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音乐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因地制宜进行音乐教学
蔡元培在音乐教育的方法上主张灵活自然,不要机械刻板。他说:“儿童本喜自由嬉唱,现在的学校内,却多照日本式用1234567等,填了谱,不管有无意义,教儿童去唱。这样完全和儿童天真天籁相反。……实则我们中国,也有箫、笛等简单的乐器,何尝不可用?不要事事模仿人家,终不免带着机械性质,于美育上,就不可算是真美。”也就是要求搞音乐教育的人,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遵循音乐教育的规律,根据我国自己的国情,因地制宜地用民族乐器代替西洋乐器进行音乐教学。
2.力求音乐课程体现出是培养听觉的音乐艺术
黄自深信在适当的环境与训练中可以发挥人爱好音乐的天性,欣赏的目的在于保持这种天性并发展它,同时也体现出一种生活的需要。而欣赏又分为: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理智的欣赏三种层次。丰子恺也提出“宜以声乐为基础,以器乐为本体”的观点,并主张在小学阶段以训练唱歌为主,到了初中阶段就可以在兼顾唱歌的基础上,适当地兼修一些器乐,以提高学生器乐的鉴赏能力。他说:“艺术必以感觉为主而思虑为宾,艺术的美主要在于感觉上,思虑仅为其辅助。……至于音乐则本质上与思虑关系更少,几乎全是感觉的事业了。”他们都主张用感觉去理解音乐,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在激起感情共鸣的同时,使学生获得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音乐课程教学侧重不同
曾志曾说:“既用西谱矣,而不知乐典,不知教授法则,教授者无从下手。”因此从他参与学堂乐歌的活动开始,就在理论工作方面付出了相当多的精力,他认为:“乐典者,乐之法也。不知其法,岂可事其事?即或事之,失一己之名誉犹小,遗后学之误讹大也。”他编撰的《唱歌教授法》《风琴练习法》《乐典大意》《和声略意》等是我国最早问世的音乐教学法及音乐技术知识方面的论著。
[摘要]高校音乐课程艺术实践活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是专业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板块。成功的音乐德育活动通过音乐来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目的,从音乐美育中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自我使命感。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提升音乐素养,突破专业圈:结合音乐社团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关键词]高校:音乐课程: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育人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爱因斯坦在他的«论教育»中说:“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为、有视对社会的奉献为其第一要义的个人教育就是忘记了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德育其实一直贯穿当代整个中国教育的始终,九年义务教育的思想品德、高中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肩负了德育的任务。而这些通过机械强化、反复练习的知识点恰恰是爱因斯坦口中容易忘记的教育。中学被老师们用种种理由“剥夺”的艺术课和大学的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都是使学生“不容易忘记”的德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是艺术课和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被选入课堂或者实践活动的音乐都必定符合“美”的标准,即善意的意图、有价值的内容及道德教育的目的。学生在音乐中体会到的“美”的感受才是“忘掉”一切学校教育之后所剩下来的东西———善良、合作、健康、情怀、志向,等等,这就是德育与音乐教育的最好切合点。
一、高校音乐课程德育功能之缺失
传统德育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填鸭式灌输为主要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语义性”特征。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教育与传统德育分离,多偏向于音乐学科教育,注重音乐技巧、音乐表现,德育内容淡化或缺失现象严重。
一、高校动画音乐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动画音乐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在动画专业中增设音乐欣赏与制作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动画音乐专业师资和动画音乐制作人员极其缺乏,所以增设此类课程也迫在眉睫。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声音和画面紧密相连,乐器演奏的节奏与动画画面中的节奏是相辅相成的。音乐和画面的同步契合更能增强动画画面的节奏感,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动画音乐课程的设置可以改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完善视听艺术手段的结合,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完美的审美感知能力,为制作动画音乐提供技术支持,为动画配乐,配音,声音编辑、音效等声音的制作创造前提条件。总之,动画音乐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
二、动画音乐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方案
动画音乐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欣赏类和制作类。欣赏类建议课程:《电影音乐配乐》、《动画音乐鉴赏》、《电影音乐史》、《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流行音乐概论》等;制作类建议课程:《音乐编辑》、《配乐》、《midi制作》、《录音》、《声音后期制作》、《混音》、《音乐基础与视唱练耳》等相关课程。由于动画专业的学生缺乏音乐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以鉴赏类为主,主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高年级可开设相关制作、编辑类的音乐课程。这样,动画专业的学生首先可以培养他们从声音的角度全面的制作视听的艺术品。培养他们有能力认识和了解什么样的画面应该配合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才是最理想的声音效果,让他们懂得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全面的欣赏动画作品,建立声画结合的配乐思维。通过鉴赏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们积累大量的音乐素材,了解他们的类型、风格、速度、情绪,可以适时的编辑、改编甚至重新配器使原本的素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从而加以利用(取得版权许可后)。通过制作类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可以初步掌握声音的编辑方法,音效的制作方法,音乐和声音的录制方法,音乐制作的基础及后期合成等相关知识,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动画的完整性。
2.动画音乐教材的选择
