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资源规划审查会上讲话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资源规划审查会上讲话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水资源规划审查会上讲话

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水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总书记、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围绕水利建设和水利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国家加大对水利的投资力度,几年来水利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程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在取得的诸多成绩中有一项特别引人注目,就是*大水以后我们更加重视水利规划工作,水利规划工作较过去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先后编制了七大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其中长江、松花江、淮河、太湖若干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复。同时编制了生态建设规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节水灌溉纲要等专项规划和一大批专业区域规划。这些规划的编制,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下一步加强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保障作用。但是目前规划还很难覆盖全国防洪、水资源以及其他各个领域,尚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规划体系。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编制了全国七大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以后,着手编制了全国防洪规划。目前,防洪规划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今年年底将编制完成上报国务院审批。

防洪规划之后,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另一个重要的规划。为此,今年3月份,水利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今年4月初在浙江东阳召开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启动了这项工作。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规划。为了做好该规划编制工作,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审查会,旨在充分听取各方面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的技术路线,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我谈四个方面的意见,供各位专家在审议技术大纲时参考。

一、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工作,距今已20多年了。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对水资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对水量和水质的高要求,需要有高质量的水源作保证;二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加,也需要有比较稳定的水源;三是全社会对水资源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加重视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节约优先,保护为本,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社会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四是全社会对水环境非常关注,要求改善水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另外,由于气候的变化、地下水超采、水利工程建设及其他人类活动,对水、土、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多的变化。这些都为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贯彻新时期党中央水利建设方针和资源战略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19*年大水以后印发了中共中央15号文件,专门部署了水利建设,增加了水利建设的投入,加快了水利的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今年初,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贯彻落实好中央水利建设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自然规律及其要求,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协调和谐关系,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按照经济规律和要求,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2、是建立节水型社会,解决水资源短缺矛盾,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华北、西北、东北都面临着严重缺水的威胁。南方及其它一些地区也存在着局部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等问题。据初步统计,全国年均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136座城市缺水严重,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还缺乏足够的、安全的饮用水源。城市供水的保证率还比较低,部分农业和生态用水被挤占。中国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的现实,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目前来看,节水还有很大潜力。无论是节水意识还是节水措施和政策,都与对节水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通过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在节水和治污的前提下,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洪水资源、中水资源,以及跨流域调水,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等,使其相互衔接和协调,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从而进一步挖掘供水潜力,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

3、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

最近副总理在视察南水北调中线时指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生态的相协调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水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不均匀性、流域性及后续效应性,说明加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控制地下水超采,都是十分重要的。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实施对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要根据我国水资源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在科学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各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的建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水污染治理和节水型产业的发展,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

实现流域、区域、城市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就是要以流域为单元、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用户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管理。要建立权威、高效、统一、协调的流域、区域新型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就必须统筹考虑防洪、排涝、蓄水、供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水事活动,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这些问题除了依据《水法》等法律武器来解决,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水利规划体系作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依据以及工程布局的基础。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就是要在深入调查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把握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开发、利用、治理六个方面,协调各方面关系,明确各个时期的水资源管理目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措施,切实有效地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5、是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需要

水具有两重特性,即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过去我们较多地认识水的自然属性,对水的商品属性认识不足。因此,越是短缺的东西越便宜。认识水的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办事。长期以来,我们把供水和污水处理作为公益性事业,随着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污水排放越来越多,政府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水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供水和治污应作为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计入生产成本,居民排污应作为生活消费的一部分。水利也有两重性,有社会公益性的一面,也有运用价值规律进行组织和运作的一面,政府公共财政要承担社会公益性的部分,企业和群众要承担属于市场的部分。所以必须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水利管理体制。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编制,可以为水的使用权的界定和赋予提供前提和保障,为推动水权改革和水市场的建立、实行水的有偿转让奠定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可以为污水的处理走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路子寻找出可靠的合理的渠道和机制。

6、是建立和完善新时期全国水利规划体系的需要

水利规划是治水思路的集中体现,是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为了在水利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中央的治水方针,急需构筑新时期水利规划体系。**;*大水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各级水利部门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规划工作,取得了一大批规划成果。根据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新时期水利规划体系的建立不仅要有区域规划、专业规划,而且必须开展水资源综合规划,形成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水利规划网络,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实行动态管理,使水利规划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前瞻性。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作为水利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尽快组织编制,为今后的水利管理和工程布局奠定良好的规划基础。

二、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

这次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要求是:运用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和新方法,对水资源进行调查、评价,分析其承载能力,在节约和保护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也对经济建设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提出要求,规划还必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提出明确的方向、目标、步骤。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统筹安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总体规划布局,制定相关对策措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过程中,首先要认真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编制规划的主线。根据这条主线,规划编制中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通过水资源的全面节约、有效保护、优化配置、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按照水资源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对水资源的要求,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既符合水利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规划成果。其次,坚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要坚持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在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做到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要坚持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认真研究水利管理机制、体制、法律法规等问题,科学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同时利用经济手段调节水事活动。要坚持科学治水,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确定各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和规模。

