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实训总结

语文实训总结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语文实训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语文实训总结

有效性课堂教学论文

一、理论学习有赖于实践实训的提升

我们都非常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的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理论教学,重视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实践实训环节,真正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比如我们在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口语交际——自我介绍》时,教师在内容上不断跟学生强调,自我介绍要从礼仪、内容等各个角度去关注,要根据不同情境创设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光强调这些理论知识效果还不明显,课上完了,真正到面试时,自我介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于是我把自我介绍这堂课的侧重点放在了模拟实际演练上,让学生以实际操练为主,待经过这些实战演练,学生的自我介绍能力才真正得到了提高。从这里,我明确了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将理论与实践并重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语文课而言,模拟实战演练这种实践实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语文课堂的真实感有赖于案例的展示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在于要让语文课堂更具真实感,对此,案例教学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什么是案例教学法呢?就是以案例为教材,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的好处在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此得到很好的展示,当然在利用案例教学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结合课程的特点适当选择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比如同样的上口语交际课——自我介绍时,针对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进行自我介绍的侧重点不同,所选的案例也不同。在给新生上这门口语交际课时,我选择的是与陌生人见面进行自我介绍的案例,而在给毕业生上这门口语交际课时,我选择的是求职面试的自我介绍案例。经过不同案例的展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所以,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素质和具体讲授内容,精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引导,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诱导学生积极研讨,当好“顾问”,指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案例分析,增进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在课堂上充分结合起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实践,强化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面已经简单提到实践实训的重要性,那么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掌握实训方法,培养实训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语文这种文化课的目的。因此,我们文化课更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活动。作为职校语文教师,要注意紧扣中职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明确怎样做而不是为什么这样做。因而,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如此才能提高学生就业时适应岗位的能力。如我们上面所说,为什么语文口语交际中的自我介绍在新生和即将毕业的学生中都有实际意义呢,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就业意识在引导我们。我们文化课教师要注重完善实践教学,多传授就业技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也说过:“学是为了用,用是主体。”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只有会用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围绕这点展开,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得到提高。

点击阅读全文

改革创新语文教学论文

一、中专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重点

1.抓好教学过程的改革创新教师打破过去“死记硬背”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构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新式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要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收器”,而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老师正确辅导下自己默读课文;自己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问题;通读整篇课文,感知文本的完整意义;经过思考,自己提炼主题和富有特色的句子、句群及段落。这样一来,学生真正动起来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备好课,课前、课中、课后的辅导和服务要跟上去,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练员。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力和自由。学生更爱动脑筋了、更善于展示自己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且课堂教学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呈现出了新气象。“总之,自主互动,展示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出台,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抓好语文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语文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为达到此目的:首先,教师要做好教材改革,增加提高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内容,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设置“读、听、说、写”实训知识小结版块。其次,教师要做好讲授有关训练项目的教案,以实例为主,理论为辅,增加个案分析、模拟操作的分量。再次,教师可在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进行诗文朗诵、新闻采访、节目主持、旅游解说等专项训练,使学生获得第一手体验,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又锻炼和磨砺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最后,教师要做好经验交流和活动总结,由学生自己动手撰写活动总结材料、经验交流文章,办好“班报”和“校报”。教师要围绕实训中遇到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做好解疑释惑、推广经验、教训警示和收尾总结等工作。

3.构建地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是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并注重个别指导,严禁对学生施以“训斥”“辱骂”和“打压”,这不仅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还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重创。“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鼓励学生,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二、以考核方式的创新带动他们语文教学的改革创新

1.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具体做法是,教师可以设计学生人手一份的《语文课学期发展记录表》,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多角度收集他们的个人行为表现作为自我评价的量化依据,并吸收同学、家长的评价意见,实施自我评价记录。

点击阅读全文

技工院校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定位探究

摘要:当前,国家有关政策、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素质的要求,都指向强化跨专业的通用职业素质培养。技工院校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承载内容很多,但对通用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充分。在技工院校现有公共课体系中增设专门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以之作为主要文化课的延伸和国家统编三科课程的有益补充,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在初期探索过程中,笔者尝试重新架构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体系,明确了适于课程教学的通用职业素质内涵,为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通用职业素质;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工作,要求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工院校开设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是适应新时代要求、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措施。作为一门全新课程,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设置目的、与现有课程的关系以及适于课程教学的通用职业素质内涵等课程定位需要及时厘定。

一、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背景

在科学技术和商业模式日新月异的今天,技能人才的自我认识能力、责任意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理解和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跨专业的通用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往往等同于甚至超过专业素质。在政策层面,国务院《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提高重点关键岗位高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要求强化工匠精神和职业素质培育,增强劳动者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劳动者践行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据此,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的指导下,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笔者联合各地技工教育教研部门和有关技工院校,共同研究了技工院校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必要性(设置课程的目的)、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关系,并界定了通用职业素质的内涵。

二、设置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目的

点击阅读全文

校园教师备课工作概述

本学期,我们组在上学期“赢在课堂”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对先练后讲的课”进行研究。沿袭上学期集体备课的方式,每位老师负责一个单元,同时在本单元中,选一篇课文先上课,并按照语文大组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说课和评课。

一、本期研究的“先练后讲”的课型。

1、课前先练习,根据练习情况备课上课;

2、课中边讲边练,针对重难点进行强化训练;

3、将课文中重要片断设计成阅读题,巧妙指导,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二、围绕研究主题,扎扎实实开展教研。

点击阅读全文

应用技术型大学语文论文

一、对大学语文道德素质教育功能的认同

2013年3月,教育部提出2013年,教育部提出“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小学、中学、大学语文和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建设,完成大中小学相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语文、历史等学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时效性。”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在强调其基础性的同时,更突出了思想教育功能。大学语文因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已经成为与“两课”教学并重的又一块思想教育阵地。在具体的教学中又因可以通过作者的生活经历介绍、名篇名句解读、典故哲理体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通过教学中耳濡目染地熏陶和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对诸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所体悟和内化。

二、对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挖掘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也成为必然趋势,大学语文教学在道德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如何适应转型期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就需要在人文素质教育功能上进一步挖掘。

1.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对大学语文的这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已被广泛认同和关注。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美育和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大学语文就是要培养能自觉学习,有鉴赏能力,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物形象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如屈原的宁可葬身鱼腹也不与人同流合污;杜甫身处困境却依然怀抱理想,忧国忧民;公叔段的贪得无厌;郑庄公的阴险狡诈等等,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不同时代的世态人情,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了解、认识,激发学生们正确的感情倾向,提高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

2.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关键。尤其是在许多工科院校,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诸如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技能培养、资格认证等等,但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大学语文的实践能力锻炼更具有综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演讲、自学、辩论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对具体的篇目、人物、观点做出自己的理解和评判,同时通过总结回答的方式锻炼学生具体明确、合情合理地表达思想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交流思想、求同存异。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