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中医药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现状
自198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等6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6个中医药学科被批准为原国家教委重点学科点以来,截至目前,共有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94个学科建设点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央财政共投入4.1796亿元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十一五”期间非中央直属单位临床类学科建设。其中东部地区共有384个学科建设点,中央财政投入经费1.9947亿元;中部地区217个学科建设点,中央财政投入学科建设经费1.4584亿元;西部地区193个学科建设点,中央财政投入学科建设经费1.2665亿元。
2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学科研究方向同质化现象较突出
通过对794个中医药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的整理汇总,共形成2779个研究方向,最多的为6个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点,最少的为3个研究方向/学科建设点。名称相同、建设单位不同的学科点在研究方向上存在雷同现象,导致不同专家就同一个问题重复研究,造成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学科建设进程,特别是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各个学科建设点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少同一名称学科的顶层设计和交流与合作机会,不利于学科资源的科学配置。
2.2学科发展不平衡问题有待改善
一、加强组织建设
(一)为了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适应中医药学术与科技发展新势头,年内召开会长办公会议2次,专题研究各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对各专业委员会人员组成作了调整并换届,使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走上专科分会的领导岗位,为各专业委员会注入新的活力。今年共发展新会员7名。
(二)一年来,我会积极配合中华中医药学会的各项活动及布置的工作任务。经我会充分酝酿,向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翻译分会、眼科分会、儿科分会、感染病分会等28个分科学会推荐委员候选人60名,目前部分分科学会已召开换届会,委员就任。
二、学术活动和继续教育
(一)*6年7月,我会与*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联合承办了“全国医院中医专科特色建设与管理研讨会”,来自国内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同时举办了继续教育培训。
(二)*6年9月,我会组织主办委托伊犁州中医药学会承办了“中医辨证施治及中医学术论文写作研讨班”,当地150多名学员参加了研讨班。该班教与学互动,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好。学员纷纷提议要求多举办此类学习班。
继承祖国医学振兴中医事业
锐意进取,开创医疗技术工作新局面
--在2005年全县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专家、同志们:
在全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形势下,在卫生局中医药管理股和县中医院的大力协助和积极筹备下,中医药学术交流暨适宜技术推广会议今天在这里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县卫生局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工作在中医药战线上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致以崇高地敬意!
中医药学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今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县委、县政府历届领导也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给予了许多支持和扶助,使我县的中医药事业进入了依法、持续、稳步发展的轨道,全县的中医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次会议旨在以继承、发展、创新为主线,拓展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高学术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学术发展、科技进步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县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任重而道远。各医疗卫生单位及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还需各尽其责,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积极进取,为我县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县中医院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在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方面,特别是骨伤、针灸专科两方面,措施有力,成绩斐然。此外在人才培养、信息网络建设、医院文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医学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医生不但通过个人的经验、权威的观点或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且从搜集到的文献中寻找最有力的证据,从而做出临床决策,并将其用于病人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依据循证医学的要求,临床医生应该了解支持其临床诊疗的证据和这些证据可靠程度的医疗实践模式。