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自然科学导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文章详细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个性化培养制度、实践创新教育项目,并对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总体评价,对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本科培养方案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把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体系作为本科教育的发展目标,深入探索美国典型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培养方案对高校本科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以下是麻省理工学院本科培养方案的概貌。一、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麻省理工学院本科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发展能够面对现代社会挑战的知识和能力。除了发展某一领域的能力外,本科生被鼓励充分利用在校广泛学习的机会,成为创造性的智力领袖和问题解决者,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激情。麻省理工学院本科学位课程由核心课程、系要求课程和自由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的课程,至少17门,180个单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自然科学类课程设置了6门自然科学基础课、2门限制性科学技术选修课和1门实验课,每门课12个单元。这些课程介绍了科研方法的基本要素:实验基础和技能、数学分析和对实验事实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批判性的复习,研究可以对自然现象提供更好解释和对技术进行更好应用的思维和数学方式。①自然科学基础课生物领域:在3门生物学导论中选择1门。这3门课核心内容一致,包括生物化学的基本原则、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等,但每门课都有自己独特的材料。化学领域:在固态化学导论和2门化学原理中选择1门。数学领域:在3门单变量微积分中选择1门,在编号分别为18.02、18.02A、18.022、18.023、18.024的5门多变量微积分中选择1门。其中18.02是最基本版本,18.022理论性更强一些,18.023强调应用,这些课程都在科学和工程的应用中呈现微积分;而18.024则侧重提供微积分学的实质背景,强调论证。物理领域:在编号分别为8.01、8.011、8.012、8.01L的4门物理I中选择1门,在编号分别为8.02、8.022的物理Ⅱ中选择1门。其中8.01、8.02适合大部分学生,8.012、8.022更数学化,而8.01L则是为在高中很少接触物理和微积分的学生设计的。②科学技术限制性选修课共47门课程,要求学生选择2门,加深一年级的自然科学基础教育。这些课程中一些系统介绍某一领域的基本思想和原则,另一些举例说明某一领域工作的态度、重点和方法。③实验课共49门课程,要求学生选修1门。实验课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和执行处理自然界现象的实验,强调实验类型,训练学生在同样的环境中和专家一样的主动性和思维模式。(2)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设置了8门课程,每门至少9个单元,包括分布课程、集中课程和选修课三种类型。这些课程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人类社会有一个广泛的理解,发展语言和写作技能;对人类文化知识、人类活动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系统的认识;对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理解;对艺术交流和自我表现形式的敏感度等。①分布课程8门课中的3门必须从5个不同分布领域中选择。分布课程具有宽广的智力范围,包含对所选择事物的普遍观点,训练在各领域的假设、观察和智力倾向。它们融合整个当代学识,包括关于妇女、少数民族和非西方文化的材料。采用小班上课,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讨论。目前分布课程包括文学和名著研究(13门),语言、思想和价值(16门),视觉和表演艺术(17门),文化和社会研究(19门),历史研究(18门)5大类。②集中课程3-4门必须在第三学年前从30个集中领域的1个集中领域中选择。目前这30个集中领域分别为:美国研究,58门课程;古代和中世纪研究,22门课程;人类学,3门课程;考古学,8门课程;黑人研究,24门课程;比较媒体研究,73门课程;东亚研究;经济学;种族研究;外语和文化(中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历史;艺术和建筑史;工业社会的劳动;拉丁美洲研究;语言学;文学;中东研究;音乐;哲学;政治学;心理学;俄国研究;宗教研究;国际文学和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戏剧艺术;城市研究;视觉艺术和设计;妇女研究;写作。③选修课剩余的课程可从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学院提供的大部分课程中选择,从建筑和规划学院及其他学院中选择,从哈佛和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College)的跨校课程中选择,还可以从研究生课程中选择。