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网络文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审美对象的多样化
由于文本载体的不同,网络文学的作品结构与传统文学的作品结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这一切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与传统文学相比变得多样化、差异化。首先,网络文学的作品形式由传统文学的单一文字形式发展成为多元的形式。尤其是博客、空间等发表平台的多媒体化,使得部分网络文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文学,音频、视频、漫画的介入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成为众多感官参与的综合审美体。如作家韩寒就会在自己的博客设置音乐播放,阅读他的博客就变成了阅读和音乐共同欣赏的状态。其次,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浅阅读,这种浅阅读导致网络文学的深度和思考性远远比不上传统阅读的深刻。浅阅读导致了网络文学的审美对象更倾向于幽默、零散、短篇以及情节的最大起伏化,平实的文字在网络文学中的受众远不如其他具备第一眼吸引力的文字。2014年卓越亚马逊书籍销售量第一的是网络作家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张嘉佳发表在自己微博的十几篇长微博故事构成。他的短篇小说采用轻松幽默的叙述方式,多掺杂网络语言,讲述身边青年人的故事,情节和叙述都很吸引人,但整本书的思想深度远不如经典作品。这种短篇集合体的畅销,正是网络阅读模式倾向浅阅读的一个最好的示例。最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出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渠道,发表过程中省去了编辑审阅检查的过程,网络作者发表自由化。网络在降低阅读门槛的时候也降低了写作门槛,各种门户网站为大家提供了便利的发表平台,也带来了广大的受众群体。这种发表难度的降低一方面的确促进了网络文学的百花齐放,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垃圾文学。国家网络管理局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网络文学中的色情、暴力、违法文学的清理,净网活动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正是网络文学的过于自由化的弊端体现。
二、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传播呈现出速度快、范围广、影响不可控性等特点。这种传播方式对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有直接的形象,使得网络文学的审美方式互动性增强。一旦网络文学出现在网络平台,立即就被审美主体所关注,网络文学的生成和审美显示出较小的时间差,具有即时性的特点。特别是作为网络文学主要构成部分的网络小说,大多采取连载的模式,读者在每一章节后面可以进行评论,这种大众审美评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会影响小说的情节走向及人物命运。可以说,作者和读者的互动性之频繁和及时超越了传统文学作品,读者对于作品完成的参与度十分高。互联网时代的文学被称作快餐式文学,文学作品从创作到审美整个过程都显现出快餐文化的特点。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时间是零散的,对作品的审美也是在快速的阅读中完成的,并且这种审美会受到大众化审美的影响,在审美的独立性方面远不及传统文学。网络的高速传播使得网络文学失去了时间沉淀的机会,作者急于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在创作过程中迎合观众心理的现象比比皆是。在审美主体失去独立性的同时,网络文学创作的独立性也在逐步被削弱。天涯社区的“莲蓬鬼话”专栏是许多悬疑文学作品的摇篮,风靡一时的《诛仙》《鬼吹灯》《谋杀官员》等作品都是最初在“莲蓬鬼话”进行发表和连载的。在网络论坛这种作者读者高度交流的地方,许多作者为了迎合读者审美或者刻意避开读者猜出的情节,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随时改变作品发展方向。连载式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的全部结束再呈现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都是网络文学审美方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造成的。
三、审美思维的网络化
传统阅读方式是纸阅读,而网络文学的载体是电子产品,是一种屏阅读方式。在网络作品的创作和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体现出网络化的思维特点,具有跳跃性、发散性、虚拟性等特点。读者从一个文学作品转移另一个文学作品的时间非常短,几乎没有过渡性,这种浅阅读带来的审美思维是无法深刻化的。因此大多数网络文学带给读者的是愉悦化的审美体验,读者更容易将愉悦的审美对象传递给其他人,众多读者的审美体验就形成了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审美。网络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必然,网络文学对于传统文学方式的变革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网络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网络文学取得的成绩和网络文学在互联网时代蓬勃的生命力。