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语言经济学导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教育交流成为我国当代教育学科重建路径的背景分析
(一)教育交流成为教育学科重建路径的可能性
罗素曾经指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2]作为文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交流通过对异域教育资源多种形式的利用,能够对国内教育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由于教育交流的形式多样,限于篇幅,本文重点考察以对国外教育学科发展成果的译介为目的的隐蔽式教育交流的影响。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隐蔽式的教育交流之所以能够成为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路径,其可能性取决于如下三个条件:1.国内教育学科的发展陷入困境从1949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逐步陷入困境。“”前,受前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我们对近代以来形成的各门教育学科进行改造,只留下了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等少数领域,其他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等被取消。“”爆发后,教育研究更遭灭顶之灾,教育学成了“语录汇编”,外国教育史被视为“毒草”,中国教育史被斥为封建主义的“黑货”,教育心理学、各科教学法也被取消,“教育学科濒临绝境”[3],形同废墟。但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展开,教育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教育实践的变革呼唤理论指导,教育学科的重建势在必行。2.国外教育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国内教育学科面临困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教育学科在国外得到了蓬勃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夸美纽斯、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单数”形式的教育学逐步解体,教育哲学、教育史学、教育统计学以及教学论等分支学科产生,教育学“复数化”。二战以后,社会变革加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出现高度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教育学科继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新的教育理论如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等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教育未来学等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纷纷产生;在教育自身领域,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学、课程论、德育论等相继独立。这样,教育学科“形成为有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门独特的、有50门之多的科学学科群”[4]。3.对外教育交流的大门打开由于政治的原因,1949年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在对外教育交流领域执行的是“一边倒”的政策,主要同前苏联以及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展交流,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封闭政策。因此,前苏联的教育理论对我国教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中苏交恶以及的爆发,对外教育交流的大门几乎完全关闭,研究和介绍国外教育学科已不可能,这使得我们对世界教育学科的发展隔膜甚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尘封多年的国门打开,出国留学迅速扩大,多边及双边教育交流频繁,全方位对外教育交流局面逐步形成,国外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成果得以大量引进国内。在此背景下,研究、介绍国外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成为可能。上述三个条件决定了隐蔽式的教育交流能够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我国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路径。
(二)教育交流为教育学科的重建蓄积了丰富的外部思想资源
