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教学研究

医学教学研究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医学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学教学研究

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教学研究

1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施

实验教学的场地是实验室,是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

1.1玻璃器材的清洗、干燥、灭菌

玻璃器材干净程度对实验质量有直接影响,实验中使用的培养皿、锥形瓶、试管、载玻片器材必须严格清洗等。

1.2实验仪器的维护

各种常规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时养护、运行状态,应纳入实验室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它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显微镜、高压锅、干燥箱、培养箱、生物安全柜等常规仪器需日常维护以保证教学质量。要掌握简单的仪器维修技术,能及时排除常见故障。

点击阅读全文

叙事医学下医学心理学教学研究

医学的起源是减轻患者痛苦,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在实践中容易进入“见病不见人”的误区,医学工作要体现的情感和温度也大受影响。医务工作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技术上,忽略了患者的情感体验,忽视了患者是兼具生物、心理、社会特征的全人,有学者认为这样的发展方向与医学初衷相背,失去人文精神的医学不仅会导致人的情感需求被忽视,也会阻碍医学科学整体发展的步伐。

1叙事医学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医学人文课程,引导学生从人本主义角度学习这门课程,将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为未来成为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叙事医学(NarrativeMedicine)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丽塔·卡伦于2001年提出,2011年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郭莉萍教授将该概念引入国内[1],它是指具有叙事能力的医生提供的具有人道主义,且有效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模式[2]。本文在叙事医学视角下探讨医学心理学教学策略的作用与意义。

(1)有助于培养医学生人文能力,进一步完善我国医学生培养方式。叙事医学将医学人文以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协调了人文与技术、医生决策与患者感受之间的关系,推动和促进了我国医学生除了知识、能力之外的素质教育,对医学生叙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优化其诊疗思维,使其不断反省诊疗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成为传统医学教育中单一知识型训练的补充,有助于丰富医学实践经验。医学作为一门经验科学,需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叙事医学训练强调专注、再现和接纳,注重由变化串联而成的事件时间顺序,叙事医学强调临床事件的因果关联及具体变化,为传统医学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和实践工具。(3)促进学生养成反思意识,改善医患关系。叙事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通过问诊获得更多准确的信息,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医患沟通,使临床医学更富人性与温情。

(4)弥补医学教育的人性缺失,提高医学生共情能力。叙事医学本质上改善了未来从医者的观念,使其工作态度及行为发生根本改变。医学生学会用叙事性的语言书写病历,其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及遭遇,帮助医务工作者审视自身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点击阅读全文

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105份,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收回102份,回收率97.14%,收回问卷均有效.为了很好的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有机课组采取了以下步骤.

1.1.1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

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教材,但是目前国内还几乎没有正式的英语实验教材出版,可供参考的国外原版实验教材也不多.根据学时数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多年来从事实验教学的经验,在确定教学任务后,有机课组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7个经典的有机中文实验讲义译成英文.查阅了许多外文资料,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整理,力求在格式上统一、在语法上以及专业用法上规范,教材已经编写好.这为顺利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材料.7个双语教学实验分别为:微量法测定无水乙醇的沸点和减压蒸馏装置的安装(Micro-scaledeterminationofboilingpointandinstallationandofvacuumdistillationequipmen)t、薄层层析(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青蒿素的分离提取系列实验(extractionandisolationofartemisininfromleavesofwildartemisiaannuaL.,分为3个子实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Synthesisofaspirin)和分子模型(Molecularmodels).

1.1.2双语教学教师的准备工作

点击阅读全文

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学研究

1调查方法

对河北某医科大学成人学院成人临床本科2009级101名、2010级224名、2011级248名,共计573名在校学员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68份。将问卷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接受调查的人员距离学校路途市内(<10km)、10~50km、50~100km、>100km分别占22.25%、20.68%、48.35%、8.8%;来自乡镇卫生院、社区及个体诊所的人员占81.4%,来自县医院的占15.19%;接受调查的人员73.12%为临床医生,18.65%为相关职业,另有8.33%的学生在非医学及相关职业就业;39.46%未取得临床助理执业医师,65.14%的人员未获得执业资格证书;工作年限<2年、2~5年、6~10年、>10年分别为52.14%、24.15%、22.56%、1.15%;未获得技术职称的32.14%,医士占45.25%,医师及以上占22.59%。在影响本科教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学生存在的因素中占前三位的是距离较远、医院调班困难、本身基础差学习无兴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师水平三个因素。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医疗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医疗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当前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还存在学历过低,技术落后的现状,这就期待成人教育培养足量合格医用人才,持续满足全民医疗服务“扩容增效”的需要。

点击阅读全文

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研究

1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作用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观念的改变、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在我校非医学类专业如管理、营销、英语等专业开设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都与医疗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与才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现代基础医学概论》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这五门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重组,使之成为一门全新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编排上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整合课程。可以相应减少授课时数,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本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将人体大体结构、微细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基础医学概论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复杂,涵盖的教学内容繁多,再加上有限的学时数,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的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将繁杂的教学内容以系统进行精简、整理和归纳,重点、难点突出,该删除的内容就删除,该简单讲解就简单,涉及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尽量将其简化。比如讲解肾脏这一器官,先介绍其位置形态,再引出其组织微细结构即肾小球及滤过膜、肾小管、集合管,这样将知识点顺着一条线一一介绍给学生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生理功能;深一层的“尿液的生成和调节的机制”就作为熟悉内容。进一步的病理改变就作为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认识到特定的形态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生理功能,而稳定的生理功能作用需要神经、体液及自身调节。当自身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及机体的调节功能异常时,就打破机体的稳态,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有必要的认识,也使内容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荷。

2.2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医学是一门枯燥、深奥的科学,再加上所开设的都是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普遍重视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实用性,所讲解的医学知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知识是枯燥而繁杂的,但却是我们自身结构的精确再现,不要依照书本一一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身的结构融入到书本中,将知识点融入到他的身体结构中,这样他就会认识到这些知识点就是他身体的构成,自然而然就会有学习兴趣。关于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说不出其所以然,就要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使其明确自身这一功能是以一定的形态结构作为基础,通过明确而复杂的作用机制体现出来,才使他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讲解相关疾病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亲属所患该病的经历,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叙述对这一疾病的生理基础、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感觉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在心中燃起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发展史中经典故事、临床上的生动事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知识的由来以及新进展做一简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积极思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上的误区。从客观上讲,基础医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抽象。对于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又难以理解。在主观上,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而以往的学习方法又不能完全适用,因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致使学到的知识零乱,没有办法串联到一起,这样时间一长特别容易忘记;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内容太难理解和记忆而放弃学习。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应用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对知识连贯性和联系性的总体认识;引导学生把握本门课的重点、难点,适应大学的教学进度;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的书籍、网站,开阔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其尽快地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