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治理论文

乡村治理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乡村治理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乡村治理论文

乡村旅游社区参和管理

论文要害词:乡村旅游社区参与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但从总体上讲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经验和理论认识上的不足,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社区参与的方法,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内涵

1985年,墨菲(P.E.Marphy)的《旅游:社区方法》一书引入了“社区参与”的概念,2009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颁布了《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之一,并把居民参与作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了社区参与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物与公共活动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与评估等环节的过程。因此,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应理解为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通过各种方式和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环节和相关层面,并且在其发展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以保护当地环境和维护传统社会文化,促使旅游地和旅游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核心体现在参与的内容和目的两方面:居民获得参与社区旅游发展决策的权利和公平获得旅游收益的机会。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是体现社区因素和居民意志的有效机制,包括了旅游规划、旅游经济活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文化维护等多方面内容,它更强调把社区作为旅游规划和治理的核心,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发展模式和开发理念。

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积极意义

点击阅读全文

六个一六个难巧解交流

六个一六个难巧解交流

推行“六个一”巧解“六个难”的办法,使干部学习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县级领导班子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主要做法是:

1.每月办好一份《学习月报》,破解“学习无载体”的难题。2006年起,县委中心组拨出专门经费,组织精干人员,办了一份内部的《学习月报》。主要开设“精彩语录”、“学习辅导”、“工作交流”、“时政看点”、“理论前沿”、“学习心得”等1O多个栏目,每个栏目各有侧重,特色分明,比如“学习辅导”对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和方针政策进行提问式解答或点评;“精彩语录”反映中央、省、市领导对某项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独到见解;“时政看点”选登中央、省、市最新的时事信息和政策导向;“学习心得”栏目选登开展工作的经验体会或调研文章。通过举办《学习月报》,中心组成员既能了解到理论方面的最新热点,又能学到实践方面的特色经验,中心组学习达到了“可学、好学、易学”的效果。

2.每月开设一次自主讲座,破解“学习欠主动”的难题。中心组坚持每月开设一次自主讲座,每次由一名县委中心组成员讲课。自主讲座的课题先报县委中心组审核,内容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各乡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也可列席听讲,使讲座既达到增强中心组成员理论实践能力,又起到推动工作的双重效应。自主讲座把中心组成员推向了展示理论学习水平的前台,实现变“听人讲”为“自己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两个转变,增强了领导干部自觉学习、调研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

3.每月赠送一本经典好书,破解“学习难持续”的难题。中心组在成员中积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并结合学习主题,每月向中心组成员赠送一本观点新颖、说理透彻、指导性强的经典好书,激发大家的学习原动力。2006年以来,先后给中心组成员赠送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理论热点面对面》、《执行没有借口》、《世界是平的》、《中国的新革命》等书。中心组成员在集中学习结束后,纷纷利用晚上或节假日的时间“充电”学习,做好学习笔记,使学习时间由8小时以内延伸到了8小时以外,学习地点由办公室延伸到了家里。

4.每月剖析一篇特色文章,破解“学习缺深入”的难题。安远县委中心组要求中心组成员每月要写出一篇学习重要理论文章的心得体会或反映安远工作的调研报告,在学习会上进行详细阐述,做好笔记。对于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做到每季一抽查、半年一检查。比如,今年中央有关报刊刊出《民主是个好东西》一文后,中心组组织成员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剖析,写出体会文章,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内容和特点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点击阅读全文

乡村旅游发展金融危机影响

[论文要害词]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金融危机

[论文摘要]当前,在金融危机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要害角色。乡村旅游能否长远地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本项目组认为乡村旅游应该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详细说来,应处理好乡村旅游本身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一、乡土性与现代性;二、物质性与精神性;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最近,国家旅游局对外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033.19万人次,同比下降4.42%;过夜旅游人数392.44万人次,同比下降10.8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7.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99%。作为弹性消费品,旅游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比较密切,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旅游消费较为旺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旅游市场正进入寒冬时期。但是,整个旅游市场并非铁板一块,根据《经济日报》2009年2月1日的报道,乡村旅游正成为居民欢度春节的重要选择。许多乡村旅游点、温泉度假地、滑雪度假村等预订爆满。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要害角色。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外围、与中央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导等不同功能,是非凡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详细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点击阅读全文

学习型乡镇经验交流材料

建设学习型乡村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县***乡建设学习型乡先进材料

创建学习型乡村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2004年,**县***乡加快学习型乡村建设,为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提供了动力,实现了新发展、新飞跃。

强化领导,为建设学习型乡提供组织保证

乡党委、政府对建设学习型乡村给予高度重视,切实加大领导、指导与督查力度。乡党委、政府把建设学习型乡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加强对建设学习型乡村工作的指导,制定规划、建立制度,努力建设好一个学习型领导班子。选拔一批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党员担任乡村党组织负责人。由乡党委书记亲自挂帅的乡建设学习型乡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责,确保完成各自任务。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逐步加大对学习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广大基层干部、党员培训的经费投入,把对学习的投入列入乡财政专项预算,切实解决了学习经费问题。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

点击阅读全文

休闲农业旅游地管理

论文要害词:旅游地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

论文摘要:休闲农业旅游在我国快速发展,但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不强一直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在旅游地生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内涵、构成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对其生命力不强的原因和提升对策做出详细分析,力求提升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旅交叉产业。我国内地在2009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540亿美元,其中有400亿美元是乡村休闲农业旅游的收入。2009年的3个黄金周期间,城市居民选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纳游客超过6000万人次。

我国休闲农业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各区之间产品雷同,盲目重复建造,很多地方不是在原有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展,而是政府或个别企业想当然的圈一片地之后就在此建休闲农业旅游地,没有真正以原有农业为依托,反而成了部分政府重要的形象工程,再加上治理体制的问题,使得很多投资庞大的休闲农业旅游地面临经营的困境,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一直困扰着休闲农业旅游地的进一步发展。如北京海淀区的“锦绣大地”农业企业,游客很少,景点几乎没有活力。这说明休闲农业旅游地只有保证其持续增长的生命力,才能持续不断的吸引大量游客。如何保证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生命力?本文在刘滨谊教授的风景旅游地生命力研究的基础上,对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不断完善旅游地生命力理论同时,以最终达到提升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为的目的。

二、休闲农业旅游地生命力内涵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