教育交流成为教育学科重建的路径,主要是经由译介国外教育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外部思想资源实现的。要在废墟上重建教育学科,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教育学科发展经验是学者们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初,在《教育研究》编辑部举行的“进一步解放思想,繁荣教育科学”的座谈会上,学者们纷纷提出:繁荣教育科学首先就要放眼世界,了解国外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现在世界上有许多新的教育科学体系,发展了许多新的教育学科,如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工艺学、教育环境学、学校管理学”,但“我们缺乏对七八十年代世界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了解”[5],一些新兴的教育学科“几乎还是空白,不要说系统的科学著作,就是有分量的论文也不多见”,因此,“对一些新兴教育学科的研究,则要解放思想,敢于引进,善于结合我国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研究和应用”[6]。为此,当时主要的教育刊物以及一些教育专著纷纷介绍国外教育学科的发展资料,为国内教育学科的重建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域外思想资源。此处拟简略考察20世纪80年代初期———即我国教育学科重建的重要时期———《教育研究》等主要教育刊物研究介绍国外教育学科发展资料的情况,展示教育交流为国内教育学科重建蓄积外部思想资源的状况。
1.《教育研究》对国外教育学科的研究介绍
内容提要:本文从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关系出发,分析以往研究的一些缺憾;进而从新发展观的视野考察我国民族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并对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其学理价值、科研特征与应用前景进行初步的探讨和阐释。强调加强民族经济学研究对于中国经济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全球化民族性新发展观民族经济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反映了生产要素国际性流动趋势的加速和经济文化联系的日趋增强。“全球化”涵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系统综合互动的演进过程,并与“本土化”交织叠合共存并进,尤其是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无法割裂,这就为积极应对提出了要求。影响本国全球化的另一要因是秉持怎样的发展观,这关系到民族性的保持和国家发展的趋向。相关研究已有多种,问世的成果亦如雨后春笋。(1)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全球化”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并非今天才出现,中华民族曾对世界做出积极贡献,现在也并不是只能被动待“化”!(2)
一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性发展既有冲突又有一致性,两者的因果关系也比较复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是这种“差异共生”现象的较好表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的全球化同样明显加快,证实了经济文化具有内在关联性,全球化为民族性提供丰富自身的机遇和吸收外来养分的新契机。然而,无庸讳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历程中有着不同境遇和利益落差,后者的发展以弱化本土的民族性内涵为沉重代价的实例并不乏见。劣势就会失去“话语权”,其民族经济文化必然面临多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但历史发展并非“线性”趋态,如世界经济进入“滞涨”或“不况”时期,中国经济却能克服各种困难包括从天而降的灾难,保持高速增长——这说明强与弱、主动与被动等不是绝对的。中华民族在WTO框架下不仅要顺应全球化发展,同时应当光大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质,有着数千载光辉历程迄今依旧绵延赓续的中华文化,必将在全球化的时代显现其强劲的生命力。
关于“民族”这一概念,学界有着多种界定,笔者是从两个层面来认识的,一是泛指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中华民族,这可以说是宏观层面;二是指中华民族内部的各民族,也特指少数民族,这可以说是微观层面,即如今一般讲的“民族地区”、“民族经济”、“民族干部”等。不过,“民族经济”一词在特定语境下也有其他含义,如讲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民族经济受到严重摧残,这就是指中华民族而非少数民族经济了,故而注意语词或概念的历史语境与特定指向很重要。本文即是在上述两个层面上使用“民族”概念的——相对于世界各民族指的是中华民族;而谈本土的区域经济、民族经济时,则专指少数民族。
1.在初级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中,只有本书对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进行了认真而又圆满的讨论……它无须过分严密的推导而对复杂的计量经济思想进行了清晰而又直观的表述。2.……伍德里奇完成了一件出色的工作。许多基本计量经济学概念和问题时常都迷失在错综复杂的数学公式之中,但本书总能给出非常直观的解释。因此,我建议所有的学生和应用计量经济方面的研究者们都能把此书作为常备参考书。3.我曾以为,市场上不可能还有另外一本计量经济学教科书的立足之地,但我吃惊而又兴奋地看到,我的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伍德里奇的书采用了全新的方法,对现代实践、总列数据和工具变量的强调都颇有见地。4.让第一学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就与实证研究齐头并进的时刻到了,我完全同意,不用微积分和太多的数学,也能培养出一流的实证计量经济学家。本书与我过去几年在哈佛大学曾讲授的一门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十分相似。