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我课后总结

自我课后总结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自我课后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自我课后总结

探究式教学对本科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摘要:探讨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以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微课;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本科护生

基于微课的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观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微课作为学习工具和平台,围绕发现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分组交流、讨论等开展相关学习活动[1]。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教育标准及模式受信息时代影响不断发生变化,当前护理教育目标是培养信息时代知识型护理人才,医学护理模式正由过去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个性化医学护理模式转变[2]。护理工作正在由“处事”为主转变为“为人”与“处事”并重,这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沟通及包容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工作者,仅依靠学生时代所掌握的技能与知识是不够的,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同时不断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才能适应科技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日益复杂的个性化服务与需求。培养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是适应时展的必然需求,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背景下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有益尝试。本研究以护理学专业主干课程外科护理学为例,探讨基于微课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本科护生学习效果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影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郴州市某本科院校护理学专业2017级护生为研究对象,所有护生均经过公开招生统一入学考试录取入学,随机分班,因该校采取大班教学制,以抽签形式决定1~2班为对照组,3~4班为实验组。对照组97人,年龄17~22岁,平均年龄(19.56±1.29)岁;实验组93人,年龄17~24岁,平均年龄(20.19±1.37)岁。两组护生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基础课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教材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乐之主编的《外科护理学》第6版。

2方法

点击阅读全文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的革新,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知识。初中数学的教学现状,老师忙于授课,学生忙于笔记,缺乏课堂互动,学生不能当堂掌握课堂知识。数学本身枯燥难懂,大多数属于理论知识,学生难于理解运用,因此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心理上产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压力;教师全面机械的教学,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完全依赖老师,对于学习没有自己的规划理解;学习的不得法,只好课后自己花费时间,加班加点,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面对这样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高效的课堂策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

一、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开创新式的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传授知识,学生自我消化,在课堂中老师是主要角色,学生一般不参与课堂,显然学生的被动不利于知识的接收理解。首先将课堂时间有效划分,结合数学教学的内容,其中课堂时间以学生为主,学生进行讨论,提出疑问,寻找解决方法,然后自主发言,最后,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给与点评总结,例如10+35的模式,老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要大于35分钟;再者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采用“先学”,让学生自主预习,“后教”,老师在进行有效的讲解,然后再进行当堂训练。总之,根据教学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在进行长方体,正方体等教学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制作其模型等等。

(二)发挥教师的指导参与作用

教师要安排指导课堂的有效进行,在课前,要进行导学,布置学习的内容任务,给与学生学习的方向;在教学中,注重方式方法,对于各种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中,通过图像让学生理解分析并进行有效的记忆;在学生的讨论中积极参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谈论发言做一个指导总结;在课后,选择优秀的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评练习。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一种导向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的内容,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和解题方法。

点击阅读全文

高职儿科护理教学论文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便利取样法,选择本人授课年级12级高职护理1班36名为试验组,其中男生1名,女35名,12级高职护理2班37名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名,女35名,两组学生年龄在18-21岁,平均年龄为19.9岁。经比较,两个班的学生在年龄、户籍、性别、一年级成绩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二)方法。

1.授课阶段。授课时间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总课时44学时。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进度,相同的教学方法,同一时间由同一教师合班完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共73人理论授课。教学重点、难点一致,各种教学资源同时同步发放给学生。

2.作业阶段。(1)试验组:①认识概念图:课后时间约50min(第一次)。概念图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组成。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4个图表特征[2]。主要介绍有关概念图的基本概念、类别及绘制方法,用图像式辅助工具(KeystoneConceptMap软件)进行绘图的操作程序,同时告知学生一些可供参考的教材、文献与网站。最后老师以已学过的内容展示1-2例概念图。②分组协作:试验组共36名,根据自由组合的原则,将学生分组,每组6名学生,各组经讨论后推荐一名小组长,负责组内成员的学习任务分配和人员协调,负责将讨论、修改后的概念图提交。③安排任务:选择儿科基础的生长发育,新生儿疾病的新生儿黄疸及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做为课后完成概念图作业,并要求在相应的理论授课后一周内完成。④过程评价:教师将批阅后的概念图返回给学生,组长负责组织组内同学再讨论、再修改。最后老师随机抽取每组一名护生讲解合作完成概念图的思路、过程、感受。其他组学生分别以组为单位打分,平均得分即为本组护生一次小测成绩。附图为小组再次讨论合作完成的VitD缺乏性佝偻病概念图。(2)对照组:①准备复习题,包括选择题、概念题、简答题、病例题等。②布置作业,同步在生长发育、新生儿黄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等6次教学内容理论课后完成。③批阅作业。④反馈总结。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

一、课前准备

老师可以在课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并且进行课前的训练。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进行:(1)加强学生对认知的认知能力培养。首先要帮学生了解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认知发展水平的意识就是指某个人在开始学习之前就要具备的认知发展水平,这是元认知能力的基础。所以要把认知发展水平作为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前提。然后要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一套元认知的独有方式,也就是自己的风格。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认知等方面是不一样的,不同认知风格与其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有关系。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明白认知风格的差异性,便于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认知特征因材施教,并且也要找到自身的不足,找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认知风格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评价式训练

元认知的本身就具有对认知过程中的调节和监控,但是这样一种认知的形成需要师生双方的沟通和评价,来完善外语阅读教学中的元认知,要引起注意的是下面几点:(1)在学习中,要不时地督促学生及时地对自己学习的过程进行反馈、监控。而从教师这一方来讲,要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缺漏处,可以有效补救。(2)让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内英语阅读学习成效进行总结和评价。自我总结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锻炼自己举一反三的能力。自我评价一方面要对自己已经掌握的进行评价,另一方面还要评估一下自己的进步。当然,仅仅是课堂上的评价式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之外我们也要进行:一是课后书写,二是互联网的运用。对于课后书写,教师要让学生们定期记录自己的学习计划、方法以及目标,这是课后完成的,在上课的时候交给老师,老师可以对此给出自己的修正意见。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书写总结的好习惯,不仅是用于总结方面的书写,比如说学完一组新词汇和阅读一组新材料之后,学生要能在这一学习过程对内容进行归纳,相当于是认知过程的一种实时监控。在互联网方面,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在课后用邮箱、QQ等交流工具进行学习上的沟通交流,谈谈自己的心得。比如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学生自己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互相的讨论,可以将难点挑出来,放到网上,甚至全班同学可以一起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加入进来,在线解答同学们的疑问便于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元认知。这些不仅对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有好处,对师生的交流和关系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渗透式教学的元认知训练

即使做到了前面的课前准备的元认知训练也不能保证学生就能够获得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好的成绩。因为元认知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更需要的是课堂课后渗透性的教学。首先,要告诉学生元认知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技巧。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及计划,让学生慢慢领悟教学活动。其次,要在阅读教学中向学生提问有关元认知的问题,例如说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还能不能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最后,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的评价,并且让学生自己评价或者相互评价。

点击阅读全文

自然科学课教学管理

论文关键词:教学反思自然科学课

论文摘要: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3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丰富自我素养,进一步充实自己,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优化教学,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的有效补充活动。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为此,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我想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去进行。

一、写成功之处

写自己的教学机智。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总有得意之处:或启发得当,或例证精辟,或情境创设成功,或过渡语言生动,或“灵感”顿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经过不断地积累和归类整理,势必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大有益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写学生创新和独到之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灵感”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迸发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宝贵材料,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教学峰点。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