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文化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语言文化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语言文化论文

语言教师专业社会文化论文

一、社会文化视角下的第二语言教师教育

(一)两书简明评价书一整体结构合理

写作思路清晰,每章的小结部分简明扼要,易于理解。作者抓住首章所提五个观点,从社会文化对人类学习的变化影响角度回答了以下问题:1.教师如何学会教学;2.教师如何认识语言;3.教师如何教授第二语言;4.在语言教师职业中始终存在并一直变化的更广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宏观结构;5.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由什么构成。紧紧围绕教师这个主体,以社会文化的影响为根本立论,从教学方式、内容、理念、环境等因素入手,解答了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面对语言教师的发展诉求和困境,其理论与实践范例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书二为论文合集,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支持,研究内容丰富,涉及文化意识强化、教师身份认同、教师概念发展、教学理念转化、策略性中介手段、教师发展范例、课程改革实践等。多篇论文以个案研究为例,从理论综述到实验过程,记述详略得当,使读者能够把握研究步骤、明确研究目的,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书虽研究视角多样,但社会文化理论却表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将研究内容与理论有机结合给读者启示。

(二)两书理论、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

理论层面上,两书皆从社会文化视角出发,将社会文化理论的中心概念:调节理论(也称中介理论,Mediation)、活动理论、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ZPD)和“支架”理论(Scaffolding)等与实例结合进行诠释。该理论源自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20世纪30年代所创立的学说,认为个人的学习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密切联系,知识与学习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知识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高艳,2008)Vygotsky在人类心理和社会环境之间建立了一种辩证关系,认为高级认知功能的发展依赖于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以及语言与其他社会文化符号产物的调节关系,这就是调节理论,其要义是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是工具中介的。教师如何利用语言作为调节中介开展教学活动来提高授课水平,成为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点。活动理论强调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个体或者群体在特殊情境下采取哪种活动”。该方向的研究从活动、行动和操作方法三个层面进行。活动是情境,行动是以目的为导向的行为,而操作方法是完成一个活动的方式。(秦丽莉、戴炜栋,2013)语言教师的教学涉及了活动理论的三个层面:课堂教学是情境,围绕教学目的实施的教学步骤是行为,而利用教学手段组织的课堂活动是操作方法。因此关注语言教师教学实践以促进专业发展与活动理论息息相关。最近发展区是指“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实际发展水平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潜在发展水平是在成人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Karen&Paula,2011:6)ZPD涉及学习者的当前能力水平和潜在能力水平,而这一潜在能力水平达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即:有能力强于该学习者的他人,如教师、家长、同伴等的协助或引导。(刘学惠,2011)这一情形常被喻为“支架”,通过搭建“支架”,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助、合作、引导等关系,可以促进教学、增强交流。实践层面上,两书提供大量个案研究,从数据的采集到分析都给出详尽的描述,所提及的开放访谈、课堂观察、刺激回忆、反思日志、教师自述、集体会议、教学计划等数据收集方式,具有较高参考价值。重点介绍的专业发展范例,如:批判性朋辈小组、课例研究等讨论了教师自述的本质,实验结果证明这些范例对于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发现教学弊端、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等效果显著。作者呈现的案例,从问题提出、理论阐释、实践过程到结果讨论,给教师教育的实施者、语言教师自身等进行专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点击阅读全文

跨文化语言艺术论文

一、从跨文化视角赏析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特点所谓的跨文化,一方面是指尊重文化差异。由于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风俗存在千差万别的差异,因而其作品的思想内涵也必然会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要求交际性与实用性保持一致。交际性要求尊重文化发展的现实环境,并且通过跨文化研究来提高其交际能力,而实用性主要要求对作品的研究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理解出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从跨文化的视角来说,英美文学的语言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使用戏剧性独白

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使用较多的就是戏剧性独白。戏剧性独白的最早使用与发展主要得益于诗人索恩伯里,他在1857年创作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中一些诗歌片段就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戏剧独白”。而戏剧性独白的广泛应用则是在1886年之后,丁尼生创作了《六十年后的洛克斯勒观》并将其出版,从而使戏剧性独白的使用具有了高度的权威性,并得到了推广与应用。戏剧性独白使说话人与作者分离开来,如在彭斯的《威力神父的祷告》中,不仅可以听见人物的声音,还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尽管其没有高度权威性,却依然能够留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2.来源于现实而超越现实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从现实中创作而来,而发展却远远超越现实。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应当结合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并在充分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对作品展开深入的理解与研究。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更加注重的是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以及对社会价值追求的理解与判断,是作者在走过人生之旅后对社会、人生的真实体验与领悟。英美文学作品采用的文体风格与语言文化都是多样而变化的,且在语言表现方面也更加多元化。因此,对英美文学发展历程进行探究,是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精神价值与内涵的重要手段。