5.本书使我讲授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的努力减到最小。我很喜欢它提供的数据可直接利用,体系自圆其说。这本书能为我处理许多学生的“刁难”,所以使我给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讲课不再那么困难。6.此书为计量经济分析工具提供了很好的直觉。对计量经济学而言,本书是简明地包含如此丰富内容、解释如此广泛内容的最简单教材。我无比坚定地推荐这本教材。7.只须具备初级统计学知识,就能享受这本书。就我所看过的书来看,这是最好的一本,这一本书就能让你学会初级计量经济学。而且,它还讨论了许多最新的专题(如联立方程、综列数据和时间序列等)。综观全书,作者十分强调经济直觉,而不是过多地强调数学证明。作者深知读者需求,坚决避免使用技术性的计量经济语言和矩阵表述。这种品质使此书成为经济学家最好的计量经济学教材。8.本书对我们所做的假定及其原因和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给出了
精辟的直观解释。它使现实世界中的数据与如何从中得到解释建立了必要的联系。对计量经济分析感兴趣的人一定要拥有这本书。我认为作者为许多计量经济学教材所缺少的东西架起了一座桥梁。9.这是一本介绍回归分析和综列数据的优秀教材。因为我不想成为一名计量经济学家,所以我需要一本立足现实、内容广泛的书。这本书真棒!学习一学期计量经济学,也能成为应用计量经济学家——评伍德里奇教授的《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初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经验(实证)研究者所想象、所应用以致所解释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距。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代的经验研究者总能随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新近进展,而教学总是滞后于这些最新进展。但总体看来,绝大多数经验研究仅仅使用了初级计量经济学中的一部分工具而已。于是,通过学习一个学期的计量经济学,就能对计量经济学有直观明确的理解,并完全胜任应用计量经济学家的工作就成为一件相当有意义的事情。伍德里奇的新著《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便以此为取向,并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大多数教科书在陈述和解释其假定时,都因图方便而忽视了现实的选择,而对例子作过于简单化或欠妥当的处理。本书则强调学习计量经济学最好的方法是应用,从一个应用计量经济学家的角度学习计量经济学,不仅使学生能对计量经济学有直观认识,而且是学习的过程生动有趣,并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有些假定所代表的含义。这些都比通过数学或理论推导所给出的结论更有影响。计量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计量经济学的教科书只能给学生描述一下计量经济学的概貌,要让他们掌握回答重要的应用研究问题是徒劳无益的。本书的出版证明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本书突出应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传统教科书总是试图包揽一大堆有用无用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本书则对每个专题中许多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检验方法和步骤都尽量放弃,而强调对阅读期刊文献和从事基本经验研究有用的内容,同时把已表明有明显用途的较新的专题放进书中,比如:导出对未知形式的异方差(或序列相关)保持着稳健(robust)性的检验统计量,利用多年数据进行政策分析,或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遗漏变量问题等。2.本书中的假定都是在为了得到某个结论而必须时才引入,这样做便于对每一假定的含义进行仔细的、直觉的讨论;为什么该假定是必要的。例如,应用研究者和理论家都知道,为了证明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无偏性,并不需要全部高斯—马尔可夫假定。而几乎所有计量经济学教科书都在证明最小二乘法的无偏性之前,就引入全部假定,使学生感到一片混乱;还比如混合(pooled)横截面、纵列数据(paneddata)和工具变量法的利用,这在传统教科书的框架下是不可能进行介绍的。3.本书所用的方法是统一的:所有的估计量和检验统计量,均可利用少数直观而又合理的估计和检验原理而获得(当然,也都可以严格推理得到)。这和动辄给出一组无关的“计量经济学步骤”的处理方法相比,形成了对照。从少数的基本估计原理推出现在通用的大部分计量经济学方法,一来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二来使他们对获得的结果有一个牢靠的理解,而不至于把这此结果看成什么神秘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比如书中对多元回归分析的处理,是把对计量经济模型中误差或干扰的性质的讨论,同不可缺少的条件期望这一工具结合起来,而在陈述和解释假定时,完全放弃了非随机的或在重复样本中加以固定的回归元假定。在诸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城市研究、教育学、会计学、金融学和市场营销等使用非实验数据的学科领域里,熟练的应用研究者不会按照固定了的回归元那样思考问题,因为那是不合实际而又误入歧途的做法。相反,观测不到的误差和观测到的解释变量究竟有什么关系,才是贯穿本书的讨论焦点。4.全书一贯强调“其他条件不变”的含义,目的是要学生尽早地认真考虑实际应用。比起现有的教材,本书对各种数据结构的政策分析相当重视。对一些实用专题,诸如利用变量以达到其它条件不变的效果,以及对含有交互作用项的模型求其偏效应的标准误,也都作了简要的处理。