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表演理论

影视表演理论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影视表演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影视表演理论

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现状与问题探究

内容摘要:戏剧影视是中国传统艺术类型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如今较为完善的戏剧影视艺术形态。作为艺术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戏剧影视能提升大众道德品质、深化大众艺术认知等的作用已被社会充分认可。然而,在艺术类高校戏剧影视教育中仍然存在人才培养模式受限、学生校外实践制度不够完善、戏剧影视教育民族化等问题,极大影响了高校戏剧影视教育改革工作的推进。对此,文章立足艺术教育背景,分析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策略,以推动戏剧影视教育向专业化、体系化、透明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关键词:戏剧影视;艺术教育;民族化;改革策略

中央戏剧学院1949年建院之初就开设表演、导演、舞台美术、戏剧文学四个专业,北京电影学院自1952年也开设了表演、电影技术等专业。之后,越来越多的艺术高校开设了戏剧影视表演相关专业,使该专业正式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到如今,戏剧与影视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除了基本的戏剧影视鉴赏、戏剧影视表演之外,还应社会发展要求,增设了广播电视编导、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影视摄影与制作、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课程,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当今时代可以说是戏剧影视发展的最好时期,中国坚定地向着戏剧影视大国的方向迈进,而相关作品如何民族化、如何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等,向广大戏剧影视艺术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命题。

一、艺术教育民族化的思考

(一)借助多元手段体现戏剧影视人才培养民族化

新时代,随着高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中央戏剧学院愈发认识到戏剧影视人才培养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在实际教育中更加注重民族化元素的发掘。为贯彻民族化改革理念,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表演教学自2012年9月正式增加了戏曲表演基础课。从此之后,表演系的专业课正式成为:声、台、形、表、戏五门课程。中国戏曲是我国本土传统戏剧,作为各国公认的世界三大表演流派之一,其美学价值与艺术表现形式无疑是话剧表演艺术教学与创作实践的丰富宝库。话剧界前辈艺术家一直在尝试对戏曲艺术的借鉴,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更是将其归纳到教学科研与创作实践的体系中,在教学中不断摸索、检验、扬弃和总结经验,让国粹艺术更好地充实到教育体系中来。在京剧表演专业的教学中,也历史性地加入了话剧表演基础课,这在国内的京剧表演教学中尚属首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姐妹艺术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大大促进了双方教学的质量,提高了教学含金量。尝试在话剧表演教学中借鉴戏曲表演艺术刻画人物丰富的外部表现力,强调话剧演员对生活的艺术提炼;同时,在戏曲表演教学中强化戏曲演员对情境的感受力,加强其内部素质的开掘与训练,让话剧表演专业和戏曲表演专业的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学改革所带来的现实利好。

点击阅读全文

民族声乐和服装设计融合探究

从艺术同源来看,艺术来源生活,各类艺术的产生在历史文化意义中具有融合性,传统艺术身上具有很强的融合性,包括音乐艺术与服饰艺术。音乐艺术与服饰艺术的融合可视为艺术元素的交融,在民族声乐艺术与服装设计艺术中,二者呈现出审美艺术构图中的分支形态。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唱腔、词作、演唱技巧、演唱风格等方面具有影视文化内涵特性,服装设计则在色彩、款式、材质等设计元素中也具有文化内涵,民族声乐艺术可为服装设计提供设计灵感元素,服装设计则为民族声乐演唱提供服饰的搭配以及创作内容。单从声乐艺术来看,声乐演唱需要通过服装来达成艺术的统一美学要求,影视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因而在语言、习俗、服饰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在这种差异性之下,我国影视民族声乐艺术也存在多元化的演唱。《影视服装设计》认为影视文化元素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影视文化元素为服装设计提供多样化的设计主题,通过服装设计,不同的影视文化得到艺术性的塑造。民族声乐与服装设计的融合恰好在这种差异性的艺术结构中得到充分体现。该书为影视服装设计教材,从影视人物整体造型的基础理论入手,结合大量的影视剧设计实例,对不同类型影视剧风格的人物造型设计进行分析,以引导学生及读者对影视人物造型有全方位的了解;再进一步着重从影视服装设计的专业角度,从设计元素的运用到设计创作流程和方法以及设计绘图表现方法进行了逐步深入地讲解与示范。

