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儿童教育

小学儿童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小学儿童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儿童教育

构建特色专业的基本方案与实际操作

高等学校的专业特色是指高等学校的专业点在一定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同一专业共性基础上的个性,是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而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独特、优质的发展方式,其具有特殊的素质和价值。它是专业人才发展不可替代性的关键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专业建设水平的标志。小学教育专业自上个世纪末成立以来,关于其专业特色问题一致是困扰该专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认识,对于凝练与建设专业特色,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价值。嘉应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是从2000年开始招生,是广东省率先开办这一专业的大学之一。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小学教育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儿童性、综合性、实践性是该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与核心。

一、以“三性”为基础———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特色

专业特色的构建首先应以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条件等实际而实施。目前,尽管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模式有很多种,各校的培养目标也有不少差异,但最终目的为了培养熟知儿童生命特性,具备一定的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小学教师是一致的。基于此,该专业特色在共同具有师范性的前提下,必须彰显以下“三性”:

(一)儿童性

所谓儿童性是指该专业与其他师范专业相比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价值取向、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等方面以科学的儿童观为指导,充分尊重儿童生命发展的特征与规律,促进儿童健康幸福的发展,培养具有童心童爱童趣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及专家的特征综合。这是由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所确定的。小学教师工作对象是6~12岁的儿童,为此,小学教育专业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中的重要内容。教育观是受制于儿童观的。有关儿童教育的观念,如果没有自觉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它便会自发地建立在儿童观之上。儿童教育总是以一定的儿童观为前提的。从西方现代儿童教育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儿童教育或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儿童观的现代化;同时,儿童教育或基础教育现代化的一半应当是儿童观的变革。从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所遭遇的困难来看,儿童观的现代化是我国儿童教育理论发展或基础教育变革的瓶颈。要想培养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小学教师,首要是培养现代儿童观。改变我国传统文化中以成人为本位的,蔑视儿童文化现象,树立“儿童是人类之父”的儿童本位观,做到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其次,学生了解儿童生命发展的科学知识,掌握其基本规律的需要。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其生命发展是有规律的。就目前人类科学已掌握的知识有:儿童学、儿童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化、儿童卫生学等等。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在于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儿童教育中,促使儿童健康幸福的成长。也是唤醒学生的儿童精神的需要。一是认识儿童精神的特征。充分认识儿童作为一种精神的存在,拥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整体混沌性、潜意识化、诗性的逻辑和游戏性,构筑起童年特有的成长旅程和文化世界。照应于儿童独特的精神与文化世界,儿童的早期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化及活动性的教育,一种生态化及陶冶性的教育,一种童性化和充满诗意的教育。儿童教育之培育精神的一切价值实现首先便有赖于儿童教育自身与儿童精神、童年文化的相互契合和融会。[1]因此,儿童教育的首要职责和根本使命只能是呵护儿童心灵、善待儿童天性。二是在理性支持下坚持儿童精神,如热爱生命、充满希望,具有强大的生命发展力;活泼快乐,充满好奇、梦想等;纯真无忌,用客观存在的一切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本来认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使小学教师与中学教师的职责与任务有了极大变化。在教育教学中彰现儿童性(或童性、天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根本,也是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基础。

(二)综合性

点击阅读全文

贫穷地区回族儿童教育问题

本文作者:王成喜马文慧作者单位: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回族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古至今,回族儿童的教育就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宗教对回族儿童受教育的影响。在西部贫困地区回族儿童中有弃学念经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普通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影响回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绝大多数群众受宗教观念的影响,许多家庭都将自己的男孩从小送到清真寺接受伊斯兰教经堂教育,诵读伊斯兰教经典,而不愿送到学校学习文化。至于女孩子,一般到10岁左右就深藏家中,不愿送到学校读书。在回族儿童教育中,仍存在着宗教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回族中虽不具有普遍性,却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回族儿童教育的发展。在这里宗教已不只是一种信仰体系,而是一种社会文化,一种社会思想体系,回族对这种文化之外的其它民族文化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在“多读书即远教之由”、“学汉文即叛教”的偏见和守旧意识的影响下,回族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自己的教育局限于宗教教育范围内,不主动接受其它知识和文化,因此回族教育不可避免带有保守性和封闭性的特点,很难得到健康发展。

