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心理健康专题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年,*心理卫生协会在*维吾尔自治区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协领导的积极支持下,从协会整体发展战略出发,树立了服务患者,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困扰、提高大众的心理素质、促进人民心理健康的宗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在创新过程中坚持科学化和专业化教育和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患者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素质,及时预防和干预了危机事件的发生。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筹建工作
我们在*心理卫生协会办公室原有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基本的软硬件条件。在医院的积极支持下,*心理卫生协会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和完善,现设有办公室一间,院内电话一部,微机二台,工作人员3名,包括专职人员2名,兼职人员1名;副主任医师1名;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添置了计算机、文件柜、办公桌椅等必需的设施,进一步规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促进了心理咨询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二、开展的工作
1、个别心理咨询
截至*年12月10日面询人次达千余人。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教学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构成呈现出了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的特点,专业构成以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学为主。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虽然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加入到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但是相对于教学任务来说仍然不够。专职师资不足,学校往往就会让邻近学科的教师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虽然邻近学科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导致课程教学偏向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完全流于生活经验的介绍,这就很难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导致完整的课程目标很难达到。
2.课程教学方式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来设计和操作的,它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主要是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但是,目前大多数教师授课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授课内容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互动体验的机会很少,因此对学生的指导意义很有限。另外,对于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学分,因此上课的参与度不高,出现看课外书、做作业等与教学无关现象。
3.课程单一,不成体系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工作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发展性、预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预防、疏导为主,干预、治疗为辅。加强每月最后一周心理健康班会课的指导与研究工作。
2、密切与班主任的联系,更好地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
3、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摘要】本文论述了艺术高职心理健康专题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提出基于“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专题学习平台的建设充实了学生学习的内容,逐步完善了递进式心理课程体系,有益于学生建构健全的职业人格。
【关键词】心理健康;专题学习平台
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基础的心理学知识,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既有助于艺术类高职学生的个人成长,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整体素质。艺术高职学生既有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心理特征,他们在接受单一的刻苦的专业训练的同时,文化课程相应减少,他们聪敏、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强,但认知能力弱,社会阅历相对缺乏,心理较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在他们面对一些重要人生发展课题—学习、情感、人际关系、择业等问题时,也许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矛盾,这些冲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解决,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但是,由于条件有限,学生不能接受系统的学习,因此,深入开展艺术类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专题学习平台的的研究已是教育研究中一项必要且重要的任务。
1心理健康专题学习平台的建设
逐步完善了递进式心理课程体系,充实了学习内容根据艺术类学生高职阶段的成长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在专题学习平台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并及时做了调整,比如“压力与应对”的知识在入学阶段就应普及。这是因为艺术类高职学生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一方面面临着来自家庭、个人成长(青春期)、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惑,另一方面,其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有幼稚与成熟、世故与单纯、依赖与独立、盲动与自觉等诸多矛盾并存的特点。参照宋英(2004)、徐洁(2009)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到艺术类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焦虑、抑郁、敌对方面与国内常模存在差异显著;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一年级多于二、三年级[1-2]。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艺术类高职段一年级学生要面临舞台表演、作品展演中同班同学之间的竞赛、选拔的压力,在专业学习第二年逐步出现在校内外、国内外的青少年艺术表演赛场上,因此他们比同龄人更早更多的经受各种各样的考验、选拔和压力。艺术院校学生希望自己成为明星,但明星不只活在公众的光鲜追捧之中,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圈,艺人所面临的压力比寻常人更大,成名的欲望,外界的关注,舆论的苛责,恶意的炒作,经济的打理,情感的困扰,高落差的境遇等等都成为他们生活的压力源。加之,艺术生一般内心世界都更丰富、细腻、敏感和激情,更在意外界的评价,因为追求完美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更差,因而明星和普通人一样也会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比普通人更严重。顶不住压力时就难免做出一些反常行为,如吸毒、乱性,甚至轻生。针对这种情况,艺术院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可以通过心理健康学习平台进行专题学习,既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又强化了学习效果。比如,在实际的教学反馈中发现,表演类学生对“压力与应对”专题兴趣浓厚,课后学习与提问的频次明显多于非表演类学生。实践结果表明,心理健康学习平台的建立对艺术类高职阶段学生适当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了解压力与应对的知识是有益且有效的。原因之一是艺术类学生有更多概率遇上压力性事件,每一次表演都伴随着压力和激烈的情绪变化:有研究表明,过于突然的、强烈的,以及持久的压力性事件增多可以引发负性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3]。原因之二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改善是有效的:刘贤臣(1998)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在面对相同压力时,选择的应对方式不同,那么压力对个体的作用结果也不同[4];因为应对是在寻求一种理解并设法改善个体适应应激的心理机制[5];在应激与健康的关系效应中,应对被看作是一种有效和成熟的自我过程[6]。而且,应对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若采用指向问题解决、退避等应对方式,可以增加自我肯定,减少忧郁、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若采用发泄、忍耐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则容易产生心理问题。[7]因此,艺术类高职学生通过心理健康学习平台进行专题学习,是有效应对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之一。另外,依据过去实际的教学效果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在专题学习资料的建设中,侧重于心理调适、学习方法指导、生活指导、学习兴趣和人际交往指导,并不断地结合学生情况相应地调整课程内容,以增进学生个体的积极体验,帮助学生发展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高职阶段,我们将结合人格特质和应对方式的测量,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应对方式,认识到个体应对方式的选择是个体差异、应激情境、人格特质相互作用的结果,讨论具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尤其是学生自己)在不同应激情境下的应对方式,结合个体生活事件探讨情境因素、人格特质在应对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在应对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变化与发展———这个过程既能提高高职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能力,又能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体的差异性,从而有意识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在逐步形成稳定的职业素质的同时学会理解他人、宽待他人。
