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政产学研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政产学研合作在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产学研合作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与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普遍认同。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明确指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已成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较之于产学研合作教育,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强调政府机构以及企业、市场的参与,通过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的双重作用,推进科研成果与社会需要的结合,更快地提升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生产企业、科研院所、技术成果应用单位、用人单位等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加强彼此间各种形式的沟通与联系,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平台和桥梁。在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创新教育过程中开展政产学研合作,避免了单一课堂教学的局限,将学生知识资源的获取渠道拓宽至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多个部门,让学生在校内外优势资源的整合链条中有机会直接参与服装项目研发、生产管理、行业经营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工艺方法和应用理论等相关知识信息,将校内教学内容与校外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以致用。政府方面可以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为服装院校、服装企业以及研发机构、用人单位创造共同培养与合作的政策环境;服装企业提供最新的产品结构变化以及人才需求方向等信息,为服装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咨询,并输送企业高、精、尖人才参与指导研究生学习;服装科研单位积极开发与服装院校的合作项目,并积极鼓励研究生直接或间接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服装相关用人单位则及时反馈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应用情况,以及研究生本人知识结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等相关信息,从而帮助学校不断改进和提升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内容。
二、我国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
服装设计类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服装人才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服装产业、服装企业对于应用型高级应用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以往以学术训练与研究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服装企业与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整体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教育者在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和发挥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政府政策的指导作用,以及企业单位的用人反馈作用,明确合作各方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以学校为主体,以政府政策为指导,以企业及产业应用为主导,同时配合科研院所的协作,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将学校以课堂为主的教育环境更多地与校外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生产现场环境以及行业应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背景和认识,针对我国服装设计类院校在政产学研合作框架下培养研究生的现状和不足,笔者提出以下构想和对策。第一,基于“互惠多赢”的合作教育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平台,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形式,增强合作动力。学校与政府、科研机构、服装企业以及相关用人单位各部门由于存在不同的工作属性与任务目标,对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的需求也必然存在差异。因此,建立稳定与长久的合作关系,需要达成一种平等、互利、多赢、互补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实现合作各方的共赢。一方面,服装院校与时俱进,及时把握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需求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并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项目。另一方面,政府、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也积极向校方反馈人才需求信息,定期提供一定的合作窗口,开展技术培训、人才进修与交流等。合作各方应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形成更为快捷高效的合作教育信息链。同时,服装院校还应当充分组织好合作各方的“投入与产出”,在保证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协调好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地将企业、市场需求与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科研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第二,增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科交叉与融合,提升服装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服装产业的日益发展,服装企业的产学研项目也日益复杂化与多样化,对人才的新需求也逐渐由过去的单一型人才转向综合型人才。因此,服装人才应补充、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还需要了解本专业以外诸如纺织、管理、信息技术等一系列其他学科的内容。因此,师资队伍的构成与教学内容的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学科交叉的需要,组织和展开不同院系和学科的交叉教学,并经常组织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进而在实际的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形成多学科集成的联合优势与协同效应,在多样化的团队教学中实现服装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研究生与科研单位、服装企业等部门的课题项目对接创造条件。第三,整合与优化校内与校外师资力量,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师资队伍构成,尤其是专业导师的影响。师资往往成为服装设计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应加快现有师资力量的整合与优化,重点引入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联合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博采众长,针对不同的问题向不同的导师求教。通过拓展教育资源,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建立健全的企业导师选择与认定途径,完善校外师资介入研究生培养的资质考核系统,并积极鼓励校内师资参与校外实践,建立完善的科研与教学考核制度;另一方面,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选择科研项目,指导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依托长期有效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服装企业、社会的实际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三、总结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服装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服装设计类高校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在我国政府逐年加大相关教育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的背景下,服装设计类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也应该与服装产业和市场紧密结合,探索基于政产学研合作框架的高素质、高层次服装创意人才的创新教育模式。政产学研合作能够充分有效地整合各方面优势教育资源,使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更为紧密,不仅有利于形成健康有序的服装创意人才培养体制,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也有利于促进服装院校的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构建完整的服装创意人才生态产业链,从而实现服装设计类高校与服装产业、服装市场的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以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两所具有代表性的院校为例,从“产学”、“产研”、“研学”结合3个方面对两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了两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的异同,并试图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我国旅游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旅游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一、引言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教学、生产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主体是学生,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合理安排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为教育界所认知,国家教育部在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标准中,把“产学研”结合列为重要的评估指标。对旅游高等院校而言,面向和服务于旅游产业,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国外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走得比较早,取得的成就也比较大。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提出已有20多年了,但较之美国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美国是世界上实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早的国家,在旅游教育方面也不例外。美国许多高等院校与旅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究旅游教育,在美国著名旅游管理学院任教的教师部分是资深人士,通常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而且在著名酒店有过丰富的工作资历。
