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医学基础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开设《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教育部2008年工作重点及中医药科学发展纲要的精神,结合国家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要求,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创新,突出中医药特色”的指导思想,本校对中医学专业实验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构建了适合于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2个系列,3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将中医学专业实验课分为技术类实验课程和专业基础类实验课程2个系列,并组织编写了配套实验技术类教材。基础医学实验技能从规范学生实验室内行为和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入手,旨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切实的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开展《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课程教学的体会
《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与各学科实验课程联系十分紧密,基本实验技能是形态学、机能学、免疫病原微生物学等实验课必备的实验技能。只有扎实的掌握这些实验技能,才能在专业实验技能的学习中得心应手。因此在三轮实验教学中,本人认为学好《基础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要注意以下几点。
2.1注重基础培训和标准培训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从高中数理化的紧张学习过程,到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有一定的过度和衔接。因此我们要从认知的方面开始教学,从常用玻璃仪器的清洗逐渐过度到无菌储存;从常用溶液配制,到熟练掌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胶头滴管等的使用及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从砝码天平的使用到电子天平使用的过渡。着重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比如移液管的使用。移液管又叫刻度吸管,是实验中最常用的量器,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与能否正确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正确掌握其使用方法。首先,拿起移液管,要看清他的量程及移液管本身有无特殊要求的说明,然后执管、取液、调准刻度、放液、洗涤等。手的拿法要标准化、规范化、多次反复训练,最后达到动作准确优美顺畅。养成规范操作的好习惯,克服大把抓的坏习惯。教师要有一定的培养目标,制定一个规范化的操作规程,才能有目的的进行训练。教师示范要规范,拿取仪器及吸取样本都要标准化,让同学看到一个完整的标准操作过程。
2.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动手能力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释放。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课堂还给学生。比如:新生刚刚接触医学的基础课程如解剖、组织胚胎学、医用物理化学等,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甚少,所以他们渴望学习,但又苦于枯燥的医学名词、概念等,那么在实验教学中就要用鼓励的言语,经典的教学内容,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下课的前几分钟,开展竞赛如男生和女生比赛、小组与小组间比赛,看谁对本次课程掌握的好,把比赛结果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记录下来,这样一来真的能够调动学生对实验的动手能力,达到实验课的预期目的。本人认为实验教学课堂是老师的舞台,也是学生的舞台,师生互动才能唱好这出戏。
【摘要】本文分析并探讨了西医临床学员的中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缺乏针对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中医教材;学员学习中医的学习动机不明确;教员授课方式单一。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相应措施,以期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医;教学;问题;西医
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员在学习中医学基础内容时往往觉得难以理解、掌握。与中医专业学员相比,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在学习中医学基础时已经接受了系统的西医学知识,包括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等,知识背景与中医专业学员迥异。因此,针对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中医学基础教学应该根据其专业特点进行设定,不能简单照搬中医专业学员的教学模式。现就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探讨。
一、缺乏针对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员的中医教材
目前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多数采用的是中医教材或者自编教材,内容上仍然未脱离中医教材的模式,过多的中医专业术语,却没有匹配足够的课时,有碍于学员对内容的理解。针对西医临床医学生的中医教材不应该是中医专业教材的简写本,从中医基础理论、到中药、方剂、常见疾病的辩证分析全部囊括,在形式上虽然面面俱到,但每项内容都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学生无法理解,更别提将来能够应用。好的教材应该根据其专业背景、将来从业过程中面临的有关中医的问题设定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使学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内容上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补充中医新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例如随着生活水平改变,疾病谱随之改变,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医如何认识以及治疗?中医在哪些领域有独特之处,哪些领域有不足之处,哪些领域可以和西医治疗相辅相成?通过教材让学生对中医有更加立体客观的认识。其次,教材形式需要灵活多变,传统的医学的传承需要不断注入现代的元素使其更加鲜活。插画、漫画、视频等形式都是可以借鉴的模式,丰富灵活的载体模式有助于更生动具体地展现中医内容。
二、学员学习中医的动机不明确
1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作用
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观念的改变、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课程整合是体现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具体方式之一,也是学科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改革符合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和时代特征,在我校非医学类专业如管理、营销、英语等专业开设现代基础医学概论课程,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其工作大多都与医疗密切相关,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背景。因此这些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与才能,同时掌握一定的医疗知识。《现代基础医学概论》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这五门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重组,使之成为一门全新的、具有较强科学性、编排上更符合教学规律的整合课程。可以相应减少授课时数,提高教学效益,同时更加符合学习的规律。本课程按器官、系统进行编排,将人体大体结构、微细结构、生理功能、病理改变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1教学内容的选择及知识体系框架的搭建基础医学概论涵盖了基础医学的各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复杂,涵盖的教学内容繁多,再加上有限的学时数,加大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无论是授课还是听课的效果都不甚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将繁杂的教学内容以系统进行精简、整理和归纳,重点、难点突出,该删除的内容就删除,该简单讲解就简单,涉及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时,也尽量将其简化。比如讲解肾脏这一器官,先介绍其位置形态,再引出其组织微细结构即肾小球及滤过膜、肾小管、集合管,这样将知识点顺着一条线一一介绍给学生后,就比较容易理解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生理功能;深一层的“尿液的生成和调节的机制”就作为熟悉内容。进一步的病理改变就作为了解的知识点。使学生能认识到特定的形态结构决定了相应的生理功能,而稳定的生理功能作用需要神经、体液及自身调节。当自身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及机体的调节功能异常时,就打破机体的稳态,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有必要的认识,也使内容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荷。
