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优质护理论文

优质护理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优质护理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优质护理论文

优质护理论文2篇

第一篇:优质护理在宫外孕中的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2年2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50例宫外孕患者,均符合宫外孕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年龄18~38岁;未婚5例,已婚20例;开腹手术10例,腹腔镜手术10例,保守治疗5例。出血程度:轻度5例、中度15例、重度5例。腹痛:大于10h15例,小于10h10例。伴有早期休克10例;中度休克10例;重度休克5例。人流史:未婚5例、已婚10例、无人流史10例;停经史:超过30d12例、30~50d9例、51~71d4例;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22例;子宫腔外妊娠3例;对照组:年龄16~39岁;未婚4例,已婚21例;开腹手术11例,腹腔镜手术11例,保守治疗3例。出血程度:轻度6例、中度16例、重度3例。腹痛:大于10h12例,低于10h13例。伴有早期休克11例;中度休克8例;重度休克6例。人流史:未婚6例、已婚13例、无人流史6例;停经史:超过30d10例、30~50d者10例、51~71d者5例;异位妊娠类型:输卵管妊娠22例;子宫腔外妊娠3例;两组在基本方面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调查方法:采用本院自己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发放调研,内容包含患者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12类项目,采用现场发、现场收的方法,回收率100%。

1.3护理方法

1.3.1心理护理:认真作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多数患者缺乏对宫外孕相关知识的认知,仅少部分的患者对宫外孕一知半解,对病因也不是十分明白,有些甚至不知自己已经怀孕。导致不能及时就诊终止妊娠,延误病情及最佳治疗机会,入院后患者及家属因对疾病认识不够,不能立刻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因此,在手术前的第一时间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心理状态,对手术的各种顾虑以及提出的疑惑,做到详细解答。护士在此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由于宫外孕患者承担着生理、心理双重打击,特别是久未怀孕的患者,对今后是否能再次怀孕未知,担心伴有手术后遗症,将来不能生育,心理上产生恐惧、紧张。因此,护士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注意言语体贴,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及受教育程度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交谈内容尽量通俗易懂,利于患者明白,及时把手术的方式、过程、时间、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妇查、穿刺等检查治疗时,注意保护隐私,做到适当遮挡,各项操作轻柔。细心、耐心地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体现优质护理的内涵,促进患者主动配合,对未婚先孕患者,要尊重其隐私,不能戴有色眼镜,做到不歧视、不冷淡,甚至比别的患者更多一分同情和关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对存在反常心态的家属要及时沟通以获得更多的家庭支持,鼓励患者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让同室病友现身说法,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任,尽最大努力消除患者的紧张状态。在病房内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让患者以0负担、0忧虑的心态接受手术。作好各种检查操作的解释工作,增加患者与护士的信任感。

点击阅读全文

优质护理下心内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于都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35~68岁,平均46.6岁;心脑血管疾病29例,呼吸系统疾病11例,血液类疾病8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36~70岁,平均47.2岁;心脑血管疾病31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血液类疾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尿激酶治疗,将尿激酶150万U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护理,即基本的生活护理,讲解疾病有关的护理知识和方法,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问题,与患者亲切交流,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点击阅读全文

优质护理下的产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采用剖宫分娩的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1~38岁,平均(25.5±6.2)岁,住院时间7~15d,平均(7.2±2.5)d;观察组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26.4±5.8)岁,住院时间5~15d,平均(6.9±3.1)d。均不伴有影响手术的并发症,所有患者均了解研究的整个过程,且自愿参与研究,符合知情同意原则。两组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均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常规检查、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内容,具体操作按照常规方法进行。观察组患者均按照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①按照对照组护理方法行常规护理。②心理护理:术前对孕妇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树立信心;术中进行心理护理以使孕妇能够有效的配合医生,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孕妇的痛苦;术后告知产妇婴儿的健康程度,使产妇树立良好的心态为产后恢复奠定基础。③饮食护理:嘱其要均衡饮食,禁食辛辣食物;对于剖宫产的产妇,要增加营养,确保身体尽快恢复。④家庭护理:嘱其家人要细心的护理,适当地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⑤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耐心的给产妇讲解按需哺乳、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利刺激及康复注意事项等。

1.3评价标准(1)母婴优良率:①优秀:母子均健康,各项生命体征正常;②良好:母子健康,但婴儿出现轻微的呼吸困难等并发症;③较差: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或严重的新生儿窒息;(2)安全性: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研究病例数×100%(3)护理满意率:①完全满意:评分在80分以上;②基本满意:评分在60~80分;③不满意:评分低于60分。满意率=(完全满意+基本满意)病例数/研究病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母婴优良率分娩均获成功,无新生儿死亡病例,观察组母婴优秀78例,良好11例,较差1例,优良率为98.9%,对照组母婴优秀68例,良好9例,较差13例,优良率为8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点击阅读全文

