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文化资源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开发和利用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宗教旅游景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开封旅游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开封的宗教文化旅游景点虽然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在如今旅游市场火爆的形势下,仍有许多空间可以拓展。具体的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挖掘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关注。(二)改善周边环境,净化旅游场所。(三)开发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四)更换景点名称,突出整体优势。(五)加强宗教文化导游队伍建设。宗教旅游景点与其他景点相比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开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1端正对宗教的认识,合理利用宗教资源。21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31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宗教问题的法规与政策进行开发。
开封是七朝古都,宗教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佛教的大相国寺、铁塔、繁塔,以及道教的延庆观等诸多景点,开发利用这些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宗教文化旅游,不仅是推动开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发扬文化传统的迫切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封的宗教旅游事业发展很快,已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备的宗教旅游景点。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是开封旅游业所面临的一大课题。本文试探讨开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对开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做些调查研究,以期有利于开封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推进。
一、开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文化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旅游是指宗教信仰者的专门朝圣以及一般旅游者参观宗教景区景点的活动,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旅游形式。开封历史悠久,宗教文化资源丰富,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天主教都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比如:大相国寺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塑像,雕刻精美,工艺独特,令人叹为观止;延庆观的玉皇阁是蒙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世所罕见;铁塔独特的建筑风格中外闻名。蕴含在这些景点历史中的人文故事与人文精神更是令人追慕。此外还有若干当代兴修、制作的宗教建筑、工艺品等。利用和开发这些文化资源,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游客,对开封旅游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应该肯定,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更应该看到开发空间仍然很大,开发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当前,开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1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开封宗教旅游景点文化游览项目开发程度不够,大多数宗教旅游景点仍停留在对宗教观光这一基础层次产品的开发上,仅仅进行一些固定设施的建设,如塑佛像、建庙堂,设置功德箱等,很少进行宗教义理、宗教故事的内涵挖掘,未想办法通过一定方式向游客传播,致使游客在游览时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从而降低了这些宗教景点对部分游客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景点内的导游人员在旅游讲解方面有很论文格式深的功底,但是对宗教知识没有深入的研究,从而不能把一些宗教问题向游客讲深、讲透;宗教景点都有专职的宗教人员,但这些专职从事宗教事务的人员,大多从事开光、诵经、占卜等活动,基本不与游客作交流,因此游客在这几个宗教景点游览时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些迷信活动为主,无法得到更深层次的满足。旅游活动内容单调,游客普遍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这使开封的旅游业丧失了很多的回头客。21周边环境条件差开封市是中部地区一座欠发达的城市,城市绿化和城市形象建设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几个著名的宗教旅游景点又处于改造难度大的老城区,有的还处于开封市最繁华的地段,因此这些景点的开发扩建受到了周边环境的严重影响,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加上有些设备老化,以致综合接待能力差,造成留不住客的现象。这些因素长期制约着开封市旅游业的发展,使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滞后,丧失了不少发展机遇。31部分宗教文化资源有待于开发开封的宗教文化场所尚有大量宗教文化资源可以利用。如位于开封东郊的天主教河南总修院,创办于1930年,建筑结构基本上是仿照天主教会在北京创办的辅仁大学的建筑设计,是一座融会中西建筑风格的建筑实体,整座建筑庄严雄伟、布局合理。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果对之进行保护性开发,既可为开封旅游事业增添亮色,又可更好地保全这一历史文物。
二、开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
在旅游市场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开封旅游界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开拓宗教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具体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挖掘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关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品位越高,竞争力越强。宗教旅游资源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为旅游开发提供更深层次的挖掘空间。因此,要把展示和挖掘开封宗教文化精华作为此类景区景点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宗教义理、历史典故、人文精神等方面加强研究,挖掘符合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加快景区开发建设,提高开封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宋东京考》记载:“东京相国寺乃魏公子无忌之宅,宋时地属信陵坊,寺前旧有公子亭。”说明大相国寺所在地原是信陵君的故宅,但是这一历史事实没有在现在的大相国寺里通过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只在大雄宝殿的一幅对联上可以看到,这不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建议在此复建公子亭,以寄托人们对这位古代英雄的景仰之情。把信陵君礼贤下士的精神以及侯嬴的智慧和气节展现给游客,这无疑极具教育意义。“吴带生风”的典故早已广为流传,但清楚它源于吴道子在大相国寺所画《文殊维摩菩萨像》的人还很少。与吴道子同师学艺的杨惠之曾为大相国寺塑五百罗汉像,两人分别被誉为“画圣”、“塑圣”。[1]大相国寺之所以成就了千古文化名寺的地位,与这两位大师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如果在这里将二位大师的作品部分地加以展示,并由导游员进行讲解,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古代名贤如李邕、范仲淹、欧阳修、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蔡襄、赵明诚、李清照等都曾到过此地,有的还留下咏作或感人事迹,由此可见,开封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可供发掘。[2]宗教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宗教景点具有客观的条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结合文字说明的方式让游客对宗教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必要时还可由宗教人员讲解。另外,开封宗教建筑中的佛塔美轮美奂,砖雕、木雕等精致典雅,可以适当介绍一些有关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故事等,以丰富旅游的内容。(二)开发旅游项目,丰富旅游内容目前,旅游者的兴趣正从静态参观向动态参与方向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静态的参观游览,而更愿意亲身参与到动态的旅游活动当中,以更新的方式追求和享受文化。旅游经营方式和产品结构应根据这一变化加以改变,从开发式、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除开发新景观、开展一般游览活动外,还要结合宗教传统活动开
