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学校教育特色的核心在于一定的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或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或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或表现在某类课外活动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特色建设者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主要领导办学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育思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特色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生动反映。
这种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一种独到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来自于理论学习,更来自于教育实践,是办学者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思想不是仅仅用漂亮的文字剪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或刻在学校大门口的石碑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学校办学者的头脑之中,并渗透于各种教育行为之中的。
学校教育特色的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校要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方法建设,采取那些步骤,这都受制于一定教育思想的支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特色,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结果。
由此可见,学校特色的建设,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的建设,这种思想建设是学校教育特色建设的基本前提。如果学校缺乏这种思想建设,而只注重于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那么,学校就不能真正形成教育特色。因此,对学校办学决策者来说,要不断根据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和目标作深入思考。在创建学校特色过程中,不能把思考点只停留在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建设等层次的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到为什么要建设这样的特色,为什么要用这些方法来建设等深层次的问题上。如果是移植别的学校的教育特色,不能只注重其特色的形式,而要注重于特色的内在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融化到自己学校的文化体系中去。其次,要把特色建设的思想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学校教职员工,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共同创建学校特色。
二、学校教育特色的价值在于培养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
各村、乡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把学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就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意识
全乡学校教育工作应始终坚持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导,从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渠北的高度出发,牢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宗旨,坚持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学生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亿万家庭的和谐幸福。
加强学校教育工作,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事业乃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各村、乡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管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排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维护全乡稳定,促进我乡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明确,突出重点,构建安全、稳定、和谐校园
一、学校教育应关注完整的生命
人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既具有自然生命,又具有超自然的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长期以来,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只关注人的社会文化属性,人的自由价值,而忽视人的自然生命的属性,这就只把人看作社会或文化的存在,没注意人因为自然生命存在而存在的意义。我们的社会也会对为了某种“高尚”的精神而轻易放弃生命者,高唱赞歌。其实,生命都不存在了,谈何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呢!人间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答案只有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世上对生命的最大蔑视,对生命的最大摧残,莫过于杀戮生命了。可怕的是,现实中丧心病狂的杀戮生命,愈演愈烈。媒体中关于中小学生自杀或杀人的报道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触目惊心。还有不少的青少年,因为一点事情不顺心,而放弃了青春的生命,走上了绝路。
这些青少年不懂得生命的宝贵,更不懂得珍惜生命、呵护生命,这就使得他们的生命出现一片无知的空白。一旦有了外界的压力,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不仅毁灭了自己的生命,而且会残害他人的生命。面对这些现象,我们不能只看作心理问题,更要从生命意识缺失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症结所在。所以,国内有学者提出了生命美育、生命德育的思想。感于物质繁荣时代对生命价值的忽视,台湾的各级学校开始推行生命教育的计划,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的目的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在消极层面上是不应自杀,也不会杀人;在积极层面上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别人的生命。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生命与价值生命的和谐统一,而且在价值生命中要达到真善美、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认知是人的智能的认识活动,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的心理体验,前者指向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达到对“真”的把握;后者指向人的内心世界,是人主观愿望的反映。认知与情感虽是不同的心理活动,但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所以,情感是认知发展的动力。
但是我们对情感作用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工具价值的层面,必须认识到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独立的价值。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情感在大脑的机能定位是皮层下结构,认知的定位是大脑皮层中的新皮质。认知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所比喻的,“一个人用两个并排的梯子爬墙壁……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的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上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②价值生命的教育应该是它们的和谐统一。但是,在近代科学主义的浸袭下,使得人在对理性的坚信和追求中,把情意作为非理性排除在外。教育成为唯理性的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导,造成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发展。完整的精神教育,迫切需要寻找失落已久的教育的“另一半”,即情感的教育。当然,情感教育不能脱离知识的教学而单独训练。只有在知识教学中,不断地感悟,不断地体验,才能使情感油然而生。只有融入知识、智慧之中的情感教育,才会激扬理性的生命,真正提升生命的质量。
二、学校教育应凸显生命的灵动
生命不仅是全面的、和谐的,而且是自主的、自由的。马克思“自由自觉活动”的类本质思想,柏格森的“生命冲动”思想,兰德曼的“人为文化创造者”的思想,都彰显着人之为人的生命的灵性所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自主和创造是人的天性。所谓自主意识,即自觉到“我是主体”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自我意识在婴儿时期即出现萌芽,在这之后,它的各因素随年龄的增长而进一步发展。例如,自我情绪体验中的自尊意识,120名3~3.5岁的儿童中,有体验的占10%,而6~6.5岁的儿童中有体验的已达93.5%③。创造是人超越现实,趋向理想的过程。人作为超生命的存在,在创造中完善自身生命的未特性化的“缺陷”,这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策力之一。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无论是呀呀学语,还是蹒跚学步,在其成长的每一步,都透射着他作为一个天生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可见,人的自我意识与生命发展的需要一起,使人生命的主动发展、自我创造成为可能,这是人生命的独特之处。生命是自由的,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必须凸显生命的灵动。灵动生命的教育,首先,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用成人的要求来约束儿童,是对儿童的最大犯罪,是对人性的犯罪。对此,卢梭早已给我们以启迪:“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年来,我校在市教育局及学区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抓住“创建平安学校”、“争创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契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走“办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创新型学生”之路,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规范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学校管理得心应手,校园面貌日新月异,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喜人景象,较好地完成了预定工作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学校年内抓的几项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德育工作,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夯实和谐向上的思想基础。
我校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有效地发挥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充分利用晨会、思品课、校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奠基作用,是最持久的教育场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助手,是整个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的现状和分析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家庭教育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等特点,因而家庭教育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由于大多数家长在观念上常被一般的社会期望和价值观所左右,因而往往仅从提高学业成绩地角度来关心子女的成长,很少顾及子女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化问题,因而引发出各种问题。例如家长的教育价值观仅仅体现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目标,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子女的个性、精神面貌和道德观的培养,更少关心子女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发展变化,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这种价值观甚至还会成为子女犯罪的主要原因。
第二,家长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如何密切配合的问题认识片面。他们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只要交学费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没事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造成学生对老师、学校产生厌恶的情绪,认为父母都不管,老师倒变成了多管闲事的人了。甚至有个别的家长袒护孩子,不配合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
第三,家长对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家庭因素认识不足,往往把学业的失败归因于学生本人不努力、不聪明,或某个老师上课不认真等,忽略了左右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家庭环境。曾经我班有一个女生,平时成绩很好,表现也很好,从不旷课。有一次,一天没有来上课,后来她来了,坐在座位上发呆,上课时走神。问及原因,她说她父母吵架了,她没有心情学习。由此可见,家庭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影响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