优质护理应用下的产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7月在本院在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将所有入选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67例为自然分娩,33例为剖宫产;年龄23.2~35.4岁,平均年龄(26.47±5.67)岁。对照组中71例为自然分娩,29例为剖宫产;年龄23.5~36.4岁,平均年龄(26.32±5.07)岁。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以及分娩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包括产程配合要点、注意事项及产后哺乳、保健恢复等。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加强沟通和宣传,在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产妇入院后,亲切对待,主动介绍自己和主管医生,避免直接呼喊其床号,应以朋友的方式称呼对方名字,或者以姐妹相称。向产妇以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宣传,介绍在待产以及分娩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母乳喂养的好处等,针对产妇个体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实施个体化的健康宣教,反复讲解示范,与产妇良好互动沟通,产妇提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达到良好沟通效果,增加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②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于产妇来说医院是一个陌生的分娩场所,往往会导致产妇出现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要加强晨晚间的护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减少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增加专科护理,比如乳房护理、分娩后护理以及会阴护理等,指导产妇做好个人卫生。③加强宣教工作,让产妇在分娩前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后的保健要领,做好适应新角色的心理准备,让其尽量摆脱产前焦虑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产后现场指导产妇正确的坐立和睡姿、乳房按摩、新生儿喂养及适当抚触和新生儿护理等事物。④改变排班的制度,简化护理文书的书写,根据工作量、患者数量、护士上班意愿等进行有效的排班。护士每天提前0.5h上班,利用早晨查房了解产妇夜间状况,提出当天的护理重点,将产妇分到相应护理人员,进行动态连续护理,设计简练的产科模板,包含重要的护理信息,减少护理人员的书写时间,提高护理效率。⑤建立良好的便民措施,加强安全防范。由于产妇是特殊人群,具有特殊需求,为产妇提供微波炉和电磁炉等,方便家属为孕妇补充营养,在病房的走廊悬挂新生儿的抚触防范、沐浴方法等相关知识,便于产妇和家属学习。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巡房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防范意外情况发生。⑥建立激励机制,将日常护理工作作为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的一项指标,综合考核护理人员的工作数量、质量以及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等内容,然后进行绩效的最终考核,对于表现好的护理人员,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

1.3观察指标在产妇出院前,由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产妇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和病区环境五项内容,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满意度,并请产妇及家属提出相应问题及建议。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点击阅读全文

优质护理手术室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2014年4月8日至7月8日择期手术210例。男性105例,女性105例,年龄22~78岁,平均(49±6)岁;全身麻醉80例,腰硬联合麻醉90例,局部麻醉强化25例,局部麻醉15例;普外科手术70例,妇科手术30例,产科手术25例,骨科手术50例,胸外科手术15例,整形外科手术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①对照组:即术前1d去病房查看病历,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询问病史、嘱患者术前清洁皮肤、禁食禁水、取下活动假牙和手饰以及注意事项。手术当日着医院发放的衣服进入手术室,再次确认患者的身份、手术部位、术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间开放静脉通道,配合麻醉医师施行麻醉,配合手术医师传递器械或进行巡回工作,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房。②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首先要精细化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手术室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增加了大家优质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对患者更加细心和耐心,注重工作中的细节。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术前访视,医护人员在手术前1天下午到病房探访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准备。进行个性化护理,最好安排工作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利用沟通技巧的专业护士进行访视,仔细查阅病历资料,向主管医生及护士了解患者情况,进入病房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向患者详细说明病情、手术目的、流程、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形成正确认知,及时解疑答惑,保证患者与家属知情同意,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询问患者病史、既往用药史与过敏史,综合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尤其对恐惧悲观型的患者,采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消除恐惧悲观心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手术成功案例,并充分利用社会支持,了解患者某些方面特殊需求,协助解决,使其处于最佳心理和身体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2.2术中护理: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情绪,护理人员注意密切观察患者面色神态,掌握动态心理变化情况,主动与患者沟通,分散其注意力,尽可能地消除患者面对手术的恐惧感、紧张感与陌生感。认真落实三方核查。检查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调节室内温度,确保温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室温22~25℃,湿度40%~50%,心脏、颅脑手术室温要求偏低,应注意保暖。落实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力求术前30min至2h内输完,手术超过3h追加1次。骨突部位敷压疮贴,防止压疮发生。术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及时遮挡身体,调整患者体位保持自然舒适状态。适当按摩非手术部位,避免出现水肿。若患者出现嘴唇干裂或者口渴情况,使用棉签蘸水湿润嘴唇。术中输液注意加热液体至合适温度,防止发生低体温。对清醒患者提出的要求在允许情况下尽量满足。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及时处理各种危急状况或者突发状况。

1.2.3术后护理:术后以0.9%氯化钠注射液及时擦拭干净患者皮肤并清洁口鼻腔分泌物,注意保暖,以卷轴法或利用滑板取代传统的搬移法将患者送至病房,以减轻由于震动对患者造成的不适与疼痛。将各种引流管理顺有序放置。监测生命体征平稳后,并告知家属注意事项,与病房护士交接签字方可离开。术后1~3d访视患者,密切监测各种体征,患者苏醒后指导其尽量卧床休息,加强营养,针对患者身体状况给予饮食指导。患者病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循序渐进进行,以患者身体耐受程度为标准。了解患者术中感受,听取患者意见与建议。建立患者档案,患者出院后及时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康复情况,定期复诊。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