而网络文学审美的多维度,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多元化,到审美的方式的互动性、审美思维的网络性等方面,都会对网络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文学的发展仍在继续,网络文学的审美也将伴随着它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并促进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如此研究思路既带来了大批研究成果,又暴露出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当前的研究没有理论深度。网络文学出现依托的是数字技术,它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每一次数字技术的发展都会激发网络文学的新变化。从BBS到文学网站继而到博客,到微博,到微信,无不彰显了数字技术对网络文学的决定性影响,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现代问题。所以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应在数字全球化视域下进行,而不能仅仅将网络文学理解为“网络中”或“网上”的文学活动。部分学者只是停留在网络文学本身去谈网络文学,视野狭窄,没有高屋建瓴地把握网络文学的核心实质。其论述往往只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没有理论深度。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到审美现代性这一网络文学的批评核心去进行思考。第二个问题是理论脱离阅读实践。我们发现很多网络文学研究者(尤其是不熟悉网络的研究者)从来不曾进行过“网络阅读”。他们往往只是阅读某些已经出版了的、纸质的网络原创作品,认为这就是网络文学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研究。这里引发了两个问题:首先,被印刷商看中并且出版的某些作品能代表网络文学作品吗?显而易见,出版商出版是为了有利可图,他们的选择是市场化的选择,而非从网络创作、传播和接受等环节进行的选择。批评者使用与传统纸质文学一样的批评标准,这就认为造成了网络小说的“原罪”。第三个问题是网络批评活动处于失语状态。因为批评者脱离了生动的阅读体验,所以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自然就无生气可言。近年来网络文学数量在以爆发式的速度增加,也出现了一些较有文学价值的作品,而遗憾的是,批评界对网络文学作品的批评却总是远离创作前沿,无法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资源。最后一个问题是部分研究者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截然对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非常明显,无论是从文本存在方式、创作方式还是传播模式,我们都能发现它们的差异。但一些研究者只注意到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却没有注意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都应该是那个理想的“文学”的表达,都应该具有文学固有的审美性。由于夸大了技术造成的网络文学的特殊性,他们忽视了网络文学作品可以达到现实文学作品的审美水平,结果极少注意到网络文学与现实文学创作具有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这一事实。由于以上原因,网络文学研究的合法性本身甚至受到了质疑。要使网络文学研究能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解释和指导网络文学创作,成为贴近网络作家、贴近网络读者的文学理论,我们应该从全球化视野对网络文学进行研究。
二、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
金惠敏研究员在《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一书中将当代媒介扩张的现实称为“媒介现实”,认为“新媒介造成的是趋零距离、图像增值和球域互动的全球化”,然后讨论这样的语境下“文学的当前危机”。这不仅是讨论传统文学问题的极有价值的思路,更是我们考察网络文学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学是全球化、数字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个现象。说它必然,是因为文学本身对承载媒体的开放性。但是它不仅如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样,文学产品利用网络手段传播,作家通过网络工具写作,似乎只是写作和传播换了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网络作为工具具有改变人的精神世界的力量。这种改变,与四百年前印刷术改变中世纪时代人的精神世界一样巨大。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曾这样评价印刷术:“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来自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一样。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这就是我希望说明清楚的。”后来的事实确实如他所预见的那样。所不同的是,今天不是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而是包含电视的广义网络机器。今天确实是一个印刷术退却的时代,以各种网络为代表的当代媒介以远超波兹曼写作时代的力量在改变着世界及世界中的我们。全球化时代的网络文学研究还应该具有包容开放的心态。网络文学出现之初,由于其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引起资本的觊觎。最近几年,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网络作家创作在题材、叙事、风格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模仿,使很多文学素养较高的作者和读者离开了网络文学。创新性的缺失正在使网络文学的独特魅力渐趋淡化,极大地影响了网络文学的生产和消费。