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幼教专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当前幼儿声乐教育体系还未完善,教学质量有待提高,需要幼儿教育者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幼儿声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提高幼教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希望可以给广大声乐幼儿教师带来实用的价值。
【关键词】幼教;声乐教学;实效性
我国的幼儿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经过上百年的变化,幼儿教育也逐步成熟。幼儿教育课程里也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如声乐、舞蹈等,声乐作为幼儿教育课程的一门特色学科,现代幼儿教师应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让有效教学得到落实。
一、专业幼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声乐零基础。
幼儿专业声乐教学是培养幼儿音乐的综合能力。部分家长从孩子就业方面来考虑,虽然有些幼儿对声乐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兴趣,家长还是直接把孩子送到了学校,由于幼儿从未接触过声乐,没有理解声乐这门学科的真正涵义,同时,有些幼儿并没有音乐这方面的天赋,对于音乐根本提不起兴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进行声乐教学时,没有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导致幼儿渐渐对声乐失去了兴趣。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舞蹈创新教学.以情动人必不可少;老师要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舞蹈教学是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舞蹈教学要精心设计导语、舞蹈教学课也要收集教学信息反馈.强化训练的实效性、进行察颜观色等,具体资料请见:
从事职业高中幼教专业班舞蹈教学进二十年来,我在践行中深思,在思索中探求,感触良深如何在幼教专业班开展舞蹈创新教学,让学生在这门专业课中学有所得、得而能用,并为今后从事幼儿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我们职教专职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这里.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舞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舞蹈就是一种以模仿动作为主、经过艺术加工、整理、组织而成的特殊动作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生动的舞蹈内容.不仅能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情绪和美的感受.而且还能提高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进而锻炼优美的形态和气质.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教专业班舞蹈教学则是通过教授这门艺术课,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将自己置于幼儿角度去感受艺术的美.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培养对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初步的鉴赏力、创造力。因此.以新的理念对待幼儿舞蹈.就需要在创新教学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尝试。
首先,舞蹈创新教学.以情动人必不可少。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一位美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一冶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和思维的起伏,逐步地去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在幼儿舞蹈教学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和谐环境,来促进学生的心灵发展.达到艺术教育的目的。
老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心情愉快.在舞蹈的教育中.应时时注意保护和滋润每个人的自尊心,要时常以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把关爱与鼓励多多给予学生.是这门专业课教学的基本点。我们学校的幼教专业班学生多数来自山区农村.过去很多人从未上过舞台,更谈不上唱歌跳舞了。热情的关爱和鼓励,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进入到体会舞蹈美的心理平台.为进一步学好舞蹈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显然.师生间的情感融洽在教学中尤为重要感情是舞蹈的基础.感情也是舞蹈的灵魂感情是可以通过眼睛来表达的在上舞蹈训练课中.要启发学生的内心情感.特别是高一新生的内心情感.要注意训练学生的眼睛.让学生的眼睛随着老师所指的方向移动.随着老师的讲解与示范而移动.以达到寓情于舞蹈之中.在舞蹈动作的训练中体会情感的目的。
一、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幼教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幼儿教育经费长期投入不足,不能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介绍:“我国政府学前教育投入大概只占教育经费的1.3%,而国际平均水平是3.8%,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整体来讲就是政府投入不足,而1.3%的投入没有投向最需要的人群,主要用于城市和县镇的教育部门和政府办园。”由于目前农村无专项幼教经费,大多是农民自己花钱办幼教,基本只能靠收费来维持。农村幼儿园的收费每月只有200元左右。除了开销幼儿园的日常支出外,还包括教师的工资,资金很少有节余。农村幼儿园由于缺乏资金、领导不够重视、对其投入甚少、管理力量十分薄弱、缺乏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等原因,发展始终没有政策保障,办园物质条件十分简陋。
(二)农村幼教师资队伍不稳定,缺乏培训机会
由于幼儿园本身经费不足,维持自身运营都勉强,导致师资待遇太差,促使幼师宁愿去外地打工也不愿留在农村任教。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偏低,大部分是小学附设,都是一个教师一个班,致使保育工作多于教学工作。更多的农村幼教师资以乡村招聘的教师为主,多数是临时聘请的,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受过系统的职前专业训练,加上在职培训机会又少,所以合格率极低。这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没有一定专业水平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常常不知道给孩子教什么、怎么教,只能当一个“孩子王”或“保姆式”教师。
(三)农村幼教“小学化”现象严重