(3)交流课程设置了4门课程,保证学生在一般写作、语言交流以及专业领域常用演讲稿件写作方面得到训练。其中2门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中选修,2门在系要求课程中选修。2.系要求课程系要求课程一般有150个单元。有些专业的系要求课程分为系核心课程和专业领域课程,其中系核心课程一般约100个单元,专业领域课程一般约50个单元,专业领域课程一般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有些专业的系要求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一般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3.自由选修课程自由选修课程有48个单元,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修,学校有几百门课程没有先修课程。新生可以选修。总体来说,除核心课程外,学生为获得学位还需要修读180-198个单元的课程,每学年一般应修读8门课程,一共应修读32-34门课程。二、个性化培养制度1.选专业学生可以自主选专业,一般在一年级末选择一个专业,二年级末必须做最后选择,期间可以调整。学校为每个学生安排一个导师,帮助其设计学习项目、选课、选专业。2.双学位、辅修学生可以获得两个学位,一般在二年级完成后,课程累积平均成绩不低于4.0时,申请修读第二学位。学生可以修读2个辅修专业,学院共开设30个辅修专业。3.三、四年级PDF选择学生在三、四年级可以选择学习2门课程,获得P、D或者F分数。P代表C或者更好的成绩。这种选择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非本专业领域的课程,而且不影响他们的学分。
4.外校学习学生有相当多的机会在外校学习,包括在国外学习一个学期或者一年的课程和在国内其他学校申请课程。(1)在国外学习学校提供在英国剑桥大学和加拿大、法国、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学习的项目。另外学生还可以直接向外国学校申请课程或者申请国内其它院校管理的外国学习项目。(2)在国外实习学校提供在中国、法国、印度、意大利、墨西哥、新加坡和西班牙等国的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实习的机会。(3)国内其它院校学习学生可以在国内其它院校学习,获得转换学分。可以去哈佛大学除商学院、扩展学院和夏季学校的其它学院学习,去韦尔斯列大学的任何学院学习,去马萨诸塞州艺术学校、博物馆和美术学校学习等。(4)院系交换项目航空学院学生可以在欧洲几个学校学习,建筑学院与新英格兰代尔夫特(Delft)工学院有交换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牛津大学有交换课程。三、实践创新教育项目1.新生年学生一般在第一学年除完成4~5门自然科学核心课程、2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核心课程,修读一些选修课外,还可以参加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新生学习团体,包括联合课程、实验学习团体、媒体艺术和科学项目、地球研究(Terrascope)。不同学院对不同项目和学生在每个项目中的要求不同。在这些项目中,学生和教工之间有高水平的互动和交流。(1)联合课程该项目使学生成为与一个教师团体一起工作的60人左右的新生团体成员,这个团体覆盖了大部分一年级核心课程的学习项目。它联系和融合不同的课程,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组合在一起教授,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交流,促进学生参与研讨和课外活动,并有许多非正式活动做补充,如与化学教师共进晚餐等。(2)实验学习团体该团体给学生提供参加小班课程(一般少于10人)、以讨论为基础的研讨班、交互式学习团体、动手实验和独立学习的机会。该团体提供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核心课程,还包括一些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该团体还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理论联系实践的6单元的实验研讨班。在过去几年里,该项目提供的新课程有节奏和蓝调音乐的历史、岩石攀登的物理学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安排课程表,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专题。小班允许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每周的午宴、周末旅游等活动也促进了团体成员之间的交流。每年约有50名新生,15名2年级学生,10名教师和20名高年级指导者参加该活动。(3)媒体艺术和科学项目该项目强调在学校国际著名媒体实验室里的研究,导师将实验室的研究课题与物理化学核心课程联系在一起,学生现场学习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在秋季学期学生参加新生研讨课,学习计算机媒体设计基础,并进行关于通信和技术交叉的动手设计训练。在春季学期学习媒体艺术和科学研究导论,该课程包括撰写和提交研究活动的结果。与该课程结合,学生通过本科生研究活动参加媒体实验室的一个研究项目。媒体实验室的研究者秋季学期还教授物理I和固态化学导论的背诵和指导部分,春季学期教授物理Ⅱ的背诵和指导部分。在教授中强调物理化学基础和媒体实验室中正在进行的研究之间的联系。