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学科建设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学科基本概况
药学是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具有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药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现代药学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经济学、数学、基因组学等和药学学科进行交叉和发展,对药学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2我国药学学科的发展特点
2.1药学类院校逐渐增多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大体上经历起始(1906-1949年)、调整(1950-1970)和发展(1970至今)三个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开办药学类专业培养药学人才的任务主要是医药院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就业趋势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设置药学类专业。截至2006年底,设置药学类、制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共472所,是1978年(41所)的10.98倍,是1999年(96所)的4.92倍。其中本科院校269所(不包括部队院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38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含高专)165所。目前大多数开设药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特别是新设置专业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方面存在着定义不清,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学生就业后适应能力不强。
2.2重研究轻应用的培养模式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以“精英化”为主,注重培养从事药学基础性研究与创新药物研制的人才,而对具备生产、质量控制和研发等实践能力的人才等的培养严重不足。这种培养模式使得在教学中对理论教学,学科发展前沿,研究手段和方法等较为侧重,但对具体动手能力如实验教学、实习等方面培养力度不够,最终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实际工作脱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转型,各药学类高等院校都在认真思考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问题。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调整,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学校中,以1999年大学扩招后的院校为转型主体。经过上述调整,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这也为今后药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药学类专业的培养定位做出选择和调整。如一些条件较好的重点,可以侧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因其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选择读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而一些新办院校或条件不成熟的院校可借此机会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型。
一、艺术学研究
原本是附属于文学、哲学、美学、宗教研究的支系。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被学界普遍看作是“艺术学真正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对于获得了独立学科地位的艺术学如何建设问题,国内学者给予了热烈的探讨,也纷纷为艺术学科的独立建设提供各种方案亦或学术尝试。概观这些研究成果,有的仍限于单独的门类艺术研究(如影视、戏剧、音乐研究)而未能在学术视野上打通各个门类,甚或有的则将美术学研究名曰为艺术学研究,有偷梁换柱之嫌;有的仍未能脱离文学、哲学、美学、宗教研究的衣钵,很难说获得真正的学科独立特征;有的也做打通艺术门类的努力,然限于学术能力只是就现象论现象泛泛而论,无力上升到学理的高度和深度。总之,真正属于艺术学科,既有艺术的通约视野兼具学理厚度的务实性成果者寥寥。上述症候,只要我们检阅历年艺术学年会的提交论文便可一目了然。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为艺术学学科的建设提供了具有开拓价值的研究参照。“跨视域”是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的关键概念。所谓“跨视域”,包含跨国别、跨族群、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等5个内容。李倍雷、赫云《比较艺术学》围绕这一核心概念展开的学术演绎,以学理的高度和深度打通了艺术门类,构筑起比较艺术学学科的体系和框架,还为艺术学学科建设脱离其他学科的衣钵,获得独立自足的学科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例。作者认为“跨视域”是比较艺术学的基本方法论和实践原则,乃至比较艺术学生命根本。诚然,当“比较”与“艺术”连缀在一起,常常会使人落入“艺术的比较”这一思维定势。诚然,比较艺术学必然少不了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但“比较艺术学”的“比较”一定是建立在“跨视域”这一基本方法论上,而不是简单的比较不同艺术的异同或优劣。而且“比较艺术学”其至高目标并非“比较”,而是建立在“跨视域”原则之上的各艺术之间的关系研究,即“亲缘关系”、“异同关系”、“话语关系”、“科际关系”、“通律关系”。这是“比较艺术学”的基本研究视域。围绕“跨视域”,作者还建立起了比较艺术学研究框架和体系,包含比较艺术学的历史过往、本体论、方法论、视域论、门类论、类型论、范例论、思潮论等,为艺术学学科建设扩展了无限丰富的研究命题。由“跨视域”这一基本方法论出发奠定的研究视域,及生发的各种命题如“变迁研究”、“互释研究”、“艺术与自然科学关系研究”等是文学、美学、哲学、宗教学研究所无法替代或置换的。在这个意义上上讲,“比较艺术学”的建立为艺术学剥离文学、美学、哲学、宗教学的衣钵,开拓真正独立自足的学科领域,充入了强有力的底气。作者在论著中强调“作为跨越各种视域的比较艺术学,其基本特质是开放的学术视野”。在“开放性”的视野下,作者在论著中提出的各类命题仍留有深耕深挖的无限可能。毫无疑问,《比较艺术学》一书已然为后续的深耕深挖夯实了地基、铺好了前路。
二、在后续的研究中
如果说还要为“开放性”注入什么新的质素的话,笔者以为“当下气息”颇为合适。当下艺术生活在全球化语境中,各艺术之间的互动、碰撞甚或跨越、渗透更趋频繁,这使得“比较艺术学”肩负了责坚任重的时代使命。一方面,比较艺术学研究通过“跨视域”寻找各艺术之间的“关系衍化规律”,有利于各艺术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这于世界艺术建立健康生态来说是一支正能量。另一方面,“中国走出去”日益成为崛起后的中国面对全球化语境的新欲求。艺术是传递国族形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中国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国际,需要借鉴比较艺术学的“比较视域”来洞悉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的跨域传播逻辑,寻求最佳传播效果和路径。“比较艺术学”研究大有空间。
作者:章旭清单位:东南大学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开始与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愿报名,医院面试选拔,组建驻点教学班。从学院的2007-2012级高护专业学生中,每年组建一个驻点教学班,每班学生24-31人,年龄18-22岁。医院具备承担临床护理教学能力,开放床位1020张,有内、外、妇、儿等30多个业务科室,具备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条件。
2.方法
(1)通过双向选择,组建驻点教学班:学院在高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医院再到学院向学生作医院情况介绍,学生与医院进行双向选择,组建医院驻点教学班。
(2)选拔授课老师,组建教学班子:医院理论教学老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热心教学工作,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护理老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或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医疗老师具备本科以上学历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热爱带教工作,工作责任心强,大专学历且工作5年以上的护师或以上职称,为临床护理骨干,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每个科室选拔2-4人,负责学生在第二学年理论期间本科室的临床见习和第三学年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面临着诸多困境,然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民族院校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期望通过对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和改革实践,突破困境,实现办出特色、更好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愿景。
