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艺术文化管理

艺术文化管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艺术文化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艺术文化管理

企业艺术文化管理

[论文关键词]和谐的企业文化艺术活动构建特色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企业,构建以和谐为主导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是在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之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关注的焦点问题。而以厂歌、班歌大合唱等为主要形式的群众艺术活动,在构建以和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和谐企业文化“自下而上”、“柔性、温暖”的构建特色

2005年12月,由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颁布的《2006年~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铸造和谐;诚信为基,创新为魂;打造特色,彰显个性;积极引导,逐步推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即以“和谐”为主导价值观去构建企业文化的时期。

构建以和谐为主导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是在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之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最为关注的焦点理论问题,也是我国的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尝试的焦点实践问题,也是我国企业文化不同于他国企业文化的本质差异之所在。所谓“和谐”,就是企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现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相统一的状态;就是企业与所在的地理环境高度融合的意识并尊重大自然的赐予的态度;就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助、互利与互容的利益观念;就是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竞争与共同进步的关系。这种和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包含着久远而古老的中国文化底蕴,它要求在构建过程中体现更多的柔性、温暖、亲切与自然。和以往我们引进的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不同的是,它更加注意“自下而上”的形成流程与广泛的群众参与,并以此营造企业中最为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和谐的企业文化,最终以这种“和谐”为最大的促进力与推动力,促进企业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艺术活动是促进和谐企业文化形成的强有力手段

点击阅读全文

广告艺术文化管理

内容摘要:“波普艺术”试图利用波普艺术语言元素来刺激自己的发展,以求更好地立足于商业、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语言风格。由于不同时代的审美倾向不同,广告艺术对波普艺术表现语言的运用又始终是一种尝试和试验的过程,所以说,波普广告艺术文化是实验室里的文化。

关键词:实验室波普艺术波普广告艺术文化

矛盾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空间变成了一个大的实验室,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都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得到产生、检验、重生和升华的,广告艺术文化也不例外。它借助社会发展出现的审美矛盾冲突,为时代的潮流要求,不断地把艺术和设计,甚至是多种语言形式融合在一起,试图寻求它独特的社会美学风格。不同的社会时期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广告艺术文化要以不同的精神姿态表现、影射时代的审美特征,就必需不断地寻求最佳的时代设计表现语言,才能求得它的社会商业出路;波普艺术的诞生发展,给广告设计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借助波普表现语言发展起来的广告艺术文化,我们暂且称之为波普广告艺术文化。波普广告艺术文化也跟其他的广告一样,也是要不断地进行试验和尝试才能更好地寻求社会商业出路的,因此,我们说,波普广告艺术文化是实验室里的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的发展,知识爆炸的社会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在所难免,传统的美学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一次考验和历练。事实证明,传统的绘画已很难满足所有人的精神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20世纪50年代,在社会这个实验室里,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波普艺术”应运而生,并且成为那个时代时尚的代名词。广告艺术往往是通过把握艺术文化潮流来把握流行的商业文化的,当波普艺术冲击着传统绘画领域并试图打碎生活与艺术的界限时,作为大众文化实用艺术的广告艺术也同样被“波普”风潮所波及。为了迎合人们的审美口味,也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广告设计者把波普艺术的观念和其大胆的表现手法尝试引用到广告设计中来,使得广告艺术几乎在一夜之间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时尚的大街小巷上时,让那些追求“酷”生活的现代年轻人喷发出了对它火一样的热情。这种不循规蹈矩的广告艺术实验,它粗糙却很是标新立异,它抽象但又个性鲜明,它平面但意会的简洁图案、随性但隐喻的诉求文字、抽象但张扬艳丽的色彩,还有纯粹舞动的表现线条,所有这些都恰恰象征着青春的一种挥霍,一种潮流年轻人的自由自在的写照。这次广告艺术与波普艺术的混合反应,不管是物理反应还是化学反应的实验结果,都暂时迎合了具有复杂审美倾向的年轻新一代的口味,抓住这样的一种口味倾向,设计者更是相信了安迪·沃霍尔说过的一句话:“Everythingisbeautiful.Popiseverything.”(所有的事物都是美丽的,波普就是所有的事物。)

