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中学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FONTsize=2>摘要:中学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这门课程不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任务,而是利用有关知识来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活动教学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BR><BR>1997年4月,国家教委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试行)》,第一次以课程标准形式规定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此规范教育实践。据此,1998年秋季,各地六三学制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在思想政治课中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或地方自编教材,主要由政治课教师任教。<BR><BR>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BR><BR>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BR><BR>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BR><BR>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BR><BR>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BR><BR>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
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BR><BR>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BR><BR>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BR><BR>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BR><BR>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应有所突破。传统学科教学普遍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与其教材相对应,这是由学科教学以传授系统科学知识为主的性质决定的。心理教育则不然,它主要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它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而是要实际地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因而心理教育应当是一种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不宜沿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心理教育课程应遵循这一规律,引入活动教学,并且将其作为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以个体经验为载体,以活动为中介,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从而施加积极影响。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并以其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BR><BR>综上所述,心理教育进人学校课堂,对处在身心变化高峰期的中学生是福音,对教育工作者则是挑战。如果能在心理教育课程试行阶段作积极探讨和研究,势必对我国心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公务员之家整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它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中曾明确地指出,新课程改革是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忽视学生是作为一个主动的、能动的学习者,而一味地强调学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认为老师讲得好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学得好这样一种状况,从而提倡学生自主动手、积极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等能力,这样一来,是否预示着发现、探究等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方式会完全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接受式学习,而传统的接受学习又是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的如我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毫无可取之处呢?
一、学习方式的选择不可“一刀切”
“发现学习”是美国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布鲁纳所提倡的。他认为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相应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自主探索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养成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中我们一直都很提倡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现式学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是最有意义的。认为发现学习就是解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同时批判接受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陈旧发霉的思想,毫无可取之处。但是“,发现学习”也相应的有其自身的不足点,就它的学习过程来说,它要求学习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对一定基础知识的储备,同时,它也并不具备让所有的学科或是学习阶段都能适用的条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真正获取似乎并不应该简单的以何种学习模式作为条件,发现学习确是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我们又怎能说教师讲授式的学习抑或接受式的学习不够传达给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应有的技能呢?接受学习不等同于机械学习,所谓的机械性学习是说在学习过程当中并不进行自我的一种思考,而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此种学习既没有激发学习者对于知识的一种求知欲,也没有提升智力水平,与此同时,发现学习也不会绝对等同于有意义学习。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或是不同的知识类型下,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各自适合运用的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小学阶段不可能任何知识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个时候孩子相对来说,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自我理解能力也没有达到学习某些知识的要求,单纯地依靠学生自己去探究和掌握知识显然是不实际的,在此情况下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是零散的、不系统的和片段化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探究应该双管齐下,互相配合,我们应该根据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课程的类型等的不同来具体规划学习的方式,而不是应该“一刀切”地认为发现学习或是接受学习抑或是某一种固定的学习方式就是最好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最适合、最唯一之选。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1.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们经常把传统和落后结合起来,认为传统的必定就是落后的,就是应该摒弃的。其实任何教育的发展都不能也不可以抛开传统、拒绝传统,抛开传统的教育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现代教育也正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才发展和变革起来的,就像杨启亮先生在他的《困惑与抉择》书中所说的:“教学实践几乎从来也没有像教学理论所描述的那么乐观过,传统的伟大通常都会像一种无形的约束,以各种形态传承延续,既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特色’,也同样顽强地保持着某种‘痼疾’。”每个民族的传统都有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一面,也有需要改革的一面,就拿学习方式来讲,我们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诵读法,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悟自得。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继承性,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都有相对稳定性,即使这些方面都发生了变革,我们也不应该对传统的完全否定和彻底摒弃,而是应该持一种批判的继承和更高层次的综合等方式的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传统与革新的融合也才能够体现出我们民族特有的或应有的教育特色。
