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生活管理

小学生生活管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小学生生活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小学生生活管理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沟通艺术研究

摘要:班主任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小学教育改革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显得更加紧迫,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要懂得沟通的艺术,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合理运用语言,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以小学班主任管理为内容,对其沟通艺术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所遭遇的问题也是多变的,因此,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通过科学的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习特点,从而确保班级管理实效。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沟通艺术的重要意义

(一)顺应了教育改革目标的要求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沟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管理班级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一定的教育主体地位,所以,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在沟通的过程中努力探索较好的沟通艺术,以此来深入学生的内心,进一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这也顺应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

点击阅读全文

农村基础教育实施方案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五项工程”切实解决我省农村基础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的意见》(粤教基[*]84号)精神,从*年至*年,通过实施农村基础教育“五项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生活设施改造工程;义务教育“五○班额”工程;农村中小学“新装备”工程;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工程;“强师兴教”工程),加快我区中小学规范化建设,促进我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切实做好“五项工程”实施工作,特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一)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生活设施改造工程。

从*年开始,对全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活设施全面进行改造,重点改造学生宿舍、饭堂、厕所和冲凉房等学生生活用房,特别要优先改造学生宿舍紧缺、生活设施不符合卫生条件、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中小学校,及时改造生活设施危房(包括学校内教师住宿危房),保证饮用水和厨房设施符合卫生要求,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至*年底,全区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校生活设施改造工作,基本消灭生活危房,达到“四有”要求,即:有符合国家要求的学生宿舍,住宿生人均宿舍建筑面积初中生不少于2.7㎡,小学生不少于2.4㎡;一人有一床;有符合卫生要求及基本满足学生用餐的饭堂;有卫生、干净的厕所及冲凉房。

(二)义务教育“五○班额”工程。

全区在*年底前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有效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确保有足够的学校满足学生入学的需要。至*年底,全区基本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现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最高班额要控制在50人左右,达到国家“普九”要求。

点击阅读全文

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调查报告

完善中小学寄宿制,创新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关心和重视。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县**乡中心学校实行农村集中办学、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寄宿制度,走出了新路子。笔者就该在校寄宿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进行调查,采写了这篇调查报告。

**乡位于**县东南部,是该县老区基点乡之一。全乡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以上。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108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2041元。目前,全乡有初中与小学合办的中心学校1所,在校学生786人。

一、发挥师资作用,走集中办学之路

在上世纪80年代普及初等教育时期,**县按照分级办学原则,各乡镇和村组普遍兴办了乡、村学校以及教学点,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进入9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小学在校生以每年40%左右的数量锐减,一些学校不得不实行隔年招生。加上居住分散,有的学生需走十几里山路,致使许多孩子到八九岁甚至十岁才上学。这也造成一些学生到初中阶段就因年龄偏大而辍学,前些年该乡初中辍学率高达14%,小学也达到8%以上,“普九”目标难以实现。由于生源减少,有些教师不安于在偏远农村教学,积极性难以发挥,办学效益低下,如该乡界源村1998年村级小学共有学生28人,配有教师4名,师生比为1:7,大大高于1:23的国家标准。同时,由于有的村还存在一校一师,一师多用现象,教师既要负责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还要管理行政、财务等全部事务,难以集中精力教学,师资资源浪费,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学校无法按课程计划开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当地群众反响十分强烈。

为改变不利局面,**乡经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严密论证和精心准备,于2001年下学期施行了集中办学,将村级小学全部撤销,全乡只办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达589人,服务半径21公里。开始走上创办乡镇中学、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集中办学路子。

点击阅读全文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改革制度

为了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根据国家、省、市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整体推进;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逐步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省、市、县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二、调整内容与分担办法

1.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具体标准为:小学生2元/天、中学生3元/天,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所需经费,中央按50%给予奖励性补助,县承担50%。我县按寄宿生总人数的30%确定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

2.向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并提高免费教科书补助标准。具体标准为:小学生均每年90元、初中生均每年180元,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点击阅读全文

生态德育建设下的小学德育教学论文

一、构建学校生态德育环境,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成效

1.以生态德育为抓手,带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以及学科教学在学校生态德育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不仅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思考德育操作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且要和学校的学科课程建设相结合,使德育教育的过程符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首先,德育主任要从学校管理出发,探索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心理需求,构建德育生态环境。其次,要从课程建设出发,不仅要积极探索学科教学,而且要从各种德育活动入手,引导学生获得德育熏陶,提高学生的德育。另外,德育主任要引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科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在小学生态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德育主任不仅要积极和学校领导商讨学校德育生态重塑的德育教育模式,还要与思想品德教师以及班主任商讨如何建设“主体自育、交往互动”的生态化德育课程,并与教师一起思考如何开展“主体自育、形式多样”的生态化德育课外活动。在这个基础上,德育主任要紧抓住校园建设的主阵地,营造“主体自育、协调共进”的生态化校园德育文化,构建以对话、开放、融合为特征的德育生态系统让学生在三位一体的德育文化建设中逐步完成对自身生命的思考。

2.以生态德育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作为小学生态德育教育的主体,其个性差异就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因此,在生态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主任要拓宽小学德育的领域和途径,让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德育主任一方面要积极和教师讨论如何创建生态化德育课程,一方面要强化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以便对学生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可以用图片展示形式创建德育课堂。在品德课堂中,图片展示能够以一种直接的视觉教育反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现象,唤起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在国庆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征文、手抄报或演讲等形式让学生针对社会发展中的某一侧面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重阳节期间,可组织学生赴敬老院慰问老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关爱。

二、唤醒学生生态德育意识,努力构建生态道德建设体系

1.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唤起学生的生态德育自育意识学校德育主任要想探索德育教育途径的多样化,就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生态化学校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活跃起来。在学校整体的德育教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抓住学校的升旗仪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要引导学生遵照小学生行为规范规范自身的言行。如在低年级生态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教育片让学生观看并引导他们进行自省,还可以通过童话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从教师讲解的童话中获得道德引导。

2.家校联合,三位一体,构建家校合作生态道德建设体系在小学生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单凭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德育教育主任,不仅要引领学校的生态道德建设,而且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家校共建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如在“清明缅怀”德育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缅怀烈士”,也可以通过演讲、征文以及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校德育教育;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家长通过在家中和孩子一起查阅相关烈士资料、讲讲烈士的光荣事迹等多种活动构建家庭德育教育体系,让家长能够在家庭中也会孩子成长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教师要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从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出发,通过校讯通等多种教育形式与家长形成积极互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