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教育体系

医学教育体系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医学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学教育体系

医学教育体系对医学教育革新的作用

1欧、美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般说来,世界医学教育体系分为北美模式和欧洲模式。北美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欧洲模式以英、法为代表。

1.1美国医学教育体系

美国医学教育体系以本科后教育和精英教育为主要特征,属于大学本科后教育,即完成综合性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实行八年制培养模式,建立分级和四年制课程体系,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即“4+4”模式,先四年学习获得学士学位,后四年医学院校学习,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MD)。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过程,特别重视培养学生临床能力与科研能力。实行精英教育,严格控制招生人数,入学必须参加统一的医学院入学联考(MCAT),内容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同时必须通过专家委员会的面试。同时有相应的行业组织制度——全美医学院校资格认证委员会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LCME)评估认证医学教育资格,美国国家医学考试委员会(NBME)组织全美医师执照考试(USMLE),美国医学学科理事会(ABMS)负责颁发全美统一的各专科住院医师培训与资格证书。

1.2英国的医学教育体系

在英国,医学委员会(GMC)负责管理高等医学教育。医学院校的主要任务是高等医学教育,而且医学教育有相当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医师注册制度、对学校的医学教育、学位授予和行医必备条件都有明确的规定。英国医学院校实行自主招生,规模由政府宏观控制。根据学生的入学申请、高中毕业成绩(A-level)、面试表现等录取学生,特别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质考察要求较高。英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通常为5年,毕业授予内科、外科学士学位(MBSS),经过1年实习,实习合格者再完成2年的医学轮转,然后接受2~3年的专科培训,才可称为全科医生或专科医生。英国医学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对学生的知识技术、工作态度、临床技能、以及学术水平等都有严格的考核程序,考核结果作为遴选学生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的依据。

点击阅读全文

医学教育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以及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

关键词:中国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0引言

一个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教育,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能没有健康。医学教育包括了看病和上学两个广大人民关心的民生问题,承担着维护人类健康和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欢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随着人民群众卫生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卫生服务模式的重大变革以及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为了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宏伟战略目标,医学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党在十七大中,明确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加快改善民生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我国医学教学的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齐心努力下,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各高校医学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医学教育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广泛而深入。虽然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人民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点击阅读全文

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能充分发挥各类医学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突破时空的局限,符合医务人员的实际需要。美国与西欧国家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迅速,而我国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起步较晚,体系的构建有待完善。本文就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概况,分析查找国内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教育,远程;教育,医学,继续

1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现状

目前社会对医护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务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明显增加,参加各类在职教育的各级医护人员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往往无法抽出一个有规律的时间参加系统的学习,远程教育自身的优势无疑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工具和环境。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卫星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对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1]。通过远程教育手段整合医学院校的各类教育资源,搭建生动、形象的医学教育平台,科学、有效地增加教学的信息流量,能充分发挥各类医学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实现医学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极大地扩展了各层医务人员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受益人数多。它能突破时空的局限,实现信息的同步传递和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充分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现代远程教育能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文字、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带来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具有更强的灵活性。有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有利于启迪创造和创新。现代医学远程教育相比于传统教学有其独特优越性,符合广大医护人员工作的实际需要。现今如何构建完善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体系成为极具价值的讨论课题。

2国外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英国是远程教育的开创者,始创于1969年的开放大学(theopenuniversity)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其成功的主要经验是能平衡教育资源,根据学员需要,精心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程材料,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随时根据社会需求来合理调整课程计划,课程设置灵活。同时,英国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重视对医务工作者的循证医学、伦理、职业精神的教育,志在培养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优秀医学人才[2]。西方国家对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都很重视。美国与西欧国家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最为迅速,尤其美国的计算机、网络、软件制作及通信技术高度发达,使其无论在内容、手段、普及程度上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3]。美国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主要由政府下设的与卫生相关的管理机构进行组织。在国家立法及其他有效措施的保证下,通过远程教育方式对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及公共卫生管理人员进行终生医学教育。设立美国继续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C-ME)对提供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组织者以及课程、考试、导师的测评等方面均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美国远程继续医学教育主要从规章制度建设、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结构4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估。除了制定并完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标准与评估、还对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提供者进行认证。美国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资格认证制度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完善、全面、系统的认证制度,其认证机构主要包括机构式认证机构和专业式机构认证。前者是根据办学申请机构本身的任务和标准对学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后者又叫项目式认证机构,此种机构只评价学院内部的单位、分校(院)或项目,通常要与国家级专业协会合作共同完成认证任务[4]。而所有的认证机构的行业许可均由社团性质的全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和政府组织联邦教育部(USDE)共同承担,两者负责对全国性、区域性和专业性的认证机构提供认可服务,从而从体制上保障认证的质量[5]。澳大利亚对远程教育进行立法,能够使远程教育机构在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下健康有序地发展,能够为明确远程教育目标定位作出规定,确立远程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各级政府加大对其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投入保障。远程教育法规通常主要涉及法律规定的目标定位与办学层次、远程教育资金投入、机构设置、教师和学习者的权益等[6]。同时,远程教育立法又对规范远程教育行为和指导远程教育实践提出要求,使远程教育能够按照一定的轨道运行。印度为有效应对非传染性疾病发病人数上升的趋势,需要训练有素质的专业卫生系统人才。传统教育和培训的方法很难满足这种需求,远程教育方法已经证明是一种有效的、能提高卫生专业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手段。继续教育对于印度卫生保健领域的工作者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25家机构在印度通过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提供69门关于公共卫生各个领域的课程,这些计划的提供者包括政府和私人教育机构。这些课程内容包括广泛的公共卫生领域,如营养、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医疗和医院管理等等[7]。各国学者投身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实践,探索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规律,为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奠定基础。国外在现代医学远程教育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管理制度完善、有法律保障、课程覆盖专业广、精品课件多。这些可以借鉴用于我国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结合中国的国情,有选择地采用国外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先进的办学方法,突破传统教育体制和办学模式的束缚,转变教育观,对中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教育事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点击阅读全文