摘要:我国有着辽阔的地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长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历史变迁中,不同区域逐步形成并拥有别具一格的文化资源优势。只有积极挖掘、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好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大文化资源产业化创新力度,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换。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财富。新的历史时期,怎样挖掘和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如何利用和发挥好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怎样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优势向区域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换?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决策遇到的难点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拟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视角,试图对区域文化传承与文化资源产业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当前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选择做些分析探讨。
一、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与区域文化资源产业化的内在关系。
区域文化资源与产业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文化资源产业化不仅有助于彰显区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区域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宣传、保护和传承优秀区域文化。
1.文化资源产业化:彰显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方式。
一、跨文化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人力资本同其他硬资本如物质、货币等相比,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快速进步,人力资本在综合国力和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及决定性意义日益突显、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关键资源由原来的土地、劳力、资本逐步转向信息、经营能力、知识等,智力资本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资源。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资本、人力的数量型投入转变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人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是国家、地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2.我国对跨文化人力资本的需求
在高度全球化大竞争的时代,无论从政治、经济角度,还是从国际交往角度、知识信息交流和获取角度,国家、地区及个人都需要更多地与外部世界沟通。我国的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急需大批了解国际行情、熟悉国际规则的专门人才,以真正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2015年博鳌年会主要聚焦亚洲的合作发展,关注经济区域繁荣,共有77场正式讨论、41场分论坛、6场圆桌讨论、4场闭门会议、7场CEO对话等。博鳌论坛的成功举办需要周密筹划、细致准备和顺利实施,论坛的策划、组织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态势、熟悉国际规则,论坛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亦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熟悉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要,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不竭活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依托于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提升,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运营意识并且熟练驾驭全球性管理工具的高端产业人才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工业、科技、环保、金融等领域国际交流与日俱增,人才的跨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多元文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成败得失,跨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人力资本培养的新理念。企业对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人力资本的需求日益迫切。
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摘要:从永顺县旅游资源的整体特征分析入手,针对永顺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大旅游”战略、旅游精品战略、旅游市场战略及塑造猛洞河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新格局、整合优化旅游产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深化土家文化主题的对策。
永顺县地处大湘西的中心位置,北与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毗邻,南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相接,总面积3810km2,人口48.3万,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36.5万,占总人口的73.6%,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同时也是湘西自治州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开发潜力很大。200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200万元,占全县GDP的6%。这说明永顺县的旅游业虽然拥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但其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旅游经济的发展还极不相称,旅游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其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现有旅游产品的综合吸引力不强,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1永顺县旅游资源的整体特征分析
