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政治心理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政治文化是当代西方政治科学发展的产物。然而,政治文化传入我国,却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不但汲取了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科学性成份,而且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理论体系。政治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方法、范畴、功能、结构等各个方面日益丰满,生发了人们对民主政治的文化思考。政治文化研究的繁荣体现在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主题的逐渐深入以及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等多个方面,限于篇幅关系,仅作以简单回顾。
政治文化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随着政治学专业的全面复兴,一些大学的政治学系配备了专业的政治文化研究与教学人员,一些学校还设立了研究中心、研究所等机构,如南开大学的政治文化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的政治文化研究所等。另外,围绕着政治文化的研究,还形成了一些专业学术研究群体,如以刘泽华为代表的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群体、以徐大同为代表的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群体等等。
有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推动了政治文化研究的发展。学术界先后于1987年和1994年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政治文化研讨会,推动了学术交流,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另外,一些专注于政治文化研究的网站,如政治文化研究网()等逐渐发展起来,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我国政治文化研究领域内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政治文化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自80年代起,学术界先后出版了政治文化研究方面的专著近7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近400多篇[①]。一些刊物,如《政治学研究》等围绕着政治文化发表了大量论文,推动了政治文化研究的深入;由南开大学政治文化研究中心同《天津社会科学》联合开办的“政治文化研究”栏目以及由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研究所主办的《中西政治文化论丛》亦为我国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园地。另外,一些期刊如《孝感学院学报》、《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等一些刊物亦为政治文化研究开辟了园地。
对我国政治文化养成的历史轨迹加以描述,从对历史的回顾中生发思考成为我国政治文化研究发展的一条主线。在已经出版或发表的大量专著和论文中,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反思占据了主要的方面。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分别于1989年前后和2000年出版的两套大型政治文化丛书。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中国政治文化丛书即体现了视野广阔的特点,分别从地域、民俗、权力、礼乐等方面探讨了中国政治文化,计8种之多。由刘泽华主编的第二套中国政治文化丛书汇集一些长期研究中国政治文化的优秀作者,在选题和内容上均有所创新。丛书从政治人格、社会人格的分析以及语言、符号的表达等一些重要的范畴入手,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做了深入而新颖的研究,充分体现了我国政治文化传统研究的最前沿成果,为新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奠定了起点。
与中国政治文化研究相比,对外国政治文化的研究显得薄弱,主要体现在对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研究上。另外,在理清西方政治文化发展的模式、跟踪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发展等方面亦形成了一些成果。丛日云所著《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对古代希腊、古代罗马以及中世纪西方的政治文化传统作以探讨。高毅所著《法兰西风格》则是我国史学界以政治文化的分析方法进行世界历史研究的重要贡献。该书从大革命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了法国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另外,还有大量的论文不但涉及到西方政治文化的研究,而且对非西方国家政治文化及政治社会化的经验做了总结。
本人年12月任副教授职务以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工作量饱满。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进取,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中青年专家培养对象,年被遴选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年获得中山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任现职5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系统讲授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和公共课,学生课评等级均为优秀;在科研上,承担科研课题12项,其中主持3项,出版了学术专著1部(独著),发表学术论文18篇,参编教材2部,论文集1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这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具体总结如下:
一,具有良好的师风师德,爱岗敬业,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系统讲授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2门选修课程,学生课评等级均为优秀;主持教育教改课题1项,参加精品课程建设1门,参加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课题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获得校级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1项,教学成绩显著。