2.2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初学者来说,基础医学是一门枯燥、深奥的科学,再加上所开设的都是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普遍重视不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认识和兴趣,使之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是我们教学中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首先要突出教学内容的专业实用性,所讲解的医学知识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剖知识是枯燥而繁杂的,但却是我们自身结构的精确再现,不要依照书本一一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身的结构融入到书本中,将知识点融入到他的身体结构中,这样他就会认识到这些知识点就是他身体的构成,自然而然就会有学习兴趣。关于机体的生理功能,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但说不出其所以然,就要抓住这样一个切入点,使其明确自身这一功能是以一定的形态结构作为基础,通过明确而复杂的作用机制体现出来,才使他可以正常的生活学习。讲解相关疾病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亲属所患该病的经历,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叙述对这一疾病的生理基础、病理改变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感觉到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在心中燃起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发展史中经典故事、临床上的生动事例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文献报道,对知识的由来以及新进展做一简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带着问题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积极思考,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
2.3教学方法的改进及及教学思维的创新学生在学习基础医学概论时,往往会产生学习方法上的误区。从客观上讲,基础医学知识需要记忆的内容繁多、抽象。对于微观组织学的内容,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病理机制,学生又难以理解。在主观上,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不适应,而以往的学习方法又不能完全适用,因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有些学生太注意一些局部的细节,而忽视对整体的把握,致使学到的知识零乱,没有办法串联到一起,这样时间一长特别容易忘记;有些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甚至有些学生认为内容太难理解和记忆而放弃学习。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应用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来说明复杂、抽象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对知识连贯性和联系性的总体认识;引导学生把握本门课的重点、难点,适应大学的教学进度;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知识的书籍、网站,开阔学生思路,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使其尽快地适应这门课程的学习。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概念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和实践分离的教学方式,突出职业院校以技能为主线的培养模式,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实践增强学习理论的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从感性认识人手,加大直观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首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避免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的弊端。这里所说的脱节有两种表现:一种是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对各章节重点、难点问题的把握不一致,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困难,而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则将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组成新的模块进行教学,从而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另一种是由于教学的平行班级较多,实验室数量较少,不能及时安排学生实验,致使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过长,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在实践课上还要进行相关理论内容的复习,造成课时的浪费。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但解决了这个问题,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缩减教学时数;其次,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讲授、示范、观察、操作同步进行,使学生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医学基础课程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是医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保证。医学基础课程涉及面广,课本容量大,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多但学时少,理论性强,基本概念多、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同时,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医学基础知识靠单纯的讲授是不够的,只有亲自去看、去做,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医学基础课中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下,医务工作者除了能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的教育提出更新的挑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吴阶平院士曾说过,“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医生的医德和人格修养是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体现的是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特点。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这不仅冲击着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医患双方缺乏沟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关人员和患方家属沟通不够充分、院方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次严重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医护人员出于害怕等原因,离开手术室,留死者在手术台上的做法,缺乏对死者遗体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一项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沟通欠佳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与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因而会存在医生在门诊不愿意多听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简单或命令式的语言等现象。然而,针对上述问题,一味责怪或埋怨医生是有失公允的。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中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与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因为无论本科在校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而这些知识储备又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密切相关。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种特殊性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教育,更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合理整合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礼仪”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相应地增强依法行医的意识,增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对此,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法律基础”、“执业医师法”等课程,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这样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从容应对所出现的问题。除了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学科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或者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递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引入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Loewi发现“迷走素”(即乙酰胆碱)的故事。通过17年的执着探索,Loewi终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阐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种科学家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这种渗入到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