因此,任何事物都成了设计者尝试用来设计广告艺术的构成元素,所有的构成元素都被试图在实验过程中求证它们的存在价值,或许是浮躁的现代年轻人喜欢新奇的艺术视觉冲击力,或许是毫无禁忌的表达游戏更能体现时尚气息和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年轻人喜欢借助这种文化潮流来宣泄情感,标榜自己的个性,同时证明自己跟艺术文化走得最近;虽然广告艺术的这种波普实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人的审美倾向,但波普广告艺术毕竟是踩着年轻的步子而来,它在一点点地逼近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的生活,淋漓尽致的波普广告艺术,也诱发了我们对广告艺术领域的更多期待。但通俗、趣味、大众和即时的时尚之风,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行为方法上,它们都是有待于人们的发掘和发展求证的。因此,波普广告艺术文化也仍然需要设计者们不断地探索和把握,仍然需要时间、空间对它的考验,仍然被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审美情趣所左右,它注定要带着实验室的味道一路走去,这样,它才能把准流行文化的脉搏,才能更具时代的时尚精神内涵,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商业市场。

波普广告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又产生在观念艺术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在一定嬗变的时期内,其概念的定义,需要一定的实验求证过程。波普艺术是踏着工业的尘埃而来的,是后现代美术的征兆。一开始,波普艺术就是以理性的、批判的、自然的、直白的、嘲讽的、矛盾的等这样一种复合姿态出现的。对于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理论家们关于“波普”的定义最初也曾有过多种不同的解释,那么,在艺术文化多元化的新观念激发下,借助“波普”来刺激和推动广告艺术发展和变化而形成的波普广告艺术文化应怎样来定义,这是人们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当科技不断地被运用到艺术领域里来时,艺术和生活的界限逐渐消解,纯艺术的波普艺术和大众艺术的波普广告艺术,它们无论是在手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交集,更何况它们还存在于不同的社会时期和不同的地域里。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对它们的含义界定是不同的,正如“……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像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地增加。因此……例如广告、电影和电视等,也要求我们对其作出新的文化阐释。”①那么,怎样把握波普艺术和波普广告艺术之间的界定,需要一个相当的求证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社会的肯定和人们的认可。什么是波普艺术,什么是波普广告艺术,这要由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来决定的。这个决定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验证,况且,概念又是一个抽象物,要想正确地把握一种新生事物的概念,需要人们长时间的实践活动才能证明概念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说波普广告艺术文化的概念也一样,在多元化的艺术文化概念遍地开花的社会时期里,在一定时期内,其概念的定位注定是要在社会实验室里来等待着最终的最佳结论。

点击阅读全文

文化资源艺术管理

摘要:本文从现代艺术设计自身具有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实用艺术内涵出发,论述了艺术设计在开发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积淀丰厚地区特色突出的人文社会及本土文化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强调艺术创新在艺术设计与民族本土文化融合中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艺术设计本土文化西部开发创新发展

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经济战略的重点转向了中西部地区,艺术设计的探索方向也转向了西部本土文化的发掘。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也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步骤,具有从现代的工业文明逐步向生态文明(绿色文明)建设转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大标志性意义。

一、艺术设计在发掘西部本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

艺术设计的文化审美特质和丰富的实用艺术内涵,决定了其在发掘西部本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价值观念已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即从以满足物质经济价值为中心开始转向以追求高雅文明、获得高品位文化艺术享受的精神价值观为主导的现代价值观念新体系。正像丹麦哥本哈根未来研究所主任沃尔夫·伦森在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21世纪——梦幻社会》中指出的那样,目前的商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前沿——想象、激情以及梦幻世界。①不仅娱乐业,而且日用品行业也在产品中加入故事和情感。由于将某个故事或者一段传奇赋于商品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情感”产品,消费者选择商品越来越看重“非物质的考虑”。这就预示着未来的商战将变成文化商战,未来的竞争将变成文化竞争。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曾把“经济逐步转向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②看成我们时展的一大趋势,也就是说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文化不是经济的奴仆,而恰恰是经济的主人。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五千年文明史的漫长岁月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灿烂文化。在整个世界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的西部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各个民族之间长期以来的冲撞与融合深化和促进了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但由于受到地理环境与地势的影响,西部地区的本土文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西部经济也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而随着我国经济战略目标的转移,西部地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西部的本土文化也得到了一个不容错过的发展契机。如何利用有利的客观条件来开发西部本土文化以促进西部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呢?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通过符号媒介对自然界的一种适应行为。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界,使自身能够生存下去,就必须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而要做到这一点,人类就必须重视经验的积累。人类处理经验有两种基本的文化方式,一是科学,二是艺术。科学依据普遍性以探求特殊性,艺术则根据特殊性来探求普遍性,二者从完全相反的方向趋于同一个目标。而作为艺术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则毋庸置疑自始至终起了桥梁和中介的作用。由此可见,艺术设计在整个文化活动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并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活动。