5.本书含有大量例题,许多是取自或受受启发于应用经济学或其他领域的最新、最有影响的作品。其中,大多数的数值计算都可以利用书中所附的数据集加以验证。作者费时多年收集了这些迎合学生兴趣的数据集。6.便于学习和理解。每章都包含一些边学边问的问题,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答案,这些问题可以督促学生及时反思。每章也都含有许多例题,其中有些取自最近中的案例研究,但都根据作者的个人判断,在无损于其要点的情况下作了分析上的简化。章末的习题和计算机作业题侧重于经验(实证)练习,而不是复杂的推导。要求学生根据他们所学,仔细地加以理解。计算机作业往往是课文中的例题加以扩充。文中利用了ASCII版本的60多个数据集,从而适合于计算机作业扮演着重要角色。所有数据集,连同有关本书的其他信息,均可以从得到。7.本书的一个独到特色,是它有一个广泛的词汇表。当学生为应付考试或者阅读用到了计量经济学方法的经验研究论文时,表中的简短定义和描述将为他们提供一份有用的复习材料。本书所需要的数学仅限于初级的微积分、概率统计和矩阵代数足矣,故适合于大多数本科经济系作为一个入门课程而讲授(第1篇: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第2篇: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添加一些专题,可放在一个高年级讨论班上作为启发创始性经验研究的课程来安排。若包含第3篇高深专题中某些专题的最新进展,如综列数据方法、工具变量法、限值因变量以及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等,则可作为硕士研究生教材。本书在陈述假定时所采取的方法,对所有应用领域的博士研究生都会特别有用,而且对工具变量和综列数据方法的处理,又特别着眼于来自劳工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公共财政、国际经济学以及政策分析方面的最新应用。读完全书,顿感耳目一新,与古扎拉蒂的《基础计量经济学》相比,立即使我联想到经济学初级教材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与萨缪尔森《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只是本书对古扎拉蒂教科书的冲击要更猛烈、更彻底,并迫使那本传统教材立即重版,改动的痕迹很明显受到本书的重大影响。与曼昆一样,年轻的伍德里奇1986年毕业于加州理工学院洛杉矶分校,随后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我们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艾春荣博士当时正好在MIT攻读计量经济学方向的博士学位,并随堂听了他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并三年被评为年度优秀研究生教师。1991年受聘为密歇根州立大学计量经济学教授,并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工作至今。本书的组织方法和编写取向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现代应用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当今应用计量经济学家时常面对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讨论,同时又通过现实的经验研究使得学生感觉到经验研究可以接近并富有趣味。在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过程中,不再是枯燥的数学推导和抽象的解释,而是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觉到计量经济学的有用和有趣。
[摘要]《科举学导论》是刘海峰教授十四年致力于科举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心血力作。全书约四十九万言,共分十八章,不但提纲挈领地论述了科举学的涵义、内容、结构,而且对这一综合性较强的专学进行了学说的锤炼和理论的锻造,其特色可概括为“大、实、理、新、美”五个方面。2005年8月出版的《科举学导论》为科举制百年祭献上了一道文化飨宴,也为科举学这一学科确立了“原点”,更为科举学构建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平台。
[关键词]《科举学导论》;刘海峰;科举学;综合性专学
Abstract:“StudyofImperialExamination"isabookbyProfessorLiuHaifeng,whoconcentrated14years''''painstakingeffortonthestudyofImperialExaminationtheorysystem.Thewholebookcontainsabout490,000charactersandeighteenchapters,notonlydiscussestheimplication,contentsandstructureofthestudyofKeju,butalsodeeplycommentsthetheoryofthiscomprehensivespecialstudyfield.Thecharacteristicsofthebookcanbesummarizedinfiveaspects:big,true,theory,newandbeauty.Thebook,“StudyofImperialExaminations",whichcameoutinAugust,2005,isasuppercultureforthecivilserviceexaminationsystem''''scenturysacrificesentertaining.Atthesametime,italsohasestablishedonemimicpointfortheKejudiscipline,andstructuredafundamentaltheoreticalplatformanddevelopmentframefortheStudyofImperialExamination.
