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戏剧传统文化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戏剧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戏剧传统文化

戏剧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融合实践

【摘要】戏剧教育在西方已经盛行多年,在我国仍属于新兴的教育理念,但已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被列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14年我国提出核心素养概念之后,核心素养培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础。本文以我国儿童为例,将戏剧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于儿童核心素养的培育,探讨两者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戏剧教育;核心素养;儿童

戏剧教育是我国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然而,从戏剧教育开展的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戏剧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是美育中最缺失的一部分内容。[1]儿童戏剧课程的教学手段、课程设计、学习目标的设置与核心素养培育的契合度不足,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戏剧教育教学的开展,尤其是戏剧教育与儿童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融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要不断完善戏剧教育,实现美育和核心素养培育的双重目标。

一、儿童核心素养的内涵

我国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将其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确立了六大核心素养,分别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2]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侧重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培养。儿童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心智和身体正处在发育的高峰。这是儿童品格、情感、认知发展的奠基时期,必须通过正确的指导和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正向成长。笔者结合儿童的发育特征和发展需要,将儿童核心素养确定为审美情趣、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与身体发展、责任担当、实践创造等素养。

二、戏剧教育的内涵

点击阅读全文

艺术档案管理思考

摘要:艺术档案具有承载文明、传承文化的作用,既是浙江文化历史发展的记录者,亦是当前文化浙江建设的见证者。建设文化浙江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加强艺术档案管理,为文化浙江建设服务,既需要明晰档案服务方向,也需要加强特色档案资源建设。

关键词:艺术档案;艺术档案管理;文化;浙江建设

建设文化浙江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浙江,2017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浙江的意见》,标志着新时代浙江文化发展正向着更高层次迈进。浙江的艺术档案既包括反映浙江本地文化艺术形成和发展全部过程的资料,也包括浙江文化部门在文化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目前,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担全省艺术档案管理职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当加强艺术档案管理,为文化浙江建设贡献档案力量。

1明晰档案服务方向

第一,为弘扬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服务。文化浙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有着丰富的红色艺术档案资源。应从艺术档案特别是红色艺术档案中,挖掘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的内容,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浙江发展的精神动力。如利用艺术档案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舞台艺术精品,为迎接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伟大历史节点献礼。第二,为弘扬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建设文化浙江要进一步提升文化创造力,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浙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珍贵艺术档案,应善于挖掘艺术档案资源,充分提炼其所蕴含的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利用艺术档案拍摄了《浙江省文化影响力影像工程•浙江戏剧大师》大型电视纪录片,全面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代浙江戏剧艺术名家的从艺历程、代表作品和艺术成就。纪录片展示了浙江在戏剧保护、传承、发展方面所进行的实践和取得的重要成就,获浙江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第三,为提升人民群众艺术素养服务。文化浙江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是把浙江建设成为公民素质优良、社会文明进步的示范区。艺术档案蕴含着大量符合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内涵,应发掘其中具有的审美意蕴,以此为素材、原型、背景、线索,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产品,以美促智、以美怡情、以美育德。如,浙江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浙江是戏曲大省,形成的戏曲档案种类丰富。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戏曲剧种档案、影像资料的快速传播和共享,促进传统剧种和现代戏剧的相互融合,增强戏曲的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人民群众艺术素养。

2加强特色档案资源建设

点击阅读全文

地方戏剧文化传承与教学研究

【摘要】当前无论是在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课堂讲授和课时安排方面,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都处于十分弱化的状态,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理解,也可以为中国戏剧史的学习夯实基础,同时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戏曲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分析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的现状,综合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要求,探索加强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途径,一是增加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和课时;二是创设“参与性”课堂,激发学生传承地方戏剧文化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实践环节。

【关键词】中国戏剧史;地方戏剧文化;传承

中国戏剧史是面向戏剧影视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认识中国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较为深入地理解各个阶段的戏剧思潮、戏剧创作情况和主要剧作家及作品,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戏剧发展历史和戏剧创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戏剧历史、戏剧创作规律和戏剧作品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表导演、编导等学习、工作及研究夯实基础。而地方戏剧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独有的戏剧文化,也是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千百年来流行于某一地区的民风民俗,融合了当地百姓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和独具一格的文化形式。中国地方戏约有360多种,一省一地皆有充满地域色彩的地方戏文化,越剧、豫剧、黄梅戏、秦腔、评剧等皆是影响力和流传较广的地方戏剧种,正是这些地方戏剧种孕育了地方戏剧本文学、地方戏作家演员生平、地方戏文物、地方戏声腔音乐、地方戏舞台表演、地方戏服饰化妆、戏班剧社、演出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戏剧文化内涵,使之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大放异彩。然而在当前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还处于十分弱化的状态,本文就地方戏剧文化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的传承问题展开探讨和思考。