(4)地球研究该项目为学生提供在教室围墙外学习的机会,强调应用不同学科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真实世界的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理解构成行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去设计为未来确保一个可支持环境的策略。该项目在传统核心课程外要求两门课程。在秋季学期,学习解决复杂问题(9单元),探索科学家和工程师如何解决需要复合型学科方法的难题。在春季学期,学习交流复杂环境问题(9单元),设计和构建博物馆展览会。这两门课程围绕一个一年一次的主题。在2006-2007学年该项目学生研究新奥尔良的重建、密西西比河和海湾(GULF)海岸管理。与研究者和其他人紧密的相互交流是地球研究经历的重要部分。学生参加每周午餐研讨会,在会上研究者和其他人谈论他们的工作。在独立活动期间学生通过该项目还参加一个有学分的活动。学生还有机会管理与暑期学习相关的领域研究。(5)研讨会该项目是一个学习促进项目,通过小团体学习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成绩和他们对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望的理解。团体可以在任何课程中由5个或者以上的学生组成,每个团体每周举行两次90分钟的会议。这种小团体强调每个成员的全力参与,由一个经过训练的职工作为指导者。2.独立活动期独立活动期是一月份的4周时间。教师和学生可以从常规课程教学中解放出来,进行弹性教学、独立学习和研究。学生被鼓励学习特殊设计的课程,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1)活动每年有600多种不同主题的活动,包括学术的和非学术的,没有学分的活动共39类,有学分的特殊主题课程共21类。(2)组织活动非学术性活动由麻省理工学院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师、学生和雇员)组织和参加。组织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发展和教一个项目,获得组织和领导技能。3.本科生研究项目该项目邀请本科生与教师一起参与每个学术系、大部分跨学科实验室和中心的大范围的研究活动。学生可以获得报酬、学分或者进行义务工作。参加研究活动能够使学生与教师建立联系,获得数据收集和实验技能,探索学科前沿,从事教室中没有的实际课题;使学生对研究中的思维过程有一个更好的理解。4.埃杰顿(Edgerton)中心该中心给学生提供从事动手项目、活动和研讨课的机会。它可以提供工作地点、实验工具、机械车间或者仅仅是建议和鼓励,具体包括以下方面:提供一些典型的课程包括电子学导论、数码摄影等。提供在校园内给4~8年级社区学校学生教授工程和科学知识的机会,包括机械、电路、光学和生物学等方面。支持一定范围的动手活动,包括火箭团体和一系列机器人团体等。在工程设计、高速无线电运行分析、科学摄影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本科生研究项目。在独立活动期间,引导工作车间教给学生在本科生研究项目中有用的技能;组织学生到海外去与当地的团体成员在发展中国家一起工作,确定可以在夏季学期研究课程中从事的项目。提供一年的系列课程和在秋季学期开始的与国际发展和科技相关的领域旅行。该中心还是服务学习和公共服务中心的联合赞助者,为学术课程提供社会服务项目。5.本科生研讨课和新生研讨课本科生研讨课给本科生提供与教师交流目前感兴趣的主题的机会。新生研讨课是专门为新生设置的研讨课,课程组织者是学生导师,课程形式和主题多样,一些倾向于小组讨论,一些有演讲者,一些注重于动手学习。所有的研讨课都有6个单元学分,班级是小班。6.二年级研究项目二年级学生在每个学期可以将一门课程作为研究项目。研究项目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课程分数或者不要成绩。学院和系要求课程都可以作为研究项目。这是为了通过弹性的成绩选择缓和进入二年级的转变,鼓励二年级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在二年级一开始就考虑非传统课程。四、麻省理工学院培养方案的特色由上文可知,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1.重基础注重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约占课程总量的1/2,而且课程内容丰富,开设的课程形式多样。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为不同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开设了不同档次的课程。还开设了大量的科学技术限制性选修课程加深学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开设了大量的实验课训练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程开设了三种类型,使工科院校的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分布课程使学生能够普遍了解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集中课程使学生能够选择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选修课程给了学生更加自主的选择机会。注重学科基础课程,同一学科的学科基础课程一般打通。2.重实践创新教育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研究环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有机联系起来。注重实践创新教育环节,给学生充分的综合实践和研究锻炼的机会。在一年级,给学生提供的联合课程学习团体、实验学习团体、媒体艺术和科学项目、地球研究、新生研讨课等都是与一年级的基础课程学习紧密相联的实践性、研究性学习项目。