摘要: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速度的加快,我国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本文以产学研为切入点,从现状分析发现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产学研仍面临着育人机制不完善、教师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协同缺乏有效力度和深度、协同方式单一等困境。因此本文提出从健全育人机制、建设双师型队伍、建立实训基地等方面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创新,从而充分发挥产教融合。
关键词:产学研;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由此可见,产学研协同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产学研协同不仅使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质量有所提高,同时能够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事业用人需求无缝对接[1]。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角度对其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进行简单探讨。
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学研协同的必要性
1.1产学研协同增强电子商务人才适用性。结合产学研特点与电子商务产业运行状况分析,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能够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社会适应性[2]。以电子商务专业高职学生为例,产学研运用能够使高职学生提前以实际岗位为载体,真实操作运营网络平台,掌握电商知识与技能。另外在实际协同过程中发现人才培养问题,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将人才培养方案与具体岗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优质人才[3]。无论对于企业运营、产业发展,还是校方教育质量的提升,产学研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不言而喻。
1.2产学研协同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创新性。相比普通教育,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更偏向于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更应注重人才培养实践价值。结合产学研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不仅能使学生具有优势,也能在产学研与教学模式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下教育学生进行创新服务管理活动,展现商务活动教学的价值性,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摘要】文科创新型人才更一直是人才市场中的短板,这一现象突出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文科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不足,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立足“产学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资源,理解文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改变文科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优化文科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学等方面改善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文理共同发展进步,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
【关键词】文科生;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
以“产学研合作”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中,更多的是倾向理工科,而文科的创新教育发展却陷入了困境。与理工科一样,文科同样是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要充分和深刻理解文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殊性,才能实现理工科和文科的发展并驾齐驱。
一、“产学研”视域下加强文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012年1月9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以《另辟蹊径求发展开拓创新促繁荣》为题半版的篇幅报道了重庆大学着力加强人文社科的内涵建设,这是继2011年3月14日该报以《重庆大学:人文社科的崛起》为题的半版宣传后的又一次的深度宣传,较为系统的凝炼和客观科学地展望。两次报道的影响均有力地促进以重庆大学为“点”扩展到促进整个社会“面”的人文社科的发展。由此可知,加强对文科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
(一)“产学研合作”基本内涵的要求
摘要: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围绕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加强企业、行业调研,实施“3+1”模式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校企实践互动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实习实践质量保障体系,逐渐探索出一条卓有成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协同;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
我国当前工程教育中存在理论与实际脱离、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难题。为此2010年6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着力提升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转变[1]。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于2012年列入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实践互动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进行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不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2016年该项目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2017年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通过项目的实施,环境工程专业制定了“3+1”模式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探索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环境工程专业现场工程师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企业行业调研,制定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
认真学习、领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工作方案”的精神,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标进行研讨,科学制定环境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模块化教学和“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习和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模块化教学成功经验,以教支委专业规范标准为纲,工程认证通用标准与补充标准为依据,以企业行业岗位与毕业能力调研为导向,企业、行业、校内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环境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企业阶段学习方案等工作。对环保类企业、行业与用人单位的调研表明高校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合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应培养能在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第一线从事环境监测与分析、污染物防治的工艺与工程设计、施工、环境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岗位群调查与分析表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岗位群集中在环境管理岗位、污染物分析与检测岗位、环境工程运营岗位、环保市场服务岗位等,针对核心岗位群分析了专业毕业要求所要达到的知识、素质与能力要求,以各个知识、素质、能力单元及其对应知识单元来构建教学“模块”,进而形成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即大学前三年主要是校内学习,大四一年在企业结合项目实践现场学习。1—4学期重基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构建了数学/物理/计算机语言等自然科学基础模块、工程基础、环境生物基础、环境化学基础、人文素质等模块;5—7学期着力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达成,围绕污染防治能力、环境管理应用能力、污染物检测分析与环境评价能力、环境工程设计等专业能力的培养,设置了污染物检测分析与环境评价模块、环境管理模块、污染防治工程模块、环境工程设计模块;8—9学期重工程实践,围绕综合素质、能力的输出,设置专业选修、集中实践模块,学生利用一年时间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训,并以在企业、行业的工程实训为载体开展科学研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其中,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大二末与大三间的暑假开展12周企业、行业认知实习的实践教学改革,让学生认知社会、认知专业、认知工程。第二课堂、各类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集中实践模块。
2探索学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