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医学图像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实验之前的课程讲授
1.相关法哲学理论的讲授。法哲学理论的讲授,主要是介绍现有的一些法哲学流派和主要的法哲学观点争议,这为日后提出问题奠定了基础。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设计主要是运用生理实验解决法哲学问题或者部门法的主要问题,所以人文社科问题是实验的目的之所在。很多法律认知科学的生理实验流程大同小异,运用的设备相差无几,但是其所解决的法哲学问题却大相径庭,所以,相关的法哲学理论的基础必须夯实,否则实验就是无的放矢。为了进行“法律认知科学”的实验,就必须让学生选修“法哲学”、“西方法律思想史”和各个部分法的法哲学课程(如“民法哲学”、“刑法哲学”、“诉讼法基础理论”等课程)。为此,我们开设了“西方法理学”和“法哲学”等课程。通过相关法哲学课程的讲授,并组织学生对部分重点问题、争议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炼出核心争议之所在,由此设想日后可以进行实验的粗略方案。这一点也是体现“认知研究”与“治疗研究”之间的区别,体现我们研究的人文社科的目的指向(而非一般的自然科学或医学意义)。此外,我们还为法学硕士生开设了“神经元法学”和“法律认知科学”等课程,对此类问题的探讨更为专业、细致。
2.联系医院的医生前来讲课。由于课程具有跨学科性质,这种课程需要其他学科的知识。而本学科的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知识背景,但毕竟其主导学科还是法学或法理学,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学识显然不如这个领域的专家。所以,邀请其他学科的教师或研究人员前来授课就显得很有必要。而对于法律心理实验课程而言,这方面主要是请医院的医生前来上课。这里包含了以下三类,一类是神经科专业的医生,其为我们讲解脑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部分高学历的医生由于拥有系统的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的教育和科研知识,甚至还可能从事过“认知”领域的生理研究,就能够从“生理心理学”的“认知”角度为我们讲解实验设计的方案、流程等对实验特别有意义的问题。
3.带领学生前往实验室参观。由于法学专业学生对工科和医科的实验室一般都比较陌生,如果他们对医疗设备或者医学实验室没有相关的认识,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实验方案,因此,非常有必要让他们参观实验室或者医疗设备。在参观的过程中,由医务和实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其中包括仪器、操作流程和仪器软件的介绍。老师和学生甚至可以进一步接触机器,如进入密封的磁共振室,躺入磁共振仪器内模拟作为实验的受试者。这样,他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躺在仪器内接受检查或实验者的境况,设计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从事“法律认知科学”实验的仪器设备与“医学治疗和检查”的实验设备虽然相同,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差别。如磁共振机器,一般医学治疗目的进行的检查往往只需要运用“1.5T”级别的机器;虽然这种级别的机器也能运用于“法律认知科学”实验,但是相关实验对仪器的要求往往更高,通常要求是“3.0T”级,此级别仪器在普通医学检查中的运用就比较少;认知科学实验的磁共振仪器甚至使用到高达“12T”级别。
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工作
1.通读实验报告。法律认知科学相关的实验论文很多,必须进行大范围的选题筛选。粗略筛选之后的论文,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读。研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看研究现状,知道他人的研究进程、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这些研读,我们就能够根据现有的研究进度,选择尚未研究(发表的)而又可能比较重要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日后实验选题的大致范围。二是参考他们的研究手段、流程,对他们的研究方法进行借鉴。现在发表的论文,一般都会大致介绍实验的流程。然而,学术论文毕竟不是实验报告,其更多侧重于问题的提出、解决和分析,流程的介绍往往比较粗糙。当然,部分学术论文也有比较详细的实验流程,对此类论文的仔细研习,就能对实验设计产生比较大的影响。①
摘要: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已被国内外医学专家广泛应用,写作医学论文它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与医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在医学临床应用的杰作。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传递医学信息,进行原距离面对面的医疗活动,有效地为病人服务。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远程会诊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会诊已成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新的医疗服务保障形式。远程医疗的特点是以最快捷方式获得接近传统医疗方式的诊治效果.真正做到快捷、高效,为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开辟了一个新领域、新途径。
1远程医疗会诊系统
远程医疗会诊包括:远程诊断、远程治疗、远程教育、远程监护、建立数据库等,较常见的有B超、胃镜、CT、MRI等。我院目前已应用了远程血液细胞学图像处理系统。远程医疗会诊中心采用WindowsNT+NetMeeting视频会议系统,细胞室配置了计算机、0IYMPUS—BX40三目光学显微镜、Panasonic微型摄像头、扫描仪、EPSON710彩色喷墨打印机、电话等,血液病患者的图片可由检验人员在本科内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通过SUNSPRO直接传输,在远程医疗会诊中心配合下,可使对方专家同步观察血片及骨髓片,以提出有效的诊疗方案。会诊前先由病人选择专家、预约会诊时间,临床医师将检验报告、患者病历及各种详细资料填写清楚,提前发送对方。在会诊时。也可让患者及家属参与。通过视频会议,让专家与主治医师、检验医师及病人面对面交谈,这样既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也增加了病人对医学专家的信任度。
