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医学伦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伦理学方面
伦理学方面,如器官移植就牵涉到:①移植器官的来源问题通过自愿捐献、商品或法律推定同意即法律授权医生可摘除死者的脏器;②病人的选择问题:谁先接受移植,即医药资源的微观分配问题;③分配的公正:根据器官移植的利害。国家应该拨多少资源用于器官移植,才是资源的公正分配,这又涉及宏观分配问题。再如,医护人员根据病情结合病人自己或家属的愿望和要求,能否决定采用安乐死,什么情况下采用,以及采用后牵涉到义务、权力等伦理学问题和法律问题。对此,医生、护士甚至全社会目前还没有找到解决的良策。
2护士素质方面
多年来,由于受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教育体制和功能制护理的影响,我国的护理专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护士知识面窄、结构单一、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造成了先天不足,影响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发挥。同时,也限制了护理专业的发展。通过改革开放,一方面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不足和差距;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的学习和引进,为缩短差距,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创造了条件。但是,没有高素质的护理专业队伍,又无从谈及引进和提高。因此,提高护士素质就成为实现护理现代化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工作者,一方面要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扩充现代护理理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经验,广泛收集信息,为我所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
3护理教育方面
随着新技术的使用及临术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首要的问题是转变护理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彻底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框加中解脱出来,真正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现代整体护理模式对护士知识结构的要求实施护理教育。在教育中要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坚决改变用培养医士的教育模式来培养护士。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与教学大纲等方面改革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教学全过程中体现这种改革,即始终以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把“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放在首位,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和指导学生形成合格的护士知识结构,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是完善护理教育体制。护理教育要坚持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办学方针。长期以来,我国的护理教育缺乏合理的层次结构,从而使护理队伍缺乏合理的层次结构。面对这种状况,应该发展高级护理教育,改革中级护理教育,普及初级护理教育。按照我国经济发展要求,中级护理教育仍是现阶段培养护士的主体。根据中级以下的护士要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和目标,在护理教育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使学生感到学的知识有用、会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高级护理教育要加强,这是体现护理事业发展成果和发展方向的前沿队伍。加强在职教育。新的时代信息在社会中越来越重要。人类知识即信息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如夜大、函大、职大、自学、短期专题讲座等,继续调整、补充和完善在职护士的知识结构,并掌握现代化的护理手段,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1医院医学伦理建设情况堪忧
1.1整体建设架构中医学伦理支撑的严重缺失
目前大型综合医院一般均设有伦理委员会和医德医风部门,但在行政管理体制中,基本没有医学伦理的主管领导和管理线路,往往形成以伦理委员会取代医院管理职能,以医德医风建设涵盖医学伦理建设。势必造成医院的建设规划、年度目标和运行制度等决定医院建设导向的关键环节中,缺失了医学伦理要素的支撑,表现为以数字、以规模、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发展指标成为主流。
1.2临床医护行为中医学伦理规范与督查不力
医学伦理要求临床医护行为要体现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但由于指标压力和超负荷运行,门诊就诊过程成了流水线,医生成了机器,处方千篇一列,检诊套餐以对;住院治疗中,患者成了床号,告知不充分、无耐心,医学术语、晦涩语句累牍连篇,医学家长主义盛行;患者隐私得不到保护,人格得不到尊重,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强调经济利益过重,导致乱收费、重复收费、套餐收费、无医疗价值收费等收费问题层出不穷。医院管理层面对医学伦理的要求在制度建设和执行督查方面处于空白或滞后,导致临床医护行为诸多细节偏离了医学伦理的基本要求,这也成为大多医患纠纷的引爆点。
1.3临床医护教育中医学伦理带教和体验不足
医学遗传学伦理学是将遗传学与伦理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作出正确的医学伦理判别,明确其所处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并使医学遗传学健康发展得到伦理道德支持。
一、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伦理教育和理念的必要性
医学遗传学是研究人类疾病和遗传学关系的学科,研究范围超出了传统医生与患者关系,不仅仅涉及到患者,还涉及到患者家属和其相关人员。当人类自身成为遗传研究对象则必然产生人类尊严和人权伦理问题。而当基因诊断、产前诊断、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重组DNA技术等的应用,在改善人类健康、医疗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道德和社会、法律方面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医学遗传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伦理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还可以让医学生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二、医学遗传学中的伦理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医学遗传服务的目标是帮助有遗传问题的患者和家庭尽可能正常地生活与生育;在生殖和健康问题上作出知情选择;帮助他们进行相关医疗服务(诊断、治疗、康复或预防)或社会支持。因此,一方面,在实践中除了要遵循1997年WHO在日内瓦召开的“医学遗传学的伦理问题”会议上提出并建立的基本准则外,同时,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医学科学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医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今天找到平衡。
(一)知情同意、尊重公平原则
摘要:目的:探索线上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进一步探索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及模式。方法:选择广东省某卫生职业院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伦理学的线上教学,从自制调查问卷、理论考核两方面综合进行线上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生期末卷面理论成绩为60.0~96.5(83.19±7.73)分;线上教学满意度显示,71.43%的护生对自己的在线学习效果感到满意;38.10%的护生希望今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42.86%的护生认为线上教学可以取得线下教学相同的教学效果。结论:线上教学模式可以基本保证护理专业护生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质量,但线上教学对于情境教育要求高的医学教育更为严苛,今后,在教学模式、技术支撑、运行体系、评价模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唯有多措并举,弃弊扬优,才能达到线上线下医学教学同质效果,助力在线医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护理伦理学;线上教学;教学模式;伦理道德教育;护理教育
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文件中要求各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和“确保‘线上线下同质’”,随即全国各高校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启动线上教学。在线教学是战“疫”应急之举,却蕴含着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契机;此外,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已无法满足护生的学习需求[2],加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等职业院校扩招200万学生的任务,双重背景下给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护理伦理学是一门将伦理学理论、原理与护理科学活动、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在护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3]。由于传统的护理伦理学教学策略注重理论原则,缺乏情境的应用,加之护生大多无临床工作经验,对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缺乏面对真正临床伦理困境的决策[4],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借助广泛的数字资源可实施情境教学,以满足不同风格护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对广东省某高等职业院校护生护理伦理学在线学习效果进行调查,探寻更加高效开展线上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后疫情时代护理教育在线教学提供参考[5]。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20年7月,采用问卷星便利抽样法抽取广东省某卫生职业院校2017级五年制护理专业同期参与护理伦理学线上授课的105名护生,教学由相同老师进行授课。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