点击阅读全文

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文化差异论文

〔摘要〕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阅读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很大。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为是否存在着两个平行发挥作用的认知过程,或着是否存在着对两种语言的处理都适应的策略。本文将着力探讨母语与第二语言的阅读的异同之处,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如语言文化内容或背景知识认知体系,形式上的(或字面的)认知体系、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等。

〔关键词〕文化差异;认知体系;处理策略

引言

阅读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公认的最稳定、最持久的模式。换言之,学习者虽然可以运用刚学得的技能,但更多地是运用现有的能力水平去理解文本。无论是在母语还是第二语言的语境中,阅读都包含读者、文本和读者与文本间的互动等内容,尽管母语的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国语阅读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重要基本因素,但是其阅读过程差异很大。引人感兴趣的问题是有没有两个并行发挥作用的认识过程,或着有没有同时适应两种语言的处理策略。尽管人们有这些兴趣点,但是由于第二语言阅读的研究与母语的阅读相关意义不大,前者甚至被一些人简单地视为后者的自然派生,对第二语言阅读的研究经常被排除在外。例如,第二语言的阅读时常被视为用母语进行同样任务的一个较慢的版本而已。这种理解意味着第二语言任务无非是以一种行为模式取代另一种行为模式。我们不仅要明确母语与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有许多相同之处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还有许多不同因素在起作用,大量复杂的变量使对这两种语言的处理差异很大。因为大量的复杂变量使母语的阅读过程基本上难以观察,所以教师们在课堂上需要努力了解学生的阅读行为并能够帮助他们理解那些行为。既然这些因素会影响第二语言语境中的阅读,教师就应尽可能多地了解其读者的文化、语言和教育背景等。本文将探讨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阅读的异同,尤其是在文化因素方面:内容(即背景知识)认知体系(schema),形式(即文章的)认知体系、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等。尽管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包含大量文学知识,而此处又不可能完全谈到,但本人仍希望本文的讨论能为读者提供了解这一领域的一个视角。

认知体系的类型让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认知体系的概含。Widdowson把认知体系(schemas,或schema)描述为“cognitiveconstructswhichallowfortheorganizationofinformationinlong-termmemory(1983)即能对长期记忆中的信息进行组织的认知体系。库克认为“大脑在文本中的关键词短语或语境的刺激下会激活一种知识的认知体系”。Widdowson和Cook都对schema的认知特点加以强调,认为认知是使我们把正在吸收的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其中已知信息含有对整个世界的理解,从日常知识到很专业的知识,以及语言结构知识和文本形式等语言知识。除了使我们能够更节省地组织信息和知识以外,认知体系还能使我们能够预测口语和书面语是否会持续下去。文本的第一部分可激活一个认知体系,即唤醒一个尚未被下面的内容确认或否认的认知体系,对认知体系理论的研究大大地促进了对阅读理解机制的了解和利用。研究者们已经证实了若干类型的认知体系。其中内容认知体系是读者对文化背景或对世界的了解,它为读者提供了文化比较的基础。形式认知体系,通常被称为文本认知体系,是指书面文本的组织形式和修辞结构,包括各种不同文体类型和体裁的知识,不同文本的组织形式、语言结构、词汇、语法、及正式或非正式文体等。形式认知体系涉及的是语篇层次,而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则包含单词识别所需要的解码特征及其在句子中的组织形式。第一语言读者能通过反复的例句,把本不是他们自身语言结构的词纳入某种语言模式或猜出其含义。第二语言认知体系的形成基本上遵循同样的模式。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认知体系在理解母语文本及第二语言文本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我们可以推定,读者无论以母语还是第二语言阅读,只要熟悉文本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等认知体系,就能对文本有较多的理解。但是,如果一个第二语言读者不具备这种知识,那他就可能因认知的障碍而理解甚少。对此我们将在后面进一步说明。内容认知体系,或者说背景知识方面文化取向也是影响第二语言或外语阅读的重要因素。Johnson(1982)等都曾对此进行过阐述。但许多研究这种认知体系的作用或背景知识的方法都只不过是rrell1987年试验的变化而已。接受这次实验的有28名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24名来自拉美的信奉天主教的学生。这些学生的英语都处于中上等水平,并参加了中西部某所大学组织的英语强化训练。实验要求每人读两篇文章,一篇关于伊斯兰教,一篇关于天主教。每篇文章的修辞格式或者组织严谨,或者不为人熟悉。读完文章后,每人要做一项选择题,并默写出文章内容。对他们的回忆方法及理解成绩的分析表明,认知体系明显影响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他们对所阅读的文本越熟悉,文章与其民族的文化特征越相似,阅读内容就越容易得到理解和记忆。进一步研究表明,读者的内容认知体系要比他们的形式认知体系对理解和记忆的影响大得多。如前所述,在Carrel的研究中,当接受试验者对文本的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很熟悉时,记忆的就最多。但若只熟悉两者之一,因内容不熟悉而造成的难度会更大一些。

点击阅读全文

语言文化理念下文学教学论文

一然而,当代文学教学的现状如何呢?

