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医药影像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中药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山西大同大学转型为技术应用型大学,中药学实验课时增加,教学改革得到保障。选择引进实物标本和制作影像标本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开放中药标本室,开放实验项目是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中药学;实物标本;影像标本;教学改革
中药学是中医专业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应掌握中药的性能、应用等基本知识,同时能辨识100种常用重点中药饮片。作为一位合格的临床中医师,必须全面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同时还应具备一定识别药材的能力,掌握其气味、色泽、质地、性状等基本知识,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为更好地满足中药学实验教学的需要,我校积极引进新的浸制标本和饮片标本,从2013年开始进行教学改革,2015年全面开展,经过3年的实践,效果明显,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支持。
1课程教学改革的保障
我校于2014年转型为技术应用型大学,根据中医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调整,我校重新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时数,将中药学课时数调整到120学时,将原来的中药实验课由10学时增加到24学时。中药实验课主要内容是对药用植物的认知和对中药饮片的识别[1]。实验课学时的增加为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常用饮片的形态、色泽、气味等特征,近距离多接触饮片标本提供了保障。
2课程教学改革的依据
【摘要】目的:通过医学影像技术读片制度的建立使影像技师在临床工作中对DR、CT、MRI等图片、期相、序列进行技术分析评价,能够有效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方法:制定影像科技术组影像技术读片总则(试行):①选择典型病例、特殊病例分析检查方法和影像标准解读;②选择个人做得较满意或不理想的、甚至失败的病例分析经验教训;③选择正常病例进行重要影像解剖识别及影像表现描述,提高影像诊断基础知识水平和影像解读能力。其次,建立新媒体视域下的影像技术读片制度,并延伸到在技术组群里实时讨论技术问题。结果:①通过技术读片,技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②通过典型病例影像学表现的不断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影像诊断水平;③对部分检查失败的病例找出产生原因,提出整改意见,避免再错;④特殊病人、特体病人根据共同的实战经验制定个性化方案,快速完成检查。结论:①人人参与,自己收集资料,自己登台汇报,能明显提高技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通过技术读片,统一各种标准,更利于教学工作;③根据影像科技术人员结构和具体使用设备情况,制定都能接受的技术读片制度,能显著提高技师实战能力;④新媒体视域下的技术读片和技术组群内的学习讨论,技师参与度更高,综合业务能力提升明显,技术队伍更加团结,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读片;新媒体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促进了医疗健康事业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支撑现代化医院的影像设备迅猛增加,这对专业的影像技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影像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我们必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最终才能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虽然影像科室每天需要检查的病人多,工作压力大、任务重,但是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要求影像技师要与时俱进,学习先进技术,才能操作使用设备的各项新功能[1],因此,影像技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内各种影像的成像原理,还要熟练地使用不同型号的成像系统以及不断升级的各种功能,每次设备更新、软件升级做到人人参与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各种新功能、新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并在首次临床应用专家的指导下及时完成部分病例的检查工作,必要时与安装工程师、培训专家建立微信群,时时得到帮助,才能更好地完成临床疾病诊断要求的各种影像技术检查[2]。
1目的
建立医学影像技术读片制度的重要性,医学影像技术学在医学影像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3],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影像诊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影像技术的支持,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做出优质图像,这就要求技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共同分享才能更好地为影像诊断医生提供真实、准确的影像信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客观翔实的影像学资料[4],为了能让我科年轻技师快速成长,独立上岗,按质按量完成临床开具的各种检查申请,特别是特殊部位、特殊病人的投照和急危重病人的平扫、增强、后处理等,自2016年4月起,技术组全体技术人员在科主任的指导下,由技师长具体实施,建立了医学影像技术读片制度。
2方法
【摘要】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不仅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涵盖知识面广的学科体系,而且它与高新科技相结合,较传统的放射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必然要求影像技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与之相适应。但是目前影像技师的综合素质与现代影像技师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提升影像技师的综合水平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放射科;影像技师;综合素质
1医学影像技师的现状
谈及提高医学影像技师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了解影像技师队伍现在的状况。大部分影像技师在临床工作中以操作为主,给患者摄X线、CT、磁共振检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操作。大部分的放射科都是主任医师管理,医师在放射科有绝对话语权,技师只负责患者检查流程。影像技师大都专科毕业而医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出身学历偏低和在科室的地位不高,加重了自卑感。认为自己处于医院基层且在一个辅助科室,做的再好也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工作中只要做好本职工作不出医疗事故就心满意足了。由于抱有这样的心态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必需提高影像技师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努力改进。
