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生物科学

自然生物科学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自然生物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然生物科学

野外实习对生物科学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摘要: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在本科教学中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因为各种原因依然存在弱化现象,使得学生自身也不太重视野外实习,这对于即将走上生物教师岗位的师范生来说有很多弊端。从生物科学教育实习现状出发,从学生自身实践层面探讨生物科学野外实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教育实习

中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课本的理论知识太过枯燥且抽象、中学阶段“生物”课程地位不高、教师授课过于专业化、脱离生活以及一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不能很好地用生活中的生物实例来引导及解答等,使得刚接触“生物”课程的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达不到生物教学的目的。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习经验以及当前一些不发达地区生物科学教育现状,探讨野外实习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性。

1不发达地区的生物教育现状

中学生物教学分为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两方面,且生物教学是一项对实验有一定要求的教学活动。但从目前来看,许多不发达地区的中学在生物教学的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1]。(1)在初中阶段,由于生物考试的成绩并不计入中考分数,相对于语数外三大主课来说,“生物”在学校的地位相当于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甚至教学课时有所减少,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在备课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只能在教学过程中一笔带过,学生对于课上内容也就只有模糊的印象,没有深刻的记忆。(2)很多学校的生物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生物知识,都是因为所在学校缺少生物教师从而改教生物,这部分的生物教师虽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生物知识,但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不如科班出生的生物教师。首先,他们对生物实验教学方面的了解肯定不如专业的生物教师;其次,中学生对身边的很多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且专业的生物知识,且专业的生物教师在大学期间受过正规的训练,可以给学生提供准确且易理解的答案。在这方面,非专业的生物教师虽然通过了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但他们没有系统地了解过身边的各种生物,即便他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专业的解答,但答案往往过于专业化,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侧面地体现了生物专业野外实习的重要性。(3)“生物”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验方面的教学则采用的是演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2]。对于生物科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在本科期间能够获得实验相关经验的除了专业实验课以外,就是野外实习。学生在实验课上的学习可以强化实验技能,而教师要想将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活化,就一定要积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生物知识,野外实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2野外实习对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教学提问策略探讨

1.生物教学提问要有目的性

生物教学提问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始终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在课堂上可以提问的地方很多,但要注意适时适量,提出来的问题应有价值.因此,教师要对课堂教学提问进行精心的设计,挑选那些最主要、最关键的问题来问.在考虑选择什么问题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目的性,即通过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想到哪些知识?加深理解哪些知识?例如,在讲“多倍体育种”时,教师介绍秋水仙素法的方法和原理之后,及时追问:为什么要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成熟的植株可不可以?从而再次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种方法的原理上,使学生对多倍体育种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生物教学提问要有层次性

生物教学提问策略要注重层次性,由“表”及“里”.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组把学生引入思维的深处,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前后关联,层层深入,所以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循循善诱,这些问题能帮助学生拾阶而上.例如,在讲“质膜的结构模型”时,教师可提出一系列“层递式”的问题:

(1)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通过质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能通过质膜,这一事实可以推测质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什么物质?

(2)将红细胞膜上的磷脂在空气—水界面上展开,这片磷脂层的面积是原来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据此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

点击阅读全文

自然观作用下医学模式转变探讨

医学模式是一种关于医学整体的概念模式,指特定历史时期人类在发展医学和进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观察和处理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特定历史阶段人们对医学的总体认识,其核心是医学观。医学观与同时代的哲学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西方医学的鼻祖希波克拉底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医学家必须同时为哲学家。”一个非常典型的例证就是12-19世纪还原论的哲学思想催生了实验医学。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古代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近代的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自然观经历了几次大的历史演变,从古代唯心主义自然观到古代朴素自然观,到经院哲学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再到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伴随着自然观的历史演变,医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转变到朴素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到僧侣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医学模式,再由此向更为进步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一、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人类文明出现的最初阶段,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认识水平有限,对生老病死的现象无法找出合理的解释。这个时期的人们将人类的健康、疾病、死亡都看做是受神灵支配的,人对此无能为力,健康是神灵的赐予,疾病与死亡是神灵的惩罚,只有通过对神灵的祈求才能实现健康的保护和疾病的治疗。处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对疾病的解释和治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这一历史时期医疗活动由神职和巫卜人员兼任,并没有独立的医学行业。