艺术设计的独特优势具体体现在:艺术设计是以“美术+造型+设计”为基础的综合性视觉艺术,它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和文化产品其研究、开发、创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体系之一。③设计活动,一方面给人类生存带来了方便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又作为人所创造的人工符号和生存环境影响着人的观念和行为。设计包含着人性的因素,凝聚着人类的理智和价值观念。正因为此,才使艺术设计广泛地渗透到人们衣、食、住、行、用及娱乐的各个领域,带来了艺术设计的蓬勃发展并且倍受社会的青睐。由于拓宽了专业口径,艺术设计专业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广告、包装、装潢、装饰、室内、室外、书籍装帧、装饰画、宣传画、字体、CI形象设计、印刷排版、新闻美术设计,还包含了环境艺术、造型艺术、园林设计、建筑造型、旅游与城市景观、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与网页设计等。因此,它具有服务面广、适应性强、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其内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渗透力、附着力、扩张力、融合性又极强,有利于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包装打造精品名牌,对实现商品生产的现代化,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又满足审美心理需求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点击阅读全文

艺术管理文化创意论文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艺术管理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微观管理

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事业发展为目的文化创意是时代梦想的符号化,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非物质性。艺术管理应该把握人们的时代梦想,包括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关注人们的情感逻辑,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不断更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

为艺术管理发展与创新提供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以文化为内容,创意为导向,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推动了艺术管理的发展,艺术管理的发展又使文化创意产业具备越来越多的创意特色。两者是相互交叉、相互依存、螺旋上升、共同进步的关系。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点击阅读全文

文化管理公共艺术论文

一、香港公共艺术的发展

香港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时值城市面貌沧桑巨变,维港两岸高楼笋立,博物馆、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相继竣工。此时香港公共艺术之发展,显得步履迟缓,尤乏点睛之笔以彰显城市风采。1989年,民政局下属之香港美术馆新馆举行户外雕塑比赛,6件作品获奖,是为第一次通过政府牵头征集公共艺术作品。同年,九龙公园内安置展示雕塑作品23件。1994年,市政局举办雕塑展,为又一大型公共艺术项目。1995年成立之香港艺术发展局,致力于资助各类香港艺术项目,包括公共艺术以及公共艺术教育。1999年,“公共艺术计划”正式启动,定期举办,征集全港优秀公共艺术,安置于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中,以此鼓励各类机构、商业公司、个人参与支持公共艺术品之创作,以丰富城市景观。2001年,政府“康文署”下设艺术推广办公室,专门从事城市公共空间艺术风景的设计。此外,政府之房屋署、市区重建局等亦有结合各类建设项目,委任艺术家创作置于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非牟利文化组织,如香港公共艺术、香港社区文化中心、“艺术在医院”、“文化葫芦”等亦积极参与。开发商及私人公司则以太古集团、香港地铁最热衷于公共艺术的发展。2003年以后,文化创意产业被列为香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公共艺术亦进入政府视线。2004年完成之《香港公共艺术研究》报告,是首份针对香港的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的政府委托之专门研究,对当时香港的公共艺术作了普查,并对今后之发展提出展望。该报告指出,香港缺乏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议今后将公共艺术纳入学校正规教育中,并推行广泛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水平。十年来,政府推动公共艺术初见成效,虽仍未形成城市艺术风景线,但亦妙作迭出,悄然点缀于街头巷尾,增添空间趣味,营造文化氛围。作品题材大都贴民生活,抑或包含纪念意义,阐释人文与地方之联系。例如,市区重建局于中环街市外墙所绘之“漫游中环”壁画,中有一巨型偃卧之漫画人像,寓意中环为香港之金融政治中心,驱车驱马,过客匆匆。然而,生活本当有张有弛,何不浮生半日,偷闲一刻?另外,艺术推广办公室在旺角上海街一历史公共厕所外墙绘上装饰性传统图案,颠覆了公共厕所的传统形象。另一方面,香港一向具有中西包容的开放城市心态,以及高度的民间文化自觉性,因此也出现了表现手法前卫、内容富有争议的公共艺术作品。这类作品大多出现在雕塑展览中,部分亦活跃于社区空间里。前者如2013年,西九龙充气雕塑展中展出了数件作品,其中PaulMccarthy的“狗屎”将一堆真实的狗屎放大250倍,且表现逼真。虽此作品非开“狗屎”主题之先例,但仍因其外观不雅,成为众矢之的。另一件作品,以“烤乳猪”为艺术表现形式,令游人穿梭“猪肚”。社区艺术典型者,有在社区收集旧物,将其转变成所谓艺术作品。围绕这些作品,往往疑云重重,意见不一,从而引发公众对于香港公共艺术的思考。例如,如何理解公共艺术?外观丑陋的作品是否是劣作?民间自发与政府主导的公共艺术差异何在?社区文化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政府当如何支持社区艺术之发展?香港的公共艺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这些疑惑一方面反映出公共艺术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另一方面亦显示公共艺术教育之不足,相关知识有欠普及。

