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资本投资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铁路建设中引入民间资本的优劣势分析
1、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建设的优势第一,有助于推动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把铁路推向市场化。对于铁路改革而言,铁路吸收民间资本是把铁路推向市场化的一条捷径,一方面可以广开铁路建设资金来源的渠道,另一方面民间力量的注入可以为铁路发展带来新鲜血液,可以加快改变铁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铁路面对市场竞争的能力。第二,有助于缓解铁道部资金压力。铁道部资产负债率近几年已经攀升至70%的高位,2011年发行铁路债一度遇冷,单纯依靠铁道部和地方铁路局投资,资金方面将捉襟见肘,而引入民间资本将有效缓解燃眉之急。第三,民间投资者的利益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铁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市场主导作用以及国家政策,能够保证民间投资者的利益。一旦路网规模建设完成,铁路将进入稳定的投资回报阶段,投资者大可以不必担心。第四,提高铁路投资增速。2012年1-4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8%,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增速为-58%,引入民间资本将提高铁路投资增速。
2、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建设的劣势第一,投资回报率低。引入民间资本,局部领域竞争加剧,投资回报率降低,对利润锱铢必较的民营企业可能会望而却步。第二,在铁路建设上,民企处于天然劣势。中国目前铁路建设主要由国家负责,引进民资的新政策处于初步实施阶段,鲜少有成功的案例,民间资本在铁路行业总是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对铁路的运输调度指挥权和定价权更是无法染指。第三,民间资本到位需要较长时间。回顾历史,民间资本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1%,到2010年接近50%,引入民间资本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资本到位需要较长时间。
二、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建设的障碍分析
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实质上是一种公私合作的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方式,主要表现为政府和私人企业之间的多样化安排,《意见》内容齐全,但由于民营企业在资金等方面与国有企业相比有明显的弱势,现实案例中,民间资本往往会受到排挤或不占据重要的控制权,因此民间资本的进入依然不容乐观。
1、政企一体化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铁路体制虽然有过巨大的调整,但依旧遵循着投资主体单一的经营模式,这也就意味着铁路的发展难以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计划经济时期政企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铁路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所在,参股铁路项目的民营股东常常无法行使自己的权利,民间资本进入铁路的积极性大大减弱,因此,这也成为了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建设的首要障碍。
自Lucas(1988)以来,许多研究在Samuelson(1958)&Diamond(1965)的世代交叠模型(OLG)的基础上,将养老保险、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其他要素相联系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本文介绍了养老保险制度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指出了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趋势,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保障改革进程中的养老金计划和制度的设计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文献中养老保险被直接称为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System)。按筹资方式的不同,养老保险可分为现收现付制(Pay-as-you-goSystem或UnfundedSystem)和基金制(FundedSystem)两种类型。现收现付制是从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以来至今大多数国家采纳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而基金制是自20世纪80年代人口老龄化及养老保险面临的财政支付危机以来,一些国家开始试行并逐渐实施的一种养老保险模式。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Samuelson(1958)和Diamond(1965)的世代交叠模型(OLG)的基础上,多数研究通过对个人储蓄、收入分配、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的认识,对养老保险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Barro(1974)从遗产动机的角度、Romer(1986)从个人储蓄、劳动供给的增长模型讨论了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等。不过这类研究通常不考虑技术、人力资本、制度等要素。
自Lucas(1988)和Rome(1990)等的新增长理论形成以来,经济增长更加强调技术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重要作用,于是人力资本积累与物质资本一样也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此后,许多研究借助于人力资本积累这一桥梁来研究养老保险制度同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在人力资本的新增长模型中,教育投入成为衡量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教育投入量、受教育时间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三者之间是成正比的,延长受教育时间意味着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育投资越多,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就越高;反之,受教育时间少则教育投资则相对会减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也较低。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和非政府两类,其中政府对人力资本投资一般表现为财政性教育投入,而非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则包括企业、社会其他经济组织、学生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等。但从新近的文献研究来看,各类研究主要针对养老金制度与政府或者学生家庭对子女人力资本投资而进行,一般不涉及其他非政府主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如企业和社会团体对教育的资助)的内容,且研究路径也各有差异。
二、养老保险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研究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我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人力资本为依托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人力资本投资偏少,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体制不合理在人力资本形成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增值程度较低、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经济增长教育
论文摘要:经济增长是一国取得经济成就的最重要的标志和过程,经济学家们一直视经济增长问题为重要的经济问题。本文在找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问题之后,给出了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各国经济增长实践都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因,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长期滞后性和作用间接性,以及传统物质资本发展战略的误导等复杂原因,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本投入来推动,结果造成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严重不足,从而放缓经济增长的速度。
据相关资料显示,人力资本存量与GDP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中国的CDP的增长受到上期的GDP和上期的人力资本的影响,尤其是受上一期的GDP的影响更大,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惯性。人力资本要受到上期人力资本,本期的GDP和上期的GDP的影响。上期的人力资本对本期的人力资本的影响更大,这说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一般具有长远的考虑和连续性、累积性。经济增长快速的时期,人力资本增长也快。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2我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贝克尔在职培训投资模型分析;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风险类型;企业在职培训投资风险防范措施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贝克尔在职培训投资模型的两个基本假设、一般在职培训、特殊在职培训、流失风险、激励风险、贬值风险、提高接受培训员工的忠诚度、完善企业入力资本激励措施等,具体资料请见:
【论文关键词】在职培训贝克尔模型人力资本风险决策风险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风险问题,对贝克尔的两个假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基于人力资本的在职培训投资及相关的风险类型,从忠诚度、组织结构等角度,对管理者如何防范人力责本流失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引言
1936年,著名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Gary.S.Becket)出版了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用传统的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均衡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在职培训,提出并分析了一般在职培训和特殊在职培训这两种在职培训模式。在职培训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活动,涉及到成本与收益的经济分析。本文基于在职培训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视角。为企业在职培训投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二、贝克尔在职培训投资模型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类别和界定
1.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类别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分为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因对外界环境因素的突发性变化认识不足而导致投资损失的可能性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包括: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法律法规调整、产业政策调整、科技进步等;
管理风险是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因对人力资本特性认识不透、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损失的可能性。分为管理者行为风险和被管理者反应行为风险。管理者行为风险包括:预决策风险、人力资本形成风险以及人、职匹配风险等;被管理者反应行为风险包括:职业道德风险、人力资本激励与约束风险以及人力资本流失风险等。
2.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