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中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以卫生局“一条主线、一项活动、三大工程”卫生工作总要求为指导,结合医院年初工作安排,努力加强医院自身建设。
(一)加强日常工作的监督管理,为医院整体工作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一是继续落实了每月一次的综合考核制度,做到了有处罚,有改进。二是从3月份开始,实行了院领导每周下科室巡视制度,做到“三用”做事,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工作的时效性。三是每周二、每周三的业务、行政查房做到了常抓不懈。四是针对医院管理人员管理知识匮乏,医护人员缺乏医患沟通技巧等现状,分别在5月份和10月份有针对性地举办了医院管理学基础知识讲座和医患沟通与技巧知识讲座。五是为提高科技含量,医院投资38万元以议标形式购置了全自动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等设备6台件。
(二)以宣传为载体,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1、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展版等宣传平台,打造医院特色文化。如在门诊大厅建立了卫生保健宣传栏,根据季节变化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在病房、门诊走廊制做宣传展板,定做科室心语牌共计50块,向广大患者宣传防病治病、健康饮食等保健知识,倡导和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2、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以及院务公开渠道,向社会公布医院信息,让社会了解医院,让大众认识医院。
摘要: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推动了高等育发展和改革,成为诸多世界一流大学追捧的热点。作为中医院校如何借助MOOC的理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推进中医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本评文通过对中医高等院校教学现状分析和MOOC课程与传统教育的优劣,探讨借助MOOC进行中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
关键词:
MOOC;中医高等教育;改革
中医高等院校有推进中医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使命。培养适应未来中医事业发展的人材,要求学生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医学有更深的了解,有文化思考的能力和国际视野,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理想。我们面临中医高等教育的困境是如何培养人材,培养什么样的人材,如何保持和发展传统文化,如何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如果继续开展应试教育,继续功利化短视野培养,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中医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推动高等育发展和改革,2012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热词,国内处诸多一流大学相继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在线教育课程。MOOC的开发实践,成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者需要正视的教育现象[1],作为中医院校如何借助MOOC的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医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现状
本文作者:李惠兰徐基民卢虎英刘兰群
中西医康复相结合是中医康复教育的一个方法。中医康复教育的对象是在职中医人员和中医本科生;最常见的康复病种以神经损伤为主,例如脑损伤、脊髓损伤等,对主要病种进行中医康复教育,尽快掌握康复流程及主要内容,使从事中医康复的人员将中医康复理念及方法推广到心肺等其他领域应用。
现职中医工作者的康复教育
由于现在许多医院的康复科是在现有中医科人员基础上组建而成,因此对现职中医师、针灸师、按摩师的培训和教育大多采用送到康复医疗发展较全面的医院进修学习,因此对进修生的培训在重视中医康复疗法的同时应该进行现代康复疗法及评定内容的补充,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理论授课及实际操作相结合,使进修人员在进修后能将中西医康复知识运用于临床。
1培训计划:将康复评定及中西医康复疗法设置为培训内容,与中医针灸、按摩、中药的使用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以脑血管病及脊髓损伤的评定、康复为切入点,将现代康复理念融入中医康复疗法。针对具体的康复问题,如假性球麻痹、痉挛、肩手综合症、偏瘫平衡障碍、认知障碍、失语及脊髓损伤并发症等,设置相关课程,使进修医生对中医康复有全面认识。通过以上培训,使中西康复融合贯通。
2现代康复疗法的介绍:在介绍以上评定和不同障碍康复的基础上,介绍物理治疗法、作业治疗法的基本方法及内容。培训计划目的是将中西医康复概念及方法融会贯通,必将对中医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1中医高职教育与中医经典教育的关系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厚,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促进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医经典著作是我国的传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经过岁月的沉积而留下的经典。因此,切实加强中医经典教育,积极探讨以中医经典教育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极具现实意义。
2现行中医高职教育经典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问题很多,虽然中医药人员数量在增加,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医药教育质量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与对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不够有关。近年来,有学者以改变知识陈旧、内容重复、学科界线不清的弊端为因由,提出取消经典著作的独立课程地位的观点,这一观点忽视了中医学发展的自身规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源于经典而且是长期稳定不变的。也有学者提出经典医著的教材应该用现代语言表述经典医著中基本内容,而将原文附其后供学生进一步钻研,否则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笔者不否认用现代语言准确、完整地阐明医著的原意,吸收现代研究的成果来充实教材的内容,以更好地体现经典医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临床实践的指导有重要意义,但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对其原文原汁原味的学习。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架构,有别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把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形成中医理念、建立中医思维的必备环节。
3中医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设置为中医学经典必修课程,简称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1国家有关政策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保证
根据2011年4月1日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O1138号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自2007年规范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以来,调整优化了中医类专业结构,提高了中等中医类专业生源质量,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中医药人员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自2011年起,各省(区、市)可根据本省中医人才需求实际情况,选择1—2所中等中医类学校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的学校原则上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校,招生范围为本省,招生时限截止到2015年。经审批备案后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取得的学历,可作为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须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经审批备案允许招生的学校,在招生时应向报考学生明确告知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执业医疗机构范围。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部门、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审核确定我校为中等中医学专业继续招生的2所学校之一,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备案。
2社会对中医的需求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前提
最近我们对全省的中医医疗情况尤其是基层医疗情况做了一些调研,认为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开展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非常必要。
(1)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声较高。在乡镇卫生院,许多临床病例在单纯西医诊疗无效之下,病人常常求助中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冯五金将中、西医进行了简单比较,认为轻、中度疾病适合中医慢性调理,重度疾病中医没有西医来得快;从疾病诊断来说,西医更明确,中医较模糊;中药副作用较小,能调根治本,而西药副作用相对较大等。鉴于此,基层医院临床的“中西医结合”非常必要。
(2)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增加。为让中医药医疗、预防、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更贴近居民,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山西省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0年,全省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慢性病防治和保健康复的中医药参与率不低于80%,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而目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覆盖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