第二、男女之间受教育的不平等。与其他兄弟民族相比,回族儿童教育又多受一层宗教的束缚,特别是回族女童,她们与回族男童比起来,又多受了一层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这重压力下,许多女童便早早辍学在家务农、担负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据临夏州统计,在广河县,女童入学率在30%以下。就是如此之低的入学比例也是难以保持,在广河县的一些地方到了四、五年级女生就寥寥无几了,能念完初、高中的女生就更少。有人形容这种情况是“春满堂、夏一半;秋几个,冬不见”。这就是回族的教育情况。[1]

第三、教育投入不足,制约了回族儿童教育的发展。西部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普遍比较低,使得一些家长对教育失去了信心,便让孩子辍学在家或早早走上了经商的道路。

点击阅读全文

流动儿童教育融入存在的问题

摘要:探寻适合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策略,是当前城市公办学校流动儿童教育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对杭州市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现状的深度调查发现,公办小学普遍存在着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的现象,并且目前学校缺乏强有力的辅助教育措施。针对这一问题,要从学校与教师的层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多元的学习辅导支持策略、帮助流动儿童家庭建立有助于孩子学习的家庭支持系统等新举措,以进一步完善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策略。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习辅导支持策略;家庭支持系统

随着我国政府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要“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1〕政策的出台,目前,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已经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就读。学校为了使流动儿童尽快融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笔者通过对杭州市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现状的深度调查与访谈,发现公办小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良的现象,而且目前学校也未有强有力的辅助教育措施。因而,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当前流动儿童教育融入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令人堪忧

为了真实地了解城市公办小学的教育融入状况,笔者于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对杭州市4所招收流动儿童较多的公办小学的教导主任与部分班主任进行过深度访谈,了解学校为促进流动儿童教育融入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并在其中一所学校的三年级和五年级的班级中,随机选取了流动儿童相对较多的各三个班级,共123名流动儿童,就学习成绩、学习环境等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学习成绩与城市学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具体而言,对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的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三年级156名学生,语文与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是88.3分和90.7分,而57名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6分、87分,标准差分别为6.89、5.05。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分数假定是从正态总体抽出的随机样本,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呈t分布,但由于样本的容量较大,t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所以可用正态分布近似处理,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语文检验统计量的Z值为2.3,则0.01<P<0.05;数学检验统计量的Z值为5.6,则P<0.01。六年级135名学生,语文与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6.5分和91.5分,而66名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分别为85分、89.6分,标准差为7.25、6.31。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语文检验统计量Z值为1.7,则0.01<P<0.05;数学检验统计量Z值为2.5,则0.01<P<0.05。Z检验的结果显示,无论是三年级还是五年级,流动儿童的语文、数学的平均分数与班级平均分数都存在着显著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就教育本身而言,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导致了流动儿童教育起点的差异。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政策明确规定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各地政府对城市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超过农村教育,在城乡教育经费的投入上,也往往有明显的差异,使得我国当今的城乡教育处于非均衡发展的状态。无论是学校条件或是师资力量,农村教育都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的水平。例如,许多农村学校教育理念陈旧,课程资源缺乏,教学设施落后,教育要求与教育水平也相对较低,致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知识基础、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又如,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城市小学都在积极响应,配备专业教师,开足课时,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但许多农村小学因缺乏相应的师资与必要的计算机设施而无法开展这一工作,这就使流动儿童前期在农村接受教育的缺失或低质教育形成知识链的断裂,未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如不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不善于与老师、同学交流等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弥补或克服,就会累积起来,使其在城市学校的学习中难以很好地适应甚至无法进行,这必然对其学业成绩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就社会因素而言,户籍管理制度产生的歧视性的文化观念,隐形地影响着流动儿童的学习与成长。户籍制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把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学生群体,并有意无意给农村儿童贴上“学习成绩差”“学习习惯不良”“不注意卫生”等标签,由于我国户籍制的世袭性,即使出生于城市并一直生活于城市中的流动儿童,其农村户口的社会身份也是无法改变的。