一、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现状

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目前学校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有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主讲中国传统戏剧;也有“戏曲史”与“话剧史”并重,兼而讲之的。然而这两种形式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对于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均是不足。侧重“中国戏曲史”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主要以中国戏剧的起源、成熟和发展历程为脉络,从上古先秦时的戏剧起源到宋元时期成熟的戏剧样式,再到明清时期传奇艺术至清中期花部兴起,地方戏的勃兴,京剧的繁荣和文明戏出现为止,对各个时期戏剧创作情况、主要剧作家和作品进行讲解,往往将主要篇幅放在元代杂剧、南戏和明清传奇上,对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浅尝辄止,所涉不多。以中国戏剧史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教材——叶长海、张福海所著《中国戏剧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为例,全书共计十二章,主要篇幅在“第四章元杂剧”“第五章南戏的发展”“第七章明清传奇”“第八章明清杂剧”上,上述章节基本围绕文化背景、剧作家及作品、戏剧体制、舞台艺术这四个方面展开,主要涉及剧作家生平、作品及创作思想概述和剧作的题材本事、剧情关目、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冲突、价值影响等,较为清晰地阐释了中国戏剧发展史上若干重要历史时期的戏剧面貌。而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篇幅仅有“清代地方戏的崛起”“戏剧组织与舞台艺术建设”“近、现代戏剧”四章,在有限的篇幅里虽也论及地方戏的兴起、戏班剧社、地方戏剧目等,但着眼点主要在京剧的发展历程和介绍著名京剧表演家上,对其他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戏并无过多论述。而“戏曲史”“话剧史”兼讲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以使用较多的陈白尘、董健主编的《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899-1949》(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为例,其内容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的中国话剧发展史,几乎不涉及戏曲,更不必说地方戏剧文化的内容了。而在董健、胡星亮主编的《中国当代戏剧史稿:194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版)中对于戏曲的阐述占了相当的篇幅,但关于地方戏剧文化的部分主要涉及京剧,其他剧种甚少论及。在当下这种侧重“中国古代戏曲史”或是“戏曲史+现当代话剧”的中国戏剧史课程内容设置里,一是与重点讲授的元明清时期的杂剧传奇和现代话剧相比,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甚少;二是即便涉及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内容往往又局限于简单的地方戏剧目概况,对除京剧以外的地方戏剧种不做涉及或深入;三是地方戏的发展和传承现状经常排除在课程内容之外,讲课中偶有提到也是简要带过。在课堂讲授方面,当前中国戏剧史教学模式主要是单一的课堂讲授,即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依照教材带学生初步认识中国古代戏曲历史的发展历程,着重讲解南戏的发展,元代杂剧的繁荣,明清传奇的兴盛与昆曲的诞生,再拓展到京剧起源发展,最后择取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时期的名家名作,对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剧作家和经典剧本着重进行解读和鉴赏。这几乎是中国戏剧史课程中使用的主要教学模式,虽然在课程中也兼顾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但多限于对豫剧、川剧、评剧、黄梅戏、秦腔等作简要概括和讲解,往往放在课程尾声,在整个戏剧史教学中处于辅助章节,学生的兴趣度和关注度都很低。笔者在三年的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在第一堂课里会面向学生做一个口头调查,询问班上同学多少是有观剧经历的。通常30到40人的班级里只有不到5%的人有观剧经历,再一问有多少同学是看过戏曲演出的,举手的同学就不到2%了。在第二轮提问中仍然举手的同学,往往也只是在电视里看过地方戏演出或是家中老人在听戏看戏时旁听过。如此看来,学生与地方戏之间隔膜不可谓不深,许多同学在进入课堂伊始甚至没有接触过戏曲,对戏曲艺术形式十分陌生,也就遑论弘扬和传承地方戏剧文化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戏剧史知识,将学习重点放在对名家名剧的解读上,而对本就占少量篇幅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内容自然兴趣缺缺。在课时安排方面,学校在开设中国戏剧史课程作为专业课时,有的侧重于“中国戏曲史”,有的则为“戏曲史+话剧史”,前者通常以一学期为限,36个课时;后者多以两学期,共计72个课时为限。在有限的课时安排中,通常没有留给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多少时长。教师面向学生既要厘清从上古先秦时代中国戏剧起源到中国话剧艺术成熟这一悠久的中国戏剧发展历程,亦需带领学生解读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人物和研读经典作品,其余内容往往只能简要介绍,无法细讲细究。作为辅助章节的地方戏剧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不仅所占课时甚少,甚至在主要课程内容未上完时被一再压缩。此外,郑劭荣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古典戏曲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戏曲是一种当场展现的舞台艺术,学习、研究戏曲非得进入剧场观看、现场感受不可”[1]。实际上无论是“戏曲”还是“话剧”均不是“案头之作”而是“场上之曲”“场上之剧”,没有接触过“活态”戏剧或对“活态”戏剧少有接触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戏剧史时,缺乏对戏剧的直观感受,往往囿围于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点,对于教师的讲解难以产生共鸣,无法体悟戏剧的艺术魅力。当下中国戏剧史的课时安排几乎没有留出观摩地方戏的时间。走进剧场观看丰富多彩、鲜活灵动、具有强大艺术生命力的地方戏,不仅对于地方戏剧文化传承十分必要,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戏剧意识”:“戏剧演出是怎么样的”“如何看懂一场戏”“戏剧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等问题在剧场语境之中答案往往呼之欲出。

