共16653单元的公共课程,所有课程均可免费学习。通过“人气课程”、“精品课程”、“热评课程”和“最新课程”四个实时更新的统计数据,向用户进行推荐,并通过“兴趣关键字”和“职业关键字”进行搜索,再通过“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授课教师”、“学分范围”进行精确定位,使老年学习者在海量学习资源中能够便捷地找寻到自己所需要的课程。
(二)教学组织形式
老年网络教育通过平台统一提供学习资源,线下提供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和教学指导的有组织开展学习的组织形式,如“夕阳红•扶老上网”工程由“夕阳红•江苏老年学习网”提供系列学习资源,经申报批准的省级联系点组织志愿者,安排一定的时间,提供学习的场所,自编学习指南,通过教学和持续的辅导,帮助老年人开展兴趣学习。这种群体式的组织模式有效激发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也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乐趣。
(三)数字化学习开展老年网络教育
1网络教育游戏的基本构成
网络教育游戏的基本构成从现实中抽象出的教育传播四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和教育环境,而网络游戏的基本构成是游戏者、游戏开发者、游戏软件和网络环境。从学习者玩游戏的过程中,综合教育传播四要素与网络游戏的特点可知,网络教育游戏的基本构成是网络教育环境、受教育者、游戏开发者与教育游戏软件。
2网络教育游戏整合
2.1教育与游戏的博弈
教育是目的,游戏是形式。看到这句话,大多数人本能的反应是教育重要,游戏次之,家长与教育者会偏向教育,而游戏开发者更为偏向游戏。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教育与游戏孰轻孰重的矛盾不可避免。形式为目的服务,但不能为此就认为游戏的重要性次之于教育。教与乐的平衡是教育游戏所追求的结合点,也是教育中所一直追求的寓教于乐。笔者认为,教育与游戏的关系不能以一种简单的串行顺序思维来处理,应用并行融合的思维意识处之。
2.2网络虚拟教育环境
一、大学生思政课网络教育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一)网络对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影响
1.网络的开放性迫使思政课封闭课堂翻转。传统教学条件下,大学生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各种教学活动都把学生放在共同的影响下,他们读相同的教材、听相同的内容,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比较狭窄。网络最大的特征就是开放性,这就让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能够得以充分的展现和交流,也使得大学生思政课教育的教学空间更为开放。在网络平台上,师生平等、开放地获取信息,教师通过网络可以获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学生从网络中可以获得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事实证明,简单的传统教育已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教学空间的开放必将引起一场教学系统的变革,迫使封闭课堂转型。
2.网络的交互性使思政课实现全方位的教学互动。交互性是网络的关键特征之一。互动主体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即时对话,如朋友之间在QQ、MSN等平台上进行聊天;也可以不在同一时间进行交互,如微博留言、新闻跟帖、电子邮件阅读并回复等。交互过程就是信息再加工、再传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众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在传统的大学生思政课教育中,课堂以说教、讲授为主,师生互动少,教师满堂灌,即使有互动,也往往是教师调动学生、启发学生完成的,通常显得单向而被动,而且课堂这一空间、时间范围都显得比较狭窄,因此,这种小范围的互动作用很有可能只停留在了表面上。而教师如果能够把讲课制作成视频放到网络上,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遇到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老师,教师就能了解到每位学生的困难所在,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交流和辅导。
3.网络让思政课专题网站的建立迫在眉睫。早在2000年中央思政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指出:“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政课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思政课不同于一般的知识课程的教学,更多的要靠学生的领悟、交流来获得思想觉悟。专题是学生互动的切入点,可以促使学生针对某个主题、案例进行深入交流。建立大学生思政课专题网站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网”、“网上思政”等,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展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更贴近社会实际。而且专题网站可以实时动态更新,及时上传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等。当前,利用专题网站,将思政课资源在网上传播,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刻不容缓。
4.网络让现实和虚拟教学活动课堂得到整合。现实课堂的优势在于面对面地进行引导和情感交流,而很难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发表观点等。虚拟课堂的优势在于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时在线、多人交互的便捷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可以提高效率、节约课时;教师设定的任务与清晰的方向,又最大限度地防止了学生放任自流的问题。把虚拟实践引入思政教学,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进行参观、体验、调查等,并运用虚拟技术将学习成果呈现出来。通过网络,大学生思政课的教育现实的课堂教学与虚拟网络课堂得到了有机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