点击阅读全文

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探究

摘要: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核心任务是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问题。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关键在于营造和谐教育氛围,给予他们妥善照顾,让这个特殊群体得到充分的心灵慰藉。这就需要针对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困境,分析困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破解困局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留守儿童;成因分析;教育管理;解决途径

留守儿童多指父母外出务工,不能陪伴孩子成长,仅由其他亲属履行监护义务的教育适龄儿童。留守儿童普遍因为与父母长期分离而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使他们一定程度上存在学习兴趣缺失、行为品德偏差、安全管理不足等问题。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负有更大的责任,应深刻分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的现象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管理的优化办法。

一、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主要困境

(一)自我情绪体验有缺失。根据辽宁省某地级市2019年对109名留守儿童进行的自我情绪体验测试显示:自我情绪体验消极、较为消极的有94人,占比高达86.2%。其中,男生44人,占46.8%,女生50人,占53.2%。他们大部分情绪较为脆弱、敏感,易受到伤害;缺乏积极的自我评价,自我效能感较差;缺乏自信心,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自身的素质,以至于常常会挫伤自信心。具体行为体验上大多表现为:情绪、情感和语言表达较差;渴望得到关注但在行动上较为被动;普遍安全感不足、依恋关系较差;个别儿童智力发育迟滞,有自闭倾向,甚至出现叛逆、无法沟通等问题〔1〕。

(二)家庭教育有盲区。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导致亲子沟通变得不足。虽然父母可以选择新媒体与子女保持互动,但多是关注孩子学业情况、吃饱穿暖等具体问题,而对孩子成长的烦恼缺少关注,对道德品行关注度更低。因为存在教育盲区,不能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关注孩子整体学习生活状况,就使得他们在心理、行为、人格上存在一定问题〔2〕。多数留守儿童认为,主要监护人缺乏对他们的尊重,很少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平时与父母的短暂互动并不能解决心灵的困惑,影响了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文化传承与儿童教育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传承作为一项全面工程,除了需要各种专业人才(包括专门家、传人、艺人等)参与其中之外,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参与,尤其在中小学教育这个知识文化的最初积累环节,应纳入一定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儿童应接受文化传承教育

教育是一项理想的事业。任何国家、任何文化的上一代向下一代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都是上一代人认为值得和应该传递给下一代人的,都确信对下一代是有好处的、有用的,不仅当下有用,而且对他们将来也是有用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培养孩子时,应面向世界,作为一个世界公民,在全球化浪潮袭来时,他什么都可以改变,但他的民族情感和特征应该永远不变。我们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不强求其成为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是想让他们长大后,在闯荡世界的同时,对民族、对国家、对家乡更富有眷恋和热爱之情,有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对乡土的热爱,使其成为富有文化自尊和民族自信的人。

对儿童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自然需要对内容有所选择。因为,在民族文化的通俗形态——民间文化、民俗文化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非科学的、唯心主义的内容,甚至成为民间生活中的迷信和禁忌。那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我们就要分辨出哪些是科学的、积极的,哪些是迷信的、不健康的。既不能一股脑把文化内容原封不动地全部端来,更不能一提传统就视之为陈旧、过时。我们要梳理、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健康的、有益的、美好的内容继承下来,用我们的理想,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把文化建设做到实处,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为我们教育理想的实现尽到力量。

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构想

对儿童进行民族文化教育,采用什么内容、形式、方法呢?这个问题,可以说需要从教育的各个部门的工作中进行认真研究和实践。利用现存的民间艺术资源开展对儿童的文化传承教育不失为一个全新的构想。这一构想并不单单因为它新,重要的是它与我们的目标更接近,与所走的路径更有效,尤其是当这一全新的教育构想与其它文化传承教育的形式相组合时,它们将会共同构成一个更完整的文化传承的教育体系。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