一、民族声乐艺术的语言与风格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是传统戏曲、曲艺与民歌的集中表达,在传统音乐艺术中,影视民族声乐是底层民众的娱乐主流方式,在传统戏剧中,南方与北方、东部与西部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形成了戏剧演唱艺术的多样化。现代民族声乐将传统声乐与西洋美声结合,传统戏腔内容逐渐减少,具有现代音乐风格,民族声乐在唱腔发生了许多改变。然而,民族声乐的文化差异渊源未曾改变,基于现代音乐元素与中国古典音乐的交融,民族声乐至今仍然受到许多听众喜爱的原因如下。

(一)民族声乐的语言差异

民族声乐的语言差异体现为地域性的方言使用,这种语言上的地域性差别早在中国古典戏剧多元化的剧种中有所体现。如京剧唱腔具有安徽安庆地区的语言特色,曲调清丽高昂,具有北方高原地带刚烈之气;昆曲唱腔带有江苏苏州地区方言特色,作为南方戏曲的代表,昆曲具有江南水系地区的温柔婉媚,唱法低吟含蓄。传统民族声乐包含的戏曲音乐在语言上有差异,现代影视音乐因为地域文化、影视文化的差异性,演唱使用语言也不同。如蒙古族声乐中,演唱以蒙古族语为主,根据蒙古语轻音与重音发音规律演唱,整体上呈现为北方草原粗狂与豪放的影视性格特色。在音乐艺术中,语言的差异性使得各地区音乐唱腔不同,地区习俗与地域分类使得各地影视音乐创作风格不同,在这种地域文化差异中,形成了影视音乐艺术“百花齐放”的现象。

(二)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

点击阅读全文

影视艺术

一、影视艺术教育的特点

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人类重要的两种大众传播媒介,它们对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电影和电视在形态上都表现为视听媒介,但它们在本质上是两种不能互相取代的媒体。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许多理论研究者和影视从业人员的认识都是模糊的。例如,一些电视艺术理论把经典电影理论作为研究电视节目的理论渊源;一些从业人员认为学习过电影制作就能制作电视节目。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提高电视节目水平的误区。这一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不赘述。电影,我们通常指的是叙事电影,或者叫电影故事片。电影学院的电影教育是围绕故事片来展开的。电视的内涵就大多了,它包括新闻节目、文艺节目、娱乐节目、杂志性专栏节目、服务节目、教育节目、体育节目、电视剧等等,对于电视节目的分类,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把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概括其中。与故事电影在特征上比较一致的是电视剧,所以,我们通常讲的影视艺术教育狭义地理解就是电影电视剧教育,也就是培养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的导演、摄影、表演、美术、录音的专门人才。

影视艺术教育和文科教育显然是有区别的。文科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影视艺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强调培养学生利用视听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创造能力,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中更强调的是艺术想象的合理性而非逻辑性。但是,影视艺术教育和传统的艺术教育如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又不一样。传统的艺术教育强调个人对技能的掌握和发挥,并且与人的生理特征有很明显的关系。传统的艺术教育往往从少儿时期就开始了,艺术教育界把这种情况叫做“童子功”。传统的艺术教育如果没有“童子功”,几乎很难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特别像舞蹈这种青春期艺术,如果不是从小学习,肯定不能成为专业人才。影视艺术教育则不需要“童子功”,它是受教育者进入高等学校后才实施的艺术教育,不过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这个素质