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不应一味攻击网络文学作品的非审美化、低俗的趣味,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如何为网络文学输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新的活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突破技术条件的限制,使传统作家进入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创作。不仅是将这些传统作家的作品放置在网络,更重要的是让这些制造传统文本经验丰富的作家提高网络创作的技术水平,进而创造出真正的互动式、多媒体化网络作品。第二,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性的网络作家,让他们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学创作具有的创新性和审美性,提高现有网络文学作品的审美趣味。
三、总结
除此之外,网络文学批评活动也应该抱有平等心态,采用体验的方式进行。强调平等是针对部分批评家们对网络文学的轻视甚至敌视的问题。因为就目前主流的“网络文学”概念而言(即从将网络文学视为网络原创文学的意义而言),网络文学作品从作品数量及受众数量来看都远超传统印刷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尤其是文学批评活动,如果脱离了这个时代最大众的同时也是最生动鲜活的文学实践是没有未来的。未来的文学理论应该以网络文学为重要的理论来源,未来的文学批评活动应更加重视真正网络化的网络文学作品,改变批评的失语状态,更好地引导网络文学活动。强调体验性研究是针对部分批评者不进行真正的网络阅读的问题。网络文学批评必须进入到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过程中,突出“在线性”,体会网络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这样才不至于使用纸质传统文学的原则来批评网络文学,真正发现网络文学的审美内涵。总之,网络文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在全球化视域下,以包容开放的心态,确立平等和体验的批评方式,推动网络文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一、甘肃网络文学呈现载体简介
(一)网站甘肃境内有较大影响的文学网站,主要是西北文学网(甘肃文学网),此外还有有些综合网站的文学版块,如中国甘肃网•原创文学。西北文学网:由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甘肃文艺》刊物对其鼎立支持。网站分新闻中心、甘肃文艺、作家博客、文学社团、原创连载、作家档案、作家动态、期刊杂志、原创短文、图书连载等版块。中国甘肃网•原创文学:中国甘肃网是甘肃省委、省政府最大的综合性新闻门户网站,其下辖的“文化旅游频道”就包括“甘肃原创文学”版块,有一些平实温婉、如家常语而不失含蓄蕴藉的散文、小说作品。
(二)博客、微博博客承载了甘肃网络文学的很大一部分作品,辛勤耕耘在网络文学天地中的几乎所有作家和们都有着不止一个博客。几乎所有通过纸质媒体成名的传统文学作家也纷纷开博。这些博客不只是普通的网络日志,更是网络出版与发表文章的专有名词,代表了急速成长的网络文学活动。甘肃网络文学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载体,就是作家、博客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彼此交流融合、互相渗透的大圈子。除了作家、们个人的博客,飞天博客作为甘肃人的博客家园,吸引、汇聚了一大批热心文学、文化的甘肃网络们,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作品。微博是继博客之后的又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信息量更大,传播速度更快,发感慨、晒心情,更短小精悍、内容更简洁,不失为网络写作、网络文学的一大便利交流平台。作家、们的微博,也是展示、推介自己作品的很好的平台。
二、甘肃网络文学部分作家作品分析
栖息于纸媒与网络的两栖作家主要指,在从事网络写作之前,已经在纸媒上发表过很多东西,有的还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走向网络的途径有两条,一是把已经在纸媒上发表过的东西贴到网上去,扩大影响力;二是把新写的东西在网上先发表出来,同时或稍后再在纸媒上出现。马步升、人邻、杨永康、习习、杨献平、韩松落、沙戈、王若冰、雪潇、尔雅等人即此类作者,“甘肃小说八骏”“甘肃诗歌八骏”“甘肃儿童文学八骏”也大多位列其中,他们的创作成就有目共睹,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文学声名与地位,他们是近年来“全面展示我省文学原创阵容和实力的一个重要品牌,在全国文学版图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们的主要创作成就在传统文学方面,此不详述。甘肃是中国的诗歌大省。“在连续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诗歌奖评选中,全国共有15名诗人获奖,其中有4位是甘肃诗人;在权威的诗歌年度全国选本中,将近20%的名字属于甘肃诗人。”与传统文学一样,活跃在网络世界且成绩较为突出的甘肃诗人也有不少。内蒙古诗人柳苏为“网络诗人”下了这样的基本定义:“一贯在网络上写诗发诗,并有自己的平台(博客),积极参与网络诗歌的组织和交流,并通过网络造成一定影响,具有网络诗歌成就。有诗歌而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严格地讲,不能称之为网络诗人。”静川、柳苏排列出一个“网络诗人大集会”榜单,其中甘肃网络诗人包括:马萧萧、李继宗、王怀岐、蝴蝶飞飞、竹溪、刘青之、江一苇、杨慧娟(女)、李王强、安文海、阿阳、绿木、雪的精灵、岳非、旱子、西北步子、郭文沫?汪彤、李彦周、包文平、赵应军、亨一、……等71位。例如:甘肃天祝人旺秀才丹,藏族,网名“阿里狼客”,现在西北民族大学工作。早年曾在纸媒上发表了大量作品。
