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线课程建设

在线课程建设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在线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线课程建设

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

摘要:怎样为国家培养更多一线高技能人才,助力“中国制造2025”是作为职业教育人要思考的问题。以爱课程平台上的职业教育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秒懂数控加工”的建设,通过分析现阶段职业教育数控加工类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现状,依据课程建设实践,提出课程建设方案,将该课程建设成全新的适合多专业、多层次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并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爱课程;职业教育;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秒懂数控加工”课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为中国职业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制造2025”正带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前进,但目前,中国制造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瓶颈。怎样突破这一瓶颈,为国家培养更多一线高技能人才,怎样让学习者更快更容易掌握核心技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爱课程平台上的职业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本院在线精品开放课程——“秒懂数控加工”的建设,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该课程建成全新的适合多专业、多层次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开放式课程。经过本校公选课和专业课3轮的试运行,非专业的学生选修后表示能够理解什么是数控车和数控铣加工;本专业的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表示更容易融入到课程中,在后续的实训课里,可以按要求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产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课程中的知识点。实践证明,利用工作过程和工作结果能够更有效验证学习者的学习结果,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运用到实践中。

1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线开放精品课程现状

为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2003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2],标志着中国高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本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到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军中,课程建设历经了“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3个发展阶段。目前,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职教MOOC频道上,建设有943门职教课程,涵盖大部分的专业。通过对数控加工类相关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现阶段职业教育在线开放精品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课程标准没有结合1+X证书

点击阅读全文

中药鉴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探究

摘要:从课程建设基础、教师团队、在线课程建设、中药鉴定的新型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中药鉴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以期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中药鉴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方法

为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建设中药鉴定在线开放课程,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后教学为辅,推动课堂理论、实训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的综合性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提高中药鉴定的教学质量。

1课程建设基础

我院中药鉴定课程已有二十多年的教学发展历程,药学专业四十多年来开设的专业课有生药学、药用植物与生药学、中药识别技术,课程内容与中药鉴定相似,为中药鉴定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课程基础。中药鉴定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课,共72学时,其中理论38学时,实验34学时。从2011级开始,在中药学专业学生中授课,至今授课人数1100人。在中药学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编写了中药鉴定课程标准,完成中药鉴定课程教案和课件的制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已经在药材市场收集200多种中药材的照片,与苏州市中医医院、苏州天灵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为在线课程的建设奠定基础资源。我们主编《中药鉴定实训指导》教材,供中药学专业使用,目前该教材是项目化教改教材。建设中药学专业网站、苏州中药科普馆,面向社会开放,参观者在校园网上可以看到苏州中药科普馆的资源,包括科普资料、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等网络资源。同时,在学院和药学院的指导下,建设中药学实训基地,有特色吴地药用植物园、中药标本馆、中药炮制实验、生药数码互动实验室、中药实训室、中药制剂检测、中药生产模拟车间、模拟药店、国药大师室及吴门医药研究发展中心,共同构建教学实训平台。苏州中药科普馆2018年被命名为江苏省爱国卫生教育(健康教育)基地。

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

点击阅读全文

论互联网的生物化学课程建设与探究

摘要: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教学团队建设了生物化学网络教学平台,基础生物化学MOOC、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及生物化学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线上教学平台,包括基础理论、实验技术和前沿进展。相关内容辅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验技能、培养学习兴趣。生物化学系列在线课程建设对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宽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物化学;互联网+;网络教学;在线课程

1 “互联网+”模式成为课程改革趋势

2018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计划的基本目标是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变、三新”,其中“三新”即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1]。相关文件的出台,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便捷化,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升级教学方法、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探索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如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优客、智慧树、雨课堂等在线课程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线课程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快速共享,师生高效互动,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的缺陷,同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共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对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乃至提升全民文化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教育教学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而言,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2]。

2 生物化学课程地位与传统教学面临的挑战

诞生于20世纪之初的生物化学是生物学领域基础且前沿的学科,其发展过程贯穿百年的生物学发展历史,生物化学学科先后培养了近7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推动生物学各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时至今日,生物化学已经成为关联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基因工程、酶工程等领域的支柱学科,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教学中的主干专业基础课[3]。然而,生物化学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已日益凸显。依靠有限学时的课堂教学,难以兼顾经典理论知识传授和前沿知识的拓展;相对滞后的实验教学,脱离一线科研实践,无法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本质提升;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课堂无法满足高效互动的需求,缺乏对学生足够的引导和启发。

点击阅读全文

微课程建设研究3篇

微课程建设研究1

摘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日益成为高职高校教学改革探索的主要方向。以江苏省最新的微课程评比要求为指引,依托超星学习通建设“现代色谱技术”微课程,开展SPOC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面临的诸多困境,提高了教与学的有效性,同时为高职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微课程;现代色谱技术;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化技术与教育不断整合,各级高职高校也正在掀起一股教学改革热潮。本课题组在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高职学校和课程特点,在“现代色谱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微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探索向资源开发+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发展,以期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1相关概念

SPOC是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网络课程,是慕课(MOOC)进一步发展的高阶替代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可实现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利用线上SPOC平台实时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使得线上数字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得益彰[1],便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020年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首次分成了“微课”和“微课程”两种类型,明确提出了两种在定义、重点考察指标和报送要求等方面的区别,指出“微课程”是围绕某个主题,以系列微课为主要教学资源,经过精心信息化设计,以在线方式开展的简短课程。[2]“现代色谱技术”是我校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着重阐述现代色谱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色谱技术与化学检验工高级工考试、药品检测技术技能大赛、专转本药学专业考试以及药品检测就业岗位等密切相关,学好这门课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境,如色谱基本原理知识抽象晦涩难懂、高职生源和理解力差异较大、色谱仪器价高易损不能拆卸实训受限等问题,所以亟须改革传统教学,创新教学模式。课题组充分研究学习了2020年江苏省高校“微课程”比赛方案,选取了“现代色谱技术”课程的一个章节“气相色谱法”,精心设计制作了“微课程”,获得了江苏联院医药组一等奖。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建设整门课程的微课程,同时开展基于微课程的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点击阅读全文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探究

1.构建网络课程模式

1.1构建情况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网络课程以朱正才主编《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1版)教材为蓝本,设置了课程介绍、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实验辅导、在线测试、教学评价、留言论坛、在线交流八大模块,各模块主要用途如下:

1.1.1课程介绍模块

设置课程简介、教学团队、课程标准、教学计划、适合专业等栏目,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学时安排、学习的重、难点有较明确的认识。

1.1.2教学资源模块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