二、在中国戏剧史教学中强化地方戏剧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点击阅读全文

古典舞蹈艺术论文

1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有一个漫长的演变,并且在戏剧的基础上形成戏剧舞蹈,之后又经历了中国古典舞和学院派古典舞三个阶段。古典舞继承了戏剧舞蹈的动作,经过演变形成自己独特个性,又给学院派古典舞提供了发展基础。戏曲舞蹈是中国戏剧的重要形式与中国古典舞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关系。中国古典舞初建阶段,吸收了戏剧舞蹈的精髓,承接戏剧舞蹈的文化精神和舞蹈动作,加快了古典舞的发展步伐,为其建立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1950年中国古典舞正式命名,并且脱离了戏剧舞蹈的称谓,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特性向前发展,也为学院派古典舞发展打下基础。学院派古典舞是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行完善和发展,也赋予了其新的内容,产生了比较典型和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中国古典舞的历史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观念不断变化。

2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现状

中国古典舞传承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延续和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多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有着明显的变化,却具有强烈时代感。中国古典舞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成为当代舞蹈艺术体系一员。但是中国古典舞不可能离开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否则将造成古典舞的精髓大量流失,失去本来面目。中国古典舞首先要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传统民族审美特质。因此未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之路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返璞。为了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古典舞也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古典舞学科继承与发扬传统舞蹈中的风格特征,更深刻的认识传统艺术的精髓。同时中国古典舞也可以吸收外来因素,完善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的舞蹈创作中,很容易直接“引用”现代舞技法,造成了大量古典舞剧目内容相似。忽略了古典舞要表现的人物思想和特征,甚至个别编导直接吸收西方舞蹈,减少了传统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学中的审美特征,古典舞的艺术价值大大减弱,弄得中国古典舞千疮百孔的。

3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未来

中国古典舞艺术要传承民族文化,坚持民族化的审美,在面对异域文化冲击时,守护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必须坚定自身的优势,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求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新背景下儿童戏剧艺术发展探索

摘要: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常讲常新”的新时代,儿童戏剧也较以往有了长足进步,自然而然地出现了新的发展问题。贯穿儿童戏剧行业始末,立足市场、质量、文化三个着眼点,较为全面地厘清当今儿童戏剧艺术的发展问题。结合新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现代化的内在诉求,对我国儿童戏剧未来发展提出策略性建议与构想。

【关键词】新时代;儿童戏剧;发展;策略

新时代以来,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被反复强调,新的发展历史方位对文化的重视可见一斑。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内涵,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具有积极作用。据2020年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国内观众为123020万人次,比2018年增长了5451万人次,同比增长4.64%。由此可见,艺术表演行业方兴未艾。儿童戏剧作为艺术表演形式之一,近年来与国际社会接触密切,国内市场繁荣。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我国儿童戏剧票房增至9.17亿元,演出场次增至1.32万场,较2018年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本文通过分析儿童戏剧艺术发展现状,提出创新性对策,以拓展儿童戏剧发展空间。

一、儿童戏剧发展现状

(一)市场下的儿童戏剧

随着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的健全,市场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因子介入儿童戏剧产业的发展。儿童戏剧对传统形式依赖性强,不断扩大的市场影响使其产生了明显的不适应。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很多儿童剧团未能很好适应网络媒介下文化市场的新运作模式,往往演出场所单一、范围限于舞台、创作分众不明。很多儿童戏剧停留在剧目表演一个重点上面,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另外,我国文化市场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在公办剧团与民营剧团的双轨并行中,民营剧团劣势较明显。与随新媒体兴起的其他儿童艺术形式相比,儿童戏剧本身资金来源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加之针对民营剧团的政策更新缓慢、配套不足,很多民营儿童剧团负担较重,演出质量下滑,生存难以为继。在供需方面,据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2020年统计,全国较活跃的会员单位只有42家,数量相对较少。而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0~14岁的人口为2533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7.95%。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儿童数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加上80后、90后父母对儿童艺术教育认可度的提高,儿童戏剧的需求量会进一步扩大。面对庞大的需求,国内专业儿童艺术院团的产出显得捉襟见肘,市场供求比例失衡较为明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使儿童戏剧市场环境出现了地理空间上的差异。相比于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儿童剧团数量少,专业性差,创编能力与表演水平参差不齐,戏剧诠释能力不足。而且二、三线城市儿童戏剧本身盈利空间有限,往往由于高额知识产权费用和剧院硬件设施缺乏等因素,较难引进优秀儿童戏剧。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