2004年,他创办“藏人文化网”,自己担任总监。他是“天涯社区”“诗选刊论坛”“诗江湖”“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许多家文学网站或论坛的活跃分子,发表了大量的网络诗歌作品,先后担任“天涯社区天涯诗会”等多家文学论坛版主,建立多个个人文学博客。刚杰•索木东,甘肃卓尼人,现在西北师范大学工作。他早年亦在纸媒上发表过大量文学作品。21世纪初,索木东开始接触网络文学,最早加盟了旺秀才丹创办的“藏人文化网”并担任文学极地版主(藏巴哇),后来成为文学频道的主编。索木东亦是“天涯社区”“故乡社区”“诗选刊论坛”“星星诗歌论坛”等全国多家文学网站或论坛的活跃分子,发表有大量的网络诗歌作品,他先后担任了“莽昆仑论坛”“大敦煌论坛”等文学论坛的诗歌版主。他以自己的故乡———甘南草原作为创作母题,他的诗歌也大体被划归到乡愁诗的谱系,在诗歌中,他认同、归依民族,思念、眷恋故乡,挚爱、追寻文化,诗歌深邃而斑斓。裕固族人苏柯静想发表在文学纸媒上的作品早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红系腰》《尧熬尔》《姑娘苏姬斯》《梦中故乡》《萨里玛珂》等诗歌作品;也有《雪莲》《白骆驼》等小说作品,其中影响力较大的部分小说被收入《狂奔的彩虹马》、《裕固族文学作品选读》。苏柯静想于2005年开始涉足网络文学,其小说《萨尔走过的草原》曾获得“电信杯”金张掖首届网络文学大赛小说类优秀奖。以网络为主阵地的作者,在甘肃已有很多,其中作品量较大、影响较大、且写作水平比较高的,有萧萧眉儿、毒化、香山紫烟、汉字999、老圈、闫海东、海杰等。例如,萧萧眉儿(郑晓红)于2004年开始写作,2005年被甘肃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萧萧眉儿的作品,最大的特色在于其中所深蕴的真情以及折射出的深厚的底蕴,甚至有人这样盛赞她———“荒凉的西北升起一颗耀眼的文曲星”。她的《我思我愚》《谁来拯救你,我的父老》《妈妈,您给上帝捎个话》,让人心生震撼。卢克强是一位曾经在甘肃陇东山区插队的老三届知青,从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有长篇小说《窄门》《上海人在非洲》和一些中短篇小说,不过他真正为人们所了解、熟悉,主要归功于在网络载体上的发表的网络文学作品。2005年,甘肃网络文学作家卢克强位居“搜狐十大作家”排行榜第三,《卢克强中短篇小说集》还获得由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由甘肃省文联、作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省最高专业文学奖———2008年揭晓的“第二届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中短篇小说类优秀奖。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学社会心理文学接受者
前言
自1997年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全国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网络上的文学;在“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评选之后,随着网络上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网络文学”这个范畴方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一些经典的著作都在网上有着电子版本);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书本形式传播)。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对网络文学的诸多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甚至于对“网络文学”的概念还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在以往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活动主体的研究往往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笔者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一相关范畴问题作为文学传播媒介的网络。从原始社会阶段“诗乐舞”一体的文艺活动产生以来,文学活动系统中,传播媒介总是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文学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传播媒介在文学互动上的特点来看,文学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几个阶段。应该说,每一种主导的传播媒介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口头传播阶段,文学主要是由人们面面相授传播的。这样,传播者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方式生动形象,互动性很强,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创作、传播自己的作品。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很受时空的影响。因此,远古时代的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不能保存下来。进入纸张传播的阶段后,由于文字的使用,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创作权利和自由。同时出版的审查制度,也使传播媒介成为权威机构的垄断工具。但是这种传播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有机会欣赏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本的出现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书本文化至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文学活动。