2远程会诊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医院声像资料的类型和应用;医院声像资料的业务管理;医院声像资料的保管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录音资料、摄影资料、录像资料、计算机可读资料、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胶片、声像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信息传播速度快而使其在医疗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21世纪是信息与高科技结合应用发展的时代,医院档案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本文就医院声像档案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如何对医院声像档案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声像档案管理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记录知识的信息载体正向高科技、多媒体的趋势发展。声像技术因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信息传播速度快而使其在医疗、教学、科研等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医院图书馆收藏文献资料的载体也由单一的纸质载体向磁、光、声像介质等多种载体发展。因此,加强声像资料的管理是医院信息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医院声像资料的类型和应用
医院声像资料按其记录的形式不同分为录音资料、摄影资料、录像资料和计算机可读资料。
1边缘检测
边缘检测是大多数图像处理必不可少的一步,它的任务就是使边缘精确定位和噪声被抑制。尽管边缘还没有精确而广泛承认的数学定义,一般文献都认为局部极值点或灰度发生急剧变化的点即为边缘点[8],它可以粗略地分为阶跃边缘(stepedge)和屋顶边缘(roofedge)两种。经典的微分边缘检测算子利用的是边缘处的一阶导数最大或最小,阶跃边缘点处二阶导数呈零交叉或屋顶边缘点处二阶方向导数取极值等,由于梯度算子对噪声很敏感,Pre-witt首先提出了用曲面拟合法来做边缘检测。
近年来,随着数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边缘检测方法,如数学形态法[10]、小波变换法[13]、神经网络法[14]、模糊检测法[12]、IFS边缘检测算子[16]等等。这些算子都在力图最大程度地抑制噪声和多尺度地探测真正的边缘,但针对不同的图像,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最佳检测算子,读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边缘检测算子在医学图像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医学图像的匹配、肿瘤病灶的确定、造影血管的检测、冠心病的诊断、左心室边缘的抽出等等。
2边缘检测方法
2.1微分法一阶导数法:
不管是阶跃边缘点还是屋顶边缘点,它的一阶导数都具有局部极值。先对图像的每一个像素求一阶差分,取适当的门限,当某点的一阶导数大于门限值时便被定为边缘点,梯度算子和Robert算子[8]便是这类简单算子,由于噪声也表现为灰度的急剧变化,这类算子对梯度非常敏感,常产生一些孤立点。Prewitt和Sobel[7]边缘检测算子在进行微分以前,先进行邻域平均或加权平均,这样虽然抑制了噪声,同时也模糊了边缘,使检测结果较粗。于是就出现了Kirsch算子[9],它是一个3×3的非线性算子,其基本思想是尽量使边缘两侧的像素各自与自己的同类像素取平均,然后再求平均值之差,从而减少由于平均而造成的边缘细节丢失,它的缺点是增大了计算量。二阶导数法:此类方法利用的是边缘点处二阶导数呈零交叉或取极值。
[摘要]目的:探讨虚拟人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方法:选择一无器质性病变中年男性颅脑标本,采用冰冻刨削切片技术,间隔1mm作断层切片,经扫描仪、普通相机和数码相机摘取图像输入计算机,用自编软件处理平台重建颅脑三维结构。结果:完成颅脑图像数据的采集工作,断面图像清晰;组建数据库,重建结构可任意放大或缩小,单独或叠加显示,并可任意角度旋转等。结论:初步组建中国人颅脑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体数字化研究的开拓和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人体结构信息的数字化是科技发展的前沿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科学研究工程。可视人体计划(VHP)源于美国生物医学图像库建立的需求[1],在医学领域数字化虚拟人体不仅用于生物和人体形态学研究和教学,也开始有效地应用于矫形和整形外科在手术前后的可视化模型,外科手术模型的建立及模拟手术等。同时,数字化虚拟人体还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学、生物力学、机器人学和体育训练等学科[2]。本课题组立足于国内现有的技术水平,完成了人体最为复杂的部位—颅脑的数字化研究工作。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选择一经CT、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无头部外伤及手术史,发育良好,身材、头围等参数符合中国人体特征的中年男子新鲜尸体一具,要求头部无扭曲及挤压变形。
1.2方法①用红色乳胶行股动脉灌注,待乳胶完全凝固后,平甲状软骨上缘在保持头部自然体位的情况下呈水平位离断颅脑,获得完整的颅脑。②将头颅置于特制的大小适中的立方体小盒内,其内径为25cm×25cm×25cm,盒的外侧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标准的坐标系统。将颅脑放入盒中央,使颅脑下断面与盒底面紧贴,向盒内注入少许清水,排空断面与盒底间气泡后,置于户外(气温低于-20℃)冷冻。待完全冻透后(冷冻1周)观察可见冰层透明、无气泡,头部无位置变化及变形,断面与盒底紧贴,冰块与小盒冻成一体。然后注入清水,放置对位标志,加防尘盖,排空气泡,于户外安全处冷冻。③于冬季室外(气温-20℃以下)用自制刨削机按预先设置的切割线自下而上切制,获得连续断层标本切片图像240张(层厚1mm,用1~240分别编号)。为了防止因摩擦生热而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喷纯酒精的方法进行物理降温,既防止了融化又有效去除了冰晶,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
1.3实验计算机三维重建系统配置硬件:CPUPentuimⅡ350,内存128M,硬盘30GB,显示器Philips107G,IntelliTouch表面声波触摸屏,扫描仪MicroTekSlimScanC6最大光学分辨率600×1200DPI(dotperinch),数码相机DC-260最高分辨率1536×1024。软件:图片对位软件,边界处理软件,三维重建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