这些项目促进学生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工程实践应用和科学研究有机联系起来。另外每个年级学生都可以参加的独立活动期、本科生研究项目、本科生研讨课、埃杰顿中心,还有二年级研究项目等实践创新教育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研究训练的机会。3.重个性化培养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个性发展机会。学生可以选专业、修读辅修双学位、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修课程、在外校学习。在核心课程和系要求课程中学生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在各类实践创新教育项目中,学生也有充分的选择参与机会。
自然哲学曾经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然而有一段时间,在国内,除了研究哲学史的人之外,已无人问津此项研究,代之而起的是自然观,属于自然辩证法的一部分研究内容。而自然观的研究由于研究者的哲学素养不够等原因,往往流于科普式的介绍自然科学的一些成果。自然哲学之所以被取消主要出自于对恩格斯一段话的一种理解。恩格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后,任何使自然哲学复活的企图不仅多余,而且是一种退步。在国外,自然哲学的处境同样不妙,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认为自然科学以自然的规律为研究对象,它的成功,已使自然哲学成为多余,哲学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为自然科学提供认识论、方法论的指导,于是科学哲学代替自然哲学应运而生。
一、自然哲学复兴的背景
然而,随着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哲学、自然观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形而上学的幽灵是无法驱除的。在自然科学方面,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而以时空四维连续统以及物质消弭于几何结构的观念代之,量子论在微观领域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概率,修正了牛顿—拉普拉斯完全决定论的自然观,表明规律在宏观上具有必然性,在微观层次,具有偶然性;热力学引入了物理过程的不可逆性,表明了时间的方向性;系统科学探索复杂性,强调自然界的整体性,反对将整体还原为部分之和,这与牛顿自然观强调自然的简单性,原子构成性形成对照;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论和超循环、混沌学探索从混沌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表明了自然过程的生成性。就自然科学内部重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言,生命科学强调层次性,坚持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生命大分子,但反对将有机体还原为纯粹的物理化学过程。生态危机与生态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任一环节的缺失或破坏,都将危及人类自身。传统的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理论上,受到了现代物理学的挑战,现代物理学把人、把观测者引入到认识自然的背景、乃至图景中,而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认识模式在实际中误导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作其征服和掠夺的对象。从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报复,人们在痛定思痛后认识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思想是一种大智慧,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准则。
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科学理论有一个本体论的承诺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表明,我们的自然图景,是作为人的认识又包含了对人的认识,是内在于自然的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本体论的框架又具有认识论的本性、根源和局限性。认识主体由于本身也是客体的一部分,也参与客体的显现,也规定着客体的基本特征,因而与客体本质上不可截然区分。认识的这种人类学特征和内在特征,也决定了传统科学追求终极主体地位和绝对客观性的不可能性。科学哲学作为哲学最首要的任务是,追究科学的存在论基础,科学在近代的支配性,科学的有效性全系于此。对此的遗忘已引起科学整体上的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国内自然哲学的研究重新热了起来。
二、关于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而又确定的研究对象,自然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在自然科学昌明的今天,那么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呢?