二、朴素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伴随着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摆脱神灵迷信的束缚,对自然进行哲学思考,逐渐有了朴素的辩证整体医学观念。这一时期的人们将人类健康疾病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把哲学理论作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来解释健康与疾病,形成了朴素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古代中国的五行、阴阳、精气学说,古代希腊希波克拉底体液说都是在此时期产生,这些学说都是对神灵医学观的否定,哲学思考逐渐代替了神学的解释,哲学家医生代替了神卜人员。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使得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的生老病死无法做出更加科学的解释,但是,它为以后医学走上科学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唯心的僧侣医学模式

点击阅读全文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性质浅谈

摘要:本文从课程标准提出的四大教学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角度,采用概念剖析、文献综述和实例证明的方法对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性质进行了分析,论证得出中学生物学科知识具备生命性、科学性、实验性和先进性的性质。

关键词:生物学科;科学知识;人文情感

一、生物学科教学理念

对于生物学科的知识内容,本文仅讨论高中生物学科的内容,而教学过程与内容紧密相联,课标中的教学理念归结为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学生。

总结为两点,即全面性和灵活性,即指生物学知识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而且要着眼于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并且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点击阅读全文

教学实践中生物教学论文

一、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意将生物科学史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

新时期的高中教学,强调生本理念,即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落实新课改理念就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进来。情境教学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通过在生物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贯穿生物科学史,能够使课堂教学更丰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讲授伴性遗传时,我们教师就可以从血友病的发展史来激发学生兴趣。血友病是因为身体缺乏某类凝血因子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血友病在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为常见,出血是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这种病症最早叫做“皇家病”,之所以这么说是应为这类病最早发现在欧洲王室,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夫妇身体健康,本育有两儿四女,大儿子因为血友病而病逝,次子继承王位;他们的两个女儿和健康男人结婚后分别生下一名外孙女,一个外孙女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婚配,另一个嫁到西班牙王室,但是都生下一个患血友病曾外孙。从此,血友病通过英国与欧洲各大王室之间的通婚而传播到德国、俄罗斯和西班牙,从而出现了“皇家病”事件。在教学前,我们把这个知识讲给学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意将生物科学史与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栏目相结合

在生物教材中,为了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所以教材中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教学研究的内容。但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教师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了知识的讲授上,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新课程的理念是基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切实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这就意味着新课改下的生物学科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和素养,这就需要了解学科的发展及其本质,生物科学史就能够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例如,在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学说的发展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重要的思想。人类在探索细胞的三百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困难与困惑以及在探究过程的中收获与喜悦。正是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现,使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有了巨大的飞跃。因此,恩格斯曾把能量转换与守恒、进化论、细胞学说,并列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所有这些,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注意将生物科学史与生物科学的价值观相结合

在生物科学史的教育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创造出切实可行的,能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方式和方法。例如,在有关酶的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酶的发现,研究及在有关酶的研究活动所取得的进展中,充分贯彻科学价值观的思想。酶的发现,最早源于十九世纪欧洲的酿酒业的发展。在十九世纪未,欧洲盛行的葡萄酒工业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葡萄酒工业的发展,那就是当时酿出的葡萄酒,常常莫名奇妙地变质发酸。当时的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其中巴斯德提出,葡萄酒变质发酸,是由于所酿出的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存在,在没有活细胞的参与下,葡萄酒中的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也正是酵母菌的存在,使酒精进一步氧化生成了乙酸,因而使酿出的葡萄酒,在较长时间的存放后,会变质发酸。然而,李比希却坚持认为,引起发酵的,并不是酵母菌,而是由其分泌的某些物质,并且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细胞死亡后,才能发挥作用。这两种观点,曾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最终结束这种争论的,是毕希纳。他从酵母菌细胞中成功地提取了一种液体,并且发现,他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的这种液体,能够像活的酵母菌细胞一样,完成发酵任务,毕希纳把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的这种液体称为酿酶。因为毕希纳的这一成就,他荣获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然而,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在当时,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又过了将近二十余年,萨姆纳与诺思罗普分别提取了一系列酶,并证明它们都是蛋白质。1946年,二人因为在研究酶的本质上的巨大贡献,而共享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