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新时代教育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义。本文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廓清现有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课程思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学知到学会”“判断到选择”“认知到认同”“小我到大爱”四个维度的引领路径,以期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裨益。
[关键词]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特质,外化为所学知识和经验的升华,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化到外化的塑造。然而,就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困境而言,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其立论大多从外部因素和内在认知两个方面阐述。譬如,有学者认为,伴随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以其自身数据全面性、可靠性、时效性弥补着传统领域发展的缺陷,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基于网络技术会根据大学生搜集信息的复杂、多变从而全方位、多维度地收集个体的实行行为信息,致使数据来源极其广泛,结构也更加复杂多样,加之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不良信息的认识和判断力较为薄弱,易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产生阻力。再如,有学者从个人情感认同因素视角看,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较情绪化,惯性思维亦存在强烈的逆反性,常常会根据个人喜好或贫瘠的生活经验来评判事情对错或社会现象,其价值取向多呈现自主性、开放性、多重性、冲突性等特征,缺乏理性客观的思考和判断。况言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多仅局限于个人层面或者字面意思,未能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思想行为,对国家及社会层面的含义理解并不深刻,认同感和密切度也就不高。综上所述,新时代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习与学会的脱节;二是辨别与辨析的脱节;三是认识和认同的脱节;四是爱自己与爱国家的脱节。如何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中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从外部途径系统引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使其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保证作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课程思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思政在育人理念上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前者研究的是人的思想导向,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后者则是基于三全育人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两者都是为了人的价值实现,体现协同育人的理念。
[摘要]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应对挑战,必须要以深化价值引领、扩展内容空间、融合新兴技术和拓宽实践路径为抓手,协同推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的政治安全。随着信息网络化不断发展,意识形态工作逐渐渗透到网络空间,成为了基于网络信息工具的使用而衍生出的新的意识形态领域,并逐渐成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领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更加清楚认识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直面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诸多挑战,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筑牢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防线。
一、新时代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意义彰显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升级,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社会思潮交融交锋的最前沿,也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鉴于此,掌握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也就成为了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育人场所,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防线在整个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这种重要地位的获得,从很大程度上而言是由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所赋予的。
1.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具有战略性地位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系中对劳动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过明确劳动教育的整体目标和价值内涵来丰富和发展高中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结合劳动现状给出了强化劳动教育价值实效的实践路径,旨在以此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有效培育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在普通高中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能够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新课标修订过程中结合时代发展对劳动教育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全面的解读,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与普通高中课程教育体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以及实践途径进行深入研究。这既是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需要,也是高中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高中课程体系中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和职业生涯认知的进一步丰富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新时代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新时代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贯彻
应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高中生全面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基本理念,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来发展自身的价值。高中课程体系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将劳动教育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实践路径,既能够充分凸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能够有效地落实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被亿万群众认同,就一定要抓住文化自信教育,要抓住最根本的东西,要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研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它表明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愿望追求,从而形成一个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是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也不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是人民和社会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认可与肯定,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起来的希望。文化自信的内涵非常丰富,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定地走文化自信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多个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再结合当前的国家发展趋势,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时代社会中的深刻内涵,在挖掘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展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信核心体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自信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深厚的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代表并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所谓文化自信,说的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对自己所建立的文化的认同感,是对自己所建立起来的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人类的文化发展由来已久,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有先进的文化,也有落后的文化,国家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对先进的文化有着非常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优秀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自信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一个方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文化自信发展的。在各国文化百花齐放的形式下,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体系,才可以更好地抵制消极的文化思想,形成一个积极前进的正确观念。从另一方面来看,文化自信又起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壮大。文化自信的形成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只要建立起文化自信,就要将其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扬下去。
二、培育和践行文化自信的意义
摘要: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追求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文章在澄清美好生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探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民美好生活的三个融通点来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关涉人民美好生活何以可能和如何可能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美好生活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涉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其整个过程受制于社会存在,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关涉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一、何谓美好生活
1.美好生活是一种求善的生活。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寻是永恒的。亚里士多德从幸福的角度阐释了美好生活,认为幸福生活需以良善生活为根基。“美好”一词既包含了善的伦理价值,又包含了愉悦满足的美学价值,介于“当下”和“彼岸”之间,既有现世的体验又有超越的精神追求。美好是个体对自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一种体验和评价,向善是美好所具有的天然的伦理价值。陶行知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将“生活”理解为有生命的东西在某个环境中的生生不息的状态。杜威指出,“‘生活’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2](P7)。在这里,他将“生活”等同于“经验”。可见,“生活”应该包括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两个方面,具有主体性、实在性、连续性和动态生成性等特点。“美好生活”是人通过自觉的实践活动实现的一种总体满意的生活状态,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又指向无限可能性的未来生活。2.马克思、恩格斯所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生活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3](P537)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不论体力、智力等自然天性方面有多大差异,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生产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按照每个人的需要而非个人贡献获得生活资料。这表明,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再受制于社会分工的限制,劳动也不再是谋生的手段,实现了劳动与自身生命价值的融合统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正是对这一共产主义美好生活图景的呼应。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状况下的侧重民生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标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美好生活有不同的要求和内容,它是一个渐近的发展过程。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中外记者时首次使用了“美好生活”一词,在党的报告中14次使用了“美好生活”,并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归结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概念的提出是在我国40年改革发展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后。具体而言,就是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4](P2)、“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5](P2)的国家战略规划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物质生活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报告虽未对“美好生活”进行明确定义,但是通过“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6](P11);“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7](P11-12);“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8](P23)等话语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可能性的美好生活图景。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不仅是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满足和基本民生的改善,还要求实现对人民生活的全面的和高质量的供给,关涉到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态的和精神的方方面面完整的结构形态,是一种全面共同富裕基础上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式的生活。围绕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阐释的美好生活内涵既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也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涉人民美好生活何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