根据我们的国情国力所决定,我们根本不可能走西方医疗保障模式的道路。而中医药学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则有着明显的优势。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简便廉验”为特点的医疗卫生办法与经验,且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未来医学发展方向极具一致性,只要加以认真地继承、整理、学习和发展,完全可以在当代社会发扬光大,与西医并驾齐驱。许多有识之士和一些权威人士都认识到,要在我国建立一个以预防为主,城市中西医并重,农村中医药为主,中西医并行的新型医疗体系,必须全面振兴中医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对中医药的战略地位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从世界眼光看,随着医学模式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疾病谱的变化,医源性、药源性、心身疾病以及老龄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增多,人们对于预防保健需求的日益增长,尤其是一些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带给人们安全用药的恐慌,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天然药物和传统医药。在“回归自然”的潮流中,不少国家的医药卫生政策也正在朝着有利于传统医药发展的方向转变。当代科学对实证还原论的反思,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人们从多元视角和多学科的维度以及从非线性思维方式对中医药学开展的讨论和探索,这一切都为中医药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搭建了新的世界舞台。
中西医结合遵循了现代科学高度融合的规律,发展迅速。我们及时开设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很好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出现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突出表现于学科的交叉、综合、融合,使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等交叉学科不断地兴起与发展。每一交叉学科的产生都给人们带来了新方法、新认识。“综合就是创造”。中西医结合医学,是一门新兴综合学科,它是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相互渗透的结果,它是以不断综合中西医药知识为基础进行知识创新的产物,它将在不断地综合中西医药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持续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们中国的首创和独创。中西医结合的大思路具有深厚的中华和合文化底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它完全符合当代学科发展的自然与必然的规律。而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学科方兴未艾之际及时地建立这一专业,可谓顺应潮流,独具慧眼。我们有强大的西医学科阵容和雄厚的科研实力作为建立这一学科的背景,这在国内众多的中医院校中是不可多得的优势。风云际会,恰逢其时。由上观之,这三种历史契机确实是可遇而难求。因此,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展宏图,这是中医药学院发展战略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关于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教学
学科建设在我们的发展蓝图中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着重要谈的则是学科建设中的基础理论教学问题。下面从两个方面来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2以)4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重大问题高层论坛。会议明确指出:中医基础类重点学科建设不同于西医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中医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即传统方法和现代科技方法,两者缺一不可。会上还特别指出了中医学史、医古文、中医文献、中医各家学说四个二级学科在中医基础教育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医学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的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在其学科建设中,要深人揭示其文化内涵、文化特征、哲学思想和人文价值,不仅要涉及到自然科学要素的整合与取舍,还要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因素的借鉴与链接。中医属于复杂性系统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医学基础课程之一的中国哲学史教材已经推出,并已在一些中医院校中试行。近日,邓铁涛老先生接二连三写文章,呼吁培养“铁杆中医”问题。邓老和任继学、朱良春、周仲瑛、干祖望等名老中医都强调了中医教育中的经典教学和古汉语、文化哲学素质的培养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医文史哲学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可削弱,对这方面的选修课和系列讲座要予以必要的支持和扶助。中医基础理论在当代面临着新的变革,中医基础理论将从古汉语基础、哲学基础、生理、病理、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学科体系构建,我们应当不断地积累各方面的教学经验,为建设结构合理的基础学科群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我们每一个中医教育工作者都要有这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个方面是中西医结合专业中的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的设置问题。我们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有三十门课程,其中有一门课程是中西医结合导论。