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医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运动医学是1门研究运动及缺乏运动对机体生理、病理影响的综合性科学,属新兴的医学学科。从学科的目标与任务界定,运动医学通常可分为基础与临床2个方面。临床工作主要涉及到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运动员营养卫生、医疗体育以及兴奋剂检测几个学科领域。而基础性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到机体器官组织形态、结构、成份、功能及代谢对运动训练适应性或称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运动性伤病的组织、细胞及分子病理学研究;运动性疲劳与过度疲劳的发生机制、病生理改变以及消除疲劳手段的研究以及运动员科学选材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的领域较广。这里,仅就运动医学应用基础性研究现状,新技术对运动医学研究的推动及运动医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几个方面,综述运动医学的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进展。
1运动医学研究现状
运动医学研究是随着体育运动对人体运动能力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与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息息相关。随着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运动医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有关基础性研究已从整体、器官与系统水平拓展到组织与细胞水平,尤其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的问世,使运动医学研究深化至亚细胞与分子水平,诸学者在各器官系统对于运动训练的适应性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为运动员身体器官系统适应性改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基础、运动肌肉纤维类型分类及运动性伤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面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1)[2][3][4][5]。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细胞学研究方法的进展,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仪、显微分光光度仪、流式细胞仪的开发与应用,运动性组织细胞形态学研究从传统的定性研究跨入了定量研究阶段,尤其在运动性心肌与骨骼肌肥大及有氧运动的组织细胞学基础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揭示了运动性心肌与骨骼肌肥大和有氧运动的定量组织细胞形态学基础[6][7][8][9][10][11]。20世纪90年代初,自动化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即“细胞工作站”的问世,使运动医学研究进一步深化,实现了运动性组织细胞形态学研究从死细胞到活细胞研究的飞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活细胞内亚结构、DNA、RNA、酶类、受体分子及离子研究的定量定位定时及动态变化。为运动性心肌与骨骼肌收缩功能增强的重要耦联因子及肌纤维收缩速率及输出功率的关键环节的揭示以及运动性心肌与骨胳肌肥大发生机制的探讨提供了可贵的实验依据[12][13][14][15]。
近年,随着基因重组与克隆等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运动医学研究又从细胞、亚细胞研究扩展到分子与基因水平的研究,使运动医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于运动性心脏与肌肉肥大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了新的认识,为揭示运动器官系统适应性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基础、运动器官系统适应性的发生机制、运动性伤病的组织病理与分子病理学特征以及运动员身体结构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体育运动技术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运动医学学科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6]。最近,在运动性微损伤的病因与病变的研究方面又提出了新的概念,认为运动性微损伤、运动性疲劳及过度疲劳的发生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17][18][19][20][21][22][23][24],为运动性微损伤、运动性疲劳及过度疲劳的进一步研究开拓了1条新思路,展示了广泛的研究前景。
运动员科学选材作为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已成为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由于制约运动员成材的因素很多,因而选材研究的内容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众多领域。目前,运动员选材已从单一方面研究深入到全面展示不同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生物力学及心理学方面的综合特征,尤其深入到运动员不同运动能力的遗传特征和家族聚集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已着手探讨体质与运动能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特征、基因表达、变异状况等问题[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相信不久的将来,经过科学选材及运动员身体形态结构与机能代谢诸方面的综合研究,必将把竞技体育运动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推进。同时,随着社会体育的发展,运动医学研究亦将为大众健康的实现及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医学
[关键词]医学,中国传统;语言学;翻译;英语
中医药学理论深奥,医学术语内涵丰富,翻译难度比较大。在此,笔者谈几点对中医英译的看法。
1换位思考,力求易于接受
中医英译的读者对象是外国人,所以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应该不时地换位思考,站在外国人的角度上,思考所翻译的译文是否能看得明白,并能理解和加以运用。18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A.F泰特勒(AlexanderFrasterTytle)指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里,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清晰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怎样换位思考呢?首先,应考虑译文语法上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汉语和英语各自的表达方法、习惯是不一样的,在翻译过程中,要运用英语的思维翻译中医,而不是站在汉语的角度上进行翻译。其次,考虑译文用词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是否又能符合医学英语的表达方法。普通英语词汇在医学英语中的意义有些会转变,如“tender”本意为柔嫩的,在医学英语中常译为“压痛”;“plastic”本意为可塑的、塑料的,在医学英语中常译为“整形的”;而“labour”由原来的劳动变意为“分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医翻译过程中所要注意的细节[1]。
