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在线教育

医学在线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医学在线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学在线教育

线上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实践浅析

摘要:目的:探索线上教学在五年制高职护生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进一步探索高职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及模式。方法:选择广东省某卫生职业院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护理伦理学的线上教学,从自制调查问卷、理论考核两方面综合进行线上教学效果评价,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生期末卷面理论成绩为60.0~96.5(83.19±7.73)分;线上教学满意度显示,71.43%的护生对自己的在线学习效果感到满意;38.10%的护生希望今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42.86%的护生认为线上教学可以取得线下教学相同的教学效果。结论:线上教学模式可以基本保证护理专业护生护理伦理学课程教学质量,但线上教学对于情境教育要求高的医学教育更为严苛,今后,在教学模式、技术支撑、运行体系、评价模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唯有多措并举,弃弊扬优,才能达到线上线下医学教学同质效果,助力在线医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护理伦理学;线上教学;教学模式;伦理道德教育;护理教育

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1],文件中要求各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和“确保‘线上线下同质’”,随即全国各高校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启动线上教学。在线教学是战“疫”应急之举,却蕴含着教育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契机;此外,在教育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已无法满足护生的学习需求[2],加之“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高等职业院校扩招200万学生的任务,双重背景下给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护理伦理学是一门将伦理学理论、原理与护理科学活动、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在护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3]。由于传统的护理伦理学教学策略注重理论原则,缺乏情境的应用,加之护生大多无临床工作经验,对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缺乏面对真正临床伦理困境的决策[4],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借助广泛的数字资源可实施情境教学,以满足不同风格护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对广东省某高等职业院校护生护理伦理学在线学习效果进行调查,探寻更加高效开展线上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后疫情时代护理教育在线教学提供参考[5]。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20年7月,采用问卷星便利抽样法抽取广东省某卫生职业院校2017级五年制护理专业同期参与护理伦理学线上授课的105名护生,教学由相同老师进行授课。

点击阅读全文

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问题浅析

【摘要】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该文深入探讨了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面临的现实背景,并在梳理分析现阶段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存在信息技术融合层次较低、教学主体信息化能力较弱、医药职业教育精品在线课程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实施教学革命,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开展全方位能力培养,增强教学主体信息化能力;以创新为导向,积极打造医药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关键词】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背景;问题;路径

信息化教学系指在现代教育思想及理论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1-2]。在职业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早在20余年前即开始应用,然而在医药职业教育领域,信息化教学则因医药信息化资源开发难度大、改革理念更新不足等诸多因素发展迟滞。基于此,笔者根据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梳理、总结、分析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现实背景、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以期为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1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现实背景

1.1信息化社会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正与职业教育不断融合,对医药职业教育的影响也日益深入。根据美国新媒体联盟(NewMediaConsortium,NMC)发布《地平线报告》的预测和描述,未来5年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会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3]。同时,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迎来了政策利好期。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使中国教育信息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中指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从理论层面分析,根据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言,科学发现导致范式产生变化,同时也是范式变化的结果[4]。也就是说,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范式的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随着医药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医药职业教育生命力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信息技术的推动,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无论是从政策落实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信息技术影响医药职业教育的趋势来看,抑或从医药职业教育自身的创新来看,医药职业教育信息化作为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学体系,都应时、应势而生,即依托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MOOC)、智慧课堂、微课等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线上教学,辅以线下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点击阅读全文

在线教育下大学数学课程浅析

摘要:在大学课程中,“线性代数”“运筹学”等数学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应用广泛等特点,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的快速更新,在未来的人才需求中,自学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通过将雨课堂等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融入“线性代数”“运筹学”等大学数学课程的课前预习活动,可以使得过去人们熟悉的预习活动各环节变得可调、可控、可评,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更轻松、课程学习效果更好,有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预习;自学能力;大学数学课程;在线教育

“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是众所周知的学习三环节。相对来讲,预习环节虽然早就被学者屡次提及[1-2],但教学实践中学生预习效果并不如人意。由于大学管理模式下课外时间一般由学生自主支配,课程教学过程中预习环节的实施往往更加薄弱。针对利用预习活动提高大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问题,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方法探索和机制研究[3-14]。近年来,随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借助诸如微课预习、在线预习等不同形式,在物理、化学、医学等理工科类,语文、英语等文科类的大学课程中对预习活动进行了研究探索,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随着社会信息的快速更新,未来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竞争方面,而人才的培养深度可以从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专业学科素养、人文社会素养等不同层面进行描述。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涉及人才培养标准的导向文件,例如,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15]。除上述描述人才的培养标准之外,笔者认为自学能力也将是人才标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具有足够自学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在未来诸多未知因素和挑战面前,会有更多的机遇获得更大的创新性成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宝剑锋从磨砺出”,理论越抽象、内容越难懂的课程,越需要课前预习,越能锻炼学生的学习意志和自学能力。“线性代数”等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的特点;“运筹学”等大学数学专业课程具有逻辑性强、应用性广泛等特点。这些课程不但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以及自主管理意识提升也有重要的作用。为实现2020年春季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笔者曾综合应用雨课堂教学技术、微信平台等手段,圆满完成了在线课程教学任务,也在“线性代数”“运筹学”这些大学数学课程的线下教学中尝试性利用雨课堂平台深入开展课前预习活动。笔者发现在课程教学中借助雨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开展预习等教学活动,可以实现以下目标:有效降低学生学习大学数学课程的难度,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确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励学生养成自学的意识与习惯,使得预习的全过程可调、可控、可评估;增强教师对学生预习进度、预习效果的掌控,预习活动由此变得具有可操作性。本文结合已经开展的在线教学实践,对大学数学课程中的课前预习环节进行探讨。