所谓证据就是设计合理、测量准确、结论可靠、发表在医学专业杂志上的文献,包括研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文章(内容包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汇总分析及系统综述)。因此,循证医学实际上也就是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理与方法来分析评价临床医学文献,并用于指导日常临床医疗实践的过程。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理论及精湛的医疗技术。在世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医药学来源于实践,具有确实可靠的临床疗效。《史记·补三皇本记》就有“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的记述。奠定中医药学临床治疗学基础的巨著——《伤寒杂病论》就是东汉张仲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经过“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完成的。经过了1700多年的临床检验,被称为“方书之祖”。张氏所创立的辨证施治原则及经方,时间虽然久远,证据却不陈旧。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及基础,在临床及科研中运用切合实际、恰当的辨证诊断及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药研究成功的关键。诊断及治疗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及既能够反映科学研究及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又能够与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成为具有普遍性与规律性的医疗实践经验总结。可见,几千年前中医药学研究方法与现代医学思想不谋而合。难怪有学者提出:没有临床实践就没有中医学,尽管中医药学不是在解剖室和试管中分析出来的。
在当今由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变的过程中,以经验医学为主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暴露出许多缺陷。①诊疗标准以个体经验为主,缺乏科学研究的系统评价。循证医学强调以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及其结果作为系统评价某项诊断、治疗手段的依据,并搜集、整理证据,确立诊疗方案。美国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所建立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库,就是采用汇总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以往多个RCT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系统评价,形成提供参考的信息资料。汇总分析是确立临床诊疗方案的基础,汇总分析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及专业知识,根据研究目的制定研究方案,收集文献,确定合格研究的入选对象和排除对象,评价文献质量和筛选文献,从各项研究中摘录有关资料及适当的模型,对文献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加以解释,得出新的建议。而中医诊疗规范的制定及中医教材的编写大多以专家个人经验或某单位临床经验为基础,往往缺少系统评价的依据,所以制定的标准在其适用性上大打折扣。②缺少中医诊疗标准化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如没有大量RCT及大量的临床研究文献为基础,以及将己确立的诊断标准回归于临床实践,经过RCT的临床试验论证,则难以论定该类诊疗标准具有多大的适用性及参考价值。从中医文献质量分析结果可知,由于可用于作为诊疗评价体系的文献资料缺乏,且有一些资料缺少可信性及可比性,所以缺少制定中医药诊疗标准评价体系的依据,而对诊疗标准本身进行论证的文献更为罕见,所以多数论文套用的是西医标准,少有中医特色。
近年来,尽管我国己重视了中医病种质量管理,规定了一系列中医药临床及新药研究的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医药研究有了可以衡量的尺度,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国内、国际以循证医学模式进行了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己逐步形成了目前最佳推荐治疗方案。与之相比中医临床研究仍存在很大差距,这就对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及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循证医学的模式及手段制定中医诊疗标准将进一步保证医疗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学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发表的中医药文献中,大样本、随机对照设计以及可重复性、实验性、前瞻性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介绍,正在逐渐取代经验性、个案性的报道。这种临床证据的科学性正在逐步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因此中医药学临床研究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惟有倡导科学方法,大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的证据,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才能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循证医学的目的是解决临床问题,包括认识和预防疾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应用有效的措施,完善并提高生存质量,促进卫生管理决策科学化,所以循证医学与临床医生紧密相关。作为当代临床中医师,既要了解历代文献,又要掌握认识疾病、诊断治疗疾病及预后判断的证据。社会在飞速发展,诊断治疗疾病的手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治病求本”是中医治病的原则,除应抓住疾病之“证因”外,还应当满足现代医学对疾病诊断治疗中的客观指标,从而更好地研究及治疗疾病。总之,掌握和应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必然会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循证医学与中医学术研究并行不悖,循证医学是提高中医药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循证医学并非要替代临床医生的技能和经验,而是以此为基础将医生的临床经验与当前最好的证据结合,促进中医进一步发展。
