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评论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文学评论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学评论论文

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述评

摘要:述评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夏济安的翻译,第二是夏与《文学杂志》的关系,第三是夏的文学创作及文学批评。第二部分已有丰富的文学成果,而有关夏济安的翻译的讨论,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未能很好的展开。第三部分则会随着研究者对其兄弟的书信集的解读的增多而更具内涵。此外,文章还指出了夏济安与通俗小说、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夏济安;翻译;《文学杂志》;《黑暗的闸门》;《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

一、从夏氏兄弟书信集的出版谈起

2015年4月,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书信集由台北联经出版社出版,书信集名为《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至此,书信集第一卷的整理与编注便结束了。同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推出简体字版。大陆的版本,将由一著名出版社出版。待大陆出版社的版本推出之后,三个版本的比较应会吸引对夏氏兄弟的感兴趣的文化与文学史研究者。因为夏济安与夏志清之间的通信多以书信形式遗留下来,有六百多封,刊之梨枣,尚有五到六集。夏志清从大陆至美国学习,取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夏济安辗转香港至台湾、最后留在美国。1947年以后的中国社会环境,诡谲多变,而夏氏兄弟的书信,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彼时政治、经济、学术传播、学人交往的重要窗口。《书信集》起于1947年夏志清致夏济安的信,讫于夏济安逝世。本文梳理学术界对夏济安相关研究的成果,以期研究者能更好地使用《书信集》,并将汉学研究与家国离散相联系,扩大研究范围与研究深度。夏济安先生(1916-1965),本名夏树元,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1934年毕业于苏州中学,在校刊《苏中校刊》上发表《被选为国语演说代表有感》。①有关夏氏生平教学,无论是其后的任教北京大学、西南联大,还是到港后任教新亚书院,抑或抵台任教台湾大学,这些都是研究者熟识的了。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两次夏济安赴美之因缘。1955年2月,夏济安之赴美,乃受钱思亮之推荐,本想申请Yale,后来被派往Indiana。照合约,夏应在1955年6月30日返回台湾,其生活费是替USIS编anthology而取得的。事实上,夏是8月底才返回台湾。1957年加州伯克利分校成立中国研究中心(CenterforModernChineseStudies),陈世骧(1912-1971)是主持人。1959年夏济安再次赴美,其在华盛顿大学之后的工作便是陈世骧提供的。1966年7月庄信正接替夏济安在中国研究中心所遗的职位,1969年张爱玲接替庄信正。而在夏济安之前,则是李祈担任此职。②无论是在两岸三地,还是旅居美国。夏济安都未曾留下大量的著述,除了主编《文学杂志》期间发表的有限几篇论文外,其留下来的著作,部分是在美期间写的。夏原是英美文学教授,第二次赴美后方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专注于共产中国之研究,以期能在美国学术界扬名。研究之成果曾以小册子方式刊行,计有Metaphor,Myth,Ritual,andPeople’sCommune(《隐喻、神话、仪式和》)、ATerminologicalStudyoftheHsia-fangMovement(《下方运动》)、TheCommuneinRetreatasEvidencedinTerminologyandSemantics(《制的溃败》)三种。均由加州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出版,分别出版于1961、1963、1964年。③1965年夏济安死后,其弟夏志清为其整理遗著,以《黑暗的闸门》(TheGateofDarkness:StudiesontheLeftistLiteraryMovementinChina,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1968)将已刊未收入集子中的和未刊的几篇论文整理出版。若我们算上夏济安编、译的著作,可以发现经他之手而产生的文本其实是不算少的。而有趣的是,对夏济安的研究则狭隘得许多。大体可以分为对夏济安的翻译的研究、夏济安与《文学杂志》之关系研究和夏济安对左翼思想研究的成果的思考。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为夏济安赢得盛名的是《夏济安日记》的出版。而且读者对该书的关注是多于夏氏的其他书籍的。不过,一般的书评以外,严肃地探讨夏济安情感生活的似乎并没有,因此在写作中,与此相关的文献将会付之阙如。