1.1类型多样且数量丰富永顺县地处中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以岩溶地貌为主,地貌景观、水域景观和生物景观等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不仅有数量众多、规模不等和各具特色的河流、瀑布、石林、温泉等景观,还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具体而言主要有如下自然景观:河流(猛洞河、司河、酉水)、山峦(福石山、紫金山等)、瀑布(哈呢宫瀑布、落水坑瀑布等)、名泉(不二门温泉、间歇泉等)、峡谷(龙头峡、二门峡、鸳鸯峡等)、溶洞(大龙洞、小龙洞等)、石林(不二门观音岩石、八阵图石林等)、森林(小溪原始次森林等)。永顺县不仅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其人文旅游资源也多姿多彩。境内拥有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遗物和浓郁的土家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据不二门出土的文物考证,商周时期就有土家族先民在永顺县境内生息劳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土家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在土司政权长达800多年的统治期间,该地区相对稳定,使得土家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得以较好地保存。1.2品位较高且价值突出(1)猛洞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总面积255km2,包括王村景区、“老司城”景区、平湖景区、司河景区、海螺景区等。猛洞河漂流,被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誉为“天下第一漂”;千年古镇“芙蓉镇”,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浓厚,现保存有明清时期的青石板街和土家族民居,因著名导演谢晋拍摄电影《芙蓉镇》而闻名;“溪州铜柱”,建立于后晋天福五年,镌刻有楚王马希范与土王彭士愁订立的盟约,被誉为第一部成形物化的民族地区的自治法典,是研究中国土家族论文格式历史、军事、政治及文化的活化石;“老司城”,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800年土司政权时期土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保存较好的有祖师殿、土司祠、古墓群、古城墙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中南十三省免遭第四世纪冰川侵蚀而唯一幸存的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原始次森林”而著名,有珙桐、红豆杉、伯乐树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3种,有云豹、苏门羚、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68种,被誉为“天然的基因库”,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3)塔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塔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六军团设立的湘鄂川黔边区省委、省革委会、省军区所在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等在此战斗过,具有较高的革命活动研究价值和教育意义。1.3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永顺县的旅游资源广泛地分布在境内的王村镇、龙寨镇、塔卧镇、灵溪镇、西岔乡、小溪乡、麻岔乡等地。其分布还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即以猛洞河风景名胜区为载体的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主要包括猛洞河漂流、“老司城”、不二门石林、王村古镇、溪州铜柱、二门峡、鸳鸯峡、司河、小龙洞、小溪原始次森林等。
2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开发现状永顺县旅游资源经过20多年的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猛洞河漂流、猛洞河平湖游、王村古镇采风、不二门游园等旅游产品。猛洞河漂流推出以来深受游客的青睐,已被列为湖南省14个重点专项拳头产品之一,已成为永顺县旅游吸引力的核心;王村古镇已开发有青石板街和土家吊脚楼观光,成为游客的必游之地;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以石林、石刻、温泉而著名,现已开发了洗心池、观音岩古刹、八阵图、仙人洞、不二门温泉等景点;对革命老区塔卧、土司王故都“老司城”、小溪原始次森林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上还没有起步,旅游资源尚处于原始状态,未能形成旅游产品。2.2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景区(点)开发不足。猛洞河等传统旅游产品已经进入成熟期,而新的景点开发跟不上,造成境内有“卖点(旅游点)”,却没有“卖线(旅游线)”的尴尬局面。从永顺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不难看出,目前永顺县的旅游产品仍旧是“一镇一漂”,即“芙蓉镇”和猛洞河漂流,大部分游客到永顺都是冲着猛洞河漂流和“芙蓉镇”而来,而猛洞河漂流加上青石板街观光不需花一天的时间,这样一来,游客在完成“一镇一漂”的游览项目后,只留下门票开销和一顿饭的开销便匆匆离开了永顺县,到了不可漂流的季节,猛洞河和“芙蓉镇”便要同坐“冷板凳”。此外,王村作为目前永顺县接待游客的中心,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且处于永顺县的边陲,旅游线路难以进入永顺县域内部。从不二门石林公园乘车到王村至少要1h,路况欠佳,可进入性不强。猛洞河上游的“老司城”品位高,开发潜力大,由于缺乏资金,目前还处于原始状态。猛洞河漂流和“芙蓉镇”难以发挥品牌的带动效应。(2)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滞后,文化旅游产品挖掘深度不够。永顺县历史悠久,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个性突出,但目前除了王村古镇外,以“土家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却很少。王村古镇作为电影《芙蓉镇》的拍摄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再加上古朴的青石板街和特色鲜明的土家吊脚楼建筑,观赏性大大提高,但目前王村古镇的旅游开发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对其制定科学、完整的旅游开发规划,保护力度不够,使王村古镇的本来面貌有所破坏。永顺县可供旅游开发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较多,如土司王故都“老司城”,土家族的舞蹈、民歌、戏剧、音乐等民间艺术。但目前还没有得到有力的开发,未能形成特色旅游产品。(3)
一、跨文化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指出,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极为密切。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的多;人力资本同其他硬资本如物质、货币等相比,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科技快速进步,人力资本在综合国力和竞争中的战略地位及决定性意义日益突显、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关键资源由原来的土地、劳力、资本逐步转向信息、经营能力、知识等,智力资本正在成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资源。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资本、人力的数量型投入转变为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人的知识、能力和创造力是国家、地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2.我国对跨文化人力资本的需求
在高度全球化大竞争的时代,无论从政治、经济角度,还是从国际交往角度、知识信息交流和获取角度,国家、地区及个人都需要更多地与外部世界沟通。我国的经济、科技、外交、军事等领域急需大批了解国际行情、熟悉国际规则的专门人才,以真正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博鳌亚洲论坛为例,2015年博鳌年会主要聚焦亚洲的合作发展,关注经济区域繁荣,共有77场正式讨论、41场分论坛、6场圆桌讨论、4场闭门会议、7场CEO对话等。博鳌论坛的成功举办需要周密筹划、细致准备和顺利实施,论坛的策划、组织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了解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态势、熟悉国际规则,论坛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亦需要具备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和外语交际能力、熟悉国际商务礼仪。国际化、创新型人才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要,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不竭活力。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依托于有效的资源配置和人力资本提升,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具备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运营意识并且熟练驾驭全球性管理工具的高端产业人才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工业、科技、环保、金融等领域国际交流与日俱增,人才的跨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在多元文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成败得失,跨文化素质的培养是人力资本培养的新理念。企业对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跨文化人力资本的需求日益迫切。
3.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