实事求是地说,现行的教育模式或者教学模式并非毫无是处;同样,作为承载文学教育的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在语言文化知识特别是基础知识掌握上也不无价值。但我们必须承认,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重智育、轻素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化纵横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具体到文学教学,常常是重在字词、语法、内容等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略对文学作品生命精神的把握与感悟。从中小学到大学,基本如此。就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文学来说,有着近三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文学,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对生命的感悟与超越,各类优秀的诗词曲赋和骈散文章数不胜数、美不胜收。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些优美而含蕴深厚的作品,它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仅被视作“古文”,而学习“古文”的目的主要是掌握文章字词、章法、思想内容等。就这样,作家们每一次的心灵感悟与生命超越,就在教师反复肢解与割裂中化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作品的美学功能和精神涵养作用消失殆尽。即便是在大学,就算是中文系的专业教学,在社会上普遍弥漫的工具理性观念的影响下,仍然使得大部分教师与学生忽略甚至是不屑于对作品美学价值与生命精神的体悟与探索。这样的直接后果,就使得不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敬而畏之、畏而远之,甚至畏而厌之,古代文学或者“古文”教学举步维艰。正如学者指出,诗歌阐释活动是一种意义活动。所谓意义活动,即不仅仅探察诗歌中所蕴藏事件的真实性和有用性,而更应该追索其对个体生命和灵魂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古代诗歌作为一个历史积淀物,与当下人们的具体生活渐行渐远的情况下,古诗阐释更应该是一种美学阐释。因为,诗歌文化范畴的意义具有历史性,诗歌的美学意义却在于它对历史的超越。诗歌阐释如此,其他种类的文学阐释亦如此。文学是对人生困境的挣扎与生命有限性的超越,是作家情感体验的审美表达。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读唐诗,读宋词,读《红楼梦》,读《安娜•卡列尼娜》,难道是为了获得某种知识或技能(尽管有时候不少文学作品也的确能给予我们一些知识或者技能)?当然不是。我们阅读文学,是为了获得心灵的感动或者情感的慰藉,是为了人生能在现实的困苦中还能诗意地栖居。而我们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也一定是最能拨动我们心弦、最能引发我们感动、最能启发我们对于人生、社会与自然深沉思考而可能让我们实现生命超越的作品。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正是基于此,以《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教学为例,除了要掌握与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层次结构以及情感主题等这些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吟诵中去体味诗歌清丽摇曳、婉转悠扬的语言韵律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进入”诗歌,重新激活、捕获诗人当年的生命感觉与情感诉求。因为“古代诗人的人生体悟,以及他们独特而有效的超越方式,才是我们最应挖掘的精神财富”。

二生活在盛唐时代

高潮即将到来之际的张若虚,在这首原本绮丽缠绵的宫体旧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对春江花月人间美景的敏锐捕捉与感动,对人生有限性这一终极困苦的挣扎与超越,以及对于现实有情人生的欢慰与珍视等,都将在千年之后,再一次穿过历史的苍穹,重新抚慰我们同样迷惘甚至忧伤的灵魂:它会让我们更懂得自然的美丽、造物的伟大,以及现实人生无奈甚至哀痛之余的熨帖与美好。懂得这些,这首诗歌才能真正被唤醒、激活,并在唤醒激活之后引发我们的内省与思考,继而激荡、净化甚至提升我们的情感世界与精神境界。这就是审美创造的价值,也是审美教育的价值。不然,仅从字句表达、层次结构等“知识点”来条分缕析,《春江花月夜》充其量只是一篇文章,一篇千年以前用诗歌的形式写就的“死”文章,它的美好、它的深邃、它的力量我们竟无从得知。更何况,文学作为审美的艺术,其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必须通过审美功能来实现。如果不能真正把握文学的审美特质以及借由审美创造所表达出来的生命呐喊与情感诉求,也不可能了解其语言特点、结构层次等的真正价值与意蕴,更遑论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塑造。诚然,个体对于美的感受是千差万别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追求,以及审美教育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也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它需要多方面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点滴渗透、熏陶与涵养。若能在我们现行的文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在析读字词、分析结构等的同时,探究与把握作品鲜活的生命律动与跳跃,点滴渗透,相信不仅能让文学教学生机盎然,且能在师生共同的文学体验与关照中,悄然实现人生心智的成长与超越。因为,“自然是人的本来创造者,美是人的第二创造者”。

作者:佘红云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点击阅读全文

英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一、总纲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大学阶段学习的回顾与总结,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的一次语言及相关科学研究的一次基本训练,因此,要求学生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

做好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是整个大学教学和教育的重要和必要内容,也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都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指导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任务。

二、毕业论文的阶段及要求

论文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与答辩。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