前面已经讲过,中西医结合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学科,有许多问题还正在探索。正因为在探索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创造。广东人历来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我们身居广东,应当发扬这种优良的传统。中西医结合系列课程尤其是中西医结合导论课程的建设非常需要这种胆略和气魄。中西医结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内、外、妇、儿以及骨伤、眼科、五官科学、护理学、临床科研方法都已经先后相继推出。而中西医结合导论性的课程尚未产生。为了打造我们的学术品牌,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全国性精品教材的编撰工作,对于中西医结合这一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导论性课程的设置尤为必要。中西医结合在目前有许多不成熟的方面,两套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不可通约性,那么,中西医结合导论究竟应该导什么?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中西医比较。要从两种医学不同的文化背景,两种医学的源头及各自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尤其是两种医学的当代形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多方位的比较;还要从两种医学的不同认知方式和临床思维进行方法论的比较等等。这种比较有助于对两种医学体系特质作深刻的把握,有助于从他者观点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突出自身优势以更有效地进行优势互补和融合,中西医的比较同时也有助于扩展人们的视野,以推进医学科学的多元化发展。进行这样的比较是参与和更新人类生命科学建构的重要途径。
中西医结合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崛起的,全球化给中西医结合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西医的比较肩负着中西医两套理论体系的对话、沟通的使命,它不仅能在这种对话、沟通过程中启发人们的思考,努力探索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探寻中西医结合的具体运作方式,同时也将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和西医科技发展中的困惑提供不可或缺的借鉴。比较方法已经不再是普通研究中的比较手段,它是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思维方式用于学术研究的产物。比较学科已成为当代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它在众多学科中正在迅速成长为一门“显学”。因此,在中西医结合的导论性课程中以中西医比较为重要内容应当是势在必然的事情。
二、文献资料的学科建设和刊物的创办
【内容提要】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本文通过对西方元科学研究中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三者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科学社会学根源,并重点分析了文化转向的哲学表征,指出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新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大致是一种文化学的和人类学的立场,即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其根本标志就是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力求纠科学主义之偏,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表明传统的科学哲学已经穷途末路,科学哲学必须溢出自然科学亚文化的范围而面向整个的科学文化,走向科学文化哲学才是真正的出路。
【正文】
在《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注:洪晓楠:“从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1期。)、《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注:洪晓楠:“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9年第1期。)等论著中,我提出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经历了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转向的观点,其中对文化的转向未能完全展开,似觉言犹未尽,拟在此作进一步申说。所谓科学哲学之“转向”,在我看来,就是改变了原有科学哲学的主题和观念,实现了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方法的变换。具体而言,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之“文化的转向”是经过逻辑经验主义及其遭遇的挑战和历史主义的发展实现的。就其根源而言,这一转向是科学史、科学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研究共同汇成的一股洪流。
一、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
就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来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虽然都以科学为研究对象,但分属不同的学科。它们有各自的研究角度、方法,以及范畴、体系,不能混而为一。但二者又互相渗透、互相促进。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上半叶,科学哲学曾有一段长时期根本不屑于顾及科学的历史,而陶醉在对科学语言的逻辑分析上。然而,科学史的研究却打掉了科学哲学的这种傲慢和偏见,成为科学哲学第一次转向——社会-历史的转向的前奏。同样,正是科学史研究中的从科学主义的知识观到文化知识观的转变成为科学哲学领域中文化转向的前奏。
