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生急救知识

医生急救知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医生急救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生急救知识

护士急救能力培训小议

急诊就诊病人多,急、危、重症患者多,突发事件多,工作繁忙,同时还担负院前急救工作。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本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护士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她们的急诊核心技能、应急能力、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制定了一系列急救技能和知识的培训计划与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点击阅读全文

院急救知识技术培训筹备研究论文

摘要:急诊就诊病人多,急、危、重症患者多,突发事件多,工作繁忙,同时还担负院前急救工作。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本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护士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她们的急诊核心技能、应急能力、综合素质和工作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我院急诊科制定了一系列急救技能和知识的培训计划与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点击阅读全文

门诊急救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研究

1对急诊护士的要求可归纳急,全,德,熟,和严

1.1急:这就要求急救人员急病人之所急,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的生命,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当危重病人就诊时,护士应主动到室外迎接,协助病人入急诊室,并迅速了解病时,病因,病情,病后救治经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通知医生,随时做好吸氧,吸痰,洗胃,心前拳击,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电监护等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这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

1.2德:就是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能有推诿病人的现象。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由于病人发病比较突然,常发生在野外,工厂,学校,意外事故等地方,事先没有准备好费用,就到医院来,面对这个问题,要求护士要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决不能怕麻烦推诿病人或消极地等待病人交了费才抢救,而要先积极尽全力抢救在设法与病人的单位家属亲戚等取得联系,解决费用问题,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急诊病人的抢救质量,所以要有满腔热情高尚的医德,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抢救的工作中去。

1.3熟:就是操作技术娴熟,各种急症,重症中毒,急救预案要熟记,观察病情要严密熟练,特别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急救监护技术已成为护理工作的新领域,急救监护的成效是反映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护士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现代急救技术,同时从实际出发探索护士在急救工作中的作用,以求在急救护理理论上有所发现,技术上有所创新,用优质的积极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

1.4严:就是严格遵守抢救制度严防差错事故,严防在一些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就是要求。

1.4.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特别是医生未来到现场之前,护士要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输液,测生命体征,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止血,包扎等。并边抢救边设法通知医生。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医院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摘要:高校医院是专门为大学学校师生提供医疗服务保健的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学校的师生较多,举办的各类活动较多,难免会出现许多伤病事件,需要我们急诊急救。而我们校医院的急诊急救护理工作面临着工作范围较广、护理人员相对较少、急救设备较简单、急救护理技术不够熟练等问题,让我们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风险无处不在,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我们高校医院的护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

关键词:高校医院;急救护理;风险因素;预防措施

0引言

我近几年在高校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经过观察、分析和总结,发现我们高校医院急诊急救护理工作常见的风险因素有:

1组织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医院护理人员的编制普遍缺乏,招聘护士流动性比较大,院长—护士长—护士的三级管理体系建立不完善,更没有设置专门的急诊科。因受传统急救模式和业务水平限制,校医院的急救工作重转运轻救治,主要起“中转站”的作用,导致部分医护人员急救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淡薄[1]。

点击阅读全文

急诊医学的发展思路

1急诊医学发展历史

急诊医学发展历史相对比较短。在急诊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临床各学科均有各自的急诊专业组,进行本专科患者的急救处理。但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急诊医学的需求迅猛增加),发现上述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保健的需求,因此在政府的支持下,急诊医学服务体系(EMSS)和急救网络日趋完善,院内急诊科作为急诊医疗的主体也在政府和医院的支持下发展壮大,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教学和管理体系以及独特的运行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临床学科诞生了。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是医学专业领域中的第23门专科。1980年,我国卫生部颁发了“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文件。次年卫生部医政司召开了在综合医院组建急诊科的讨论会,主题是“综合性医院成立急诊科的措施和步骤”,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室主管邵孝铁大夫参加了这次会议。1983年,北京协和医院院长陈敏章教授批准在医院设立独立的急诊科,成立我国第一个医院内急诊科,邵孝铁大夫为第一任主任。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获准设立“急诊医学临床硕士研究生”培训点,可能是我国第一个急诊医学临床硕士研究生点。邵孝镇教授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一届(1987~1990年)和第二届(1990~1994年)主任委员。此外,邵孝铁教授和蒋朱明教授合作主编了我国第一部急诊医学大型专著《急诊临床》(1985年),此后又相继主编了《急诊医学》、《现代急诊医学》、《危重症鉴别诊断学》等多部大型专著,可以说他为我国现代急诊医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我国1983年,建立第一批急诊科至今仅二十余年时间,急诊医学在我国发展很快,急诊队伍也不断壮大,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全国性的学术组织)、有《中国急救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等专业杂志。但到目前为至,我国急诊医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医疗机构发展很不均衡,还有很多医院急诊科仅仅是管理上的独立学科,急诊科的运作基本上是依赖其他专科,更不用说急诊医学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了。

2我国急诊医学目前所处的地位

总的来说,我国急诊医学目前还处在发展中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o12年1月第9卷第1期段(见表1)。在这一阶段,“急诊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专业,需要相应专科化的医生”这一观念得到国内多数医生和政策制定者的认同,并以急诊医学专业模式运行,有固定的急诊专科医生,建立全国性的急诊医学组织,出版急诊医学专业杂志等。但仍有些方面处在不发达阶段,如没有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培养计划,没有专业证书考试和专业准人制度,没有完整的急诊医学理论体系,甚至连患者多半也是坐私家车、出租车或公共汽车来急诊就诊。在一个成熟的急诊医学服务体系中,系统发展越趋完善,急诊医学领域得到明显的扩展。急诊医生开始发展急诊医学学术体系,如全国性的急救网络和病例数据库(如创伤、中毒病例),急诊医学亚专业(如院前急救、小儿急诊、中毒学、灾害医学、运动医学等)的研究,完善的急诊医学专科医师培养计划、资格考试和准入制度比较,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急诊医学管理系统(如质量控制、同行评议、危险管理、费用一效益分析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措施)。我们离成熟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尚有明显的差距。

3急诊医生专业范畴

与其他专科医师不同,急诊医生专业范畴尤其独特性,急诊医生须用运有限的医疗资源完成下述工作:危重病患者的紧急评估和问题;许多内科和外科紧急问题的评估和最初的治疗;许多创伤患者的非手术性处置;门诊患者常见问题的处理。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医疗负担和社会效益。急诊医生一般不负责下述几个方面问题:不应负责患者的手术工作(紧急手术除外);不应承担住院患者的医疗工作;不应肩负患者的长期随访工作(学术研究除外);也不与其他专科医生竞争病例资源。具体地来说,急诊医生的工作范围包括:院前急救、患者的初始评估和稳定、扼要地询问病史和查体、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家庭关系、既往病史、过敏史等)。、伦理学问题的思考、诊断性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干预、药物治疗、留观和反复评价、会诊和患者安置、文件记录、急诊科管理和教学决策、多任务时患者的处理等。近年来,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医生的工作任务扩展到:急诊医学教学和预防、急诊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损伤预防、医学继续教育、灾害医学和(群体伤亡事件MCI)管理、中毒处理和中毒咨询、危险化学品和生物恐怖事件的处理、医院和EMS管理等。了解急诊医生的角色,对急诊工作的年轻医师来说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摆正位置,了解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正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如急诊患者不断地增加;为急诊预留的病床一再缩减;患者的支付能力在下降;面临诉讼的压力有增无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