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药学进展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专题实习
1.1实习指导
毕业专题实习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负责全面的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做好开题报告、文献查阅、路线设计、实验操作、论文撰写和答辩等各项工作。因此应由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其职责为:提出选题计划书,包括课题的目的、意义、要求和目标;指导学生查阅有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安排进度计划;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验室及相关仪器设备;做好毕业论文实施过程的指导,特别是指导学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及数据处理,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实验原始记录;指导学生正确撰写论文,做好论文答辩的各项准备工作,写出专题实习的评语,提出成绩评定的意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此外,指导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各个方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加强素质教育[2]。
1.2组织与管理[1]
中药学毕业专题实习的组织与管理由校、院、系三级负责,协调分工,具体组织实施由院、系完成。院级的组织管理对专题实习十分重要,由主管教学的院长牵头,会同教学科研办公室、系办公室组成领导小组,负责专题实习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学校有关专题实习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并根据中药学专业的特点,制定专题实纲和实习计划。对于实习基地的选择,则立足本校和本市,选择疆内权威的中药科研、开发和生产单位为实习基地,协商并明确学校与实习单位双方的义务、责任和组织形式。整个专题实习分为选题、开题、毕业论文和答辩四个阶段。学院负责组织专题实习的选题、审题并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由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和领导小组适当调剂的原则,按实纲对专题实习实施全过程的组织管理,督促检查各单位的专题实习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专题实习进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论文答辩,审核评语及赋分,总结专题实习的经验和教训,表彰优秀论文作者及优秀指导教师。
2专题实习质量监控具体措施
本草在近百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面临新世纪,如何使本草研究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们每一个本草研究者应该思索的。我认为,本草研究应该强调不断创新,才能使这一研究领域生机蓬勃,否则只能在低水平重复中自生自灭。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的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成果斐然。这方面最重要的进展是本草的目录学研究。龙伯坚《现存本草书录》、尚志钧等《历代中药文献精华》,以及最近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基本上完成了内地本草专著的目录学调查。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与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研究角度的变换、研究深度的掘进、研究层次的提高、新史料的发掘、新理论新观点的提出,等等,只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研究,发前人之未发,都可以称得上创新。
本文之所以提出本草研究的创新问题,是因为目前已经出现了研究肤浅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有的是由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和及时,也有的是属于学风问题。社会上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本草研究中来。以下拟从本草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一、本草文献研究
本世纪在本草文献(准确他说是本草专著)难芯糠矫娉晒橙弧U夥矫孀钪匾慕故潜静莸哪柯佳а芯俊A帷断执姹静菔槁肌贰⑸兄揪取独幸┪南拙罚约白罱霭娴摹度幸酵际榱夏柯肌返仁椋旧贤瓿闪酥泄诘乇静葑ㄖ哪柯佳У鞑椤?
在本草专著的研究方面,本世纪研究得比较深入的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植物名实图考》等主要本草。所谓深入,是指对其成书、内容及版本都有过细的研究,尤其是近20年,这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过去一些研究较少的本草,在这段时间内有了不同程度的研究进展,如《绍兴本草》、《履巉岩本草》、《宝庆本草折衷》、《本草原始》、《滇南本草》等。在已有研究的本草专著中,绝大多数为明以前的本草,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的本草研究得比较多。伴随宋以前本草文献研究的深入,其辑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神农本草经辑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为缕清我国本草文献发展的源头作出了贡献。尚志钧先生在宋以前本草的辑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由于本草学者的努力,南宋以前的亡佚本草几乎全都有辑佚本。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许多明清稀见的本草著作也陆续影印或校点出版。正在进行中的《中国本草全书》更是志影印全部1949年以前药学文献。而进行中的《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药学分典》如果能编辑成功,也将把古代本草文献的主要内容分类纂集于一书,这些进展为当今发掘中药宝库铺垫了道路。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大量以探讨医药成就为主旨的本草文献(主要是《本草纲目》)研究论文中,有新见解的越来越少。我们不是不需要这方面的论文,60年代初期以及80年代前期,的确涌现了许多高质量的探讨《本草纲目》对医药乃至整个古代科技的论文,但此后的有关论文数量剧增,质量却每况愈下。辗转抄录、选题琐屑、把书中反映的历代医药成就全部不切实际地归于李时珍等现象极为严重。《本草纲目》似乎成了撰写论文以谋晋升或参加会议等的捷径。
[摘要]