早在30年代,科学人文主义的倡导者、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就在其《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1937年)一书中提出“科学人性化”的任务:“由于精神上的混乱是如此之深,以致单靠任何一种方法不可能消除弊病,大概可以肯定,任何不把科学人性化包括在内的药方都不会有任何功效。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它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作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至少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它必须成为我们的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始终是为其余部分服务的一部分。使科学人性化的最好方式,即使不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对科学作历史考察——就像我们对文化的其它要素一直所做的那样;必须研究它的发生和进化,并且使人们认识到本世纪末每个时代的科学成就,从开始到最后,都是人的成就。……(如果科学只被人从技术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那它就简直没有任何文化上的价值。”(注: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萨顿出于他对科学的深入考察和深刻理解,洞察到尽管科学是我们“精神的中枢”和“文明的中枢”,但也可能导致对人性的忽视和冷漠。他说,科学技术专家们的“技术性头脑”和“技术迷恋症”可能使他们的精神麻木不仁和无知无觉达到那样一种程度,以致“对人性已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知觉”。因此,“我们必须准备一种新的文化,第一个审慎地建立在科学——在人性化的科学——之上的文化,即新人文主义”。这种新人文主义将围绕科学建立起来,“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并使它重新和人生联系在一起”(注: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5页。)。所谓科学的人文主义,它是人文主义的一种新形式,“它包含了科学而不是把科学排斥在外——如果你愿意就叫它为科学的人文主义,或者更好些叫它纯粹的人文主义和文化”(注: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在萨顿看来,“无论科学可能会变得多么抽象,它的起源和发展的本质却是人性的。每一个科学的结果都是人性的果实,都是对它的价值的一次证实。……(没有同人文学科对立的自然科学,科学或知识的每一个分支一旦形成都既是自然的也同样是人的。”(注: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萨顿的核心思想是:强调科学在人类精神方面的巨大作用;强调科学的统一性显示了人类的统一性;强调科学和人文主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萨顿的科学人性化思想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性的人祸造成的普遍的思想混乱,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更大的世界灾难唤醒了更多的人对科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摘要:经验与陈述的关系并非归纳或演绎的逻辑关系,因此科学的经验基础就构成一个难题。仅仅把科学看作命题体系的观点不能解决这个难题,同时经验主义的平台也不能提供任何通道。科学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惟有语用学和解释学的平台才能为这个难题提供解决方案。科学的实践性、公共性、主体间性、情境性为理解库恩的范式理论提供了线索:自然科学具有解释学的基础。劳斯进一步主张:自然科学本身就是解释学的事业,科学是不断重构的叙事。科学的解释学与客观主义形成对立,而这并不必然使科学滑入相对主义。伯恩斯坦提出了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方案:解释学本身就为这种超越提供了资源,解释学循环恰恰对科学范式的开放性提出了要求。
Abstraction:Theconnectionbetweenexperienceandpropositionisnotlogical,thatis,neitherreductionnordeduction.Thentheempiricalbaseofnaturesciencebecomesaproblem.Itcannotberesolvedbyregardingnaturesciencesasapropositionsystem.Inaddition,theempiricistplatformcannotgiveanyapproach.Scienceisessentiallyapractice,andonlytheplatformofferedbyPragmaticsandHermeneuticscanpointoutanapproach.Theintroductionofpracticality,community,intersubjectivityandcontextprovidesaclewforunderstandingofKuhn’sparadigmtheory:naturalsciencehasahermeneuticbase.J.Rousehasgonefarther:naturalscienceisitselfahermeneuticenterprise,anditisanarrativebeingreconstructedconstantly.Hermeneuticsofscienceisopposedtoobjectivismofscience,whichdoesnotnecessarilyslideintorelativism.Bernsteinhasofferedaprojecttotranscendobjectivismandrelativism:Hermeneuticsitselfprovidestheresourcesforthistranscending,and,sotospeak,hermeneuticcirclepreciselycallstheopennessofparadigmsofscience.
关键词:经验基础语用学解释学叙事重构
一、经验与陈述的逻辑鸿沟
自然科学被公认为经验科学,但是,科学哲学家对“什么是经验”、“如何进行检验”等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意见。波普尔把经验基础问题界定为“关于个别陈述的经验性质以及如何检验它们的问题”。([1],30)经验基础问题涉及经验(或观察)与基本陈述(或观察命题)的关系、陈述与陈述的关系这两个层面的问题,它构成科学哲学的基础性的问题。
逻辑经验主义预设了某种中性经验或者说无主体的经验以及描述这种经验的中性语言。逻辑经验主义处理经验与陈述的关系的典型方式是逻辑原子主义式的,基本经验或原子事实与基本陈述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以此为前提,它用形式逻辑的方式处理基本命题与理论命题的关系,提出其科学检验和科学划界的原则即证实原则,主张科学理论与基本命题之间存在着归纳证实的逻辑关系。作为其弱化形式的概率论仍然坚持中性经验和中性语言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