电子传播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兼有字,音,画,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但是基本上也被权威机构所垄断,在本质上与纸张传播大致相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没有了以往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的审查制度,没有特殊的原因,创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第二,接受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第三,网络上创作者和接受者互动性交流活动增强。网络的作品所在的页面大多设有发表评论的地方,读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QQ、E-mail、BBS等网络工具与创作者进行交流。网络文学接受主体。这里我们谈论的文学接受者,不光是上网为了学术研究、文学交流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读者,也不仅仅指那些文艺理论批评家们。这里的文学接受主体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网浏览网络上的文本的广大网民。网络文学的范畴。尽管网络文学的范畴在学界尚无定论,在这里我们讨论的网络文学,有着我们讨论的范围。在这里,网络文学不仅仅是指历次网络文学大奖评选出来的那些“代表作品”,更重要的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网络上的文学现象,具有网络文学特有的一些鲜明特征,如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多样化、传播的网络化、创作立场的“民间化”的文学作品。
二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网络作为一种新生的、时尚的技术工具,其使用的主体必然是趋向于年轻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3年12月31号),中国网民共有7950万,其中男性60.4%,女性39.6%;未婚的占到56.8%;35岁以下的网民所占的比利是82.2%:18岁以下为18.8%,18-24岁为34.1%,25-30岁为17.2%,31-35岁为12.1%。其中,网民受教育的程度如下:高中以下13.5%,高中(中专)19.3%,大专27.4%,本科27.1%,硕士2.2%,博士0.5%。网民的职业上,学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前两位,分别是29.2%和13.7%。收入上,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了77.6%。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网民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占据网民的大多数。在当前社会的背景下,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年轻一代由于学业、工作的压抑更是显得抑郁、浮躁、情绪化。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年轻人的情感通常处于焦虑的状态,但是由于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的释放自身的情感。但他们面对网络的时候,虚拟的网络可以掩饰他们的真实身份,网络的虚拟化使网民完全不用考虑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自由地宣泄自身的情感。由于大量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往往与他们理想中的要求差距很大,虚拟的网络可以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实生活中这类等级观念的束缚,尤其是经济、政治的束缚。网上行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情感宣泄化,网上的语言,行为也是十分直白的。网络对文学接受者的影响及其对文学的影响以前,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的系统中,并不是很重要的环节,通常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往往把目光聚集于作家和文本上面。自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美学出现以来,读者对整个文学活动的意义才被注意到。人们才开始研究读者的阅读对文学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同传统的文学接受者相比,网络文学接受者面对网络时,其特点主要是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面对的文学创作主体、文学文本不一样;
网络文学入史的问题
网络文学必然进入文学史,并不意味着自动解决网络文学入史的问题,网络文学入史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充分的认识和讨论。文学史写作的基础是要有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理论不包括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文学批评中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或者文学史里欠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⑤文学史是对一个时段文学创作的提升和总结,并不是每一个作家都能进入文学史,进入文学史的作家都是经过文学批评筛选的作家,只有那些创作上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作家才能得到批评家的关注,才能进入文学史。