包括艺术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艺术素质指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和想象能力,因为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特征,对这些艺术的了解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想象能力。影视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把一个想象的故事具体视听化的过程。心理素质指受教育者的心理承受力。影视创作是一种集体创作,时间和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既耗精力又耗体力,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则很难承受其中的艰苦,性格内向、心理脆弱的人不适合从事影视工作。影视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传承了社会文化批判的色彩,影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具备了良好的文化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接受影视艺术教育应该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笔者认为,影视艺术教育有如下两个突出特点:

1、综合性。影视艺术教育根据电影电视剧制作的不同专业设立相应的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录音等专业,各专业都有自己相应的专业课程。但是,影视创作是集体创作,各专业部门的沟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各专业部门只有了解彼此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才能进行有效沟通,也才能进行默契的配合。比如,导演懂表演,才能较好地指导演员塑造角色,录音懂摄影,才能与摄影有较好的配合,不至于穿帮而发生矛盾等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影视教育没有像我们国家这样细地划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各个专业的专业课都要学习,至于将来做导演还是摄影,则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机遇来定。我们国家的影视教育沿袭了前苏联模式,这一模式的缺陷就是学生的专业过于单一,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但是,我们想建立欧美国家的模式也不现实。比如北京广播学院本科生的课程结构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五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是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课程,学科基础课是学院规定的全院学生必修的文学文化类课程,如文学史、写作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才是专业学习必需的课程,也只是专业课教师有权力实施专业教育的部分。在这个课程结构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占学生四年课时量的二分之一强。以导演专业为例,公共基础课为1013学时,学科基础课为527学时,专业基础课为1037学时,专业课为442学时,前两者和后两者的学时比为1540:1479。通过对这一课程结构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半以上的课程都被与专业无关的课程挤占,而一个本科大学生在校上课的时间为六个半学期(剩下的一个半学期用于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由此,可想而知现行教育体制之下建立欧美国家的影视教育模式是不现实的。为了尊重影视教育综合性的特点,现在可行的做法是在专业基础课部分设置涉及影视创作各个部门的相关课程,但仅让学生局限在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谈不上深入实践。比如非表演专业学生的表演课程度,达到影视文学作品的片段改编即可,非导演专业学生的导演课只学视听语言,不学导演艺术等等。在专业课部分,再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惟其如此,才可能达到一个合格的影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水平。

点击阅读全文

美术艺术在戏剧影视中应用浅析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视听艺术世界。从最初的数字无声电影到现在的有声有色的数字戏剧影视,它充分展现了我国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美术艺术在我国戏剧影视的创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戏剧影视的整体美。本文通过阐述戏剧影视的历史发展以及美术艺术中的基本要素在戏剧影视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突出了美术艺术在戏剧影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戏剧影视;美术艺术;应用;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戏剧影视也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内,并且步入了一种商业化经营模式。戏剧影视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艺术和影视艺术文化反映了中国戏剧影视文化意识的另一种重要语言文化色彩。在表演艺术上,通过摄影艺术、色彩设计艺术、语言艺术、二维和三维的相互融合转化,充分体现了影视表演艺术的特点。

一、戏剧影视艺术之中美术艺术元素的应用

对于当前的我国戏剧影视文化艺术而言,合理的融入美术造型和艺术的基本色彩这两个方面,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能够表现色彩和造型融入戏剧影视之后,再通过对造型艺术和色彩的深入探讨,能对戏剧影视文化之中的美术艺术有一个明确的基本认识和深入了解,从而有效实现其广泛应用,推动我国戏剧影视文化艺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美术艺术的色彩