Keywords:StudyofImperialExamination;LiuHaifeng;studyofKeju;comprehensivespecialstudy
科举制废止百年之际,伴随着“科举学”作为课程进入大学课堂与“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正式召开,凝聚刘海峰教授十四年心力的《科举学导论》(以下简称《导论》)也映入学人的眼帘。全书约四十九万言,辟有十八章分别界定科举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与目的,叙述科举学史、科举史,探讨科举的起源、科举的存废、科举的东渐、科举的西传,介绍科举人物、科举法规、科举术语、科举文献,从政治、教育、文学、社会、文化、地理六个学科视角剖析科举。此书重在科举学学理的阐发和学术史的梳理,着力为科举学构建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发展平台。细品全书,其特色可以概括为“大、实、理、新、美”五个方面。
一
一
学问贵在一个“实”字。科举研究首先是一种历史研究,“实”为历史研究的第一要义。作者接受过十年正规的历史学训练,谨守学问之道,时刻保持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术态度。《导论》一书虽视野开阔、规模恢弘、着力于理论的构建,但均坚持论从史出,而非以论带史,更不以论代史。作者总是运用微观的史料来严密论证其宏观上的论点。论点的得出,力求建立在所能发现的全部材料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而非以是否符合先验的“论点”而定取舍。
要在科举研究领域做出令人心悦诚服的成果,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考证功夫。《导论》一书仅列出的参考文献就有中外文论著592部(篇),附录中所搜集的包括中外八国的论著568部(篇)文献也多有参考引用。参考的文献不仅有近人的研究专著、论文,更有大量的原始资料,不仅包括正史、会典、登科录、题名录、碑录,还涉及诗集、日记、笔记小说、回忆录。若获取资料尚勤,则鉴别资料尚智;取材广博、资料宏富可凸显出作品的厚重,材料真实、恰当方能使作品经受时间的考验。作者细致入微的考证功夫在破解进士科的创立时间时表现尤为明显,作者从正反两方面四条途径进行考证:第一,指出今本《隋书》中没有任何关于进士科的直接记载[1](P89);第二,列举最接近隋代的《旧唐书•薛登传》、《旧唐书•杨绾传》、《通典》、《选举典》等大量可靠史料,这些史料明确表明,炀帝始建进士科;第三,使用“消极性质的史料”推定进士科创立于隋炀帝大业元年;第四,对于有学者依据房玄龄举进士及其生卒年月而得出进士科始于开皇年间,作者首先通过两《唐书》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直到北宋年间,进士与秀才互用的例子还很多,进而提出《唐摭言》作者不以大名鼎鼎的唐初宰相房玄龄作为隋代进士例证的反问,来说明房玄龄可能并非进士出身,最后指出研究也不能以个别否定一般。
研究结论的表达也要老老实实,坚持有几分证据就说几分话。既不能少说一分以保进退,更不能多说一分附会“论点”,博求异说。例如,关于科举西传是否成立的悬案,刘海峰教授自1991年始先后赴英国、日本,新发现邓嗣禹《中国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中未涉及的文献近50种,结合邓文加以研读、斟酌,在得到“明确指出英美等国考试制度曾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宝贵资料”后,得出“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1](P395)的结论。关于乡试录取率的问题,作者指出并无确切记载,而且不同地方的录取比例也不相同,然后在占有相关原始资料以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从现有的文献来看,顺天和应天府的中式比例较高”的结论。如果作品在最后的结论表达上出现问题——或者已有铁证而不敢得出明确的结论,或者缺乏足够的论据、严密的论证而仓促得出结论,以致事后出现“硬伤”,实为可惜。
二
科举学是以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历史上存在的科举考试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领域。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学,它至少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文学、文化学、社会学、法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外关系史学等十几个学科领域,并且其资料繁杂、分布范围殊广。因此,综论性的科举学专著一定要有一个大的视野。非大视野不足以囊括广阔的研究范围,非大视野不足以统摄丰富的研究史料,非大视野不足以整合丰硕的研究成果。《导论》一书以大视野对科举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走出了盲人摸象、各说各话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