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制定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为全面实施旅游标准化行动计划,按照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省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行动计划》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旅游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年,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旅游标准制定、贯彻、实施、评价和监管工作机制,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标准全覆盖的旅游标准化工作格局,建立较为完备的旅游标准化体系和旅游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培养和造就一支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规范提高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旅游示范企业或名牌企业,引导旅游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游客满意度,进一步增强旅游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具体目标
年,启动区域内康辉旅行社、美露丽夫国际大酒店,荷园休闲山庄、七星湖国际生态园、百花苑度假山庄、布衣山房、建设镇固胜村等重点示范旅游企业和单位全面实施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年,扩大旅游标准化实施覆盖面,区域内80%以上的旅游企业全面实施旅游标准化建设;年,区域内其他旅游企业全面实施旅游标准化建设。
扶贫开发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党的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搞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要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尽快稳定解决好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促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当前贫困地区巩固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措施和紧迫任务,是我市坚持“四个第一”、实现“五大突破”、推进“三个率先”,建设和谐奋进新的迫切要求。为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落实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精神,促进我市农村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特制定《市十万贫困户增收行动计划》。
一、基本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继续加大实施“突破西山战略”力度,带动南部秦岭山区、西部关山地区、北部乔山地区板块扶贫,突出、西部山区、渭北旱塬三大重点地带,把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贫困村为平台,以低收入贫困户为对象,实施特困户安居工程和外资扶贫项目,抓好贫困地区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引领,扶贫到村到户,实行分类指导,按照“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原则,采取综合措施,完善发展机制,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二、目标任务
全市“十万贫困户增收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用5年时间,为贫困地区投入项目资金4.7亿元,改善基础设施和贫困群众居住条件,扶持特色产业和增收项目,力争使10万贫困户收入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逐步缩小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到年,十万贫困户收入比年增加11.22亿元,人均增收2805元,达到4300元。
主要任务:通过加强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建设,利用小额信贷扶贫、贫困村互助资金以及外资等多渠道投入,加强对贫困户增收项目和龙头企业扶持,加大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建立和完善贫困户增收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增收项目,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大幅增收,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
自**区迎世博600天行动启动以来,**镇认真学习、积极部署,综合整治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截止11月底,**镇共拆除广告96块、补种绿化15261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8980平方米、完成农村卫生设施
建设38项,分别占年度计划总量的88%、85%、88%和97%。
主要做法有:一是“季度目标任务书”细化任务。在仔细分析研究**镇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总体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地区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本单位阶段性目标任务及推进实施操作方案。动员
大量工作人员配合镇有关职能部门对综合整治工程的工作量进行逐一实地勘察和分析研究,编制印发了《**镇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2008年第4季度目标任务书》,明确了每一条绿化带、每一幢临街建筑
、每一块广告牌的具体位置、整治时间和具体责任人,将综合整治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个点,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4项制度”全面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建立4项制度,真正将责任
落实到人。一是考核制度,在细分量化镇政府各职能部门、责任单位的工作责职基础上,建立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考核奖惩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实行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的属地化目标管理。
一、基本情况
汉南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总人口10.8万人,版图面积287平方公里,辖纱帽街、东荆街、湘口街、邓南镇及乌金、东城垸、汉南、银莲湖四个国营农场,共有51个建制村(大队)、338个自然塆,村民总户数14432户,村民总人数55681人。纳入今年“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工作的10个村(大队)分别是纱帽街的幸福村、江上村、通津村;邓南镇的水三村、邓西村、窑头村;湘口街的五湖大队、双塔大队;东荆街的沟北大队、乌金四大队。村民总户数3467户,村民总人数12852人。
二、工作目标和规划
从2005年开始,用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在全区农村的49个建制村和农场大队中,分期分批地实施以“四到家园”为核心内容的创建活动。汉南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工作要与汉南区农村小康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以“培植主要产业,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着眼于建设生态农业、打造富裕和谐的新农村,力求通过创建活动,使村塆变面貌,群众得实惠,农业上台阶。原创: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完善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政府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相结合的基层管理体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村级组织凝聚人心、服务群众、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功能,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基础;改善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展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农村社会发展环境,逐步建立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努力把试点村建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民主法制健全、管理服务有序、环境卫生整治、社会文明和谐的温馨家园。
2006年,全区要完成14个村的试点任务。其中,完成2005年4个试点村的试点和评估验收工作,同时探索村塆长效管理机制;完成2006年新增的10个村的试点任务。
三、2005年试点工作基本情况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及《延安市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方案》,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各类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依法保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黄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目标,依法规范,加强指导,改进服务,强化监督,综合应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根据国家及中省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劳动合同政策体系,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劳动合同制度在我县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国家、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利益和依法行政的原则;
2、坚持公正合理、和谐稳定、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