一、高校动画音乐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1.动画音乐的作用动画主要以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借助幻想、想象、象征的方式,反映生活、理想和愿望,具有高度的假设性。动画声音包括很多种,人声、自然音响或音效、音乐等。动画音乐的要求和一般音乐的作用一样,作为一种独特的听觉艺术来满足人们对艺术欣赏的要求,声音和动画的结合而形成的综合艺术其音乐就更具有独树一帜的审美规律和审美特性。动画音乐在动画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强调画面动作、解释画面内容,与画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常常是全片铺满音乐,时间跨度极大。动画音乐在深化主题、渲染气氛、描绘景物、推动剧情、引发联想、刻画形象、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模拟节奏,声画组接、渲染情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其音乐不仅要刻画人物形象、更要具有明显的节奏、色彩、夸张的戏剧效果和幽默的气氛。画面紧密结合音乐更为重要,音乐艺术与美术艺术达成完美结合,才能成为一种视听觉的综合艺术,给观众一种新的视听觉享受。再者动画艺术自身也带有某些特殊属性,它可能不能完整的表达其所表现的内容,这时动画音乐的创作也相应具有一些特点,如利用乐器可以产生的特殊音效在动画影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动画音乐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在动画专业中增设音乐欣赏与制作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动画音乐专业师资和动画音乐制作人员极其缺乏,所以增设此类课程也迫在眉睫。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声音和画面紧密相连,乐器演奏的节奏与动画画面中的节奏是相辅相成的。音乐和画面的同步契合更能增强动画画面的节奏感,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动画音乐课程的设置可以改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完善视听艺术手段的结合,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完美的审美感知能力,为制作动画音乐提供技术支持,为动画配乐,配音,声音编辑、音效等声音的制作创造前提条件。总之,动画音乐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
二、动画音乐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方案动画音乐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欣赏类和制作类。欣赏类建议课程:《电影音乐配乐》、《动画音乐鉴赏》、《电影音乐史》、《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流行音乐概论》等;制作类建议课程:《音乐编辑》、《配乐》、《midi制作》、《录音》、《声音后期制作》、《混音》、《音乐基础与视唱练耳》等相关课程。由于动画专业的学生缺乏音乐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以鉴赏类为主,主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高年级可开设相关制作、编辑类的音乐课程。这样,动画专业的学生首先可以培养他们从声音的角度全面的制作视听的艺术品。培养他们有能力认识和了解什么样的画面应该配合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才是最理想的声音效果,让他们懂得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全面的欣赏动画作品,建立声画结合的配乐思维。通过鉴赏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们积累大量的音乐素材,了解他们的类型、风格、速度、情绪,可以适时的编辑、改编甚至重新配器使原本的素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从而加以利用(取得版权许可后)。通过制作类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可以初步掌握声音的编辑方法,音效的制作方法,音乐和声音的录制方法,音乐制作的基础及后期合成等相关知识,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动画的完整性。
3.教学软、硬件的配置动画音乐课程任课的师资力量最好来源于电影音乐专业的教师,或有为电影音乐做过配乐的音乐教师,他们既有音乐的专业基础知识,在音乐的风格,音乐的节奏和配器上给出一定的建议,又了解电影及动画的基本常识,了解镜头的调度,转场,画面的色彩明暗预示的影片的基调。所以他们可以更好的把握住动画音乐的配乐技巧,可以胜任此类课程。由于很多高校动画专业没有相关课程,或者找一些动画专业的老师去任动画音乐的课程,结果下来,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容易误入歧途。所以学校也可以派出有音乐功底或音乐爱好的动画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来加强动画音乐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明确课程目标
这些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技能有一定的帮助,但已与现阶段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与培养目标的错位与学院的分科教学有很大关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大致包括音乐素质和音乐技能两个方面。这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声乐教学上,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幼儿园人才的需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儿歌,学会自学儿歌,并能够演唱和编排儿歌;在舞蹈的教学上我们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基训外,还应该在幼儿园的舞蹈创编上大下功夫,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实践中根据需要创编舞蹈;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中弹和唱是分不开的,我们必须在钢琴教学中将弹和唱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自弹自唱的能力,并以发展学生即兴弹奏能力为最终的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传统音乐教学的评价标准过于主观、模糊,优劣衡量没有定量标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评价标准应该结合音乐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多方位抓住实践教学过程与职业活动的内在联系,在正确的课程目标的指导下采用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绝对性的评价外,还要把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作为一个相对性的评价标准,全方位科学的评价包括校内、校外实训评价。校内实训的评价包括学生掌握的弹、唱、跳的能力,通过课程考核、技能展示、竞赛活动等多种途径对学生技能进行评价;校外实训评价包括学生的校外实习和见习,每一学期学校应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去实训锻炼,并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教师全面、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情况,为因材施教创造条件。
三、完善音乐教学实践体系
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教方法和技能,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摒弃传统的模式和方法转变为让学生有兴趣主动练习,在教学方式上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形象化的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个人的模拟授课,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综合各种技能专长,把同学们当做小朋友进行互动授课等多样性的教学形式,鼓励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将课程实践、校内实训、教学实习三个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的实践成为一个良性循环。校内实训方面,除给予学生优越的实训条件,更应该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如以幼师角色定位的教学音乐会、艺术周、教学模拟比武大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教学实习、见习方面,建立实习基地,依托一定的实习基地,确定实习的内容,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里不间断地进行教育见习和实习。将模拟实习、幼儿园教学实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课程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周期性的建设过程,需要结合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更需要国家和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我们应加快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强职前教育的研究,为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