任现职以来,模范地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优质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和教研成绩。5年来,作为主讲教师先后承担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列主义原著选读》,《自然辩证法》以及博士生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等6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任务,开设《医学美学》,《现代西方哲学》等2门选修课程,授课总学时达到1472学时,减去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1年,年均学时达到368学时,教学工作量饱满。本人深深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坚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参加和开展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学实效的新渠道和新手段。近年来,创造性地把参与性教学方法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学生的人生经验,课堂体验和未来生活理想的联系起来开展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渗透和互动,教学效果好,得到督导员和同行的肯定,学生课评的满意度高,评价等级均为优秀。指导5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论文的质量较高;负责指导的2名硕士研究生学习刻苦,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以及撰写学术研究论文。主持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课题1项,参加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教改工程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的校级精品课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被推荐为自治区精品课程项目。先后发表《参与性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中的运用研究》等教学研究论文4篇,其中《关于"原理"课中人的劳动本质观的教学逻辑新探》发表在专业核心期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年第4期)。主持设计和制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多媒体教学软件获得医科大学第四届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年被推荐参加全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讲课比赛。
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科研成绩显著。
主持科研课题3项,其中:省级课题1项,地厅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科研课题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3项,校级课题2项。出版学术著作1部(独著),发表有较高质量和一定创见性的学术论文18篇,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这一明确和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
[摘要]以促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而实施的中外合作办学已走过30多年的历程。本文就近年来CNKI收录的国内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论文成果进行深入梳理,探讨该研究的发展趋势、研究主题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深化该研究的路径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
JohnW.Berry等学者认为,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Adaptation)主要指个体或群体在重新安排和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变化结果。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日益深入和教育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形式多样的跨国高等教育模式犹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生在出国学习前后的跨文化适应问题。本文回顾和评价了近年来中国知网收录的国内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论文成果,提出深化该主题研究的一些新思考,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学界关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趋势
笔者以“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跨文化适应”为主题,对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类文献进行检索,结果显示,从2011年至2021年,共有19篇相关的硕博论文及一般期刊论文,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分别为:1篇、0篇、1篇、2篇、1篇、3篇、2篇、4篇、3篇,1篇,1篇,年均不足2篇。之所以近年来学界开始对该问题加以关注,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外合作办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后,其成效日益凸显,影响不断扩大;二是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背景下,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亟待解决,避免影响项目的健康发展。
一
在西方思想史上,公平和正义问题向来是政治哲学家的工作和思考领地,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直到罗尔斯和诺齐克,哲学家就社会公正的内涵和标准提出了种种学说。从1960年代起,社会心理学者加入公平和正义问题的探索。林德和泰勒(Lind&Tyler,1988)在他们影响甚大的《程序公平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讨论了心理学者和哲学家关注公平和正义问题的不同角度。前者着重于公平和正义的主观面,而后者关注其客观面。他们对客观的程序公平和主观的程序公平做了如下的区别:“客观的程序公平所处理的是程序在何种程度上符合公平的规范标准的问题,……主观的程序公平处理的是程序在何种程度上能提高那些遭遇到这些程序的人们的公平判断问题”(p.3)。法学和社会心理学都关注分配的公平和程序的公平,但视点不同。分配的公平在社会心理学那里事关人们对法律争端解决结果的心理反应,而在法学那里,则指有关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行为、社会结果应当如何分配以解决争端惩罚恶行的法规。程序公平在社会心理学那里为个人对程序规则的心理反应。例如,“关于程序公平的判断,争端者的满意感,公民对制度的满意和赞同,对法规的遵从和服从,所有这一切,都会受到法律决定程序的影响。”程序公平在法学那里表现为程序法,也即法律判决过程必须遵守的规则和规范(p.62-63)。于是,社会心理学的程序公平理论意欲回答的首要问题是:对于社会冲突的解决或集体合作行为,人们从公平的观点出发所做出的接受或不接受的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关于冲突解决、集体合作的结果的认知决定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对冲突解决、合作进行的程序的认知决定的?西方社会公平心理学的早期研究着重从结果也即分配的公平的观点研究冲突解决问题(Adams,1963,1965)。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亚当斯的均等理论(equitytheory)。根据这个理论,当人们感知到他们在活动中所付出的劳动和收益相称时,他们就会认定那些活动是公平的。如德奇所言,均等规则指的是“个人受到的奖赏和承担的成本的结果与他的资产和负债投入或贡献相对称”(Deutsch,1975)。亚当斯认为,即便是那些从投入和收益不对等关系中获益的人,也会因此而经验心理不适甚至紧张,从而采取行动恢复均等状态。因此,德奇预测那些获得超出其投入的人甚至会放弃他们多得的利益,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从20世纪70年代中叶起,西方社会心理学者开始从程序公平的角度来思考人类的行为模式。