二、夏济安翻译作品及思想研究

宋奇是夏济安好友,夏在港期间及以后之翻译,多由他介绍。夏济安以笔名齐文瑜翻译了一些通俗长篇小说和论文集,如《莫斯科的寒夜》(ARoomontheRoute)、《坦白集》(TheGodThatFailed)、《草》(TheBurnedBramble)、《渊》(TheGodThatAbyss)。④但这四部作品并未赢得研究者的注意,虽然其中的部分作品亦重版发行。为夏济安赢得名声的翻译是《美国散文选》和《名家散文选读》(第一、第二卷)。香港今日世界社出版后,台北英文杂志社曾予重印。大陆方面,上海译文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都对其中的部分进行重版,其中复旦版是朱乃长校对后的版本,⑤夏译俨然被认为是翻译之翘楚。至少从1992年起,就有研究者对夏济安的翻译表示出了相当的兴趣,对夏译著作的书评是这方面的证据。⑥1997年至今,讨论夏济安翻译的文章平均每年一篇。不过也显示出了相当的局限性。一方面,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上,对夏济安翻译进行研究的写作者大多没有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造成分析的篇目相重,其论点论据的偶合性较高。另一方面,研究者在使用美学/翻译理论进行论文写作时,并未对原来的理论进行批判性的借用,以致当多人都借用该理论进行写作的时候,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的相似性较为明显。《美国名家散文选读》共收入11位作家15篇散文。这15篇文章中,已被分析的篇目如下:《冬日漫步》、《霍桑论》、《西敏大寺》、《古屋杂忆》、《英国的农村生活》、《作者自叙》、《禽兽为邻》、《论美》。其中《冬日漫步》、《西敏大寺》、《古屋杂忆》受到研究者青睐,出现率较高。此外还有7篇还未得到研究者的另眼相加。它们是《飞蜘蛛》、《浮游》、《美腿与丑腿》、《民主教育》、《诗歌与我们的时代和国家的关系》、《爱德华兹论》、《二百年前的新英格兰》。在对夏济安翻译进行研究的文本中,有两个常用的词是经常出现的,那便是“增加”和“减少”。所谓的“增加”,是说研究者在写作文章时候常指出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句进行的意义补充;而“减少”则主要是句式上的,即就是汉语句式较短,复合从句不多,在英译汉的过程中需将从句译成短句,以符合汉语语言的规律。这种分析方法是结构式的,应是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之下形成的,其弊端非常明显。将这种分析方法具体运用到文本中,便会发现作者的情感以及研究者的个人思想受到排斥。文本以貌似客观的状态存在于研究的论文中,然却少了真知灼见。“格式塔”理论的应用可涵盖上文提出的问题。研究者将格式塔理论教条化,利用“增加”或“减少”方法,在一篇文章中找对应的观点,而非从翻译文本出发,进行文学的比较或翻译研究。另有文章从语料库的收集与分析研究夏济安所译《西敏大寺》,还有从翻译来看翻译者的宗教观、女性观与爱情观,不过因为彼时可用资料的欠缺,研究者进行文本分析时到底还是不够深入。我们对这些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归纳出如下的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研究者试图从美学角度对夏译散文进行分析或赏析;第二,研究者也尝试从翻译技巧上对夏的散文翻译风格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第三,是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夏的散文译作。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语言观念变异

摘要:本文在语言学转向背景下,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剖析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创作和理论的双重觉醒、重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等,以期管窥小说语言观念变异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小说语言;观念;变异

一、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工具论”和“本体论”

新时期文学发展和文学观念的变革中,内在地包含着小说语言观念的变革。从变化的总趋向看:是由过去的语言“工具论”到语言“本体论”。二者之间的学术界限是语言学转向。

语言学转向前,语言是“工具”、“手段”、“形式”、“载体”、“媒介”。在词典中的经典表述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小说中,语言只是一种载体,它的功能在于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自身并无价值可言;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处于被内容决定的地位。

工具论意义上的“语言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成为创作的信条。无论是作家,还是理论家抑或是批评家,都将语言视为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语言不过是创作的副产品,小说语言的选择只不过是工具性的选择,而不是小说存在方式的选择。