[关键词]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
一、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概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多、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是高等院校专业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专业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近现代大学中又称中文系或国文系,近年有些高校称中国语言文学系。
在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众多高校中,民族院校处于一种比较特殊的地位。民族院校是我国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我国目前共有本科民族院校13所,其中国家民委直属6所即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各省、区属7所即云南民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青海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此外还有一些处于少数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如新疆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等,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较早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如西南民族大学1956年设专科,1957年设本科。
相对于各类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而言,民族院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各自特殊的难题。首先,民族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诸多方面本来就无法和综合性大学相比;其次,在我们民族院校内部强调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还是科研项目等方面都不可能向其倾斜;第三,民族院校内其他专业的同志没有认识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一味强调各自专业的应用性、实用性,忽略了汉语言文学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专业的支撑作用。
一、本科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更是各国教育培养的重点。哪个国家抢占了创新人才的高地,就会屹立于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的制高点。社会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尽管目前各国对创新人才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创新人才通常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培养这样的创新人才并不是孤立的某一阶段教育改革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整个教育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将创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的事业去做。在这一教育链条中,本科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尤为重要。第一,本科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他们个性张扬、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在思想、情感、道德和知识结构诸方面日趋成熟,会形成比较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就为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做好了前期准备。第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需要大学环境的熏陶。大学是高深知识的发源地,是鼓励探究真理的场所,这一组织特性决定了创新是大学的内在精神和文化属性。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为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大环境,学科门类多、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为创新提供了宽阔的学科平台,大量的知识信息、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为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创新作为大学的精神品质和组织文化,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本科教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一位受教育者身上,逐渐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独立品格,使受教育者能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
二、学科建设与本科人才培养疏离的原因分析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研究领域,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科学研究作为支撑。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学科建设往往过于关注科学研究或者与研究生培养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忽略了本科人才培养。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政策导向上“重科研、轻教学”。在各级考核指标体系中,科研是所有指标中最硬的,科研项目、研究论文、科研到款等业绩都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体现,并且无论是政府对高校的投入决策,学科评估,还是高校对教师考评的达标、晋级等,都赋予了这些指标较多的权重。而本科教学则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软的,本科教学效果大多难以直接用数字来衡量。对高校和教师而言,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其产出难以与科学研究等硬指标绩效相提并论。二是教育模式上“重传授,轻研究”。长期以来,我国的本科教育模式定位于知识传授型,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人才培养过程与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学科建设基本上没有联系。教学与研究的相对分离不仅使得创新人才培养失去一条有效的途径,同时也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的相对分离。在这种背景下,就必须对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打破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的隔离状态,真正把科学研究、研究性教学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三是行政管理上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分而治之。高校的现行管理体制中大多由学科建设办公室主管学科建设,教务处主管本科教学事务及本科教学改革,由不同的副校长分管,自上而下形成了不同的组织体系和管理网络。管理上的藩篱导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之间资源割据、信息互闭,并且实践中学科建设不断挤占本科教学资源,而学科建设的成果往往偏重于科学研究,难以直接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形成学科建设轰轰烈烈,教学改革冷冷清清的鲜明对比。
三、以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从学科建设的理论角度来看,学科建设促进本科人才培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凝练的学科方向为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提供了方向指引;优秀的师资队伍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科研信息带进课堂,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一流的学科基地为学生的研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由此可见,学科建设的结果就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从实践意义上说,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各成系统,各有侧重,如何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探寻二者的结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