网络文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大多是非职业化的写作,其写作的起点低,写作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介的放大,在读者群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他们的作品可供文学分析的“艺术含量”并不高,很多作者是“玩票”写作,有些作者是昙花一现的写作,有些作者写了很多作品,但并没有多少文学成就可言,如《第一次亲密的接触》作者痞子蔡的写作就是如此。还有些作者是由一部文学作品成名,其后续创作尚未可测,如创作《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写《藏地密码》的何马,都是如此。还有些作者是在网络上成名,但其后期的写作力图摆脱网络的影响,写作的作品也不再在网络上首发,其写作的网络特色已经淡化了。如安妮宝贝和宁肯,前者是早期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家,曾与李寻欢、宁财神被称作是网络文学的“三驾马车”,安妮宝贝的作品主要发表的途径是实体书的出版,主要走市场销售路线,但其创作的纯文学色彩越来越浓,其文字的思维力度和忧郁色彩愈益浓烈,也赢得了更多的读者,有研究者撰文的题目为《安妮宝贝:路为什么越走越宽?》⑥,批评家郜元宝评论安妮宝贝的文章题目为《向坚持“严肃文学”的朋友介绍安妮宝贝———由〈莲花〉说开去》。⑦宁肯的《蒙面之城》曾自由投稿到几家大型的文学刊物,被拒绝,后来在新浪网上连载,好评如潮。《当代》文学杂志找到宁肯,以头条刊发,并加“编者按”,认为这部作品的出现标志着网络文学的创作水平已达到了与纯文学比肩的地步。但宁肯后来的创作并没有走网络路线,而是承续80年代先锋小说的路向,追求思想和艺术形式上的先锋探索性,其写作有意识地面向小众读者,其作品《天•藏》入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前20强。早期通过网络成名的作家慕容雪村后来的创作的作品网络文学的特色也渐渐地淡化。2003年,起点中文网的vip收费成功,网络写作者在网上发表作品就可以获得收入,在网站推举、宣传、排行等机制的刺激下,网络们日更新数千字甚或上万字都是家常便饭,这样高密度的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码字”生活,写作者不能及时充电,不能有更多地思考期和犹豫期,没有艺术的沉淀期。在学术界,网络作家常被称为是“网络”,唐家三少、跳舞、血红、我吃西红柿、南派三叔、沧月、天下霸唱等人的作品市场效应很好,但几乎没有批评家评论他们的作品。“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开创了“为人生”的“启蒙”文学的新传统,而最有网络文学特色的是玄幻、盗墓、YY、穿越、修真等题材的娱乐化小说,这些小说中思想的含量和艺术的含量似乎都很稀薄,禁不起读者的反复阅读,特别是经过一个世纪多世纪的文学史教学传统影响的评论家和研究者,很少会有人把网络类型化小说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认为这样会是误入歧途。一位批评家在评价玄幻小说的时候认为,“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⑧,这样的评价很明显是带有明显的纯文学趣味的。笔者曾于2009年1月16日00∶00点用google搜索引擎对主要的现代知名作家和网络作家的名字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所搜到的网页数量看,天下霸唱高于张爱玲,六六、安妮宝贝、当年明月高于王蒙、贾平凹、莫言等文坛名家,但相应的在中国知网中所搜到的学术期刊论文,天下霸唱、六六、树下野狐、玄雨、明晓溪、流潋紫为0,当年明月为2,安妮宝贝为55,而王蒙、贾平凹、莫言等作家的研究文献数都在数百篇,张爱玲有2168篇,鲁迅有15854篇。我于2006年开始致力于网络文学研究,所写的作家、作品专论式的文章,被很多的学术刊物拒绝。当代批评家也很少有人去用心像研读一个传统作家那样去研读一个网络作家的作品。这里有文学趣味的变化,有研究体系的转变等诸多问题。只有经过了文学批评家所评价过的作家作品,才有可能进入文学史,其文学的价值也只有在众多的批评家的关注下才能逐步得到发掘。因为没有作家论、作品论的支撑,对建构当代的网络文学史成了一个学术难题。它使得当下的文学史教材中,多将网络文学作为一个拼贴的板块而存在,其进入文学史的也只能是宏观的总体概览性的章节,对作家作品的介绍也只能是相对粗略的简单介绍,不可能给网络作家开设专门的章节。网络文学的评论主要是由千万的网友读者完成的,在网络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网络文学评论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而网络文学的读者跟帖评论大多是一种印象式的,带有个人特点的,“往往有很真切的个人性情和才情,属于一种感悟性的人生阅读评论”⑨,评论者的文学素养也不是很高,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的高论,从“读者反映论”的角度看,是文学研究可供借鉴的资料。如何利用这些文学资源,有个需要除渣去蔽的过程。网络文学进入文学史的难度还在于,为网络文学写史的作者,在面对网络文学作品时,需要付诸巨大的精力,要保持高昂饱满的热情去从事这项工作是很不容易的。网络小说动辄数百万字,阅读量是很大的。而阅读只是写作的第一步,因其作品艺术含量的稀薄,注定了网络文学研究是一项广种薄收的工作。文学史写作是文学作品不断经典化的过程,写作文学史是建构文学经典作品运动轨迹的过程。而网络文学的写作是向下的,不是朝着经典化的方向走,而是沿着大众接受的路向上走。在国外,《飘》这样的通俗文学作品也是被严肃作家所瞧不起的,不能进入美国文学史的。这意味着,要勾勒网络文学的发展全貌,要对其发展的艺术线索进行描述,是很难的。网络写作与市场、读者的联系,与通俗文学的联系,比与艺术发展的演进层面的联系更鲜明、更有代表性。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会成为一个问题存在,意味着要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才能很好地评价网络文学在文学史上的价值。“所谓有个性的文学史,说到底是有独特文学史理论建树的文学史。”