点击阅读全文

简述国内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传人中国。在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中,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在此期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断地被中国的文学批评家们源引、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现当代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西比较;吸纳;新变

20世纪80年代初,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传人中国。相对其他西方批评流派与方法,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进和传播到中国的时间相对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国人对“Feiminsm”一词的中译文“女权主义”的普遍误读。“当时的人们对女权主义这一字眼有着某种反感,或惧怕,甚至厌恶。因为从字面上理解,女权主义仅仅关乎权力之争,因而可能是一种极端的女性的自我张扬、甚至恶性膨胀。如果说,许多词都有自己的形象,那么,这时候,作为一种大众想象,女权主义一词的形象是一些既丑陋不堪又张牙舞爪的女人。”因此,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传人中国时,人们对它之的态度是谨慎的。

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际关涉到的是一个文化过滤的过程,即接受者根据自身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对一种文学理论或文学现象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分析、借鉴与重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同样经过了这种“过滤”的过程。在中国20多年的理论实践中,它不断地被中国的批评家们所借用、改造,最终被“有效地”植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文学批评多元格局中的一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近20年的批评实践中,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已初步发展成为一个富于特色的学术领域。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译介引进”、“批评实践勃兴”及“研究深化”三个阶段。

一、“译介引进"阶段

点击阅读全文

英语专业文学教学论文

一、英美文学教学现状中经典阅读分析

当前的英美文学教学中经典阅读存在以下有待完善之处:首先,教师定位于表面性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教学任务的完成,偏重时期、流派、文体、重要作者和经典作品的概括性介绍,让学生了解背诵那些他们认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常识。让学生机械背诵名词解释、现有赏析等考试常考内容,提高其“教学质量”。教师忽视学生自主性的经典阅读。没有作品阅读这一基础,如何能学好英美文学!其次,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进行文学经典阅读教学时往往重视赏析语言、内容与结构,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对于作品内涵与精神价值的分析。教师偏向借助辅助教材照本宣科,导致课堂形式单一并缺乏师生互动,只有传统的提问与回答。教师依赖传统仅仅对现有理论进行传授与印证,限制了教师审美创造力的发挥,更致使学生思维模式固定,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低沉、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此外,教师个人能力与文学素养不高。参加工作后,部分教师把文学教学看作不可拒绝的工作任务,对文学的深入研究失去了兴趣。不再坚持对经典原著的阅读,也很少去深入研究一些与作品相关的问题,不再关注文学发展,文学素养停留在大学或研究生所学知识范围内。这些因素都极大地限制了教师对学生文学知识的教导。

“英语专业文学教学与专业学生文学论文撰写能力调研”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一项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英美文学教学之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显示,近200名被调查的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经典阅读有如下问题:

1.兴趣问题。文学经典围绕人、自然、社会三个中心进行大量创作研究世界的根本性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经典阅读的选择,因学生的文学素养、兴趣爱好、个人追求等多种因素而不同其丰富内涵也因读者的差异而丰富多彩,等待着广大读者与学者更深层地挖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为经典阅读树立了灯塔。对同学们学习文学的初衷的调查(可以多选),“专业课要求不得不学”与“陶冶情操,提升文学素养”,这两个选项最受欢迎分别占35%和占34%;紧随其后的是“应试心理反应,学习趋势”,占24%;排在最后的是“未来的潜在实用性,潜在知识”,占15%。由此可见,很多学生在阅读英美文学名著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做准备。在阅读英美文学经典时抱有急功近利思想,只阅读老师侧重,考试频频涉及的“经典”作品。当然为了欣赏与感受这些文学经典含蓄而深沉的美的学生也是很多。这似乎是对于文学经典阅读很可观的一种现象。对于学生看过几本英文原著小说的调查中,“阅读过5本以上”的仅占19%,而选择“无”的也占到了17%。由此可见,学生对经典的阅读总体上数量甚少。他们感觉经典枯燥乏味,更倾向于现代流行小说、杂志等。还有部分学生因对作家怀有敬畏之感,对满篇生词和复杂句式,产生厌烦与畏难情绪,逐渐失去阅读兴趣;有些由原著转向简单易懂的文学经典缩略本或汉译本。