整个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状况及区域、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第二步,在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第三步,在水资源优化配置指导下,进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开发、利用、治理布局和方案论证,制定水资源的各项保障措施。每一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每一阶段都要进行阶段成果验收和审查,为下一阶段规划工作打好基础。

三、制定和完善技术大纲是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

编制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水资源综合规划涉及全国、流域和区域等不同层面,是一个全面的规划,任务繁重,工作量巨大,参加规划工作的人员非常多,需要各层面衔接、联系和协商的地方也非常多;二是规划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等不同领域,是一个综合规划,它有若干专项规划为依托,往往前一个规划的成果是后一个规划的基础,规划之间相互交叉;三是规划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和行业的不同的技术标准,需要大量的协调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规划;四是规划不仅面临许多水资源专业领域的老问题,也面临许多新思路、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是一个体**;四新"的高标准规划。总之,水资源综合规划应成为指导今后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由政府推动实施的一个带综合性、前瞻性的规划。因此,需要对规划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各涉及部门和行业、各种特殊情况等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标准,以及相关的概念、标准、方法等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制定科学统一的工作大纲和技术大纲,并严格按规则行事。这样才能提高规划效益和规划质量,使规划成果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国家计委、水利部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全国水资源规划技术大纲的编制工作。水利部组织专家在规划任务书的基础上,编制提出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并征求了各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意见,进行了多次反复修改,经这次专家审查讨论修改后,将印发全国各地参照执行,指导全国、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各流域规划编制机构要在全国技术大纲的指导下,结合本流域的实际情况,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并由水利部商有关部门组织审查批准,指导流域内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要根据全国和流域的技术大纲,结合本省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省级区域规划技术大纲,做更加具体的细化工作,经所在的流域机构审查,并报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还将统一制定相关技术细则。

我们十分重视技术大纲的制定工作,对各层次技术大纲的编制,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工作要求:2002年5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经专家审查后,由水利部报全国水资源规划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下发执行。2002年6月,组织编制流域的技术大纲,并审查批复,下发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执行,并全面开展规划第一阶段的工作。

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技术大纲执行工作,还将结合规划工作的启动,重点做好项目任务书和技术大纲的宣传贯彻,开展技术大纲的培训等工作。组织具有规划工作丰富经验、参与规划项目任务书和技术大纲编写工作的专家,介绍规划思路、技术方法,对规划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交流研讨。近期,将重点组织对各地的规划编制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编制人员理解、掌握本次规划的思路、工作方法。并针对第一阶段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评价工作,结合对规划中的难点问题,如水质水量统一评价问题、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与水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的专题研究成果,进行技术交流、研讨与培训,加强各个环节的技术指导。

四、在规划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技术大纲的编制和完善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国家计委、水利部和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要充分发挥各类技术力量,广泛地依靠各方面专家,开展技术大纲的制定、审查和修改完善工作。为此,明确由水利部水规总院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及技术大纲编制工作的技术总负责单位。水规总院在编制技术大纲过程中,邀请了中国水科院、中国环科院、南京水科院等单位的60多位专家,召开了各种讨论会、研究会和编制工作会,参加专家180多人次,充分依靠和发挥了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在座的有一部分专家就参加了技术大纲的有关研究和编制工作。

可以说,技术大纲的编制专家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邀请更加广泛的各方面专家,对技术大纲进行审查,进一步讨论修改完善。应邀参加这次技术大纲审查会的有两院院士,中科院、国务院发展中心、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关大专院校及水利部部内的40多位专家,还有国家计委等部门领导和专家,请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通过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进行全面审查,把规划工作的技术路线确定下来。这关系到水资源综合规划今后3年的工作,关系到规划的成败,十分重要。我深信,经过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技术大纲审查会一定能够开得很好、很成功,各位专家将为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和奠定可靠的基础。

在规划技术大纲的审查中,一是请大家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出发,对编制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技术路线,以及大纲的总体框架和结构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技术大纲是否贯彻了中央水利工作方针政策和资源战略政策,规划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全面反映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是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需要。

二是请各位专家从规划编制的角度出发,对技术大纲中的一些具体概念、处理方法,以及规划内容及要求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技术大纲的各个环节处理是否恰当;各个部分的内容及要求是否反映了水资源的实际,突出重点,抓住了主要矛盾和问题;是否体现创新意识,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理念开展规划编制工作。

三是请专家从规划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进度、工作深度、预期的规划成果等进行审查,提出意见。按照技术大纲的要求,能否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保障规划对水资源配置和工程布局的科学合理。

最后,预祝审查会圆满成功!

祝各位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