“用一种拼接的形式将其容纳进文学史框架,则不注意整个文学史的思路与框架充满了矛盾与不和谐。我们没有给通俗文学、沦陷区文学(包括日治下的台湾文学)和旧体文学等现象充分的文学史定位和理论探讨,就将其朝原有框架的文学史里塞进去,结果必然造成文学史的逻辑混乱和大杂烩的内涵。”⑩这意味着网络文学入史是全新的探索,而不仅仅是文学史板块的一个补充延伸。如《现代中国文学通鉴》已有较好的实践尝试,它通过文学与文化的关系,将现代中国文学分成“政治文化”、“新潮文化”、“传统文化”和“消费文化”四大板块,将网络文学看作是“新潮文化”和“消费文化”渗染的文学形态,使“网络文学”与电影、电视剧、古典诗词等一同融入现代中国文学史的有机整体之中。网络文学入史的难度和尴尬还在于网络文学自身的合法性问题。网络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多方的质疑?网络只是一种传播媒介,网络上写作与纸上的写作并无二样,如果“网络文学”是一个伪概念,网络文学研究也没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网络文学”是个实际存在的概念,如何区分网络文学与非网络文学?除了首发的媒介不一样,代表网络文学的是以悬疑、盗墓、玄幻、穿越、修真为题材的幻想式作品吗?如果是,那么这些作品在艺术上对传统小说的发展在哪里?网络小说对中国当代文学贡献了哪些艺术上的东西,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网络文学进入文学史的难度还在于网络作家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早期成名的第一代网络作家,现在也不过近不惑之年。这些写作者成熟的作品还没有出现,但他们的创作成名作往往就是其代表作,他们所走过的创作道路和传统的作家有很大的区别,他们和影视、图书市场之间、作协体制之间也比传统作家复杂得多。这些问题常常遮蔽在媒体批评的“唱盛”或“唱衰”简单的对立评价之中,网络文学入史,既期待着更多成熟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现的历史时机,也需要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网络文学入史的意义
网络文学入史是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必然任务,对当代文学研究者来说,及时地对新出现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对有价值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跟踪、评论,使之经典化,探讨其文学史地位,有其重要的意义。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中曾探讨研究现存作家的问题与意义,对于研究网络文学颇有启发意义。“反对研究现存作家的人只有一个理由,即研究者无法预示现存作家毕生的著作,因为他的创作生涯尚未结束,而且他以后的著作可能为他早期的著作提出解释。可是,这一不利的因素,只限于尚在发展前进的现存作家;但是我们能够认识现存作家的环境、时代,有机会与他们结识并讨论,或者至少可以与他们通讯,这些优越性大大压倒那一点不利的因素。”瑏瑡网络作家多是70后、80后、90后作家,他们的创作正处于成长之中,非常期待有批评家对他们的创作展开评论和交流。作为感同深受的当代研究者,和网络写作者一样,享用着网络文明的成果,网络写作者的文化创作背景、文化资源吸收,所面对的文化难题,与批评者之间的沟通并无障碍,而这种交流,也是有利于网络文学的繁荣和进步的。研究网络文学,对于大多数从纯文学领域转换到网络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者来说,其实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其知识的转换,对通俗文学作品的阅读,网络上阅读习惯的改变,参与网络写作的实践活动,都意味着研究方式的改变。在评价的知识、价值体系上要更新,对作品要有新的洞察力,要有能力和网络作家展开深入的对话,而不是简单地以纯文学的标准去贬低网络文学。柯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中认为,历史事件是客观的,但历史写作是思想的产物,不同的思想体系造就不同的历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因此历史研究的对象是思想,“史学的任务在于表明事情何以发生,在于表明一件事情怎样导致另一件事情。”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版图,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走向,丰富、扩大了文学的表现力。对这样的历史进程,当代文学史必然是要记录和书写的。这也是当代文学研究必然要面对的任务。而对于网络文学来说,网络资料保存的不稳定性、可删除性,也加大了这项工作的意义重要性。“人不仅生活在一个各种‘事实’的世界里,同时也生活在一个各种‘思想’的世界里;因此,如果为一个社会所接受的各种道德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理论改变了,那么人们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世界的性质也就随之而改变。同样,一个人的思想理论改变了,他和世界的关系也就改变了。”瑏瑢网络文学改变的是文学的发表机制。改变了文学的生态环境,也必将改变文学的观念,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文学入史的问题,将面临的不只是简单的文学史领域的扩大化的问题,而是对文学观念的根本性调整,文学作品的评价体系也将因此而改变。也许,网络文学和纯文学之间的分级化态势将更加明朗,其相互融合的程度也将大大提高。网络文学入史的问题,其意义大于少数民族文学、台港文学、古典诗词入史的意义,其意义不仅仅是文学史领域不断增容的问题,而是关系整个当代文学体系变化的大事。“什么是文学史家的史识?我的理解中,就是文学史家有能力解读史料文本,有能力创造出新的理论假设来解释文学现象,推动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和原有文学史理论的提高。”瑏瑣在文学研究领域,古典文学积淀甚于现代文学,现代文学又甚于当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活力正在于其当代性,即其开放的视野。