2.作品选择问题。在对“限制您文学学习因素有哪些”的调查显示:最多的选择“内容多而泛,不知如何取舍”的占到了58%。由此可见,大多学生虽然很想提高文学素养,却并不知该阅读什么。加之碍于有限的时间和较重的学习任务,学生也只能在文学经典作品中进行筛选。被选择于阅读经典则多为教材中老师引导的作品。还有很多学生认为那些所谓的成为经典的文学都是极深刻、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而青睐于阅读自己所爱的草根作品或杂志期刊。

3.阅读效率问题。在对学生阅读文学原著后效果的调查中发现,“掌握内容情节能复述作品”的和“对故事梗概有大概了解”的分别占36%和41%,然而,“能对作品进行细致评价分析”的仅占12%。由此可见,静心欣赏畅游于作品小世界、静心分析了解作品深层内涵的学生总是不太多。当代很多学生丰富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重速度,重数量,重应试而囫囵吞枣,大致浏览,略知一二却并未读懂其深刻内涵感受其美其乐。文学经典的消费化趋势,按自身的喜好渴求,把经典的神圣性与权威性打破,对经典盲目从众地分析学者频繁分析的视角,偏向阅读对经典进行翻译、改写的版本而提高应试效率。

点击阅读全文

外国文学教学和文本精读

1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及文本细读概念分析

文本细读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英美的新批评文论中,其基本概念指的是细密的研究作品上下文以及其言外之意。在文学评论中,要求注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以及词句之间的细微联系,通过对文本的细微分析来挖掘整部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只有通过慢慢的品读才能够体味作品的精妙之处,很多文学作品前面的一个词语可能就概括了后面的情节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代的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这篇评论文章中就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读者和世界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因此文学的研究就离不开对这四个要素的综合研究,这样才能够得出相对客观准确的结论。读者只有和文学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仔细研读才能够真正理解文学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由此可见文本细读的在文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文本细读教学实践

2.1文本细读的教学方式

文本细读对于外国文学教学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国文学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在课堂上对每一个作品都进行文本细读式的教学显然不符合教学实际,因此老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材,并按照下面四个步骤来安排具体的文本细读教学。第一步老师要展示解读文本的问题以及解读文本的方法;第二步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进行全文细读;第三步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全文细读;最后一步就是局部片段的文本细读。在第一步中,老师应该选择一段文本,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同一部作品,每一种角度的解读其细节的关注点是有差别的,学生就能够从多个角度细读文本并体会到细节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进行文本细读是最佳的引导方式,这种方式更合适对短篇进行细读教学。比如在教学《变形记》这部作品时,老师在课前可以布置“请准确描述格里高尔的房间”这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对这部作品进行细读,此时学生就会发现格里高尔的房间竟然有三个门,从这个门的数量就可以分析出格里高尔所处的空间是没有私密性的,这个空间并不属于主人公自己,当学生细读到三个房门都在传来急促的声音时,根据上下文又能够联想到外界对主人公的紧逼,通过这种文本细读就能够充分领略到《变形记》其表面文字透露出的深层哲学思考,而如果粗略的阅读《变形记》只能够感受到荒诞不羁的表面。另外老师在设置问题时,还应该将学生的思维从封闭的文本结构转向文化史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莎翁的《哈姆雷特》教学举例,可以引入约翰•厄普代克的代表作品《葛特鲁德》进行对比式教学,从而引导学生对文化史学的思考。老师根据这两种文学作品设置这样的问题:葛特鲁德和奥菲莉在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以及说话时和独白时的频率,通过学生认证研读可以明显的发现葛特鲁德要比奥菲莉出现的频率更高,在独白和说话时,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莎翁的男权思想,正是通过对比教学,就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文化史的发展也会改变文学作品的主流思想。

2.2考核方式的创新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