根据国内要求,我处对韩国高中开设国际教育课程或外国高中文凭课程的法律法规、以及在韩国举办外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解,现报告如下。
1.针对在国立和私立高中开设的国际文凭课程和外国高中文凭课程,韩国政府没有制定具体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与高中教育课程有关的法律条款包括以下几条,但均未明确规定普通学校是否可以开设国际文凭课程或外国高中文凭课程,只有外国人学校和国际学校必须或可以开设外国课程。《初、中等教育法》第二十三条(教育课程)规定:①学校必须运营教育课程;②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根据第一项的规定,确定与教育课程的标准和内容有关的基本事项,教育监可在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所确定的教育课程的范围内,决定适合本地区情况的标准和内容;③学校的教育课程由总统令规定。《初、中等教育法》第六节是对高级中学和高级技术中学的规定,其中第四十九条(课程)规定:①高级中学获得所属教育厅的许可,可在全日制课程以外开设时间制或通信制课程;②与高级中学课程的设置有关的必要事项以总统令规定为准。《初、中等教育法施行令》第四十三条(教育课程)第三款规定:高级中学的教育课程包括国语、道德、社会、数学、科学、技术与家庭、体育、音乐、美术、外国语以及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认为有必要的课程。《关于外国人学校和外国人幼儿园设立运营的规定》第十一条(教育课程)规定:与外国人学校的教育课程有关的事项通过校规或幼儿园规定加以规定;由学校法人设立的外国人学校必须开设由教育科学技术部长官认定的国际公认教育课程。除以上法律条文中涉及到与高中教育课程有关的内容以外,韩国没有其他具体法律法规对高中开设国际文凭课程和外国高中文凭课程加以规范。直至2011年以前,除国际学校和外国人学校外,韩国的普通高中均没有开设国际文凭课程或外国高中文凭课程。2011年初,京畿外国语高中宣布,该校在韩国的普通高中之中率先获得了IBDP认证,是迄今唯一获得国际高中教育课程认证、可以开设IB课程的高中(除外国人学校和国际学校外)。
2.外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在韩国有举办,但均为自行组织,自愿参加,政府不干预,也没有相应法律法规约束。下面是美国AP、SAT、ACT考试在韩国举办的概况
(1)SAT考试
SAT考试在韩国有两种报名方式。一种是登录美国的考试主办单位网站直接报名,另一种是通过位于首尔的“韩美教育委员团”报名。韩美教育委员团是由韩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出资成立的非营利教育机构,由两国政府代表和教育界人士组成理事会,主要负责韩国和美国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以及两国间Fulbright奖学金项目的计划和运营。SAT考试在韩国的考点主要是各地的外国人学校、国际学校、外国语高中和“韩美教育委员团”本部。
摘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生命教育的目标。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叛逆心理逐渐增强,在中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中学生塑造良好的生命观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有关中学生的生命教育普及性、系统化和学习效果考核等都有待优化。基于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剖析中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索生命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观;中学生
近年来学生自杀事件的频发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及思考。生命教育应是每个学生必不可少的一课,虽然部分地区已开展生命教育,但生命教育普及化仍有待加强,生命教育课程不完善等问题还是比较明显。在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生命观往往受社会影响,而一个人心理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生命观的形成。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到了珍爱生命,其中包含: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1]。部分学生生命观非常薄弱,把结束生命当成抵抗学习压力或报复家长期待的筹码,还有很多学生对自己人身安全不能做好有效保护。只有加强生命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才能珍爱生命,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青春期表现为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这个阶段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如何利用社会影响并结合中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做好生命教育,让中学生从生命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值得进一步探索。
一、用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看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人格发展分成八个阶段,强调社会文化是发展的决定因素[2]。当青春期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需求,尤其为下一阶段迈入大学校园作准备时,很容易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晰,对周围人的定位不清楚,包括对自己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毫无概念。而进入青年期,在这一过程中一旦出现同一性整合失调,就会导致自己无法认识自己或确认自我,自我处于一种毫无布局的扩散、弥漫状态,这就被称为“同一性扩散”[3]。所以,在中学时期做好生命教育基础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中学生对自我、他人、大自然和社会都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很多认知是不完整、不客观的,当面临升学压力时他们又很容易产生不适应感,从而产生一些极端想法。虽然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有了独立的想法,但其想法并不成熟,如果在这一时期没有让他们提高对生命的认识,就容易出现自杀或伤害同学、父母的事件;学生对保护自我生命的能力不强,在面对突发疾病、身体伤害时没有防范的措施或发生伤害后第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正确处理;面对一些校园欺凌、网络暴力和精神伤害时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被伤害或不能及时自我调节,也不会寻求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生命教育开展后的效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看到的,但它却会在学生之后的求学、就业道路上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清晰了解个人生命的重要性,清晰了解他人生命的重要性,并与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健康成长。
二、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概述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含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指以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教学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优化教育课程中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的一门适应时展的课程。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1)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信息技术的整合课程;另一类为信息技术课程。它们研究的对象有所区别:信息技术整合课程是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所需课程领域,为其他课程服务,如PPT、绘图软件等;而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对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概论等一系列课程内容进行探索与实践。
2)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一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对师生双边活动的效果进行合理的优化。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教学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活动,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性质
1)技术性。适应时展需要,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10.3969/j.issn.1671-489X.2014.17.083对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发理念与实践的研究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其大部分都含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数据。例如: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包含了很多关于计算机数据编程、软件开发的内容等,这些内容的技术含量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