二、香港的公共艺术教育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香港公共艺术教育有所发展。提供公共艺术及相关课程的教育机构与课程包括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中文大学文化管理课程、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等。其中,理大设计系与中大艺术系,培养公共艺术创作人才。学生作品在香港艺术展中屡获佳绩。中大继续教育学院文化管理课程则从公共艺术历史及评论的角度,教授学生观察及评论公共艺术的方法。因该课程针对副学士学位学生,理论程度相对较浅。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管理文学士课程于2012年成立,旨在配合政府的文化及创意产业政策培养人才。其中,“公共及社区艺术”一课为该课程三年级选修课,阐释公共艺术之含义,介绍公共艺术评估之方法,引导学生以文化批判之眼光审视公权力与纪念雕塑之关系,并培育学生策划公共艺术、管理公共艺术,为公共艺术设计场地,以及设计扶持社区艺术政策之实践能力,实为跨学科、系统教授公共及社区艺术之课程。该课程的另一亮点,是课程设计力求寓教于乐,形式生动,并且融知识与实践于一体,创造性采用虚拟场景、实战演练之新颖教学方法。课程围绕一个虚拟项目展开:假设香港政府决计于2020年前,拆除目前除立法会大楼外所有建筑,重建中环。香港艺术推广办公室受命,规划并发展新中环之公共及社区艺术,委托三家咨询公司从事研究,提供咨询报告。在2013年秋季课程中,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三家公共艺术咨询公司,分别取名PaisanoCultureandDevelopmentConsultancyLtd.,HashtagCulturalManagementCoLtd.,以及APlusCulturalManagementConsultancyCo.Ltd.,担当为政府提供咨询之重任。各组成员扮演不同专业角色,包括项目研究兼公司总裁、公共艺术规划咨询师、公共艺术管理咨询师、城市设计师,以及公共或社区艺术家等。课程分两部分,完成前五讲后,各组前往中环,展开中环公共艺术之调研,鉴别艺术品之类别,评估艺术品之公共性(publicness)及有效性(effectiveness)。在此基础上,发觉不足,从而提出新中环公共及社区艺术发展之目标。课程后半部分,配合各专题,公司成员各司其职,逐项完成公共及社区艺术规划、管理之咨询、城市设计,以及艺术品之创作。课程亦包含设计软件技术培训,学生学会运用Sketchup8基本功能,完成设计,并制作艺术品模型。课程于期末报告会上达到高潮,学生基于课堂知识,提出不少有益于启发本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建议,例如,创设公共艺术规划办公室、设立艺术家道德保护法、改革赋税以资公共艺术项目、建设香港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长廊等。本课程与“项目委托方”艺术推广办公室合作密切,艺推办官员于期中亲临课堂,介绍业务,并出席学生期末报告会,聆听学生所提咨询方案。期末报告会与会者另有小区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等多人。

三、总结

继报告会之后,学生成果又于2014年3月5日中大未来城市研究所讲座上展示,来自人类学系、地理系、艺术系的教授及学生受邀出席展示会,参与讨论。课程最终促使多学科兼容,同时令业界经验走进课堂,增强课堂知识之实用性;亦令书本知识走出课堂,启迪业界。学生则充当香港公共艺术发展之小小咨询师,于学习中获得饶有趣味之实践体验。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