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心理健康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心理健康论文

ICU护士心理健康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工具

选取SCL-90量表。该量表是Derogatis等(1973年)编制的一个包括90个题目的症状自评量表,它一般让被试者对一段时间(通常是1周)以来的状态(如“极易哭泣”“感到害怕”)进行1级~5级评定(也有个别研究采用0分~4分),其中1分代表“无”,5分代表“严重”。其10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其中“其他”因子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研究者很少对其进行分析,本研究中由于大部分研究者并未提供“其他”因子的数据,因此这个因子未做分析。

1.2文献搜集

按照辛自强教授等的研究确定文献筛选原则,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文献筛选标准:①研究使用的量表应是SCL-90;②研究至少报告了某一个ICU(院级ICU和科室ICU)量表9个因子的描述统计结果,应包括例数、均值和标准差;③考虑到ICU护士心理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发表时间设定为2000年—2012年;④研究对象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院级ICU和科室ICU护士。文献排除标准为:①按照特殊标准选择被试者的研究,比如男性护士、高年资护士、合同制护士等;②基本数据不清晰且无法修正的研究;③相同作者重复发表同一批数据的研究,本研究中只取其中最为权威文献的数据。按照此标准,研究者在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主题词“ICU护士”“重症监护室护士”“ICU护理人员”搜索题名、摘要和关键词,再在结果中搜索“SCL-90”“症状自评量表”并筛选从2000年—2012年的文献。本研究数据年代以文章中所述年代为准,对于未报告取样时间的文献,根据相关研究资料以及一般的周期,采取发表年减去1年。

1.3文献编码与相关特征描述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体育煅炼

论文摘要:本文选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和《体育梭炼知行调查问卷》时242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有三分之二以上的高中生处于可能有心理障碍或者应引起关注的状态;在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女生显著低于男生,高三学生显著低于高二学生,农村生源学生显著低于城镇生源学生;2)有66%的高中生时体育梭炼重要性的认知高,但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参加体育课外的徽炼:3)高中生体育梭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3)高中生知行程度不同,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运动+认知高组.运动+认知低组、不运动+认知高组、不运动+认知低组。

1前言

高中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青春期快速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个性成熟度较低,自我认知能力不足,同时还要面临高考压力、学业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容易造成种种心理冲突,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知行是指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和被试是否为运动群体。本研究旨在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群体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并对其体育锻炼知行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体育锻炼知行程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点击阅读全文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到双语培训的整个进程.本文分析了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绿色心理环境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双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我校有上百位少数民族双语在职培训教师,他们从全疆各地来到这个集体中,背负着即将成为新疆双语教育脊梁的责任.所处的条件极其艰苦,从事的义务教育责任重大,心理承受的压力也非常大。如何适应教师与学生身份双重身份的角色?如何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如何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些问题使他们的心理继康出现了各种问题,如:抑郁、焦虑、偏执等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的今天,我们理应关注广大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的心理健康。

如何解决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双语培训教师自身的心理建设,帮助教师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台湾心理学家何永钰教授曾提出一个心理健康公式:B=P/E。B指症状出现率,P指内外压力总和,E指自我强度(个体对内外压力的承受能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人的心理健康与内外压力和自我强度有关:心理健康程度与自我强度成正比,与内外压力成反比。下面我围绕这个公式阐述双语培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

一、少数民族双语培训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过大。

点击阅读全文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论文

论文摘要:[目的]研究者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的策略倾向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中学教师处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策略问卷对沧州市300名中学教师进行施测,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对学生心理问题处理策略的倾向。[结果]教师心理健康分数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正向的关系,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负向的关系。[结论]教师心理健康程度影响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的策略,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职业卫生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论文关键词: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处理策略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的目的

教师处理学生心理问题,作为一种行为,也存在着负向和正向的区分,在不同的情景下,这种区分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作为行为,它必然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将从教师的心理健康、认知和行为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能为学校师资培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使教师对于他们本身及他们工作所面对的对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真正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1.2研究的现状

点击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探讨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据调查,肩负着基础教育之根本的幼儿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了职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幼儿,所以无疑对幼儿的发展也产生着不良的影响。因此了解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引起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增进和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是出于对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更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研究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一、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走进幼儿园,当你听到孩子的欢声笑语,看孩子们天真灿烂的笑脸时,自然会想到生活工作在其中的幼儿教师,也一定充满了快乐与自豪。因为正是教师充满爱心的看护和教育,才有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幼儿教师,走进她们的内心世界,才发现其实这是一个身心充满疲惫的群体。幼儿园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教师必须全身心地付出,才能完成保教任务。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对幼儿教师的要求的提高,幼儿教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时常听到来自幼儿教师的抱怨声:“工作真没劲”、“这些孩子太调皮了”、“太吵了”、“家长素质太低”、“园长水平太差,无法调动我们的积极性”等等,“烦死了”“累死了”几乎成了口头语。据了解,这种现象在不同的幼儿园里,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表明目前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学者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评定,发现有20.8%的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在人际交往和情绪状况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突出;虚荣心理明显;焦虑水平偏高;性格忧郁孤僻;逆反心理较强,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压力大等等。由此可见,要完成幼儿园的保教双重任务,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已势在必行。

二、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