学科建设对输血医学的促进

1加强输血医学学科建设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

《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血液安全与临床输血也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仍然较高,临床科学、合理、有效用血水平也有待提升;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技术与水平发展不平衡,区域性输血安全事件也频繁出现。究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目前医学高等教育中与输血医学相关内容、知识及理念的贫乏、陈旧和落伍,现行的很多医学高等教育教材中有关输血的知识严重滞后,仍停留在发达国家上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输血医学高层次专业人才。根据1项对我国部分输血医务工作者知识结构和层次的调查统计显示,第1学历为中专者占了80%,最终学历为本科的约为20%,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2%。虽然近年来我国输血行业的从业人员为促进输血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他们的专业背景与现代输血医学相差较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自身专业能力的有效提升,也限制了输血医学的发展。因此,当下我国输血医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输血专业人才,为此也需要对医学高等教育中有关输血知识、理论和观念做极大的更新。

2加强输血医学学科建设是完善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

首先,输血医学是1门专业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它充分利用现有医学及其他科学和技术的知识,来造福接受血液或及其他相关产品的患者。输血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1支,整合了多种学科的概念、技术和相关知识,如流行病学、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血液学、分子遗传学、蛋白质化学、移植免疫学、造血干细胞等,以及与献血者招募、质量保证、血液或相关产品的采集、制备和相关的法律及伦理问题。输血医学专业的教学和管理应当专业化,将输血医学纳入学科建制,只有据此在医学高等院校中建立输血医学系这一专业化的机构,输血医学学科建设才能适应和满足输血医学发展的要求。西方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大学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成立了独立的输血医学系即是证明。其次,输血医学是1门独立性较强、特征鲜明的学科。输血医学是由1套专门的输血医学术术语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具有明确的概念和特指的范畴,学生要掌握该知识体系,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专门的训练。目前,由于输血医学教育的缺乏,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中输血医学的缺位,我国很多医学毕业生对输血术语,如很多基本的血液成分名称都不熟悉,更不用说知道这些血液成分里面的有效成分有哪些,根本谈不上掌握如何在临床上去正确使用这些血液成分。就学科而言,输血医学专业有其自身运作逻辑和发展规律,如果不按照其逻辑和规律进行管理和运作,输血医学专业的发展就可能走弯路,甚至发展受阻,无法适应我国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加快输血医学学科建设,促进输血医学的良性、科学地发展。

3开展输血医学学科建设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国际医学高等教育接轨的需要

输血医学是1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医学整体发展水平的突飞猛进,输血医学也获得了蓬勃生机。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输血医学教育,建立了与医学教育相匹配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输血医学教育从此逐渐走向正轨。其普遍的经验和做法是,在高校设立输血医学系,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开设输血医学专业,设置与输血医学相关的必修课程,进而形成了各自输血医学学科的专业教育体系。

点击阅读全文

医学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探究

摘要:当前医学发展模式经历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后,医学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得更加社会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任务与使命也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国家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四个优先”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以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四个理念为指引,在实施相关战略后,有效促进了高校人才队伍规模的壮大,在医学人才建设的外部要素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体政策与措施的着眼点忽略了医学院校管理和实践中对于医学人才内部心理要素及人文要素的培养。当前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夯实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基石,将兼具文学学科与医学学科属性的叙事医学教育应用于高等医学教育中,有助于促进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培育。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供全学程教育、全方位进行保障、运用多途径实践等措施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以推动实现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叙事医学;医学生职业精神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1]同时强调要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发展理念与举措,指出加快健康人力资源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2]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对加快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系统部署。面对新挑战,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这些任务面前,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着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亟须优化,培养质量不高、亟待提高等问题,因此,系统谋划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构建、培养具有仁心仁术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成为当前我国促进卫生健康事业与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关注点。将兼具文学性与医学性特征的叙事医学应用在医学生培养、高等医学教育中,有助于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建构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是解决目前医学人才培养瓶颈问题的首要基础。对于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目前仍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例如:医学教育总体招生规模较大,但整体层次偏低,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主要包括培养医学生关爱生命、重视生命的能力,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从精神层面与技术层面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是培养具有良好医德与精湛医术的医学人才的重要内容。将职业精神教育贯穿医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从内心认同医生的职责。有助于加强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与共情能力,提升医学生在促进大众健康和解决临床诊疗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提升信息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

二、叙事医学教育对推动医学生职业精神构建的积极作用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