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英语课程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广义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下面将通过结合我国英语课程目标的变化来论述各个时期我国英语课程的发展与变化。
一、20世纪以前的外语教学
我国的外语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元代,“回回国子学”是我国有史料可查的最早的外语学校,主要用来培养“译员”,学成后排充各官府译史。随着与外国交往的增加,出现了一些外语学校和重视外语的洋务学堂。20世纪以前的外语教学主要以语言知识和翻译为主,教学目的从最初培养专门的外语人才发展到培养能利用外语从事其他专业的复合人才。
二、20世纪以后的外语教学
(一)建国前的外语教学
1.清末民初的外语教学
[论文关键词]商务英语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及相互照搬一直是阻碍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一大痼疾。因此,了解和分析商务英语专业的社会发展需求,正确定位其人才培养目标,修正培养模式,认真研究已有的课程设置模式,认识当今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课程设置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重要契机。
商务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起步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沿海各大城市乃至内陆地区对外经贸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会英语、懂商务的人才提供了客观需求,推动了商英教学的快速发展。各高等院校应时而起,纷纷设立商务英语课程或专业。20世纪90年代,商务英语教学进人全面发展阶段,开设的范围扩大,形式变得多样,由原来有商务基础优势的院校扩展到职业院校、私立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教学内容也随之拓宽。在生源争夺战中,为吸引优质考生报考本院校,存在不顾本校师资及硬件设备欠缺的情况下,便增加诸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营销英语、单证与报关、旅游英语、饭店英语等所谓热门课程的现象。进人21世纪,商务英语的发展进人积极提升阶段,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学术层次开始提高,教学者不只停留在教书阶段,而是开始审视教学模式、总结教学方法,对教材的编写提出见解并总结经验编写新教材与此同时,商务英语教学在提升中继续发展,课程设置者和管理者开始根据社会需求关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规范商务英语教学,加强课程建设
商务英语的发展历程表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支持推动了商务英语教学的发展,为其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提供了发展动力。
一、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目前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的需求有两种:一是应聘者进人单位后能独立处理进出口报关、涉外文秘、涉外营销等业务;二是以前有过相关L作经验的人才。社会对英语教育或英语文学专业学生的需求很低,而多达60%的英语类人才需求是针对诸如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外语+专业)的关于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也有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急需人才的涉外岗位中,外贸业务员占40%,涉外文秘占20%最重视的岗位索质为职业道德(占80%),然后是发展潜能(占20%)。最重视的职业技能为进出口业务处理能力和人际关系与社交礼仪知识。这表明,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发展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方面,应该注意设置文秘课程、礼仪课程、职业道德课程和与外贸相关的业务技能等课程。毛忠霞的调查结果显示,人才市场对营销方面人才的需求占60%,这表明用人单位对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熟悉市场营销业务,具备推销的技能和策略,具有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
在我国的新课程中,自从2001年开始,小学英语就已经成为一项必学科目。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大概有60%~70%的小学已经进行英语教学,而在大中城市,几乎是所有小学都实施了英语教学。但是,关于小学英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却一直争论不停。本文根据相关文献、研究报告、政府文件、实际调查等资料对小学英语课程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
1小学英语课程的发展进程
1.1小学英语课程在1978年以前的发展情况
通过相关文献和调查得知,在1912、1915、1916、1962年小学英语课程曾被官方提过,但都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因为当时的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在1962年,曾有一份教育部颁发的文件,文中明确提议在四或五年级的小学生要学习英语,而且英语教师必须有专业的语言能力,强调在小学后学习外语的延续性,但并未落实在实际教学中。
1.2小学英语课程在1978年~2001年的发展情况
1978年,我国的教学方面有了许多新的改变,比如在小学课程中,要求英语科目的开设。在小学课程大纲中关于英语科目的开设包含小学和中学两个方面,而且还具体陈述了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目标,还有不同学段的课时和内容。大纲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英语教学,三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152个课时的英语教学,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136个课时的英语教学。1980年,教育部颁发的文件中要求设立两个英语课程体系,其中包含小学三年级至小学六年级的英语课程体系和中学一年级至中学三年级的英语课程体系,并强调要进行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英语语音的教学。但是很遗憾的是由于1978年和1980年两份文件大纲的要求与实际教学存在太大的差距所以也没有得以完全实施。在1982年,教育部开展了全国性的外语教学工作会议,在颁布的文件中,强调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师资条件的中学可以开设英语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没有小学英语的课程,大多数的学校都是在高一才开设英语课程,而且也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课时。在1982年~2001年这个时期,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的发达地区需要更多的英语人才,所以推动了小学英语的发展,一些地区的小学也开设了英语课程。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了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于1991年了一本小学英语教材编撰指南,提供很多学校多种小学英语教材。大概有30多个直辖市、自治区、省均开设小学英语课程,有1000万以上的学生进行学习。
摘要:课程设置是教育系统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改革开放30年来,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断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基础阶段课程设置、高年级课程设置、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本文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从历史角度描述其演变过程;二是从分析对比视角,展示课程设置的变革特征,包括课程目标、结构和内容的变化。同时,从外语教育规划(复合型人才培养)角度阐述其变革特征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改革开放;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复合型人才
一、课程设置课程
设置是课程总体规划。江山野主编译的《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对课程设置的定义如下:“课程设置(CourseOffering)是指学校或其他机构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它也可以指在既定的时间里,如一学年、一学期、四个月或一段时间里安排的那些课程(包括讲习班、自学、实验和其他正规的教学情境)”。按明文规定,课程设置通常有两种结构,即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而选修课是学生可任意选修的课程。
二、英语课程设置演变
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的变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989年的基础阶段英语课程设置、1990年的高年级英语课程设置和2000年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
摘要:大学英语作为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学时多且学程长,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实行课程思政必然有其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本文主要陈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从明确教学育人目标、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挖掘思政元素、编写思政教材、建立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问题;解决策略
1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思政教育工作应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除了思政理论课外,其他各门课程也要加强思想引领,所有学科的教师都应发挥好育人的作用,大学英语课作为全国高校普及的公共基础课,自然也在其中。截至目前,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1大学英语教学没有真正体现思政育人的目标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英语为目标导向,目标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而在现实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等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任课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文化自信,正确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1.2任课教师没能把意识形态教育适当地融入课堂目前,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没有受到系统深入的理论教育和指导,在践行课程思政存在许多困难。有的任课教师甚至认为大学英语应该主要教授西方文化,在英语课上进行思政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加入思政元素,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究其原因,教师自身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本知识切实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