以“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培育理念,依托国家唯一的中药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中药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汇集优势平台资源,创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组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协会,举办本科生科研学术节、出版学生自主科研期刊。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学生主动性,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中药学科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创新人才,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
中药学;本科教育;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中药学本科生、第一个中药学硕士、第一个中药学博士,接纳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奠基现代中药高等教育。秉承全国著名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品、质、性、效、用”系统中药思想,依托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教育部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科教平台,以国家唯一的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为主体,构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1秉承“系统中药、医药结合、实践创新”理念[1],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论
1药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改革意义
1.1武陵山片区药学专业双语的必要性武陵山片区医学院校在近10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客观上仍旧受到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和地理位置的影响,我区医学教学方式和水平的更新发展普遍滞缓,改革难度大。但武陵山区历史悠远,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宜多种珍稀药材生长,道地药材种类丰富,是全国药材主产区之一,有“天然药材库”,“华中药库”之誉,更是中国三大特有植物分布中心之一的“川东一鄂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核心地带。不言而喻,中药产业的发展是武陵山区的优势产业,可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坐拥天然中药“宝库”的武陵片区中药资源的开发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药学人才。毫无疑问,现代化的药学人才是中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的中坚力量,在武陵山片区中药产业的整体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药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具有中药传统特色的药学研究,另一方面要能及时的了解国外药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先进技术成果。药学人才需要具备查阅国外文献、专利、相关药学信息以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推进中药发展的能力。因此,在我区医学院校中有必要进行药学人才双语教学探索,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1.2我国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要具有时代性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也十分重视民族药物和天然药物知识方面的课程建设。很多高新技术信息来自国外,武陵山片区的药学人才如何能快速的接受吸纳新的药学动态,需要在双语教学上寻找突破口。武陵山地区拥有价值丰富的药学资源,要想让这些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不仅需要运用国内高精技术和手段,更要借鉴国外开发药物资源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很多文献资料需要查看原始文献,因文献在译文过程中,会因译文者的倾向和理解不同而有所偏差,因而原始资料更有阅读价值。要想更多地了解国际药学动态,主动的参与国际药学交流,必须有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所以,加强药学双语教育势在必行。药学双语的教学宗旨是“学以致用”,将英语与药学知识能够成功运用到实践之中,充分体现复合型人才的优势所在。药学方向的专业双语教育恰能为中国药业的崛起和走向世界起到推动作用。双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接受专业的知识,而且应给学生植入新的思维方式。传统的药学文化与现代药学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是在认知方式、研究的思路上的区别。实施双语教学有利于吸收借鉴各国最新科技成果和多元文化,提高学生独立获取国外先进成果的能力。国内各医药大学的药学人才培养逐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模式,目前国内顶尖的几所大学比如北大、清华所属的医药院校的教学模式已基本接近美国一流大学的水平,开始强调多媒体的教学,增加选修课程的数目,强调药学知识的社会功能,注重将药学科学发展的状况、潮流、趋势与人类文明及国计民生的紧密关联。其中课程的国际化正逐步成为本科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成为实施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
2药学人才双语教学的关键点
2.1认识药学专业双语教学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药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列入人才培养的重要日程,在思想上加强双语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学与学习的主动性。如果重视程度不够,就会导致在编写教材时投入的精力不够,缺乏周密的思考,因而教材设置会有不合理的现象。教材不够实用,学生自然不会学到精华,专业知识水平会很难提高,学生的质量就不会高。如果学生不积极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那么教学成效也是不能尽如人意的,强化课堂导入设计,添加教学趣味成分,增加教学互动提问,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整合相关学科,系统归纳知识脉络,引入前沿科技,增添教学新鲜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只有学生产生兴趣之后,才能够有热情去找到问题的答案,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模糊点越少,就越有信心,也具有比其他人更容易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选用规范化双语教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外语教学,而是学科教学。教材的语言难易程度、学术的权威性和内容的先进性均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原版教材与自编教材均有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