科学人才观体现了我党在新形势下对人才问题的深化和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指导我国幼教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人才观作为我国幼教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创新的实践意义。
一、幼儿教师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1.幼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平衡,对于幼儿的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在部分幼儿园中,存在幼儿教师年龄偏高的现象。教龄长的教师的教学优势就是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也发现她们的理论观念相对陈旧,不能满足幼教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就是这些幼儿老师的教育观念落后,具有较为明显的“保姆式”看管孩子和“小学化”教育的倾向。因此,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幼儿教育一味迎合家长的要求,造成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目光短浅的行为,完全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幼教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们应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兴致盎然地与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显然年龄较大的幼儿教师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必然影响幼儿园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
2.幼儿教师的学历状况和整体素质不平衡。普遍存在幼师学历不达标或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从本质上的原因来看,不是幼教师资供求不足或失调,而是绝大多数具有合格学历、系统学习过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毕业生,宁愿在城区待业或转行做其他工作,也不愿意去乡村幼儿园任教。另外,有部分幼儿教师不是那么喜欢孩子,对孩子没有太大感情,这样的幼儿教师面对幼儿时,很容易处理不好与孩子之间的心灵交流,可能伤害到孩子。在我们选拔幼儿教师人才的时候,这是需要值得考虑的因素。
3.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滞后。面对幼儿教师知识陈旧、学历不达标的状况,教育主管部门却没有强有力的培训措施。虽然有些幼儿教师在入职后获得了一些培训机会,但是这些培训也大多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在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县市区之间,差别很大。而就教师的职后培训来说,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区都应重视,尤其是当今教育观念日新月异,更应重视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
4.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有一部分幼儿教师不满足于当前的经济收入,许多现任的幼儿教师想方设法改行。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关于幼教工作中孩子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困扰幼儿教师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经常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出现安全问题,造成了幼儿教师长期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已影响到幼儿教师的正常生活。虽然我国幼儿教育的培养模式对幼儿教育起到了好的影响,但是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就相对缺乏,不能适应实际需要。这些知识系统性强、理论性强,因此要将幼儿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平衡发展。增强幼儿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如今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很高,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师范生职业认同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日后所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合理的认识、端正的态度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所组成的内部心理机制,包括对教师职业特点、职能和地位等的看法,对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素质的认识、乐于从教的意愿以及从教时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等。已有研究认为,幼儿教师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但目前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幼儿教师培养的种种问题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研究就成为近年来的新课题。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该专业学生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从而给出一些有效建议和对策,希望有助于学前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增强,培养更多更好的幼教师资。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国内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4份,收回问卷146份,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为94.8%。调查方法以问卷法为主,以小型座谈、个别访谈为辅。调查内容包括:入学前的专业选择动机和专业了解程度、在学期间所感受到的社会评价及影响、本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态度和看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把握,以及作为本科生对幼教职业的态度、对幼教职业的坚定性等。
三结果分析及探讨
1.入学前对专业缺乏足够了解,专业选择动机不明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并不了解,对专业“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的比例高达65.8%。有一部分(30.1%)学生对这个专业略有了解,只知道以后要当幼儿园老师,仅有4.1%的同学认识清晰,超过一半(65.1%)的学生是因为“服从志愿”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因此接近于一种被迫、无奈的选择。而在“自愿”选择这个专业的学生中,各种原因所占比例从多到少依次为“兴趣”、“父母老师的建议”、“认为是份好职业”等。从整体上看,这种专业选择动机的不明确直接影响到学前本科学生的职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