点击阅读全文

发挥影视鉴赏课积极教育作用的措施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影、电视融汇了诸如文学、音乐、绘画、戏剧、建筑、摄影以及声、光、点、色彩等一系列艺术因素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成为综合能力极强,表现能力极为丰富和生动、审美价值极高的艺术形式。而影视鉴赏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它从大学生喜爱的影视艺术着手,以影视精品的鉴赏为脉络,渗透了影视的基本理论和鉴赏方法,引导学生由浅人深、从点到面地欣赏、读解、品味、评析影视佳作,逐步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我校所开设的影视鉴赏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职业素养及综合人文能力。1996年7月,国家教委以教体字5号文件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包括理工科大学在内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都要开设“大学影视鉴赏”选修课。我校作为专科院校,大力贯彻国家教委的号召,从2000年开始,优先为开设影视鉴赏课的老师提供多媒体教室,可以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加强能力训练。影视鉴赏课对通过影视文化的解读开拓学生视野,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文化的精粹,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智力开发。当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一个艺术爱好者,他曾深有体会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和联想力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智能因素。影视世界里可以天马行空无奇不有,场景可以光怪陆离,故事情节可以惊险曲折,只要给它一个理由,只要可以做出来,就是有价值的。影视艺术丰富的表现力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大学生通过影视鉴赏课,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头脑,激发创造的灵感,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虽然如此,但是影视鉴赏课毕竟是选修课程,面对的只能是学生中的一部分人群,即使面对选课的学生,也存在者学时少(32学时)的问题。如何让这样一门丰富多彩的课程更好地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我们尝试搭建课外的学习、互动平台,不但可以让选课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融入进来,构建更为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依托学生社团,学以致用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鸡西大学社团自2000年创建以来,活跃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在自己组织、自发开展各种活动中,锻炼了各项能力,提高了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从创建以来,已经开展了8届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节既是社团成员的盛大节日,同时也是对他们的过去成果的总结,积极的奖励可以让社团中的每一名成员更乐于参与其中。选修影视鉴赏的学生大多都是对文学艺术比较感兴趣的同学,任课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加入到各种社团之中,特别是电影社团、心泉文学社、梧桐雨戏剧社。影视鉴赏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学生想说没有时间去说,还有些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善于在大家面前表达,他们愿意把自己的体会、想法诉诸笔端,可以把学生在影视鉴赏课上的心得、鉴赏文章、感悟推荐给文学社、戏剧社,定期展览,有些得到师生好评的文章,还推荐到校外发表。还有些学生,他们不善于写,但他们善于表演,可以让学生指导学生模仿经典影片中的经典片段,或者稍加改变,在戏剧社、电影社中的活动中表演,并且让那些掌声雷动的表演在学校的晚会中亮相。电影社团除了定期开展自己社团内的活动外,还每周给全校师生放映国内外的经典影片,让学生不再在留恋于录像厅、网吧,不再只关注言情片、恐怖片和神鬼片,在学校的电影院和同学一起安静地欣赏经典大片,2个小时不算长,但心灵随着彼得•帕克、伊安•马康纳、哈瑞•塔斯克尔、杰克、阿甘等人诗意地栖居着。

二、建立互动平台,畅所欲言

我们喜欢立竿见影,有时候还有点迫不及待。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一个不愿意等待的时代,是一个渴望交流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交流也变了样子,很少有人会闲坐在一起促膝长谈,纸和笔也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愿意去等十天、二十天甚至一个月从遥远的家乡、朋友那里来的信。而随着信息技术一起成长的90年代的大学生,他们是新鲜事物的倡导者,他们愿意接受新的事物,愿意使用新的交流工具:QQ群、论坛、空间、博客、微博……他们不缺少对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彼得•杰克逊、蒂姆•伯顿的认识,他们缺少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的平台,基于此,影视鉴赏课的任课教师也要紧跟时代,建立可以和学生互动的QQ群,在群中让学生讨论,有些虽然是只言片语,但却很经典,可以将这些辑录下来,让后来者来品读。任课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影视作品的鉴赏文章在空间、博客、微博上发表,可以让学生来评论。以社团为依托,建立互动平台,这些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希望可以产生滚雪球一样的力量,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全校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学生创立和谐的学习环境。当然解决高校影视鉴赏教育存在的问题,仅靠公选课和课外的平台的建设还是不够的,应该进一步鼓励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与影视相关的活动,如影评、论坛、主题电影周、DV大赛等活动,并且与团委联合,将这些活动常态化。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更应该重视影视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学生的影视鉴赏活动加以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不断提高影视鉴赏能力和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