2树立岗位敬业精神和专业自豪感
作为一名放射技师,虽然处于医院的基层,但其作用和地位是不能小觑的。现在大部分的临床科室都需要影像检查来协助他们对疾病的诊治。一张清晰明了的图像对患者的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帮助。随着设备技术的发展,放射技师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磁共振引导下穿刺靶向治疗需要放射技师精准的病灶定位,引领手术医师的操作。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技师的协助医师将寸步难行。传统的观念已经在发生改变,放射科不是以往那个简单的辅助科室,而是慢慢向临床科室转型。放射技师也不是仅仅提供简单平片的操作员,而是一个诊疗过程不可或缺的一员。没有我们的一线努力,患者的疾患将被耽搁,临床的误诊率将会提高,现代医学将回到望闻问切的年代。
摘要:新医科是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的“四新”之一,它是紧密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全面整合精准医学、转化医学等医学前沿领域的新医学体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作为现代化的医学技术类专业之一,是该新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我校近几年来在校企协同培养方面不断探索与实践。基于此,文章就我校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和实践策略展开阐述,抛砖引玉,以期对其他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医科;医学影像技术人才;校企协同培养;实践
2018年10月17日,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文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即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2018年12月29日,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暨临床医学类专业教指委首次工作会议召开,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符合新时代需求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医学专业和培养一流医学人才,作出系统谋划[1]。“新医科”,既是应对新时代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外在要求,也是遵循医学学科发展“内在逻辑”的自我调适;也是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驱动医学科技创新,提出的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通过探索全球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卓越医学人才教育新模式,实现医学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医学教育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学+X”多学科发展模式的医学教育新模式的转变[2]。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但作为教育部2012年新增的,办学仅有十年历史的新专业,长期以来各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知识而轻能力”的陈旧观念以及实践教学条件不足等客观原因造成了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需求脱节[3]。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逐步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的学习模式,通过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着重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新医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可以有效促进校企协同、产教对接、理工医结合,提升新内涵,强化培养质量效果,对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办学现状
1.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现状
传统的高校教学理念模式已不能满足医学影像技术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虽然全国各高校近年来都在努力探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创新培训模式,但从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反馈结果来看,该专业的建设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摘要】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医疗器械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产品种类也从当初单一的常规器械日益多样。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器械技术含量不高,国产医疗器械大部分属于中低端产品,因技术不足、稳定性欠佳等问题而无望涉足高端产品领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势必与国外市场接轨与看齐。
【关键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结构分析
尽管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但进入医疗器械的企业却有增无减。按经济类型分析,2005年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医疗器械企业总产值为246.8亿元,占总产值的47.7%;股份制企业总产值为126.2亿元,占总产值的24.4%;国有企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占总产值的3.2%;集体企业总产值为8.1亿元,出现了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同时,发达国家的医疗器械企业为了降低制造、研发和临床试验等费用,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加工成本低,又无需转让核心技术的外包业务“车间”。中国目前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这也给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中国的医疗器械外包业务可以粗略分为4个部分,即金属配件、塑料配件、电子配件和增值服务,其中,利润最高的金属配件制造和增值服务提供业务增长机会最大。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市场占有率居前六位的省份占全国市场80%的份额,显示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地域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