具体而言,这一研究倾向是从赛伯特和沃克尔对法律领域的程序安排公平的心理问题开始的。他们提出影响法律公平心理的两个要素:判决控制(decisioncontrol)和程序控制(processcontrol)。前者指对判决结果的控制力,后者则指当事方在法庭上陈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和主张的机会的大小,即当事方在法庭上有多大的“发声权”(voice)问题。他们的实验研究发现,当事人即便没有判决控制的能力,发声权的存在也使当事人更愿意接受对他们不利的判决。如果决策者(法官等权威)不给当事人发言的机会,这一程序不公平做法将大大降低当事人对判决结果的接受度。如果决策者愿意倾听,那么,当事人将更倾向于认为判决结果是公正的并加以接受,甚至在判决是不利于当事人利益的情况下也是如此(ThibautandWalker,1975)。社会心理学的程序公平理论的集大成者泰勒指出,程序公平与否对人们的行为影响的关键点是:“如果人们觉得一个结果是通过一个公平的过程产生的,则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更愿意接受”(Tyler,2005)。换言之,根据程序公平理论,当人们认为他们所承受的冲突解决或集体合作结果,是以公平的程序产生的,即便在冲突解决或合作结果对他们个人不利的情况下,他们也倾向于认为这些结果是公平的从而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冲突解决或集体合作被认为是按不公平的程序进行的,那么,即便产生的结果对当事人是有利的,他们仍旧倾向于据此认为结果是不公平从而不可接受的。赛伯特和沃克尔(ThibautandWalker,1975)之后的程序公平心理学研究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是确定除了“发声权”之外,还有哪些规则可以被认定为程序公平原则;二是把程序公平的心理学研究运用于法律之外的领域。
雷文沙尔于1980年发表的两项研究(Leventhal,1980;Leventhaletal.,1980)提出了如下六个程序公平规则:①1.一致性原则:程序规则应当始终如一地适用于所有相关者,适用于所有的时间段。在实践上,规则适用于所有相关者,使所有的相关方都相信他们在这个程序下具有同等的权利,并得到同样的待遇。适用于所有时间段要求程序在每一次使用时都必须遵循同样的规则,并以同样的方式予以实施。一致性规则的这个侧面要求程序的改变必须慎重,且让所有受其影响的人通晓。2.克服偏见原则:两类偏见尤其需要克服,一是决策事项涉及决策者私人利益,二是决策者根据某种教条进行决策。前者涉及利益冲突者回避原则,后者要求以开放务实的姿态进行决策。3.信息准确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决策是建立在准确的信息和专业的观点上。反之,如果决策被视为是基于不准确的信息的话,则其程序就会被人认为是不公平的。如果决策过程让人感到是以全面准确的信息为基础的话,则人们对决策程序的公平感将显著提高。4.可纠错性原则:决策机制中如果含有纠错设置(如申诉),则其公平度将得到提高。这个程序公平原则的实现,需要其他程序公平规则的作用。申诉程序本身需要符合其他规则设定的标准。5.代表性原则:这个规则“要求决策过程的所有阶段。都必须反映受该决策过程影响的所有人群的主要构成次集团的基本利益、价值和观点”(Leventhal,1980)。这个规则覆盖了赛伯特和瓦克尔的判决控制和程序控制的基本思想。他们的“发声权”程序公平原则强调任何决策都应在机制上保证所有的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的声音得到表达。6.伦理性原则:程序公平取决于决策过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人的伦理和道德标准。显然,当决策过程缺乏纠正、惩罚欺骗、贿赂、侵犯隐私和间谍等行为的机制,或者对之熟视无睹的话,则决策的公平性将大打折扣。雷文沙尔关于程序公平的六个原则,尽管有的给人有点大杂烩的感觉(如代表性原则),但如林德和泰勒(Lind&Tyler,1988)指出的,它们却构成了众多关于程序公平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西方学者在探讨从司法判决到公共部门和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程序公平问题时,所使用的程序公平原则大都不出雷文沙尔的程序公平六原则的范围。作为实证科学,社会心理学注重测量。在众多关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的测量工具中,以科尔奎特(Colquitt,2001)综合前人研究提出的量表影响较大(见表1)。
二
程序公平的社会心理学实证研究运用的领域极其之多。换言之,人类社会中几乎所有的冲突解决和集体合作行为,都涉及到程序公平的问题。本节将就程序公平社会心理学运用于法律、政治和公共管理部门的一些研究成果做一评述。这三个领域都直接关系到政治权威及其与社会和民众的关系。法律领域法律和司法是程序公平社会心理学运用研究成果出现得最早、影响最大的领域。其理由如林德和泰勒所言:“关于程序公平的第一个系统的心理学研究涉及到心理学方法和知识之运用于法律问题,这绝非偶然:在对程序和规则的强调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中首推法律”(Lind&Tyler,1988)。泰勒于1990年出版、2006年再版的专著《人为什么守法》是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该书以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证,传统的威慑理论不足以使人服从法律,或者至少不是使人服从法律的最佳手段;建立在程序公平之上的合法性才是使人服从法律的根本。这一论点得到了大量的公众关于警察执法、法院审判和法律一般认知的经验研究的支持(有关警察的研究,例如Casper,1988;Sun-shineandTyler,2003;Tankebe,2008,2009;Wells,2007;有关法院的研究,Machura,2003;Ramirez,2008;Tyler&Rasinski,1991;有关一般法律的研究,Tyler,1988,1997a,1997b,1998,2000,2001,2003;Tyler&Huo,2002)。这里,我们以泰勒和他的合作者的论文《程序公平和合法性在塑造公众对警察的支持的作用》来演示程序公平社会心理学理论于法律领域的运用。该文认为,在解释民众为什么服从警察这个问题上,有工具主义和程序公平两个不同的模型。在前者那里,“警察之被接受,是因为在公众看来,警察(1)具有对违法者施加惩罚威慑力是可信的(风险),(2)能够有效地控制犯罪等非法行为(绩效),(3)公平地在人群和社区之间配置警察服务(分配的公平)”。在后者那里,“警察的合法性是同公众对警察做决定行使权力的过程的公平性相连的。如果公众判断警察使用公平的程序行使其权力的话,……他们就将视警察为合法的,并配合警察的行动。然而,权力行使不公平将导致公众疏远、反抗和不合作”(SunshineandTyler,2003)。作者通过在“9•11”恐怖袭击前后两次对纽约市民的随机问卷调查,对两个模型进行了经验检验。问卷通过询问受访者如下的问题,以“几乎总是”到“几乎从不”六级里克特量表,来测量他们对纽约市警察执法程序的公平程度评价。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工作侧重点,二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但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可以相互弥补,互相渗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差异和一致性,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推进学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人们普遍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这虽然体现出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看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一致性,但同时也会忽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建立适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符合时展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新体系,加深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内涵的把握。
1二者之间的一致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它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工作任务都是要影响人、改变人,工作的形式一般也都借助于语言的影响等等,这使二者之间有着更多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有着某种一致性。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和健康成长及发展服务。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行使着自己的职能,担当着各自的任务,如果说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的话,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但二者在育人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下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