这种不断延展的当代性,使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总是比别的学科震荡更大,新的学术体系建构更具有多种可能性。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写作的发表机制,扩展了文学的表现领域,扩大了写作的群体阵容。文学的大众化问题因为新媒介的出现而出现新的局面,通俗的、幻想的文学大放异彩。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市场机制与文学之间的火热关系在网络媒介的推动下风生水起,感性解放的身体写作,颠覆崇高的“低化”写作,传统通俗小说叙事的波澜曲折,底层生活的生动体验,快感机制的制造,它意味着“A•马尔罗想象中的博物馆”瑏瑤式的文学史的产生,意味着文学多元化的历史运动将以具体的形态建构起新的理论构架。胡适在谈到五四白话文学的时候,认为中国文学有“死”的文学和“活”的文学的区别。韩愈、柳宗元、许衡、姚燧、虞集、欧阳玄、李梦阳、何景明、王世贞、方苞、姚鼐、恽敬、张惠言、曾国藩、吴汝纶等人的文学是“死的文学”,而用白话写作的《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醒世姻缘》、《儒林外史》、《红楼梦》、《镜花缘》、《海上花列传》,“三言”“二拍”的短篇小说,以及《擘破玉》、《打枣竿》、《挂枝儿》等小曲子是“活”的文学。瑏瑥胡适的观点有些绝对,但对于我们认识网络文学不无启发。网络文学的生气来自对多元文学叙事的宽容,一种粗糙的但有生活力度的写照,一种小说阅读快感机制的重新获得。小说对生活的模仿,既是历史现实的,也是想象的,还是夸张的。网络历史小说不做严格的历史考证,按照内心的期待去想象。对比那些“僵尸般”的“精英”小说,网络小说无疑是“活的文学”。网络文学充满了对传统文学体系的解构和颠覆。德里达认为文学是一种无所不写的建制,解构来自文学内部,不是外部的,是对主流中心规范的必然反抗。这种写作的梦想,在中国网络时代开始慢慢变成现实。自己解构自己是文学发展自身的特性,使文学得以丰富性的发展,网络为文学的这种内在的发展机制提供了可能。网络文学评奖中,有很多的中国当代批评家的身影,他们参与作品的审读、评价,给作品写评语,为写作者颁奖,促进了网络文学的艺术发展。随着网络写作者的日渐成熟,为网络文学作者写评论的作家、作品越来越多,这将为网络文学入史提供更好的基础。作为成长的网络作家,在获得了很好的读者市场效应的时候,他们的创作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市场机制的推动,个人人生阅历的提升,个人艺术修养的沉淀,都将让他们的写作获得更广阔的精神天地。网络文学经历了一个历史的草创期,其写作的门槛也将为前期的写作者所垫高,那些没有写作根基的网络大神必然随着历史的推移而陨落,只有那些不断坚持写作,勇于挑战自我,有更好的写作天赋写作者才能建构起丰富的网络文学世界。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网络文学必将产生更多的优秀作家,更多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这将为网络文学入史提供了直接的基础。网络文学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其实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所面临的问题的放大。比如文学大众化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以降,这是中国文学的方向性问题,受西方文学影响的“现代派”文学虽有其历史发展的合理性,中国的历史现实又决定着呼唤“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作品的必然要求,并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规范,这种文学规范与政治化的要求相结合,影响了文学的丰富性发展。80年代以来的“文学回归”运动,先锋文学的崛起与衰落,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纯文学”的边缘化在市场经济时代语境中开始日益突出,文学市场机制开始出现,娱乐化文学开始粉墨登场,文学大众化问题面临着新的历史语境。网络文学的出现及其繁盛,不过是这一文学内在脉络的延续,新的媒体通过技术手段使文学普及覆盖读者,大众化的网络文学真正成为“人民的文学”。再如感性解放的问题,中国新文学以来,是一个个体体验与感性感官越来越受到尊重的时代,文学通过感性解放释放革命的力比多,文学以身体解放为艺术变革鸣锣开道,网络文学以解构宏大叙事,驱动感性解放建构一个俗化与神化混杂的文学世界。再如雅、俗融合的问题,如何融合,如何在普及文学的同时提升读者的审美感知力,网络文学的经验和现状值得深入探讨。再如文化产业的问题,面对“文化超市”瑏瑦的当代文学发展现实,市场经济的手段如何介入文学的发展,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市场价值如何兼顾,网络文学在影视改编、游戏改编、衍生文化产品等方面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当代文学的发展出现新的历史机遇,也对当代文学史的写作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文学史是通过文学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考察来研究文学发展规律,也是一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流布与发扬的见证,文学史研究是需要摆脱单纯的审美而进入对社会历史变动、政治环境、经济发展以及人文精神演变的综合考察。”瑏瑧对于文学史的写作来说,需要做的既是对文学史理论框架的探讨,也需要对资料的整理,要在大的时展和文化转型的意义上理解网络文学。面对网络文学的大海,作为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写作者,保持着一份鲜活的网络阅读感受,面对面地与网络作家对话,对其中的优秀文学作品展开深入的文学批评,以一种包容和开放的眼光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是网络文学入史的当务之急。
本文作者:周志雄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