一、明晰课程预习活动的开展意义

当前,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是在被动式学、灌输式听、应对式学习,这对人才培养的效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一定限制作用。而预习环节,不管是主动式预习,还是引导式预习,甚至是任务式预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过去,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手段与平台,学生的预习程度、预习效果不方便进行督促、反馈与评估。现在,新兴的网络在线教育平台为有效开展课前预习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与支持。为了在大学数学课程中实施有效的预习活动,一方面,需要让学生在课程教学周期中能切实将时间精力投入到预习过程中,真正意识到预习的价值与作用,使其内心对预习是接纳、乐意参与的,而不是抱着任务式、对付式的心态。另一方面,需要让教师意识到积极部署预习活动的价值。预习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升在未来工作生活中面对信息态势千变万化时的应对能力;二是让学生对下一次课的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能“有的放矢”,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听,使听课变得更轻松愉快、更有效果;三是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预习进度、自学能力的强弱以及自学习惯养成的程度。

二、营造预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氛围

点击阅读全文

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内容摘要】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如何在课程学时有限学习难度较大的背景下,增加学习兴趣,保障学习效果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顺应“互联网+教育”改革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详细介绍了食品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方向。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科技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和模式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已经在多门课程中成功实践[1]。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科。该课程主要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生命奥秘。食品生物化学传统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知识点较多,记忆难度大,学生普遍表示学习困难,课程补考重修率也比较高。在此背景下,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食品生物化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食品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教学改革理念。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现代化势在必行。“十四五”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继续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建立互联网教育资源及应用的国家平台,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要继续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鼓励在线教育资源开发。由此可见,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符合国家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模式转变需要。只基于教材内容的课堂讲解方式已经满足不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学生生活方式、学习习惯等已经随着科技进步发展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变,电脑、手机、平板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主要的学习工具。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从教学方法、模式等方面进行根本式改革,需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2]。在此背景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MOOC)如雨后春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然而,在现有教育环境下,慕课还存在监督管理较难、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课程没有传统课堂生动,课堂效果较差等问题,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学习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既保留传统教学优势又增加网络教学的新方式新理念,规避传统教学“满堂灌”枯燥乏味以及单一线上慕课诚信和课程质量没法保证问题[3]。因此,利用现有线上资源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适合现在的教学环境。

点击阅读全文

产教融合战略下药师型人才培养路径

摘要:目的探讨产教融合战略下药师型人才培育路径,为解决我国药师型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平衡现状提供借鉴。方法审视我国药学教育现状,借鉴发达国家药学教育方式,探讨产教融合战略深度落实于药师型人才培育的实施路径。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在学位设置、课程体系、授课方式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教育经验,进一步从调动医药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加强院校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强化行业指导作用等方面入手,将产教融合战略落实于药师型人才培养,推动药师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教融合;药学教育;药师型人才;人才培养路径

药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分支。尽管我国当今药学教育办学规模可观,然而随着社会对药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传统“重药轻医”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有效契合时代所需。合理借鉴他国前瞻性教育经验,贯彻落实党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对于推动我国药学教育健康发展及药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药学服务体系发展完善,较早探索了产教融合式教学。在此介绍了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现状,探讨了发达国家药师型人才培养路径与特色,同时分析了将产教融合战略深度落实于药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相关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现报道如下。

1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始于18世纪初。药学教育发起阶段,国内仅设有20个药学教育机构[1],截至2014年底,我国设有涉药专业的高校已达710所,培养了大量优秀药学人才。然而随着医疗服务模式的不断改良,传统药学教育方式已无法高效契合当代社会需求。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模与办学水平增长不同步,扩招盲目。高等药学教育办学机构近年来发展虽迅速,但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国内仅有3所药学本科院校,趋同心理导致很多院校的扩招存在盲目性[2]。二是专业培养目标雷同。当前培育的药学人才主要分为新药研发及药学基础研究人才、制药技术技能人才和药学服务人才。传统药学教育方式的沿袭,导致我国药学人才培养依然侧重于药物研发及制造,加剧了专业重复性建设。三是药师型人才输出不足。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亚健康人群比例增高,对于药师的需求已愈发强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指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该机构总卫生技术人员中占比应不低于8%。而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尚不达标。此外,世界药学联合会公布执业药师注册人数标准为每万人口6.2人,截至2018年11月底,我国也未达标,且自2016年以来,每年药师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详见表1、图1和图2.“重药轻医”的教育模式直接导致药师型人才的输出无法满足市场所需。

2发达国家药师培养路径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