摘要:名中医经验类文献是中医学特有的文献形式之一,以记录和传播名中医临床经验、学术特色等为主,是中医药学科继承创新的重要资料。针对目前中医药科技期刊相关栏目此类文章的写作,各家多以自身全刊统一为主,作者难以把握此类文献的写作要点。通过分析名中医经验类文献的重要性和写作要点,尝试为作者提供较明晰的写作思路,以期更好地完成此类文献的撰写,为中医药学科长远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名中医经验;中医文献;写作要点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对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其对生命活动的独特认识,整体的辨证观念,先进的治病防病理念,丰富的治疗手段等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堡垒。中医传承发展除院校教育外,还有名家著书立说、师带徒等多种形式,尤其是名中医学术特色的传承工作,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名中医学术特色传承工作仍面临学术资料搜集与整理不统一、缺乏中医特色、重术轻道等问题[1]。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临床跟师实习阶段类似于传统“师带徒”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每年审批的多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岐黄工程等中医药传承研究项目,都旨在能更好地将中医药学术特色传承下去。中医药科技期刊作为中医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载体,是传播名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推力之一。名中医经验类文献更多存在于中医药行业,是中医药科技期刊文献的一大特色,由于中医药科技期刊数量庞大,完全统计耗时费力,差错率高,本研究统计了《2019年度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名单》[2]《202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3]中影响力较高的期刊,纳入《中国针灸》《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等,发现上述期刊2021年刊载名中医经验类文献最多的200篇,最少的6篇。栏目设置情况,《中医杂志》为“当代名医”、《中华中医药杂志》为“临证经验”“学术流派”、《中国针灸》为“传承与创新”,其他期刊名中医经验类文献散见于其他栏目中,说明该类型文献在中医药科技文献中占有一定比例,对传播中医药诊疗技术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发现,目前名中医经验类文献仍存在一定不足,如重点不突出、名医学术特色与传统认知并无明显区别、文章结构不严谨、缺乏典型案例辅助说明等,是影响该类型文献学术质量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简述名中医经验类文献的写作要点,以期为该类型学术文献传播提供参考。
1题名
题名是点睛的艺术,文献题名是吸引读者阅读的重要因素,正所谓“秧好谷一半,题好文一半”,标题的效应远在内文之上,好的题名应具备准确客观、精短明快、新颖活泼、意蕴深厚等特点[4]。文献题名的设计是文献高效传播的基础,结合中医药科技期刊特色,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中医药期刊编排规范:T/CACM019-2017》,推荐题名应为充分体现文章内容的短语而非完整句子。此外,题名还担任一定的检索功能,以中国知网(CNKI)为例,在文献检索项目中便有“篇名”这一选项。结合实际工作,我们发现,在相关类型文献中,部分作者对题名的理解不够充分,存在“缺项”“冗长”等现象。如《周亚滨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撷菁》[5]存在“缺项”现象,即缺少学术特色关键词,通过题名可获取相关学者的职称信息,但难以了解学术特点,无法引起读者注意,导致文献传播受限。第一作者为在读硕士研究生、名中医工作室成员等的名医经验类文献,以介绍导师或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为主。为体现作者对名老中医的尊重,多数作者初稿题名上会带有教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省级名中医等词汇,上述职称或荣誉是对名老中医以往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但作为科技期刊发表的文献,应树立客观标准,如原源等[6]认为,名医职称、学术头衔等并非题名必备要素,与其学术特点是否值得借鉴并无必然联系,也非读者主要关注内容,故不宜出现在题名中。此外,笔者还发现题名中包含“临床经验”“经验拾遗”“经验撷菁”等“冗长”现象,该类修饰词汇与文献主旨关联不大,名中医经验类文献本就是以介绍经验、传承学术特色为主,无须再加此类词汇强调。如《王晓燕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恢复期临床经验》[7]一文,题名中“教授”“临床经验”均非题名必须项。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并非一一对应,1个西医病名可能包含多个中医病名中,1个中医病名同时也可能包含多个西医病名,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均可归属“胃痛”“痞满”等范畴论治,“消渴”对应西医学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题名中应尽量以中医病名为主,充分体现名中医的辩证思维特点,推荐病证结合式。针对上述情况,编辑在编修过程中应与作者充分沟通,讲明题名中必备要素,精简非必要词汇,既可以避免题名冗长,又能突出文献特色,体现名中医经验类文献题名个性,吸引读者注意,促进此类文献传播。综上,我们认为名医中经验类文献题名应具备3要素,即“名医”“学术特色关键词汇(辨证方法、干预方式、所用药物)”“干预对象”3项关键词汇。题名3要素既是文献内容的高度凝练,又是推动文献传播的有力助手,缺少任何一项都无法全面展示文献学术亮点。如《张志明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8]一文的题名,充分体现了名中医“张志明”、学术特色关键词“乌梅丸加减”、干预对象“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点,上述内容也是读者最为关注的内容,更易引起读者关注,有利于其学术特色的快速传播。
2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