2基于“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专题学习平台的建设有益于学生建构健全的职业人格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根据新时期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成长过程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二、目标任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区内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加快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逐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学校心理咨询转介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总体评估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积极有效地推进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我区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三、工作要求(一)组织管理1.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和管理全区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专业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挖掘社会
和网络资源供学校和教师使用,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心理健康活动优质课、论文等评比活动。2.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长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政教处(德育处、学生处)负责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校教科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课程安排,定期召开工作会议。3.学校要有心理健康教育相应计划,并定期对计划进行评估,根据具体的实施情况对计划进行修正,使之更贴近学校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4.学校有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有心理咨询室,全校教师在校领导小组的指导和心理咨询室负责人的协助下,以各种方式参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学校能积极拓展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通过聘请顾问或与校外心理咨询机构建立联系等方式,扩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学生提供切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二)队伍建设1.学校必须根据在校学生数配置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不少于2人,并且按在校学生数的比例不低于1:1000。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须持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资格证书,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须持有b级或b级以上资格证书,其他工作人员须持有c级或c级以上资格证书。学校能保证将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折算为适当的工作量或给予合适报酬。3.学校每年有计划派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及师德高尚、热心学生工作的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活动以及专项培训活动,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每年至少一次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观摩培训活动。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讲座或参与活动等方式指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团队辅导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各中小学可选调经验丰富、有一定心理学基础、值得学生信赖的政教、团队干部、班主任或思想品德课教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三)宣传工作与经费保障1.学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日(周、月)、专题讲座、新生适应性教育等,并通过宣传窗、黑板报、学校广播、专栏刊物、闭路电视、校园网站等载体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向学生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2.学校应有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并列入学校的经费预算,用于心理咨询室硬件建设、咨
询员培养、咨询室开展日常工作所需。同时保证对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设施(诸如桌椅、电脑、图书资料、心理测试软件等)的投入与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争取能逐年递增。(四)心理辅导课的开设1.学校要根据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并列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统一安排课时。为保证活动时间,中小学心理辅导课可通过选修课、班会课或专题讲座等多种途径予以解决落实,保证每班每学期开设心理辅导课不少于5节。2.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组织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活动,心理辅导课教学内容可有机整合思想政治课的相关材料,同时要建立在对本校学生心理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心理辅导课能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达到增进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3.学校心理辅导课有定期跟进的研讨机制,有开课记录,并有对心理辅导课的效果评价以及改进措施,以全面提高心理辅导课的质量。(五)心理咨询室的建设1.学校建有专用的心理咨询室,配置电话、电脑、桌椅、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心理咨询室内部环境良好。2.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能自觉遵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专业伦理守则(试行)》和《中小学心理咨询员工作守则》(附件1)。心理咨询室有规范的心理咨询记录卡、心理测量工具等。3.学校心理咨询室须定期开放,有专人值班,每周开放接待时间不少5小时,学生可以通过预约、上门或来信等方式与心理咨询教师联系,对心理信箱中的学生或家长来信,心理健康教师要做到每封必回。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开展网上心理咨询。4.学校心理咨询室要有个别心理咨询情况记载和咨询内容记录,并定期召开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会议,评价咨询效果,交流咨询心得。5.学校要对照“中小学心理咨询室评估标准(试行)”(附件2),加强对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管理和建设,针对本校学生正常有效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自发文之日起,我区启动“规范化心理咨询室”创建活动,并于明年上半年组织申报评估,优良者将推荐参加省市级“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等级评估”活动。(六)心理档案与转介机制1.学校通过观察、访谈、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并逐步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特别心理需要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接触与干预。2.学校建有心理咨询的转介机制: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发现需要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可转介给心理咨询教师;学校心理
咨询教师负责对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咨询,当遇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时,能及时将其转介到校外的专业机构接受咨询和治疗。3.学校应逐步完善预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工作机制,并保证工作机制的正常运行。(七)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达到的成效1.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良好,师生参加心理健康活动积极性高、受益面广,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水平有所提高,并形成了心理互助的良好风气,全校师生对校园生活满意度高。2.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有区级以上的获奖成果,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鲜明,成效显著。3.学校通过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能及时体察学生的心理需求,组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并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融汇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结合实践,认真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大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