2突显文化,力求原汁原味
写作要求
期刊常用的论文类型有述评、论著(临床分析、疗效观察、实验研究、调查报告等)、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综述等等。文字表达要求准确、严密、简练、通顺,用词稳妥,语言规范,说理明晰,推理周密,可读性强,最好还有一定的生动性。一般应用科技语体。论著类文章最常用的写作格式为“四段式”,即:前言,方法,结果,讨论。
1.1题名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不使用标点。题名用词应有助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题录、索引等,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语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1.2作者署名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应注明通讯作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论文决定刊用后,需要全部作者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1.3摘要摘要是论文的高度概括、凝练、微型化,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作用:让读者了解文章;代替阅读全文;便于制作二次文献及收入数据库。格式: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写摘要应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力戒空泛,应列出必要的资料和数据,并有明确的结论。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5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稍详细一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作者姓名、第一作者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和国名。有通讯作者时,应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1.4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能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论文选取2~5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印的MedicalSubjectHeadings(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自由词)必要时也可以作为关键词使用。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医学论文担负着传播医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的重任,论文的题目是信息的集中点,更要求论文命题能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论文题目要求具体、简洁、鲜明、确切而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
1、论文题目要有具体性
题目不具体是初学者撰写医学论文时常见的缺点,例如“矽肺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
2、论文题目要有简洁性
题目应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除一切可用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字数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多亦不超过30个字,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文题中间不用标点,题末不用句号;尽量少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题目太长就不鲜明简洁和引人注目。例如,《无偿献血者肝炎指标检测结果及不同性别与血型差异分析》,应改为:《无偿献血者肝炎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非长不可时考虑用加副标题的办法来解决。副标题常常是将主要研究方案列出附在主标题之后,但必须用圆括号或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位于正标题之下,以区分于正标题。较大的题目则应分成若干分题。每个分题单独写一篇文章,且尽可能不设副标题。
3、论文题目要确切而有特异性
【摘要】日本的平安时代(794~1192),隋唐医学及医药著作大量源源不断地传入日本,从镰仓时代开始代表宋医学的《和剂局方》逐渐成为日本医学的主流。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医史学界都认为当时的日本不仅在临床上采用中医药理论与辨治方药,而且医学著作、医事制度、医学教育、医药管理等方面均与我国同出一辙。但是根据最新的研究表明,当时的日本医学已不是对中国医学的单纯模仿,而是在对中国医学的取舍中已经出现日本化的特征。
【关键词】平安时期日本医学医心方
延历13年(794)日本都城从长冈迁到平安京(今京都),直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平安时代约相当于中国唐中期经五代十国至宋代。
平安初期,日本政府继续推行日中经济文化交流政策,仍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入唐,他们回国后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至9世纪后半期,唐王朝摇摇欲坠,宽平6年(894),新任的遣唐使菅原道明(845~903)引用在唐学问僧中馞的报告而上奏天皇,以“大唐凋敝”、“海路多阻”为理由,建议停派遣唐使,宇多天皇接受了这建议,两国关系遂告中断[1],不久唐亡。自894年中断唐使派遣开始,日本政府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双方几乎没有官方来往。
与官方交流相反,民间贸易却十分兴旺。日本的王公贵族对中国的货物极感兴趣,积极地开展与中国商人的私人贸易。北宋时,中国赴日贸易的商船,仅有据可查的就达70多次[2]。南宋时更趋频繁,“那时,日本沿海地区都有宋商人居住,重要港口敦贺、博多地区,居住商人犹多。据记载,仅1151年,在博多地区留居的宋人就有一千六百余家”。[3]
12世纪平清盛执政以后,立刻改变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积极谋求与宋朝的友好,扩大两国贸易。平清盛甚至允许宋商船直接驶入濑户内海,宋日交往更加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